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篇一:《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我心目中的伟人

我心目中的伟人——周恩来。他的一生参与了解决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伟大事业。他为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献出了毕生精力。周恩来,一个让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名字,我们敬爱的好总理。他的崇高精神鼓舞着我们,他的行为风范激励着我们,他的慎言警语鞭笞着我们。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一位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奋斗者。

12岁的他便道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为中华之崛起'成为他终生奋斗之目标,笃定坚持,从未放弃。18岁的他'面壁十年图破壁',远渡东瀛,自寻强国御辱之道。24岁的他,成为黄浦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全国各阶级各阶层的大革命。30岁的他踏上漫漫长征路,为挽救革命而义无返顾。50岁的他与美蒋代表谈判,为百万雄师过长江铺平道路。51岁的他开始担任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却千疮百孔的大国总理,从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始自终'为中华之崛起'是他所有行为目标中最根本,最宏大的任务。在周恩来七十多年的人生中,他为了他的这个理想始终奋斗如一。为了振兴中华,他放弃了天伦之乐,放弃了一个常人应得的满足,他是个坚定而忠实的奋斗者,在每一次努力之后完成华丽的转身.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一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家。

在万隆会议上那个顷刻间提出影响世界外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他;在与第三世界交往中,那个平等对待小国弱国和蔼可亲的他;在与美日强国过招时,那个睿智自信,从容不迫的他。没有他的出现,世界外交史上就会少很多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小故事;没有有他的运做,我国的外交也许到70年代仍是停滞;没有他的努力,我国不可能在短短20年内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在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外交舞台上,周恩来以他的博爱与平等观念从容于每一次对话,稳健于每一次国际会谈,贡献于每一次出访。在辉煌的外交旅程中,始终坚持以自己的大爱对待世界人民的他,有同样获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同行对手的尊重。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公仆。

在他担任共和国总理的20多年中,周恩来平均每天工作近13个小时,没一天休息过。如果说人无完人,金无足金,那么总理近乎完人,近乎铁人。这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支撑着他。在他心目中,人民始终处在第一位,个人的情感,个人的得失又怎能与他对人民的博爱相提并论呢?' 服务于群众,贡献于社会。”在发生地震的灾区,他连夜到现场勘探,关心受灾群众的冷暖;在日常与人的交往中,他亲切关怀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在政府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各级干部。

周恩来,在我心目中近乎完美,无论是他的英容相貌,他的阳春白雪,他的机智幽默,

他的无畏无私,都让人无比崇敬。当这位伟人与世长辞时,全国悲痛,十里长街送总理;世界哀悼,联合国降半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旧纪念他,学习他,并努力完成他未完成的使命——“为中花之起。”

周恩来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伟人,大智周恩来!

篇二:《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1976年1月8日,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周总理不幸逝世的恶耗,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悲哀袭上心头。许多人戴上黑袖章.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降半旗致哀.数不清的人群来到人民英雄碑前低头默哀。

翻开历史画卷,哪一页上不镌刻看他那光辉的名字?1919年,他在天津领导学生进行爱国运动;1927年,他领导了打响反动派第一枪的"八一"南昌起义;1936年,他同蒋介石进行谈判,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觯?945年,他随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1949年,他出席开国大典,从此担任总理一职长达26年;1955年,他冒着座机被轰炸的危险,飞赴印尼,参加万隆会议;文革中,他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仍以那超人的才智尽可能地弥补了运动给国家带来的伤害,挽救了大批革命干部和群众:七十年代,他还以政治家敏锐的目光,成功解决了中日、中美搁置已久的外交关系。

其实,他的功绩又何止这些?在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上,他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排演《东方红》时,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表现了他高超的文学修养;在建造人民大会堂时,他呕心沥血,同广大设计营建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样感人肺腑的事例太多,太多了!

