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篇一】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刘志秀)

作品编号:

全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作品封面

备注:一、学科类别。1.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2.小学语文 3.小学数学 4.小学英语 5.小学科学 6.小学美术 7.小学音乐 8.小学信息技术 9.小学体育与健康 10.初中思想品德 11.初中语文 12.初中数学 13.初中英语 14.初中历史(历史与社会) 15.初中地理 16.初中物理 17.初中化学 18.初中生物 19.初中美术 20.初中音乐 21.初中信息技术 22.初中体育与健康 23.高中思想政治 24.高中语文 25.高中数学 26.高中英语

27.高中历史 28.高中地理 29.高中物理 30.高中化学 31.高中生物 32.高中美术 33.高中音乐 34.高中信息技术 35.高中体育与健康 36.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

二、作品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如:《祝福》教学设计(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安顺市平坝县夏云中心小学 刘志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情分析:

因统计知识分散于各册教学之中,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些遗忘,但通过教学牵引能唤起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回忆。五年级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单复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之后教学。可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对信息技术手段也感兴趣。在教学时适当安排学生熟知的奥运会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看懂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交流、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操作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法制渗透:

结合学习内容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相关知识,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预测。

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纸质空白统计图{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唤起回忆

1、师:你们喜欢看运动会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勇夺金牌,为国争光,金牌数居奥运榜首。(课件展示:2008年奥运会比赛拳击冠军邹市明获金牌图片和金牌榜(前三名))

2、设置疑问,引出折线统计图

师:我们了解了奥运会的成绩,一起来关注亚运会的成绩。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课件展示)

(1)观察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生:……

(2)设疑: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生:可以用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这两个国家获金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3、引导回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1)回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描点,写数,顺次连线。(板书) (课件展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2)操作感知:学生动手操作绘制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同桌各一份空白纸质表)

①师巡视指导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②对照比较:学生绘制的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与课件展示的统计图对照比较。

师:从折线统计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同桌交流:……更能看出数据增减的变化)

③引导回答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动手操作感知单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引起对折线统计图的回忆,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二、设置疑问,探究新知

1、 师:怎样才能更方便表示中韩两国在9-14届亚运会获金牌的情况? 同桌用绘制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观察得知:将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张图。

2、演示讲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的问题。(课件展示)

师:怎样在一个空白的统计图上中韩两国在9-14届亚运会获金牌的情况呢?

①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国家,先绘制出中国的,在绘制出韩国的。 ②一幅完整的统计图还需有标题、图例(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像上图,将两组数据增减变化的情况绘制成有标题、图例的折线统计图,我们把它称为复式折线统计图。补充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3、解决例图问题(课件展示)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4)你能预测中国在第15届亚运会还能稳坐冠军宝座吗?

指导解决问题策略:先由学生观察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的情况统计图,指名回答完成问题(1);当学生回答问题(2)后,设疑:你是怎样知道第10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的?(学生观察发现:从统计图上发现第10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描点最接近);问题(3)学习,充分给学生观察分析发言的机会,达成共识:中国和韩国在第9-14届亚运会获金牌数呈上升趋势,中国在第9至14届亚运会获金牌数比韩国多,且稳步上升,而韩国上升趋势平缓;问题(4)通过学生分析预测培养能力。在肯定学生预测中国稳居亚运会稳坐冠军宝座的同时,渗透课外知识:中国第15届亚运会获金牌165枚,第16节亚运会获金牌199枚,连续八届居亚运会金牌榜首,以体育健儿勇夺金牌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让学生明白:为方便表示中韩两国在9-14届亚运会获金牌的情况,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为一幅图;又通过演示讲解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标题、图例的说明,突出各部分的作用。再通过例图中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分别从每个国家金牌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国家获金牌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猜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三、深化练习,拓展提高

1、做一做:(课件展示)

(1)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次)。

(2)根据上表制成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李欣和刘云第1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②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③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2、某小学营养餐就餐浪费粮食情况统计图。(课件展示)

(1)学校食堂上学期和下学期浪费粮食的人数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一下,这些同学长期如此下去,结果会怎样?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跳绳成绩,学生营养餐浪费粮食的情况等贴近现实生活的素材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预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四、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1、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晰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还能帮助我们分析预测、提出建议、做出决定。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渗透时间 35:28—37:25)

在体育赛事、生产、生活、学习、人口普查、经济增长等方面都要用到统计,为了保证统计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课件展示)

【篇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三】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教案 【篇四】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 回顾旧知

出示2005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

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 引出新知

老师又提供了2005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

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师: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 “试一试”。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2、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篇五】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

昆阳二小 王圣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它的特点,会画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经历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根据具体分析能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先欣赏美景,然后谈话:这个五一小长假王老师准备出去旅游,我可能会选择昆明或者吐鲁番,你认为出游之前,需要了解当地的哪些情况?

2.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气温的数据,做成了这样的统计图,你认识这两幅统计图吗?

那这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你能读懂图上的内容吗?

如果你生活在吐鲁番这个城市,你会有什么感受?

二、核心推进

1.分析对比,驱动需求。

(1)抢答:

①昆明从几时到几时之间温度上升最快?

②吐鲁番几时到几时气温下降最快?

③两个城市在几时的温度相差最大?

④从几时到几时之间昆明的温度比吐鲁番的温度高?

(2)后两个问题的速度明显慢下来,尤其是最后一题,为什么呀?

