首页高中作文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各种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各种礼节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各种礼节


第一篇:《中国礼仪之邦》

中国礼仪历史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最早的礼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礼,可以说就是食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用食来敬神,表明“礼”是极隆重的事,并且是起源很早的。礼是以个人的文化学识与心性修养为基础的。检验一个人修养的最好场合,莫过于集群宴会了。因此,“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礼记·内则》),家庭启蒙礼教的第一课便是食礼。而中国宴会繁缛食礼的基础仪程和中心环节,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礼——“安席”。《礼记·冠文》说: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唐人孔颖所说: “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当然,礼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我们缩而小之,仅谈“饮食礼仪”。《礼记·曲礼》规定,在进食时,“毋流欼(音chuo,即汤),毋咤食,毋啮骨”,即是说,喝汤时不要把嘴横流,吃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作声,吃肉时不要把骨头啃出响声,这是说赴宴进食时的个人礼仪。潮汕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潮汕文化受上菜一般有二种方式,一为“满天星”,即在未开席前将所有的菜一齐摆上,中间不再添菜,这一种宴席较为省事,菜式也较少,是比较随意、不正规的食桌模式。正规的食桌的上菜程序是很讲究的,在菜肴未上之前,要整齐地摆在餐桌四周席上先摆十六摆碟,碟里有蜜饯、水果、冷荤等,然后再上菜。潮人不同的宴席上有不同的与之相配的主题菜,如前面讲到的寿桌,桌上一定要有一大盘“炒长面” (寓意长命百岁);上菜第一道为甜食,最后一道也应是甜食,称为“头尾甜”,寓意从头甜到尾的吉祥意义。甜品可以是名贵的燕窝,也可以用寻常的姜薯、番薯、芋头、山药作原料。最常见的是清甜燕窝,清甜莲子百合等。此外还有金瓜芋泥,膏烧白菓,太极芋泥,莲蓉,马蹄蓉等。近来筵席有红烧番薯砂芋的甜拼盘,名曰金玉满堂。上菜次序是:先冷后热,先主后辅,先浓后淡,先肉后莱,炒时菜放在最后,有食桌经验的客人见到上青菜了,就知道宴会将结束了,准备离席了。潮人宴席上的汤一般不在宴席的最前或最后上,而是在中间适当穿插。

潮人食桌最独特的是在宴席中间穿插工夫茶,这是潮汕食桌文化的的重要特色。一桌正宗的潮州宴席中,一定要加上几轮食桌的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6]

潮人筵席继承了中国古代"饮和食德"的思想,食桌时注重主客幼尊,而这种讲究在食桌的座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桌都有不同的讲究,其中最复杂的要数排位或座次。前文一再讲到潮人宴请时的座位大小,而实际上,餐桌上这种繁琐的按尊卑顺序设置席位的座次礼仪,不是潮人独创,中原地区在明代流行八仙桌后就已开始特别强调座位的大小之分,因为潮人继承中原的传统规矩较多,就自然衍生出一大套安排主客座次的礼仪。潮人正式的食桌都采用我国传统的红漆的八仙桌,即大四方桌,并且桌上的木质纹理要横向对着内墙,每一边可坐两

人,按规矩男眷和女眷分开,年长的和年轻的分开,各桌又按辈分年龄大小来安排座位。有的人家宴请客人机会不多,怕排座位出错得罪客人,所以宴请客人时候一般都请附近有名气的厨师做厨,厨师一般会带同一二个徒弟把一切办得整整有条,其中包括指点主人怎样安排客人的座位。

潮人宴客时席中的德高望重者或辈分高者坐上首位、大位。大位的区分很严格,一般而言,潮人宴客时座次分上、下、左、右,食桌时通常以面对着大门、靠着内墙的这一边为大位,其中又以这一边的左侧为最大位,名为“东一位”,必定留给本桌的最长辈。其次是“正位”的左一,左二,再次是右一,右二,辈分最小者坐在最长辈的对面。(见附图)主人方则谦坐最小位或第六位置。如果仅摆一桌,则以面向正门的一方即上方东一位为主座。如果同时并排二桌,大位略有变更,即左桌的西一位为大位,右桌的东一位为第二位。如排品字形三桌,则合并而位置不变,三桌以最上桌的东一位为最尊。至于什么人有资格可以坐大位,其讲究更多,一般以官位,或年龄,或辈份等等确定的。每桌坐于最次位者为伴客位,负责筛酒、上菜。正式开宴前由主人示意入席,而后大位坐定之后,全席之人都听他指挥,主人再没有发言权,什么时候举杯下箸,何时离席,一切都井井有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虽然许多旧习俗被改革,食桌礼仪也被删去了一些繁琐的枝枝节节,但在潮汕,无论城镇或农村,亲友聚会或同事之间较正规的宴会,食桌时的坐次的礼仪还是没有没废除,还是相当讲究,只不过没有从前那么等级森严。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这也是潮人尊贤敬老,尊上爱下的一种礼仪文明的表现。