周恩来生前是人,死后却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神。真正的神是永远活在人民心间的。周恩来总理的一笑一颦仿佛都是东方永恒的魅力,凝结着东方人的完美。 我敬仰周恩来伟大的人格,敬仰他的鞠躬尽瘁,陶醉于他迷人的外交风度,折服于他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风范,也景仰他高超的政治艺术。他是一位真正的儒帅和艺术家。

我们都学习过《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通过学习了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和了解了周总理。在我的心目中,周总理是一个极其负责的人。一句“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问我,一两句。”不难想象出周总理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仔细,没有一点马虎,总理对工作非常投入,甚至常常通宵达旦,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我的心目中,周总理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但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不难想象总理生活简朴到了难已想像的地步,总理生活一点也不奢华又非常好客。

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在我心目中仍要用“完人”二字来评价和定位周恩来,因为其它字眼似乎不能比这个说法更令人信服。他待人非常热情、坦率、极其沉着而又十分真挚,性格和顺,善于结交朋友,从不走向极端,他的知识的力量和个人魅力迷倒了许多人,有机智、有吸引力、又有手腕,在他面前,任何不信任的感觉或者对他还有些怀疑的判断,几乎都会烟消云散。他身上还有一种中国人非常明显的品质:坚定不移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中国人在他们的本土上由于享有数千年文化的最高成就而获得的。他的举止和北京灿烂辉煌和皇宫并没有不协调的地方,他以皇朝时代的圣人所具有的那种特有的沉静与优雅的风度往来其间,这种风度使他既能很好地注意到细节又避免陷入繁琐,这种精微之处也体现在谈话中,大大超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领袖。用冰心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位完人。

他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儒家才智的人物,是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和深谋远虑的现实主义者,是政治斗争的卓越能手和杰出的调解人。能够担当任何一种角色或者把所有角色同时担当起来,而不给人以优柔寡断和出尔反尔的印象,这对他来说,扮演这些角色并不是玩世不恭地伺机换上假面具,而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非常精明的人的不同的侧面,这个侧面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明他的政治生涯如此漫长和政治经验如此丰富多彩。

他把个人理想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把“为中华崛起”的崇高志向当作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用“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五德作为完善自我和任用贤才导向。千百年来,“德”都是当官为政者在仕途上走得更久远的源头活水。我认为现代社会中执政者、领导阶级所应该具备的“德”就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心明如镜,不让纤尘。行高于众而人不妒,功高天下而不自私的人,才能真正流芳千古。我想,这恐怕就是周恩来人格精神永远散发魅力源泉所在。他的慎独励志,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不仅有英俊萧洒的外表,而且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他公正廉洁,堪称表率。他的侄女周秉建来内蒙插队,不允许地方有任何照顾;他的老家淮安县领导人进京捎点土特产,被严词拒绝;他的办公室采光不好,设备陈旧,机关工作人员趁总理外出之际,搞一点必要的装修,他回来大发脾气,不肯进办公室。

直到按总理的要求,该搬出的搬出,该搬回来的搬回,基本恢复原样。生死关头,最能考验一个人。1946年,周恩来从重庆乘飞机返回延安,途中遇险,极有可能跳伞求生。在伞具不足的情况下,他将自己的降落伞让给叶挺将军的小女儿扬眉。六十年代初,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大地震,周总理乘直升机赶赴现场,冒着余震视察灾情。临终前几天,他还找来有关医务人员,了解云南矿工患夕肺病情况和治疗方案。

他在建国以来始终是决策者、指挥者、实践家三者兼于一身,虽然高居总理之职,但依旧是劳动人民的本色,一直是个勤劳的公仆形象。他长期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繁重任务,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地,不知疲倦地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周总理逝世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人们不顾四人帮的禁令,在各地都举行了悼念活动。1976年清明节,这种活动发展成声势浩大的“四五”运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松柏墙头花似雪,白玉栏杆泪万行。无数花圈和挽联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

这就是我心中的周恩来,把大爱洒向人间,我们将永远向他致敬。让世纪的丰碑铭记这颗伟大的英灵。 怀念周总理,太多太多太多的话也不能言清,在心中只有崇拜、敬仰,并生起一股力量„„

