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犹太女人大屠杀


篇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原因》

希特勒缘何杀害犹太人

50年来,人们对希特勒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600万犹太人这一历史悬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现在欧洲颇见流行的观点有二:一是“目的论”;二是“机能论。”然而,从他们分持的这两种观点的实质内容来看,在历史逻辑上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存在与史实明显相悖的现象。

“目的论”者认为,希特勒杀害犹太人是出于争霸世界的目的,这是一种按常规逻辑的推论。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不反对其他反抗其争霸世界的民族实行像对待犹太人那样的灭绝政策呢?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二占期间,欧洲各国人民包括德国人民在内,为了反对希特勒争霸世界的企图及其法西斯暴行,进行了英勇不屈的半争。欧洲各国民族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已经构成了希特勒横行的严重障碍。但是纳粹党徒们自始至终却没有像对待犹太人那样来对待这些欧洲当地民族,也就是说,希特勒自始至终没有对这些当地民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和暴行。人们不禁要问,希特勒为了实现自己的罪恶目的,为什么只对犹太人采取了这一惨绝人寰的暴行,反而对有碍于其目的实现的其它民族“网开一面”呢?显然,“目的论”者的推论忽略了这一史实的特定逻辑性。

“机能论”者认为,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之际一种报复心理及补偿心理驱使的行为。这种推论更显得乏力。二战史实显示,纳粹德国在战事上的真正失利,应当以1943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为标志。客观地说,在此以前,德军在军事上一直处于进攻态势,纳粹德国领导集团内部在战略思考上甚至连战事失利的预感都不存在。但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以前的时间里,早就开始了屠杀犹太人的罪恶。1939年9月,二战爆发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后,残酷杀害了无数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其中绝大多数是波兰籍犹太人。1941年6月23日,“旺湖会议”通过“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决议之时,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军事实力仍处于优势。这史实无可辩驳地告诉人们,希特勒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逐步升级的暴行。

实事求是地讲,不论是“目的论”还是“机能论”,均未跳出通常人们在社会历史领域探讨历史事件的一般思维框架的束缚。人们在考察人的行为或历史事件、探索其产生的原因时,往往首先考察其动机如何。至于为什么产生如此这般的动机,而不产生如此那般的动机则探究得不够。“目的论”或者“机能论”,虽然它们的具体内容各异,但就二者的实质而言都可归到“动机论”之列。其实,寻得动机只是认识人的行为或历史事件的入门。若能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就不仅能挖掘到真正的原因,甚至有可能证实自己原先发现的动机是否确切,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看法。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动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还不是产生行为的原因,动机只是原因到行为的中介,原因是复杂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失,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现实原因。人的行为、历史事件也莫不如此。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但这不等于说目的性就一定是构成行为的原因,最多也只能权当原因的某一要素,甚至有的情形其目的就是其行为本身。就其全部内容而言,原因无一不是深沉的。希特勒杀害600多万犹太人,其目

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灭绝犹太民族,究其原因的话,那就是必须回答他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从史料上分析来看,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互相联系而又逐步升级。

第一阶段:自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到1938年11月9日上演“砸玻璃之夜”丑剧的前夕为止。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从形式上讲,基本上保持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温和”状态,实质却是为他们为最终消灭犹太人扫清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障碍。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此后,就开始了他疯狂迫害犹太人的行动,从此,灾难就降临到犹太人头上。最初,纳粹德国采取抑制犹太人的措施。主要是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法官、律师、医生等;不许犹太人进入公共娱乐场所;不向犹太人商店购买商品。这一政策的实施,限制了犹太人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权利,使德籍犹太人的社会地位降为“次等公民”。

1935年9月15日,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了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使抑制犹太人的政策进一步升级。希特勒在会上宣布了剥夺犹太人公民权新法律,使犹太人再次由“次等公民”降为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从此失去了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一切法律保障。接着,纳粹德国根据这个新法律,强行把这些“国家居民”驱赶出境,移民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完成了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权利的升级。

第二阶段:自1938年11月9日的“砸玻璃之夜”至1942年1月20日的“旺湖会议”为止。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基本人权上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生存权利,形式上完成了对犹太人从财到命、从灵到肉的浩劫的一切准备,即守成了由“文”到“武”的浩劫的过渡,最后剩下的只是最终从肉到体上消灭犹太人了。

