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是谁的墓


第一篇:《昭陵简介》

昭陵简介

昭陵的寝宫,是供奉墓主饮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筑在陵墓旁边的山上,

后因供水困难,移到山下,称“陵下宫”,在山陵的西南脚下,与南面的朱雀门大致在一条线上,后因山火焚毁,就移于封内的西南方的瑶台寺,距陵18里。据瑶台寺遗址出土的题刻残石看,晚唐时期与建陵同祭于此。这里是守陵宫女住宿之处,不但是皇帝谒陵、公卿巡陵必到之处,也是春秋祭、朔望祭、节日祭、日进食、朝夕祭之处,不是宫人供养如常制之处。

今昭陵下宫遗址未作清理,其规模不可知。

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时代:、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简介:

为了全面了解北司马门遗址的布局和遗迹结构,并为制定遗址的科学保护方案提供翔实的依据。2002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清理和发掘,经2002年度和2003年度两年的发掘,发掘面积总计5100多平方米。揭露的建筑遗迹主要为唐代和清代两个时期。 唐代遗迹清理的范围南北约86米,东西最宽处61米。全遗迹以两阙间中线为轴东西对称,并以门庭为界,分门内外两部分。大门以外(以北)遗迹有:最北部东西对称的双阙和双阙后的长条形房址。大门两侧接夯土围墙。大门以内(以南)西部遗存自北向南有:门庭西南的条形房址和其后部方形房址,最南端的长廊状房址。出土的遗物以唐代及明清建筑构件为中心,并有唐代石刻残块和明清祭祀碑8通。唐代建筑构件有长方形砖、方砖、筒瓦、板瓦、各种纹样与规格的瓦当、鸱尾、兽头脊头砖等种类。石刻为十四蕃君长和昭陵六骏残块。

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是唐代帝陵陵园建筑遗址中首次发掘的一组完整建筑群,总体布局较为清楚,整组建筑以轴对称的形式依地势而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外圈有围墙环绕,严密紧凑。通过发掘对于一些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出土的石刻文物如十四蕃君长和昭陵六骏残块在美术史上有重要意义。

发现:

■李世民的衣冠冢遗址确认、发掘出了长孙皇后墓葬及生前守陵的宫人墓葬 2003年隋唐史学者、昭陵考古队队长张建林掩饰不住他的喜悦,刚刚发掘出了昭陵的寝宫遗址,遗址由一个近似方形的围墙把它围起来,里面有大型的建筑基址。寝宫实际上是唐代进行昭陵祭祀的最主要的场所,里面放置着唐太宗生前所戴的帽子、所穿的衣服和用过的器具。常年供奉的珍馐佳肴、灯烛蜡台等也放在寝宫里。唐朝后世皇帝亲谒昭陵的时候,先要让衣冠出游,就是抬着衣服和帽子,出来普照天光游行一圈又放进去。大批的守陵宫人生前也住在寝宫。宫人就是李世民生前的宫中妃嫔亦无子者,天子薨后被胁迫到昭陵来。宫署所在地、护卫陵园的将士也驻扎寝宫附

近。{昭陵是谁的墓}.

唐朝的石刻廊房基址里面,还发现了清代祭祀的大殿遗址。此遗址的地下80公分处叠现了唐代柱石。对于这些唐代柱石,若本来就在此,那上面原来是什么样的建筑和用途;若是后世借用唐柱,又是从何迁来,还有待继续考证。

这次勘探对昭陵“以山为陵”的“九峻山”上的九洞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这些洞是墓的可能性得到确证。其中一个规摸较大;另外八个是小洞,规模较小,里面陈设简单,所放的东西也不讲究。过去学者认为这些洞是千年前修筑陵园的匠人生前所住之地,但在皇帝陵山上,为了工匠们居住方便,就近凿洞是破坏风水的,现在结合所出土的物品可以基本推测小洞是宫人墓。

大洞更加肯定是墓葬了,墓葬所需要的元素它基本都有,洞口朝南,紧接着是墓道、墓室、墓室里面是棺棚,墓室顶部穹隆顶画着壁画,这些特征都符合墓的要求。长孙皇后临死嘱咐唐太宗,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说,这次发现的石山上最大凿洞墓葬,应该是长孙皇后的,她于贞观十三年仙逝,后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时,长孙皇后与太宗皇帝一起重新合葬在了昭陵的地宫。此墓从此就荒了下来,形成一个空洞墓。