篇三:《我心目中的恩来总理》

周恩来的魅力,伟大的领袖

作者: Trista

一、周恩来的简介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如今,我们一提起周恩来都会肃然起敬,尊敬的周总理绝顶的口才,卓越的军事才能、外加能力,热爱人民的品质及迷人的魄力等等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一个的内心深处,曾记得万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情景,人民的心情万分的沉痛,我们的总理日理万机,勤俭朴素,即使患病在身仍然为人民的幸福这伟大的事业忙忙碌碌。

二、人们对周恩来的评价

一谈起周恩来总理,中外友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建国前,斯大林和米高扬也说过:“你们在筹建政府方面不会有麻烦,因为你们有现成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总理呢?”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更多的人说: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典范、是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还有一次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亲自为周总理接过脱下的外套,周围美国随行人员看了都会心的笑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有着全世界古往今来最最伟大的人格魅力,一个受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社会制度,不分国界的人爱戴。

毛泽东主席于1974年在长沙对王洪文说:“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必将遭到人民的坚决反对,” 及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可见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十分受人爱戴的,周恩来在中学时代就有“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总理的一生业确确实实在为祖国的的伟大使

命兢兢业业。

三、我心中的周总理

周恩来的魅力历经久远,传送古今中外,而周总理更是一位伟大的国家领袖。在这里,我首先想谈谈对“伟大”这一评价的认识。汉语博大精深,“伟大”一词的微妙含义恐怕查找一百本字典都可以得到似有不同的一百种具体注解。但我想其实问题没那么复杂,就只一句“不寻常的;令人敬仰的”也足以说明该词用在人身上是什么含义了。这么说或者还显得太概念化,不够具体,而就我个人观点,以为如果一个历史人物在某一方面对其所处的时代或者后世有某种异乎寻常的巨大影响(一般来说,这种影响应该是积极的和正面的),那么这个人物就完全可以称为伟人。而就一个历史人物来说,可以对其进行评价的可能有诸如历史影响、人格魅力、行为道德判断等等多个视角,在任何一个视角中有“不寻常;令人敬仰”之处者,都不能不认定其在此方面伟大,进而称其为伟人,尽管在另外一种视角下看同一个人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结果。总之,我认为伟人的评价并不玄妙,只要有足够的(有益)影响即可,不过伟大的含义(即使限定为修饰人)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并且没有理由带有排他性或者唯一性。

我们可敬的周总理是伟大的,其一是他的历史影响(或者说功绩)伟大,其二可能也是更主要的,并且比较没有争议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的伟大。{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第一方面,总理是当时恐怕也是建国至今最为优秀的外交家,并且其工作多数都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展开的,没有总理,至少世界改变对中共新中国的看法要花更久的时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忙于对国内外大事的操劳处理,经党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有一次,一位烈{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士子女来探望他,恳求他保重身体。在傍晚的院子里,周恩来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位同志,说道: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这是周恩来决意面向这场灾难,为党和国家献身的忠诚誓言。这八个字贯穿了他的一生。于是我认为总理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大公无私,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格力量!这不仅仅在当时,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永远的典范和榜样。在总理身上,传统儒家的“仁爱”和“律已”思想完美的融合了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在生活

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勤勉细腻,对人民无比热爱,对国家无私奉献的伟大总理形象自然得到他的人民的共鸣!

就连联合国都为这种可贵的人格力量所打动,破例为总理逝世而降半旗,作为中国人我们怎么反而如此吝惜一句“伟大”的评价?