1938年11月9日,经过希特勒及戈培尔等人的精心策划,由纳粹领导集团的导演和怂恿,爆发了史称“砸玻璃之夜”(又译“水晶之夜”)的反犹惨案。这天晚上,德国各地以及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走上街头,挥舞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进行疯狂地打、砸、抢、烧,公然迫害和凌辱犹太人。在这一惨案中,据统计有36名犹太人被杀害,36名重伤,267座教堂被焚毁,7500余家犹太人商店被捣,3万余名犹太男子在家中被捕,押往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嗣后均被害或折磨致死。经济损失仅砸玻璃一项就高达600万马克之巨。

丑剧发生后的第3天,纳粉德国的多名部长在戈林的召集下,召开了一个专门研究犹太人的会议,策划着剥夺犹太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迫使犹太人把焚毁的教堂清除干净,修成停车场供德国使用;强制每个犹太人佩带一个具有侮辱性质的标记;强迫受迫害的犹太人向纳粹赔偿10亿马克。正如有的史学家所说:

“这次暴行和接着根据其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使得没有任何组织的犹太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侵占波兰,大肆杀害犹太人,从此,开始了大规模实施杀害犹太民族的行动计划。次年春天,纳粹德国领导集团在积极策划对犹太民族的种族屠杀时,把这项罪恶的任务交由党卫队的保安处和秘密警察的特别行动队执行。{1941犹太女人大屠杀}.

1943年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岁月,同时,希特勒掳杀犹太人的罪行进一步加剧。跟在进攻部队后面的党卫队和特别行动队采用了世界上最野蛮最残忍的手段来消灭犹太人。这些被害的犹太人全是在毫无防范的情形下遭杀害的。据一名叫莱斯基的党卫队高级军官、俄罗斯中部警察指挥官后来证实:“令人吃惊的事实是,他们毫无准备,完全被打个措手不及。先前制造的说法是犹太人正阴谋独霸世界,有高度的组织。此事证明这全是谎言。没有一个民族对自己的灾难竟如此不加防范。什么准备也没有,绝对没有。”灭绝行动按原计划例行公事式地从容进行,到了一处,他们“立即从当地居民中得到拉比和知识分子的名字,召他们来,命令他们去召集当地所有的犹太人来登记、注册,以便于重新安置。犹太人居民对纳粹的计划一无所知,往往信以为真。”证词中所说到的“重新安置”就是指残杀、活埋和押送集中营。这名指挥官还叙述了其中的惨景。由于当时苏联的传播媒体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规定,没的报道纳粹的反犹罪行,使得大多数的苏籍犹太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死神已经临头,而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束手待毙。在整个欧洲战区,一场对犹太人的掳杀性浩劫全面拉开了。

第三阶段:自1942年1月20日,臭名昭著的“旺湖会议”开始至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使纳粹德国的覆灭为止。这个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最终解决”犹太人,形式是彻底的残暴、骇人听闻的残杀,实质就是最终实现灭绝犹太人。

1942年1月2日,在纳粹秘密警察头子海德里希的主持下,召集了包括盖世太保头子缪勒在内的14个部门的高级官员,在旺湖(又译万湖)旁边的一座别墅里开会,研究布置大规模系统屠杀犹太人的计划,会议通过了“最终解决”的办法是把犹太人运到东方劳动,“其中大部分毫无疑问是将通过自然减少的方式消灭”,“对于最后留存的抵抗最强的那部分人,必须以相应的方式处置”。说穿了,“最终解决”的办法,一是把犹太人毒死或折磨致死,二是酷刑处死,一句话就是最终消灭。

“旺湖会议”后,纳粹德国全面实施了大规模灭绝犹太人的措施。根据当时负责搜捕和消灭犹太人的党卫队一级突击队长艾希曼1944年8月的一次谈话证实,那时死于灭绝营的人数有400多万,被用其他方式杀死的人数有200万。其中除了极少数其他民族的反法西斯人士外,绝大多数是犹太人。

追述历史,是为了说明问题。上述史实表明:①在希特勒独裁统治的12年多的时间里,他所推行的一系列反犹灭犹政策,都是旨在剥夺犹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直至肉体上灭绝他们。所有这些,只是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实质