另一个重大的新发现就是昭陵东北角的又一丛葬窑,这个窑是用石头堆起来的,共两层,四孔窑洞,里面有铠甲马、陶人等。汉景帝杨陵有丛葬坑,秦始皇陵墓有兵马俑坑,那么以山为陵的昭陵就以“石窑”来置陪葬品。过去于一九六五年做过一些调查,这回彻底把此石窑清理出来了,结构也弄清了。窑最深处八米,做工非常精细,石头打磨得有大头小头,大头七寸,小头五寸;结构极其严密,连缝隙的灰缝都撬不下来,验证了史书上说的“糯米汁共白灰偕浇注”。汉杨陵随葬坑共有81个,昭陵发现类似陪葬窑8座,陵山上其它地方是否有还待继续查探。

■北司马门为隋唐最大殿堂式门址,铁栅栏隐秘水道现世,三处遗址扩延唐祭坛范围

过去人们对皇陵门的理解就是一个门址,绕着围墙,然后是一段门阙。昭陵考古队队长张建林说,实际上远远不是人们想得那般简单,刚刚全部清理出的唐代昭陵北司马门和北阙的基址,证明它是一个建筑群体,且是祭祀性的,由门阙、列戟廊、廊房、门址、围墙等构成。被专家才恢复原位的唐门墩石遗址,旁边为柱石和门框,两个柱石分隔成了三门道,即北司马门,连着围墙成内八字形。昭陵考古队副队长王小蒙说,因为明清帝王为昭陵建的北门是在唐废墟上筑的。所以现在的发掘,顺理成章地知晓了明、清两朝的昭陵北门建筑群的总体布局、结构和功能,它们先是碑刻、再是金石、最后是陵园内部建筑。

参与发掘的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则说,从出土遗址的性质还可以判断出,北司马门是殿堂式的门址,是全国隋唐建筑遗址的第二例发现,另一例就是长安城大明宫内城门,其它的唐代门址基本都是过梁式的,拱圈式的门是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

而且,北司马门体量比大明宫内城门大———大明宫的门址是三台阶,昭陵的门是五台阶,所以此陵门对唐代建筑甚至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有了格外的“分量”。 北司马门里的建筑主要是唐朝石刻长廊,过去没有发现过。由于西侧的地势比较高,这处的石刻屋顶建筑基址保存的相对完好一些;东侧由于比较低,除了清代围墙以内的遗址,基本上都破坏掉了。但可以比照西侧,把东侧的还原回来,因为建筑原则是不能改变的。

令考古人员欣喜地还有,北司马门里发掘出了唐时水道,主渠外有副渠,既能排墙顶、门庭雨水,又能泻山洪。这条保存完好的水道里,最称奇的是竟与一暗水道相连,道口用了五块石条上下左右撑起来,暗道中间还用6根铸铁竖成栏杆,既能起支撑作用,又能阻隔柴草漂浮物,还能挡盗贼从水洞潜入陵园;暗道里面还发现了一块山字型的砖,作为一个“山”柱子支撑,与桥梁很相似,减压分水。张建林说,暗水道做得如此讲究,目前关中的大型唐代建筑里,是首次发现这种铸铁栅栏的出水口;就全国来说,这种暗道只在扬州的唐城里面发现过,其它地方再没见过通例。最不可不佩服的是,暗道里面的铸铁栅栏千年水中流蚀,出土时竟然没有生锈,唐人防锈技术可谓高矣。此暗道的七级台阶,可以把大量的雨水减缓,以免对栅栏和墙基造成冲击,设计相当巧妙。

这次发掘的实物,纠正了一些古代典籍、学者对昭陵认知上的偏差。古籍上记载昭陵“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但北司马门的发掘,改变了此误传,“朱雀门”与“玄武门”之名学者以讹传讹所致,昭陵南门应该叫“南司马门”,陵园门一般是对称而名的。张建林进一步分析,以“方位四神”取陵门名是不符合大唐皇家礼仪的。除了北司马门遗址,考古队另发现了三处唐迹,年代都稍晚一些,是德宗时对昭陵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后所留,从所出的烧灰、陶器、陶罐来看,“生活痕迹”明显。这三处出土遗迹,扩延了对昭陵祭坛的划限范围,过去以为的北阙、北司马门和列戟廊就是完整的祭坛,但现在这些遗迹都在列戟廊之外了,向东、西伸展了。 ■首次发现昭陵六骏的原始鬃丝、六骏原始基座,美国学者专程来看