另一方面,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具有强烈的精神感召力

共产主义信念是建基于科学基础上的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崇高、最革命的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一切严峻考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只有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才能永葆革命的高风亮节和献身精神。周恩来以共产主义信念为内在精神支柱,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融汇在实际行动中,经受住了长期历史考验。

(二)勤于学习,慎思明辩,具有强烈的智慧征服力

周恩来是一个学习型的领袖。早在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他就提出“一物不知,学者知耻”,主张对各种学科“深究而悉讨”、“慎思而明辩。”“其英迈刚毅之性迥异乎常人。”周恩来渊博的知识,为更好地从事中国革命和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周恩来是一个演讲才能十分突出的领导者。他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演讲风格。有时情绪激昂,并不时挥动手臂;有时幽默风趣,讲话如行云流水,成语典故俯拾皆是,并因此而打破僵局,活跃气氛,化解矛盾;有时像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有时像黄河巨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起。周恩来的演讲,针对性强,富有吸引力和逻辑性,具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强烈影响力。这也是他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具有强烈的形象影响力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取信于民,是周恩来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

周恩来对人处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细心周到,从不摆架子。他说:“因为有了那么一些形式,就显得不那么亲切,不是平起平坐,而是隔了一层„„。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个隔阂呢?我想就是因为国家大了,‘官’大了,和根据地的情况不一样了。所以你们鼓掌,我心里就不安。现在造成的这种形势,一定要改变,下决心改变。”堂堂一位大国总理,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始终做到公私分明,令人肃然起敬。【《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51页】。

(四)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周恩来过着俭朴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不仅在住房方面,而且在衣着上也十分节俭。作为一国总理,他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改了又改,直到最终实在不能再穿了才依依不舍地脱下。

总理说:““旧的还可以穿嘛,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即使将来富裕了,我们也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艰苦朴素。”

(五)密切联系群众

敬爱的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他老人家对警卫人员说:“我是总理,又是勤务员,不能与群众隔离开”。总理在视察工作时,每到一个生产岗位,都热忱地同工人、干部握手,亲切交谈。从工作到生活,一一询问了解,关怀倍至。总理还处处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六)情系灾民

周恩来与灾民心连心、心贴心,哪里最困难、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1966年3月8日凌晨5点多钟,华北平原邢台地区突然发生了6.7级大地震。那天是星期二,忙碌了一夜的周恩来正准备上床休息,值班秘书匆匆送来了河北省的电话报告,一身系着全国人民安危的周恩来顿时睡意全消。几个小时后,周恩来乘坐的直升飞机就飞临灾区上空。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在余震不断、大地还在不停抖动的情况下,周总理就已悄然来到了他们身边。许多灾民是含着泪地望着他:真是人民的好总理啊!

(七)周总理的国际影响力

周恩来总理是中华民族完美人格的典型代表,无论是自身修养还是治国理

政,他都彪炳史册,堪称典范。周总理在党内不正常的斗争中,他靠自己的人格团结同志;国共合作时,他以自己的人格感化过敌人;在外交工作中,他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化解矛盾,促成合作。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上,当时许多国家还没有接受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还怀有敌意,有人估计会议不会通过中国代表的任何提案。出乎意料的是,经过周总理的努力,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认同,至今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接受采访时说:“是周恩来的人格力量说服了我。我觉得,一个拥有如此高尚的领导人的政党是值得信赖的。”

无需讳言,总理不是完人,甚至客观的说他也不是帅才。在改造中国和影响中国发展趋势的方面,他的确远远不能与和他同时代的毛泽东相比,似乎也不能和他之后的邓小平相比,这只能说他们有着不同的伟大,杰弗逊恐怕本来就无愧于美国建国时代伟人的称号;而克拉苏和庞培,尽管曾和恺撒并列为初三巨头,但在当时的竞争中,他们就已经败给了恺撒,更不用说恺撒是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转变的实际缔造者了。

我对毛主席也十分的景仰,我认为毛主席是一位世界级的伟人,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恐怕在很久的将来也依然能够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所感觉到。他那种建立在对本民族无比自信基础上的,敢于改造一切的宏伟魄力,今日追思起来也令人神往。在这一点上,不仅仅周恩来,同时代乃至之前之后的很多大人物都无法和毛相比。

但是毛主席尤其自己的伟大,杰弗逊有其自己的伟大,克拉苏尤其自己的伟大,周恩来也有其自己的伟大,他们的伟大是不一样的。作为伟大的人物造就的伟大的事物,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