性的区别。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各项生存权利时,从肉体上消灭就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希特勒的杀机贯穿了其反犹灭犹的逐渐升级的三个阶段之中。如果硬要加以区别的话,那么,第一阶段可谓是为杀机作各项准备;第二阶段则是显露杀机;第三阶段应该定性为全面实施杀机。“旺湖会议后,纳粹屠杀数百万犹太人只能看作是希特勒“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最终一步。实际上,种族报复、种族仇杀早就开始了。②希特勒的杀机是针对灭绝整个犹太民族的,而对其他民族从未开启此杀机。这绝不是他的仁慈。这里面深藏着希特勒制造这个历史之谜的特定逻辑性,这就成了我们解开这个历史悬案的契机。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究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透视:

1、历史的原由。在历史上,欧洲人对犹太人持有成见。为了阐明问题,有必要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机关的回顾。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基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义惨遭失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马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1941犹太女人大屠杀}.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的德及奥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结。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

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应该看到,当时的德及奥民族的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逐步形成,并迅速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一方面,当时德及奥民族仇犹反犹的社会情绪极大地刺激着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为其日后仇犹反犹灭犹政策和措施制造社会价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现实的需要。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也要高些。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的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这些,无疑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的症状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不仅有了适当的社会环境,且得以迅速疯狂起来。

4、狂暴的病态心理。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一个小官吏的私生子,从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整天流浪于维也纳和慕尼黑街头,铸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时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后来回忆所说的那样:“希特勒缺乏自制力,至少被大家认为性格执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和脾气暴躁。”加上他患有痉挛性的神经质,发起癫狂来甚至会趴在地上啃地毯边。从有关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征。例如,1942年的一天,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外科医师扎尔·伯罗赫奉命去晋见希特勒,希特勒的爱犬就猛扑这位医师,吓得他魂不附体,医师被迫与它细声细语地说话,很快它就平静地趴在医师身边,把前肢搁在医师膝盖上,两眼温顺地看着他,并与他逗笑。希特勒见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于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骗去了,我要杀死它。”声音越来越高,简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着威胁要监禁医生,类似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残忍,希特勒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

上述四大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一个原因,都很难构成对犹太人的灭绝性仇杀。只有把这四大原因融合为一体时,才能产生确定性的使犹太民族在劫难逃的社会效应,而希特勒则是把这四大原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魁首。

篇二:《犹太人为什么遭遇大屠杀》

犹太人为什么遭遇大屠杀

犹太人遭受大屠杀,虽然不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但却是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屠杀。因为犹太人的智慧,社会价值等等,大多都在屠杀中消亡沉沦,这对世界发展的进程带来的损失绝对是难以估量的。

犹太人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他们的智慧是其价值的体现。犹太人深谙知识的重要性,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去舔舐有蜂蜜的书,是犹太人一贯的传统,寓意阅读过程的快乐与智慧的甘甜。他们在房间着火时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的是整箱整箱的书籍,而无视被大火吞噬的财富。如此崇尚知识的民族必然是十分出色的,甚至不能单纯用出色来形容。但也正是这出众的才能,使犹太民族遭受了己近灭顶的灾难。

因其宗教、头脑出色等原因,不只是德国有排斥犹太人的历史,欧洲各国都曾或多或少表示出对犹太人的反感及排斥,只是德国表现的形式最为极端可怕。犹太人在某些领域中出色的表现不能不引起丧心病狂的希特勒的重视,一方面希特勒希望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是天之骄子,是统治世界的霸主,犹太人的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那畸形而脆弱的自尊心,因此他决不会容忍也决不会允许有这种情况出现,他一当权,犹太人的命运可想而知。二者,犹太人在商业领悟的成就也是希特勒眼中的肥肉,犹太人的商业成就使日耳曼民族的利益削减,而一个准备挑起全世界战争的国家对财富的态度当然是多多益善。通过

毁灭犹太人来敛财,希特勒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犹太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威胁着希特勒梦想的霸权统治,甚至威胁着德国的生死存亡。犹太人中不乏爱因斯坦式的天才人物,若将这股力量用于军事发展并为他人所用,必将成为极其可怕的阻止希特勒的力量。此三点,成为犹太人必杀的因素。 当然,除政治因素之外,犹太人惨遭大屠杀还有其文化,宗教,历史等因素。犹太人以为自己是上帝的子民,一直不把其他民族放在眼里,而后来出卖耶稣的犹大是犹太人,判他无刑的是犹太人,打死耶稣的还是犹太人,他们甚至还和基督教分了教,在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眼中,这种异教徒死了也是活该。

另外,中世纪时规定不许放高利贷,而犹太人大推从事此行业,这个惹人仇恨的行业积累了上千年的不愉快,也是犹太人遭受大屠杀的一大内因。犹太人崇尚自由,是一个没有国度的民族,当然更不会融入欧洲社会,这种独立性引发的猜忌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泯灭?犹太人遭受的痛苦最终还施于德国,真是成也犹太,败也犹太!