“自从昭陵六骏1914年离开这个地方以后,这是首次本年度内陆续发现与六骏有关的一些东西”,张建林说,“除了六骏的残块以外,还搞清了昭陵六骏排放的原始位置和原始架构。”昭陵六骏都有基座,每个座都由三层组成。当年唐太宗下葬时为了使六骏显得醒目,座基是非常高的,复原高度距现在地面足1米多。当晓知昭陵六骏的文物出土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部负责人周秀琴万里迢迢来昭陵考察。 今人看到的六骏被盗窃前的基座,其实不是唐朝时六骏的原始基座。清朝时把唐代的六骏从原始位置移动了,同时基座的上层也一块跟随移动,并被重新摆成了一堵紧连的雕壁。而此次发掘的唐代原始基座显示,当时每匹马是分开的,因为原始基座的下层并没有移动,而它们之间是阶梯间隔的。原始基座位置的确定,把一些前代学者论述的昭陵六骏曾经在第四台阶地上摆放过的看法颠覆了,六骏一直就在第五台

阶,第四台阶的存痕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风雨冲下的滚落残片。

当年,文物盗贩为了方便搬运,把六骏打成了几块,这就是后人以为的“六骏是在那时才被破坏的”。从此次发掘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六骏早在唐末五代就有一些残损,但可能残损程度没盗运时高。今年出土的“什伐赤”蹄腕部分,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生了,那些茬口仍棱角犀利。还有前不久出土的一片残块是“青骓”右前腿的膝盖部分,一千多年了,一直埋在地下,所以它表面没有任何的风雨剥蚀,膝窝部分的毛一丝一丝毕现,而如今不论西安碑林的四骏,还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两骏都看不到如此的毛丝,这对于后人感知昭陵六骏的原始风貌提供了珍贵的依据与见证。

■出土十四国蕃郡长像,其写实雕刻对少数民族与唐朝融合历史有重大认知价值

此次发掘的一些石质头像、基座、片块,其中残块共九片,仅高昌王一人就三块,对立于昭陵的“十四国蕃郡长”,有了更加精确的认知和诠释。其中里面有四个突厥部落可汗。史书上记载,李世民熟悉胡人的生活习俗、战术,打突厥人非常得心应手,突厥人遂对李世民非常敬畏,尊称为“天可汗”。丝绸之路的四个王国,从汉到唐一直是中原与外国贸易、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唐初就把这条路彻底打通了。还有一些更远的政权,如南亚的婆罗门,当时李世民借吐蕃与尼泊尔的兵把它的国王俘虏到了长安。再有一个林邑王,越南南部一带的国王。还有新罗(朝鲜半岛)乐浪女郡王,及游牧在青海、甘肃一带的王国。除了东南海外之国,可以说十四个酋长国是唐王朝核心统治区的周遍所有政权的总和,包括有突厥可汗、吐蕃赞府、于阗王、焉耆王、高昌王、薛延陀可汗、吐谷浑可汗、龟兹王、林邑王、新罗乐浪女郡王、婆罗门王等。 李浪涛说,这些重新见阳光的“郡王”的另一重要价值,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讲,它们是“写实性”的。每个王都写清了他的祖述、名字,这样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差异,作为单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石像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四国蕃郡长有戴长帽的、有卷发的、有直发的。本次考古发掘还确定了十四国蕃郡长的分布,自北宋以来,对十四国蕃郡长谁在东边、谁在西边一度混淆,甚至把一个人的名字分成两个人,现在根据基座与石像的成功对接,已经把西侧的人确定了,西侧是西北少数民族,比如吐蕃赞布、高昌王、焉耆王、于阗王、薛延陀可汗、吐谷浑可汗、龟兹王。而这些归附唐朝中央的国王清晰的“祖述”石刻文,对于研究唐王朝与周遍地方政权的交往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甚至弥补一些史料空白。

清代建祭祀大殿的时候,把唐时的屋子面积缩小了,这样十四国蕃郡长像就晾在外面了,仅把昭陵六骏用廊坊盖了起来。而重新面世的蕃郡长基座显示,十四国蕃郡长与六骏一块本来放在七间房内的。

■昭陵东、西两门成悬案,昭陵地宫虽五代被劫,但文化珍宝依然会有

《长安志图》记载:“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寝宫为中心点,四周回绕墙垣,四隅建

立楼阁,周围十又二里”。令人遗憾地是,现在还没有发现昭陵的东门和西门,以及围绕整个陵山的墙垣。如果有东、西两门的话,门的建筑肯定毁掉了,但对门阙来讲,它有两个土堆遗址,比如它封土的砖瓦应该有所保留,但到今天依然没有发现。以昭陵一前一后的两个陵园来类比,献陵的四个门都有,乾陵的四个门也有,单单九峻山上没发现,给学人留下了巨大疑问。