现在我们只能说:伟人已逝,伟骨长存。{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参考文献:《周恩来一生》 力平著

《周恩来选集》下卷

《周恩来的魅力》

2010年12月18日

篇四:《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2班 聂文琼 学号:2013418215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无疑使个伟人。读了梁衡的《大无大有周恩来》,我对周总理更加敬仰。他为拯救和振兴中华献出了毕生精力,他那大无大有的精神震撼了多少人,他的影响更是遍及全世界。

周恩来曾在《我之人格观》中这样写到:“夫人格之造就,端赖良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理所在,正理趋之,处世接物,苟不背乎正理,则良心斯安,良心安,人格立矣。”周恩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只有觉得心安即良心上无愧于天地,那人格也就形成了。那怎样才能做到心安呢?周恩来用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他的大无与大有的精神。这六大惊人之“无”是: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不怨,六无是死不留言。这六大“无”却无不彰显着它的六大“有”:一有是奉献而不求回报,二有是有节有制,三有是平易近人,四有是大公无私,五有是埋头苦干,六有是淡泊名利。

在我心中,周总理是中国青年者的好榜样,是胸怀大志的勤奋家。12岁的他便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笃定坚持,从未放弃。在周总理的一生中,他始终为自己这个理想奋斗如一。在他担任共和国总理的20多年中,周总理平均每天工作近13小时,没一天休息过,如果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那么我觉得周总理简直近乎完人、近乎铁人。这一切都是“为中华崛起,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支撑着他。在文革

期间,周恩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做不到”。其实周总理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病情已经恶化,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周总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作为一个总理,他都如此勤奋,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更应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

在我心中,周总理是中国政治上的擎天柱,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周总理在我国的地位不必多说。美国籍澳大利亚人罗斯-特里尔对周总理的评价是“中国政治上的擎天柱”。他对别的国家抱有深切的好奇心,脑子里常常思考着世界每个角落的政治,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就有人说他是中国农民革命的土布衣服上的一枚世界主义徽章。到了六十和七十年代,周总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屈指可数的伟大国际性人物之一。当中国将进入八十年代的时刻,周总理的逝世真是一个重大损失。伟大周总理,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是当代最了不起的政治家之一。当共产党人最后取得了正式统治地位时,周恩来在政府的管理工作中显示出近乎天才的能力。除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之外,我觉得周总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那光辉的品格。访问过他的人绝大多数对他的不可否认的魅力和渊博的知识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表现在外交上,周总理的政治才能让世人钦佩。

在我心中,周总理是兢兢业业的人民公仆,是一心为民的好总理。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待人热情,关心群众,从不让人产生距离感。文化大革命中,一些青少年在一次活动中被挤伤,送进医院。总理闻讯以后,立即赶到医院探望,和每一个受伤的孩子握手问好。他慈爱地询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并且安慰孩子好好养伤。当总理来到一个眼睛出血的小姑娘床前,立即关切地询问身旁的医生:“有没有内伤?”还再三叮嘱:“你们不要太大意,一定要仔细检查。”周总理就是这样和蔼可亲,这样关心群众。我们周总理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周总理手握重权,但他却从未为自己的亲人安排过一个职位。而且与他关系越亲近的人,他的要求就越严格,就越要按照国家的需要,人们的需要,形式的需要,带头到基层,最艰苦最边远的地方去做个普通的劳动者。1970年征兵时周总理的侄子和侄女都被基层组织推荐,经过正常手续入了伍。但没想到是,周总理听到他们的这个消息以后。第一句话是要求他们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回到延安,回到内蒙古!谆谆教诲他们越是困难越是不能离开基层,要带头坚持在农村牧民,周总理这样一个为党为民不为私的人。他心中装着八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心为民,就是他终生的宗旨。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就是这样一位无畏无私让人无比崇敬的好总理。21世纪的我们,依旧纪念他,向他学习,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篇五:《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1期末课程考核•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院 系:{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电 话:

电 邮:

教 师:

得 分:

2011年月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

摘 要:周总理是事迹广为人知,他开创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从日内瓦到万隆会议,从出访亚非拉十四国到为尼克松访华,处处可见他的身影,他用用他的智慧,幽默,人格魅力征服了许多人,他将他的心用在了他所做的事情上,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斗争,他感动了千万人。

关键词:周恩来;外交;智慧;儒将;长者;智者

初时记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大概是周总理最广为人知的故事之一吧!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周恩来这个名字了,或许是从爷爷的故事中得知,或许是从老师的口中听到,但是,这已不是重点,重点是周恩来这个名字连带着他所包含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已成为我心中的一部分,已不会忘记的一部分。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我记忆最深的课文之一,直到今天我还可以记得那感人至深的文字“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还有那黎明的晨曦中周总理与环卫工人双手紧握的《温暖》,这种由故事中所产生的敬慕之情也丰富了我童年的情感世界。这是我最初从文字中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在日内瓦与万隆会议上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对周总理的事迹了解的越来越多,而最为是我敬佩的当然还是周总理的外交才能。

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而国外政治环境也十分严峻,美国试图联合其他国家承认台湾的合法地位而孤立新中国,使新中国无法在联合国取得合法的地位,大力宣传两个中国的谎言,使得不明真相的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一种猜疑的态度。此时的中国真是内外交困,所以要大力发展外交。而周总理就担当这一历史巨任。

朝鲜战争停战后,苏联、美、英、法经过磋商终于决定于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而中国也在参加国之列,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走向世界舞台,所以周总理为此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会议实际是由美国一手把持的,美国意欲要南朝鲜吞并北朝鲜,所以他想方设法的阻挠会议达成任何协议,尽管困难重重,周总理依旧不为艰难。他有理有据的提出中国方面的观点,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希望大家可以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以便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周总理适时的抓住时机,积极的与法国等的方面沟通,最终促使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签字。

这是周总理第一次参加重大在国际会议,他的成功也镌刻在了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总是很敬佩周总理的应变能力,他总是可以在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最有利的突破口来打破僵局,找到事情的转机,取得进展。即使是在日内瓦会议那样不利的情况下他都可以打破僵局,这不仅仅需要的是我儿时所认为的智慧,也需要超人的胆识和宽广的胸襟。

我想令我记忆深刻的国际会议还应属万隆会议,与他同在的还有“求同存异”这四个字。

虽有“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在前,但周总理还是一无畏惧的选择参加万隆会议,会议之前,美国渲染了很多中国的新殖民的主义理论,又因为与会各国的文化,历史,政治的差异,使得这场会议的情况十分复杂,但在猜疑、喧闹声中,周总理的声音还是使得会场安定下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随后周总理阐述了中国的观点,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思想。

在而后会议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一次成为了会议的焦点,与此同时,周总理广交朋友,频频的会外接触与赤城交往,吸引力所有人的注意力,使得大家对于中国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新的认识。万隆会议成功的闭幕了。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理压人,他平等的对待与会各国,用事实使得他人折服,他的有容乃大,他的机智善辩,他的博闻强记使得见过他的人们都记忆深刻,虽然我只能从文字与故事中体味这种魅力,但这已经使得我对于周总理油然而生无限的敬佩与仰慕,这就是伟大的人格魅力吧,不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返会因为时间的积淀而长久!

在复杂的外交情况下,周总理总是一往直前,不会被困难吓倒,在我的记忆中周总理始终是以微笑,大度,机智,幽默而驰骋于外交战场中的,无论是日内瓦会议还是万隆会议,他都不曾因为艰难而在国家利益方面做出丝毫的让步。因为这是国家利益,所以他绝不退缩。我心目中的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儒将!