篇三:《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_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简称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清洗,也是二战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在这次大屠杀总共超过600万(一说是400万)犹太人被屠杀。

目录

1 概述

2 历史原因

3 背景

4 大屠杀

5 大屠杀余波

1 概述

2 历史原因

2.1 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

2.2 政治目的引发大屠杀

3 背景

4 大屠杀

5 大屠杀余波

6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1941犹太女人大屠杀}.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 - 概述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清洗(种族灭绝)。犹太人大屠杀是二战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在这次大屠杀中共超过600

万犹太人被屠杀。“Holocaust”是犹太人大屠杀英语和德语的名称,此字是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用火牺牲。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 - 历史原因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

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

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德意志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纪,德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产生了利益冲突,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迫使大批犹太人被赶往东欧及美洲各国。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在德国一直“遗传”到现代。

政治目的引发大屠杀

一本反犹的小册子的封面:上帝的灾难:波兰犹太人{1941犹太女人大屠杀}.

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反犹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德国的政客们发现,面对当时的经济衰退,把犹太人定为罪魁祸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对政权的声浪。当时在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一次大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就成为必然。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国人民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希特勒将此理论蓄意“嫁接”后,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煽动性。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 - 背景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党开始法西斯独裁执政,纳粹党一上台即进行大规模反犹太活动,同年,纳粹德国政府撤销了所有犹太裔公务员的职务,1935年通过的纽伦堡法案将“犹太人”作出了定义。根据纽伦堡法案,凡有一个犹太裔祖父母以上的德国人都会被视为

犹太人。纽伦堡法案还剥夺了犹太人的德国国民权利,并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有性关系定为非法。1938年纳粹德国禁止犹太人进入大多数专业。同年11月,纳粹党策划首个反犹太集会,在集会中很多犹太人的商店和犹太教教堂被破坏。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占领欧洲绝大多数地区,纳粹党的反犹太政策亦伸展到德军占领的地区。

犹太人种族净化大屠杀 - 大屠杀

犹太人在毒气车里等待死亡 此次大屠杀也叫纳粹屠犹。

德国在1939年9月尾并吞了波兰以后,纳粹德国将它们国内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集中在波兰的内陆,称为“普通政府”的地区。犹太人现在被放置在“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之内。最大规模的“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是位于华沙。在华沙的犹太人被迫在1940年11月15日前搬迁到被指定为犹太人的地区和将这个地区密封。继低地国家,法国,波罗的海国家和南斯拉夫受到纳粹德国的占领,更多犹太人处在纳粹德国的控制范围内。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莎计划,德国偷袭苏联,纳粹秘密警察跟随德军,对住在苏联乡区的犹太人进行大规模屠杀。秘密警察最初的杀人方法是用手枪射杀,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坑里面。后来想出了更“人道”的杀人方法—用毒气杀人,秘密警察用汽车的废气来毒杀犹太人。1942年起德国采用氰化氢气杀死最多犹太人。

在1941年12月,纳粹德国秘密警察头子希姆莱先后在波兰兴建了达豪、奥斯威辛、布痕瓦尔德等6个杀人的集中营。当中的地点包括奥斯威辛和特雷布林卡。这些地点被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铁路的交汇点,与及它们都不是军事上重要的地点。所以,纳粹党可以秘密地进行这个杀人计划。

1942年1月20日的万湖会议,落实“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法”以后,纳粹德国开始用这些集中营来杀犹太人。用货车车厢,犹太人被运到这6个杀人的集中营。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运到的犹太人会经过一个挑选过程。可以做苦工的男性会被送到苦工营,而其他的会被送到毒气室。被送死的犹太人以为他们是被送到浴室,但是入到浴室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浴室的莲蓬头只会放出毒气。其他的集中营只有杀人的任务而没有苦工营的。