昭陵其年修筑时,文献描述,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也目睹“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这都可想象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窍深和宏丽的情景。宋初开宝四年,宋太祖让地方官员对被盗掘过的前朝关中帝王陵的墓统统进行掩埋、修缮。九峻山是高耸天宇的石质山,一旦洞口被盗开,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掩埋,就是把上面的石头炸掉,用乱石头把墓口封住。经过千年的沉积,整座山到处灌木丛生,野草遍布,现在根本找不到地宫洞口。但是,时人皆知昭陵在凿玄宫的时候,是在一条险峻栈道上开挖的,所以应该在陡峭的崖壁上。张建林说,盗窃过并不意味着昭陵地宫里面再没有其它东西,像壁画、陶俑,包括一些金银器洒落或者遗失在墓都应是基本的遗存,石棺椁、石棺床、墓志铭、陶俑也是绝对有的,盗墓人对这些不感兴趣。再说,诸多王陵历史上被屡次盗窃,如今不也发现了许多文化珍宝吗。对于是否开挖昭陵地宫,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抢救性的发掘陵园地面濒临消失的文物遗址已经很繁复芜杂了,根本没有精力去勘探皇家地宫;再是目前的保护技术还没有能力把一些珍贵出土文物进行有效保护,所以也不应该轻易去发掘昭陵地宫。

第二篇:《唐 太 宗 昭 陵》

唐 太 宗 昭 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千米九嵕山的主峰。九嵕山山势突兀,海拔1224.9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九嵕山主峰更有其多变的魅力,从正南方向望去,呈圆锥形,很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从东南方向望去,却成三峰聚会,活像一座笔架,因而,泾阳、三原一带的人叫它“笔架山”;从西南方向望去,又呈覆斗形,很有点像日本的富士山。这些,给昭陵染上了神奇与浪漫额达色彩。昭陵陵园周长60千米,有陪葬墓209座,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

昭陵开创了唐代因山为陵的先例。自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死后昭陵开始营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入葬方告完成,历时达13年,整个设计及监工营建工程总负责是初唐著名的工艺美术家阎立德。唐太宗生前曾宣扬俭约薄葬,这不过是怕掘墓之徒眼热光顾,难保骸骨安宁。事实上昭陵建制十分奢华。据文献记载,昭陵玄宫高悬,墓道至墓室深230米。墓道前后有五重石门,墓室宏伟富丽,与当时的长安城无异。中室为正寝,东西厢房中摆放着石床,床上石函的铁匣里“悉藏前世图书,钟(繇)、王(王羲之、王献之)笔迹,纸墨如新”。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墓门外沿山腰还建有许多木结构的

房舍游殿,供唐太宗的灵魂游乐,里面还有宫人小心侍奉如常。由于玄宫前面山势陡峭,来往不便,又顺山腰架设栈道,悬绝百仞,左右盘旋,绕山300米,才到达墓门。后来为了保护陵寝安全,又将栈道全部拆除,与外界隔绝。据史料记载,昭陵陵山四周围绕垣墙,墙四隅建有角楼,墙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青龙”,西曰“白虎”。陵园的主要建筑是献殿(上宫)和寝宫(下宫)。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是上陵朝拜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寝宫建在陵山墙外的西南角,是供唐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守陵官员和日常侍奉人员也住在这里。当年的这些华丽房舍如今只剩残砖断瓦,衰草黄土了。

昭陵主峰迤逦而南,范围极为广泛,占地约30万亩,有198座功臣贵戚陪葬墓,这种笼络臣僚的手段乃袭自西汉,而陪葬墓数目之多,却是历代帝王陵寝之冠。这庞大的陪葬墓群呈扇形列置在主陵两侧,益发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陪葬者除了皇族外,大部分是文臣武将,他们是李世民父子统一中国,成就大唐帝国的重要人物,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首领也有幸陪葬。

石刻艺术是昭陵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昭陵更为后世重视的原因之一。唐太宗是史所罕见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天下贴然,四夷臣服,海内宁一”的昌盛局面,使唐朝成为一个“东西九千五百十里,南北万六千九百十八里”

的“四海一家”大唐帝国。纵观贞观的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是为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罕见的“贞观盛世”。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文化艺术也日渐繁荣,故而昭陵石刻,如重要陪葬者的碑碣,六骏浮雕,蕃酋石刻像等技艺精湛,精美非凡,更兼高大雄伟,与高耸的山陵浑然一体,和谐中显出蓬勃昂扬的风貌。

初唐立碑之风盛行,所以碑碣占据了陵园石刻的绝大部分,这些碑石汇当时书法之精萃,反映了初唐各书法家的风韵特点以及盛唐书法的艺术风格。昭陵玄武门外原来列置 14个少数民族首领的雕像(即14国酋长石刻像),象征贞观年间诸宾王归顺唐朝,向唐太宗朝拜的情形,是贞观时期良好民族关系的写照。这些石像高8尺,座高3尺,栩栩如生,极为壮观,可惜清以后大多被毁,,经过近几年考古发掘,现在只保存下来约7个酋长半身像,以及部分残块。