四、食桌过程的礼节

潮人在筵席进行中,有许多礼节和规格必须遵守,否则可能因其失礼貌而被人瞧不起或者会被当成笑料。比如吃的过程要随坐大位者的安排,每道菜只有在坐大位的人动筷之后其他人才能吃,不能超前出手。再如斟酒,必须是主人亲为,有时也有小辈分者也帮着斟。斟酒方式也有讲究,要用双手,要按座大小的次序来斟,切不可乱套,否则就是失礼,甚至招来不必要的麻烦。食桌时客人如果进食中出现了不敬或不雅的行为。如大呼大叫,蹲坐,抢食,用筷子尖指向旁边的人等等,那是对主人或同桌长辈的不敬。若非被主请的客人,在酒桌上最好不要滔滔不绝,避免哗众取宠或喧宾夺主之嫌,但也不可以不说话,不然人家会以为你是身体不舒服或心里不高兴。如果是身为主陪客人,则注意要处处帮主人圆场。潮汕人对食桌的理解似乎认为什么吃喝都不足轻重,而追求的是得到辈分的尊重。

潮人食桌虽然讲究的礼节很多,但有些礼节却让人无法接受,从前潮汕人请客吃饭时有个陋习,即尽管客人事前已应诺接受邀请准备赴宴,但他们一般不提前赴宴,开宴时间到了,主人家派人或亲自上客人门催请,可以哪怕没什么事也搪塞,不马上起程,要等主人来请几遍之后才肯动身赴宴,一般辈分越高的人,请的次数越多。而等客人到了,筵席上的饭菜已经凉了,然而主人和已经先入座的客人并没有对迟来的客人有怨言,对他很钦佩,而迟来的客人也不用为自己迟到而感到内疚,反而会觉得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有脸面,被重视。

潮人宴席还有“食桌脚”的习惯,主人做桌时,主人家的人除了家长陪客上席外,其他的人一般不上桌,特别是儿媳辈更没上桌入席的份,他们一般要在厨房里帮厨师干下手活,等到宴席结束客人离座后才能和厨师凑成一桌吃饭,谓之“食桌脚”。名义上是吃些残羹剩酒,实际上吃的是刚才做菜时多留着的一些菜。

五、小结

潮人有俗语“做桌不易食桌难”,讲的是潮人桌文化的礼节太繁琐,繁琐得让人拘束。其实在旧时有机会参加食桌并非易事,常常被视为一种荣耀和身份的象征。

《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礼是以向鬼神敬献食物开始的。食桌,作为潮州人族群的一种仪式性的进餐,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礼记”:它要求聚集在一起共食的人都接受和承担本族群的传统道德或行为规范,并且彼此之间要表现出一定的友善和关心,因为他们都从属于同一的文化共同体,那就是潮汕文化。[7]虽然潮人各种桌都有不同的清规戒律,实际这些礼仪是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人际交往的规范,并非无可取之处。尽管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然包括赴宴在内,还应有一些礼仪规范。古代礼仪文明固然不可照本宣科,一味袭用,但也不可一概摒弃。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潮汕食桌文化礼仪也正经受着继承和优化,现在筵席上的礼节越来越趋简单化了,人们也逐渐改在酒家设筵宴客,吃饭时也改用圆桌子和软饮料等。但在潮汕,人们还习惯仍以面对着大门的位置为大位让给辈分高的人,许多恭谦让的待客礼节也仍被讲究。我们应该肯定潮人饮宴时尊老敬贤,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使其充分发挥了饮宴的社交功能和亲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明·薛侃撰,曾述经编校:《中离先生全书》卷十九,民国四年刊本。

[2].清·周硕勋纂修: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乾隆四十年刊本。{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各种礼节}.