在1944年,当德国知道它们的气势已尽的时候,它们加快集中营杀人的速度。当中包括被德军占领的匈牙利。

当盟军在1945年初解放波兰时,它们发现到这些杀人的集中营。整个二战中,大约580万欧裔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杀死,是欧洲犹太人人口的三份之二。纳粹德国也有系统的杀死欧洲的吉普赛人、同性恋者、欧洲东线的敌军和其他异见人士。

篇四:《希特勒这种人为何能一边爱动物一边大屠杀?》

希特勒这种人为何能一边爱动物一边大屠杀?|

腾讯思享会单世联2016-05-25 07:10

[摘要]在纳粹德国,犹太人不如狗几乎是一个流行的观念。

作者:单世联(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类只是万物之一,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差别待遇”因其必要而成为一种本能,首先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分辨,特别是人兽之辨;然后是人类内部的“我们”与“他们”之别:男女、种族、阶级等是其大者。迄今为止,性别、种族、阶级歧视仍然存在,但至少在理论上,已很少有人公开地发表这类言论了。至于人兽之别,近几十年来的动物伦理研究,也多倾向于认为动物也有道德地位。不过在可以看得见的时间内,虐待、利用、折磨、宰杀动物的行为还不会完全消除。这就意味着,无论我们多么提倡动物伦理,但在人类的价值序列中,动物总还是低于人类。

希特勒

纳粹德国的一个没有引起充分注意的现象是,以希特勒为首的一些领导人,在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时,却对动物怀有感情。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德国法西斯分子对动物一般是持保护态度。在当代德国作家格拉斯的小说《狗年月》中,小男孩哈里·利贝瑙家里养的牧羊犬哈拉斯配种生下的小狗“亲王”被希特勒选去当了宠物,哈里和表妹图拉因此在学校里突然有了荣耀和地位。老师带着学生参观他们家的木工作坊和哈拉斯,还有这样的一问一答:“为什么小狗亲王在上萨尔茨堡的情况那么好,根本就不想它的狗妈妈?”“因为我们的元首爱狗,对狗总是很好的。”狗的小主人因这条狗而被众人崇拜,还当着全班同学讲述光荣的狗妈妈的生平事迹。听到元首自杀的消息后,哈拉斯的主人、利贝瑙的父亲一声不吭,左右开弓把狗舍砍了个稀巴烂。小说是虚构的,但希特勒爱动物却是真实。

希特勒和他的狗

早在维也纳的艰难岁月,希特勒就喜欢省下一点面包用来喂养小鸟和松鼠。一直有独裁性格的希特勒没有几个真正谈得来的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靠一条叫“福克斯欧”(Fuchsl)的狗的相伴才得以入睡。掌控德国后,他又养了一只叫“布隆迪”的牧羊犬,每天一同就寝,定期为之做健康检查,1943年染上传染病时,希特勒把它送进医院,专门派人送去一份特选的鸡蛋和瘦肉做成的“病号饭”。1944年8月,希特勒还查问它和一只母狗的交配情况。而布隆迪也日夜看护着希特勒,开会时也躺在他的脚旁。希特勒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谈到希特勒对这条狗的感情。根据其管家副官京舍(Otto Gunsche)、管家海因兹·林格(Heinz Linge)回忆,1942年秋东线吃紧后,希特勒说,他现在才真正理解了弗里德里希大帝。当他在七年战争中感觉受欺骗后,他离开了他的将领和兄弟,只同他的群狗生活在一起,并留下一句名言:“自从我研究了人之后,我就喜欢上了狗。”1943年2月2日凌晨6点,传来斯大林格勒失败的消息,希特勒垂头丧气地对管家林格说:“我要带布隆迪出去,回来后再躺下来睡觉。”

希特勒、爱娃,和狗。

此后一段时间,他每天早餐前都带着布隆迪外出散步10分钟。以至于京舍与林格感到:对希特勒来说,要他签署因悲观主义而对一位前线军官做出残废判决的文件,比布隆迪健康不好的消息让他更觉得容易忍受。据秘书特劳德尔的回忆,1943年在贝格霍夫山庄时,这条狗是希特勒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4月19日是希特勒生日的前夜,整个晚上茶会的主题就是这条狗。1944年“七二〇”事件后,希特勒说“动物比人类要忠诚得多”,并不断重复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名言。一般地说,希特勒也是保护动物的。他的老朋友和追随者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的女儿亨里埃特与

其青年团领袖席拉赫结婚了,希特勒递给初为人妻的新娘一张便条:“我吃所有大自然自愿献出的东西:水果、蔬菜、植物油。请你们不要为我预备动物被迫献出的东西:肉、奶和奶酪。荤食我只吃鸡蛋!”