如果把昭陵比作一顶精美绝伦的皇冠,那么昭陵六骏浮雕就是上面最耀眼的一颗宝石。这些浮雕原来置放在玄武门内东西两庑,与历代一些帝陵陈陈相因的一般性的石人石马布局不同,这是唐太宗为了纪念他开国的武功所立。六骏是他当年驰骋战场所骑的六匹战马,名字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相传六骏诸形出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由匠工采用高肉浮雕法在宽约200厘米,高约150厘米,厚约35厘米的六块石屏上镌刻而成。

唐太宗亲撰铭赞,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书写。这一组石刻表现的六骏情态各异,姿态生动,神韵充沛,造型优美雄骏,手法浑厚简洁,饱满圆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鲁迅先生曾称赞说:“汉人墓前石兽多半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其手法简直前无古人。”大概由于六骏的战斗经历,再加上石雕艺术的魅力,这组浮雕在民间的传说中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据说安史之乱时,唐军和安禄山手下将领崔乾祐在潼关展开大战。战斗中,叛军的一队白旗军冲杀悍勇,攻势凌厉,唐军一时难以招架,眼看要败下阵来。突然黄旗招展,不知从何处杀出一队人马冲向白旗军。两个回合的恶战下来,黄旗军杀得贼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因寡不敌众,被白旗军团团围在核心,难以突围。就在这危急之时,忽然阴云四起,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转眼间黄旗军踪影全无,惊得叛军呆若木鸡,仓皇倒退了几十里。后来,昭陵的守陵官员奏报朝廷说,潼关大战那天,昭陵前的石人石马个个汗湿欲滴。人们纷纷传说:那队勇猛神奇的黄旗军就是这些石人石马组成的。

19世纪后期,“六骏”中的一匹马曾被欧洲人摹绘成图,收进《世界名马图》里。以后凡各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美术书,插图中总少不了“六骏”的英姿。1913年前后,德国文化商人勾结陕西军阀,前来盗窃六骏石刻,即盗得飒露紫和拳毛騧,但在运出昭陵时,被当地群众发现,并将石刻推到

山崖下,结果石刻遭损。后残破的两骏被不法份子辗转卖至国外,现陈列在美国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6年至1918年之间,不法商人再次勾结军阀前来盗窃剩余四骏时,被我爱国人士发现,后将四骏运至西安图书馆保存。1949年,西安图书馆将四骏移交陕西省博物馆,即今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也是昭陵的重要组部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发掘清理了40座昭陵陪葬墓,出土了数千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被清理发掘的墓葬,当年绝大多数在内壁绘有壁画,不过因年代久远,一部分墓葬的壁画脱落殆尽,但仍有19座墓葬保留有相当篇幅的壁画,而且其中的3座墓葬壁画保存较为完整,能够较为系统科学的反映当时墓葬壁画的布局、题材及艺术风格,是唐代墓葬考古的重大收获。昭陪葬墓共出土壁画约400幅,近800平方米。占陕西出土壁画的70%强。这些壁画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初唐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建筑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珍贵的资料。

昭陵陵园所出土的陶俑在昭陵也占有很大比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厚葬之风日益兴盛。以俑殉葬日渐丰富多彩。加之国家统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促进了陶俑的繁荣。此时陶俑从题材到面貌都较之前朝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这个时期彩绘

第三篇:《昭陵文字资料》

唐碑荟萃 贞观物华

——昭陵博物馆

礼泉原名醴泉,地处陕西省关中中段的泾河西侧、渭河以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境内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昭陵及其臣僚们众多的陪葬墓。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在礼泉县城东北25公里九嵕山上,海拔高度1188米。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亡,葬于昭陵。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遗存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很有代表性的一座唐代帝王陵墓。昭陵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千米,陪葬墓有180余座,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最大的帝王陵园。陵园的布局更有其独特之处,太宗陵寝居于陵园最北端的九嵕山主峰,居高临下,180余座陪葬墓以陵山主峰为轴心,呈扇面形分布在主峰两侧和正南面,拱卫昭陵。昭陵现存遗址有北司马门遗址、献殿遗址、寝宫遗址,遗址内现存文物有昭陵六骏石刻像座,十四国蕃君长石刻题名像座及宋、元、明、清历代帝王祭奠昭陵时遗留下的祭陵碑二十余通。

1956年8月昭陵及陵园陪葬墓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