[3].清·周恒重监修,光绪《潮阳县志》卷十一《风俗志》,光绪刊本。

[4].吴继乔《宴会论》,载清·陈树芝纂修,雍正《揭阳县志》卷四《风尚》,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中国书店,1992年12月影印本。

第二篇:《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

铭刻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不管是孔子的《论语》,还是《颜氏家

训》这一类专门规范家庭教育的论著,还是像《弟子规》教育儿童的

歌谣,都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于家庭教育的严格和重视。

每个家都有自己的规矩,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古时

候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无一不体现出

,

好的家庭教育对孩

子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名之家的家训、家规、家风更

是人们效仿、

传承的对象,

这传承的不仅是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

策鞭,也同样透出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是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各种礼节}.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节俭

尊老爱幼

第三篇:《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仪之邦》

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尤其对遭德修养提出过很高的要求,也因此形成完善的礼仪制度,这呈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故中国又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各种礼节}.

“礼”的制定可以上溯到周代。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礼治时代,这一时期的礼仪习俗逐渐演变为法定的制度,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我国的古籍中有许多是论述礼教的,如《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它们是我国晕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

孔子非常注重”礼’对个人人格以及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他曾经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品格质朴,但是不注重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反过来,如果光注重礼节仪表,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酌品格结合,才算得上一个有教养的人。注重礼仪能够体现个人修养,增添个人魅力。礼仪可以帮助人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知礼懂礼,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何为礼仪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礼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原始部落里,礼主要用于供神、祭祀,以示对天地神灵、祖先等的敬意。到了阶级社会,礼的涵义有所变化。

在周代,礼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作为治国之本。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礼记·经解》上说:“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由此可见,周礼不仅内容已大为增加,而且还包含着

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礼已成为阶

级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征,成为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准则。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有人提出了“。仪”这一概念。据《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晋平公对女叔齐说,鲁昭公很懂得礼,女叔齐却不以为然,回答道:“鲁昭公

哪里知礼?”晋平公觉得很奇怪,就反问道:“鲁昭公从效劳一直到赠贿,从没有失礼之处,为何说他不知礼?”女叔齐说:“鲁昭公在外交上善于应酬,那只不过是仪,根本算不上礼。”在他看

来,礼乃立国治政的大法,仪是指一种礼节、仪式、仪文。这在当时是较流行的观点。如齐国的晏子认为:“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在夫不收公利。”礼可以治国,礼能改变政局发展的趋势。在先秦时代人们的心目中,礼和仪的涵义是不同的。不过,在当时礼和仪也很难明确区分,其实他们所谓的“礼”中也包含着一定成分的“仪”。

到了封建社会,礼仪逐渐成为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有些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礼制”。

现代礼仪的内涵已与古代礼仪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礼仪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封建礼制是一种愚民政策;现代礼仪吸收继承了古代礼仪中的文明成果,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现代礼仪包括礼节、礼貌、仪式、仪表、风貌习惯等,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定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告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涵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中外对“礼仪”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

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说“你好”。

其三,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有以下

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1)祭祀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祀,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

(2)风俗说。即认为礼仪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仪。

(3)父权制说。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说法,在一些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民族中,可见一斑。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对熊的崇拜,正像某些汉族人对龙的崇拜一样,十分虔诚。打猎归来,若捕到了熊,大家都伤心地痛哭一场,吃完熊肉后,还要再哭一次,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在于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换句话说,孔孟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一样。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14至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

义者伊拉斯谟(公元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 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 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礼仪有那些特征

新闻来源:原文明礼仪 发布时间:2008-7-11 13:36:55 浏览次数:577

礼仪不应该是纸上谈兵、空洞无物、不着边际、故弄玄虚、生编硬造。“礼者,敬人也”,这是礼仪的精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虚伪而礼仪,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

一、礼仪具有世界通用的特性

无论是交际礼仪还是公关礼仪,都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可谓千姿百态。从人种来说,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还有混血儿;从民族来说有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阿拉伯民族、印第安族、日尔曼族、日本大和民族、朝鲜族等;从语言体系来说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人们尽管分散居住于五大洲、四大洋的不同地方,但是,许多礼仪都是世界通用的。例如:问候、打招呼、礼貌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等,大体上是世界通用的。虽然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风俗习惯,但就礼仪本身的内涵和作用来说,仍具有共通性。正是由于礼仪具有共通性,才形成了国际交往礼仪。

二、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降生那天起就开始了对文明的追求,亚当和夏娃用树叶遮身便是文明之举。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共享狩猎成果,从盲目迷信、敬畏鬼神到崇尚科学、论证无神,从战争到和平,尤其是文字的发明,人类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文明、宣传文明、实验文明。文明的体现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和毫不勉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比如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人们互帮互助、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体现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明、友好;注重个人卫生,穿着适时得体,见人总是微笑着问候致意,礼貌交谈,文明用语,这也体现出人们的品行修养。总之礼仪是人们内心文明和外在文明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