现今的我只可能听说过外交战场的硝烟,我无法体会那是怎样的血雨腥风,怎样的千钧一发,但我知道那不亚于真是的战场,他们是同等的残酷。但在我所知道的外交会议中,周总理无疑是最好的战场指挥员,他总是会运用自己的才能,使得战役向好的,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虽然不是太过明白当时的情形,但我可以感到周总理通过斗争取得了成果的喜悦会传到祖国,使得大家和周总理一块分享喜悦。

幽默与亲切的力量

除了儒将的风采,我也很喜欢周总理在外交中幽默与机智的力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西方记者在外交场合中这样问过周总理:“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周总理风趣的回答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路,简称就叫马路。”

这样的小故事我听过的就有许多,从这些故事中我总是被周总理的才能所征服,他是那么的幽默与机智,灵便的应对着出乎意料的情况,这种才能,这种魅力怎不令人折服。

除了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周总理还出访其他的国家,其中他出访亚非拉十四国,与各国领导人接触,交换看法,积极的与他们发展外交关系。在出访的过程中,他平等待人,不卑不亢。

当周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同阿尔巴尼亚人民欢度完新春佳节,启程前往加纳进行访问时,加纳发生了刺杀总统事情,加纳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出于安全的考虑,许多同志建议周总理取消这次访问,但周总理拒绝了。访问如期举行,这种举动感动了加纳,一个大国的首脑,如此的照顾对方的困难,在最紧张的时刻给予对方行动上的支持,这种行为使得加纳上下无不为之动容。

这就是周总理,尊重是他与人交往的准则,他也把这种准则带到了国与国的建交之中,不分国之大小,皆以平等代之!在周总理出访十四国以前,非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十二个,而在1965年这个数字扩展到了三十二个,这就是外交家的风采。

在出访中,周总理入乡随俗,充分尊重各国的风俗,跟着他们一起吃烤羊肉,与底层的工作人员亲切的握手,表达对他们工作的尊重。

此时的周总理在我的心中是一位长者的形象,他的亲切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想与他交谈,他的尊重使得人们报以同等的敬重对他,这是一位为为儿女的生活,为儿女的发展而奔波操劳的长者,也是一位关心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长者,我对于他的感觉就是亲切,好似一位幼童对于祖父般的亲切。

把握时代的脉搏

中美打破敌对的僵局,开始了对话与交流,这也是周总理外交成果的另一个大事件。 随着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毛泽东与周恩来意识到与美国沟通的重要性,他们敏锐的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趋势。在随后的一系列的巧合之中,历史似乎预言了中美邦交正常化的未来。从小球到大球,从基辛格秘密访华到尼克松与周恩来那历史性的握手,一切的发展是那么的令世界震惊,在这背后又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与辛劳,而其中周总理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从一点点的释放友善的信号到通过第三方主动的联系,从秘密接待基辛格到一次次的会

谈,消解误会与隔阂以致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双方可以开诚布公的交流,这期间的辛苦与所需要的智慧的确令我折服。

这样的情节震撼了世界,这是怎样的曲折!人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解开这背后的迷雾,那么周总理就是他们关注的交点之一。

在接触之中,周总理关注于细节,在迎宾宴上,奏响的乐曲都是尼克松喜爱的《美丽的阿美利加》,这是何等的细心与尊重。

不论是基辛格还是尼克松都对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克松说:“周恩来是本世纪罕见的伟人。”

在这里周总理在我心中的是一位智者,他充分的抓住了恰当的时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不是好运气,而是长期从观察中得到的哲学,他总是留意者生活中的小事,由这些事情中思考着,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周总理从他的青年时代起就已经见微知著。我敬重这位智者,他将智慧运用的恰到好处去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

我心目中的周恩来是一位儒将,是一位长者,是一位智者!

从最初懵懵懂懂的认为周恩来他是一位好人,到后来在知道他的许多革命故事后,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听到别人说他是一个伟人。直至现在,在我拥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之后,再回头看那些自己已经熟知的事件,从中去体会周总理的魅力,尤其是那些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生的事,更是令我重新的认识了自己所熟知的周总理。

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对于周总理还会有新的认识,从他的身上我还会学到许多人生的哲学,他会是我一生的老师!

篇六:《我心中的周恩来》

我心中的周恩来

----举世无双的周恩来

屠青君 学号:20114598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