(3)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快速地来解决③和④这两个问题呢?

2.生成完善,感知特点

两个统计图的内容不一样,我们得好好考虑是否具备合并的条件?是不是任何两个统计图都可以合并呢?

3.学生动手画图

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亲自动手去试一试。

我收集了几张同学们制作的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可以说说他们的优缺点。

①出示没标图例的统计图

为什么要标图例呢?

如果我们只有一种颜色的笔那该怎么办?

②出示标题不完整的和连线错误的。这幅图也同样有很多优点,其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出示完整的统计图, 谁来说说画这样的统计图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4.电脑演示画统计图

为了方便,我们也可以在一个折线统计图上画出另外一条折线,标注图例和补充标题。

5.揭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样的统计图,我们给她取个名称叫?

6.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1)现在你能快速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吗?你是怎么看的?

揭示:看折线的位置高低,就能知道温度的高低;看表示同一时刻的两个点的距离,就能知道温差的大小。

(2)再来横向比一比:

①从总体来看,这两个城市的温度变化情况怎么样?

②你觉得老师出游应该要什么怎样的准备?

7.折线统计图的优势。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刚才的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你觉得它有什么优势?

8.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呢?

三、解决问题

1.小丁丁连续次数学练习得分统计图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我们来试一下。

(1)这是小丁丁连续6次数学练习得分统计图。

(2)你认为他的6次练习情况怎么样?

(3)下面我们来看看班级的平均分情况(再出示第二根折线,班级平均分),在这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4)归纳: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帮助我们对一些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评价,甚至还能修正原来不正确的判断。

2.再来看,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它的标题以及横纵轴的内容被污迹遮住了,根据图上统计的内容,这幅图统计的内容可能是某校男女生6—11岁平均体重变化情况还是某商场6—11月国产、日本电脑销售情况。说说你的理由!从图上你可以看到这两种电脑的销售情况。如果让你预测一下12月份日本电脑的销售情况会是怎么样?如果真的是你预测的这样,你对这个商场经理会有什么建议?

四、总结延伸:

(1)回顾梳理: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收获?

(2)由这幅统计图,你联想到了什么童话故事?(出示)龟兔赛跑。

(3)你是怎么看出看的?

【篇六】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邹莎莎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在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难重点: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每个学生一张画有折线统计图的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分钟)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条形图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生: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那么在折线统计图中你又学了哪些?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把相关知识写成这样的图表,那么这个位置可能是什么?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生: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也有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他能把迁移的思想用到这里推测出可能有复式折线统计图,会是这样吗?如果有复式折线统计图那么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会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这节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点

(一)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引出和绘制( 分钟)

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作出了这样的统计图,你们认识这两幅统计图吗?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回答得很完整。

师: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

生:横轴表示的都是时间,纵轴表示的都是人口数。

师:你能很快的读懂图上的内容吗?老师考考你们,知道的就直接起立回答。

第一个问题:2001年——2010年中上海市哪一年的出生人口数最多?

生:2007年

师:不错

第二个问题:2001年——2010年中上海市哪一年的死亡人口数最多?

生:2010年

师:嗯很快

第三个问题:哪一年中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少? 生:2007年

师:这次好像有点慢呀,老师问你一下你是?

生:一下看上面一下看下面不容易观察比较

师:老师再采访一下你,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麻烦

师: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变得容易一点,不这么麻烦?

生:把两幅图合在一起。

师:合在一起?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以前有过这样的学习经验吗?在哪学过?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学过

师:他能回忆旧知来探索新知找出类似的方法叫类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师:把两幅图合起来,这倒是个好办法,但它们具备合并的条件吗? 生:它们的横轴和纵轴是一样的可以合并在一起。

师:下面就把你们刚才的想法画在作业单上吧!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收集资源。

收集一幅没写标题但画了图例的作业单以此说明要将标题补充完整,收集一副写了标题但没标图例的作业单的以此强调要标图例,收集一副图例用线的颜色来区分的正确的作业单进行展示,如果有用线的虚实或对应点的形状来区分的也进行展示

3、演示学生的作业单

师: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位同学是这样画的,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展示没写标题的)你有什么建议和补充吗?

生:他没有将标题补充完整

师: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生:标题应该是2001年—2010年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师:这样你又能看懂吗?(展示写了标题的但没标图例的)

生:看不懂,没标图例,无法区分哪条表示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哪条表示上海的死亡人口数

师:的确如果没有图例的话我们无法区分哪条折线表示上海的出生人口数量哪条折线表示死亡人口的数量,为了让每个看图的人都能读懂图的内容我们应该标明图例,区分两组不同的数据。所以我们在画图

时一定不要忘记标图例。

师:这样行吗?看得懂吗?(展示正确的作业单)

生:可以,看得懂

师:我们在画图时图例是不唯一的,既可以用线的颜色来区分也可以用线的虚实来区分还可以用对应点的形状来区分等不管哪种我们只要能区分两组数据就行。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画法。

师和生一起回顾:先将标题补充完整,再标图例,描点,标数据,顺次连线。

师:像这样,一个统计图中有两条不同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之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分钟)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问题,哪一年中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少?现在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方便观察比较

生:感觉很快……

师:哪一年中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少? 生:

师:的确,像现在这样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很方便比较,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今天学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与之前学的单式折线图有什么最直观的不同? 生1:单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一条折线,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折线 生2:单式折线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折线图有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