2002年5月17日,德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要用宪法保障动物的生命权,它只是对宪法条款稍加修改,在“人”字后面加上了“和动物”几个字。这是德国动物保护组织和各界人士经过多年的争论和努力,其源头,至少可以部分地追溯到纳粹的二号人物戈林。

戈林

戈林罪恶滔天。在纳粹德国,戈林的官职仅次于希特勒:国会议长、普鲁士邦总理、航空部长兼空军总司令、经济部部长、秘密内阁成员、赫尔曼·戈林康采恩总裁、帝国国防委员会主席、林业与畜牧部部长、“四年计划”负责人等。戈林最重要的职务是“帝国元帅”,除了18世纪的欧根亲王,德国历史上唯有戈林享此殊荣。作为希特勒的主要助手和接班人,戈林参与了纳粹党的所有战略决策和作战计划的制订,负有直接的战争罪责。尤其重要的是,戈林创建了集中营惩罚体系和国家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迫害和屠杀了大量反纳粹人士。

1938年戈培尔策划的“水晶之夜”受到戈林、希姆莱等纳粹要人的批评,希特勒保护了戈培尔,同时决定犹太人问题由戈林全权负责。在“解决犹太人委员会”最高协调人的任上,戈林两次直接领导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第一次是1939年1月24日,戈林委派海德里希拟定“在目前情况下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最好方案”,其结论是强迫移民,把犹太人从德国赶走。1941年7月31日,应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的请求,戈林签署了一份5年后被用来判处他绞刑的文件,这份文件授予海德里希“为扩大我1939年1月24日命令委派给你的尽快在最方便的时候通过移民或转移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任务,兹指示你在组织后勤和物质方面做一切必要的准备,以便全面解决德国在欧洲势力范围内的犹太人问题。有些涉及其他政府部门权限的地方,要与之商量。我还指示你尽快给我提交一份关于为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而要进行的组织上、后勤上和物质上准备的全面设想的报告”。毫无疑问,戈林是要为600万犹太人之死负责的主要人物之一。

希特勒与戈林

戈林是纳粹新秩序的王子。不像希特勒那样是小市民,不像冲锋队队长罗姆那样是个雇佣兵,也不像戈培尔那样是个亡命之徒,戈林出身良好、举止文雅,是得到过最高勋章的空军王牌飞行员,具有高智力、创造性、忠诚、风趣幽默、大胆等积极性格,且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成为德国的二号人物后,戈林的权力使其奢华生活和矫饰作风恶向发展,其自幼养成的癖爱奢华和排场的习性随着其资源的扩张而膨胀。1935年4月10日,戈林与第二任妻子的婚礼由10名将军、3万名士兵、8个小型乐队和柏林上空新式飞机组成。美丽的妻子卡琳为女演员,数不尽的珠宝、金银首饰、绘画、制服、勋章„„狩猎、社交、宴饮、抢劫艺术品、吸毒成为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他最大的遗憾之一是藏品中没有拿破仑的元帅手杖。1938年女儿出生时,他命令500架战机飞过柏林上空。他曾说,如果生的是儿子,飞机的数量将会是1000架。戈林日益沉浸于随权力与地位而来的无节制的享受之中,其一贯形象是:左边是满胸脯的勋章,右边也是满胸脯的勋章,而肚子也越来越肥大,体重达120公斤。戈林还特别热衷于吃喝穿戴。1939年初,新总理府建成后,大约有4050人可以进总理府参加希特勒的午餐:一盘汤,肉和蔬菜、土豆,一份甜菜,矿泉水、啤酒或廉价葡萄酒。希特勒吃素食,吃喝简单。戈林很少来参加。他对施佩尔说:老实说,那里的饭菜太差,不合我的口味。戈林喜欢色彩鲜艳的制服。德意志的民族服饰和饰有动物皮毛的休闲服,他经常一天要换三四次。几乎每一个谈论戈林的人,都会注意到他的服装。1939年8月21日,希特勒在其上萨尔茨堡的别墅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入侵波兰。这当然是重要的会,但与会的曼施泰因注意到:戈林先于希特勒出现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