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林则徐家训家风心得


篇一:《福建林则徐家训》

福建林则徐:一代忠贞垂史传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8-25 08:10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是清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他本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林则徐历官14省,统兵40万,为官清廉刚正,关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主持编译外国报刊,了解学习西方技术,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福泽至今。林则徐一生以爱国主义对待国家,以重民思想对待人民,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为后人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林则徐故居

林则徐故居,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街道文北路(文藻山),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于道光初年购置,内含主座三进,东西各两进,由“七十二峰楼”(林则徐藏书楼)、“揖斗楼”等组成。林则徐为其父母丁忧守制、回乡探亲以及晚年养病时居住于此。

1948年,一场洪水摧毁了林则徐故居大部分建筑;1961年,林则徐故居被公布为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林则徐故居第一期修复工程“七十二峰楼”竣工;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组成部分,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七十二峰楼”被辟为“林则徐文献馆”;2015年8月,“林则徐文献馆”正式启用,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开工。

●脚本

志存高远 慎守儒风

——林则徐家风家训励后人

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耀眼的小行星——林则徐星,这是国际天文学史上极少用中国政治家名字命名的行星,这是福州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世界禁毒先驱,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995年,在福州召开的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号召,“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闽都福州,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在毗邻三坊七巷的澳门路16号,有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的前身是“林文忠公祠”。1905年,在林则徐逝世55年后,他的后裔和乡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这座祠堂。1982年,被辟为林则徐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讲解员欧阳婷: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林则徐的传世家训,叫做十无益格言。当时林则徐面对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他综合社会上流传的格言,写下这篇传家之训。

这篇家训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修身标准,更是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经典范本。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时运不通,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正因为林则徐一生始终恪守着“十无益”格言,才能在那样昏聩颟顸、盲目自大的年代,抒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篇章,展现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伟大胸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170多年过去了,“十无益”家训穿越历史的烟云,影响并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林家后人。

林则徐第六世孙女林祝光:{学习林则徐家训家风心得}.

他平时对父母亲非常孝敬,对他的兄弟非常爱护,到死以后还要把父母亲、兄弟和自己埋葬在一起。我的父亲是一位书法家,他就把这些写下来,挂在我们家的墙上,让大家经常能够按照十无益的(要求)来做人,在工作上怎样报效国家。他传给我们子孙的不是财产,都是一些精神财富。

林则徐提出“十无益”的做人准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1785年8月30日,这天子夜,福州左营司巷一间低矮破落的民房里,一个男婴降生了,他就是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当时福州城里再普通不过的平民之家,养育出如此了不起的人物?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原副馆长官桂铨:

他们的姐妹母亲做纸花,他在读书。那有时候林则徐就想帮忙他母亲做纸花。他母亲说小孩子应该志气远大,要读好书,为国争光。林则徐,他的生活,小时候是非常苦的,清贫磨练林则徐的坚强意志,所以他幼小的生活就深深地印在他脑海里。

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在林则徐幼小的心灵里转化成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而林则徐本人,也用淡泊、仁爱、勤勉的家风,身体力行,教育后代。在林则徐纪念馆的第一展厅,悬挂着这样一幅林则徐书写的对联:“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意思就是说,老师和朋友能够来到只能容纳膝盖大的地方学习,他非常高兴,希望儿孙们要勤奋读书,努力做到博学多才,不辜负父辈们的殷切希望。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

1839年,林则徐奉命当上钦差大臣,一路风尘仆仆,刚到广州他就给他的夫人写了一封信,信中郑重告诫他的夫人,当官不易,做大官更难,我自己是毕恭毕敬,奉命唯谨,要告诉两个儿子,一定要千万务须谨慎,不可仰仗乃父的势力,到官府走动,或者干预地方上的事情,所以他告诫他的夫人,转告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林则徐一生确实是非常谨慎,所以他为什么做官,能够始终保持那么好的官声,这跟他自己遵守他父亲对他的告诫,另外一方面他也按照这样的一个家风,告诉他的夫人,教育他的孩子,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他是一脉相承他的家风。

1847年,63岁的林则徐已宦海浮沉三十余年,他眼见三个儿子,长已成名,少亦举业,而此时的自己疾病缠身,林则徐立下了《析产阄书》,为三个儿子分家产。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

任何伟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环境的熏陶,“林则徐”这个名字,就是从这样看似平凡、实不简单的家庭走进历史,走向世界。2015年8月30日,是林则徐诞辰23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重要时刻来临之际,重读林则徐的经典家训,回顾其感人的家教故事,不仅仅因为它展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更因为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的智慧之光!

●脚本{学习林则徐家训家风心得}.

从一封家书看清廉本色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

1839年,林则徐奉命当上钦差大臣,一路风尘仆仆,刚到广州他就给他的夫人写了一封信,信中郑重告诫他的夫人,当官不易,做大官更难,我自己是毕恭毕敬,奉命唯谨,要告诉两个儿子,一定要千万务须谨慎,不可仰仗乃父的势力,到官府走动,或者干预地方上的事情,所以他告诫他的夫人,转告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林则徐一生确实是非常谨慎,所以他为什么做官,能够始终保持那么好的官声,这跟他自己遵守他父亲对他的告诫,另外一方面他也按照这样的一个家风,告诉他的夫人,教育他的孩子,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他是一脉相承他的家风。 告诉他的孩子,这些钱来之不易,作为你们个人来说,应该慎守儒业,要谨慎地处理好自己所得到的产业,最根本的是自己要读书,按照书里面的要求来做,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这韩文公的话,韩文公的话讲到就是说,像即使这些产业,得到这些产业,勿要迷失当初我们做官的初衷,也就是说要做一个清官。

篇二:《由林则徐家训谈起》

朋友要字,并提供内容:“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能,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不孝,且长其恶”。便写了一通。据说这个文字是林则徐家训,不知道真假,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版本很多,有的是说来自林则徐的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但多数文字意思差不多,而个别字出入的地方占了多数。虽然不知道由来,但是却很难因怀疑其真实性而作出确凿判断。如果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是出自林则徐的口中,几乎也是令人难以怀疑的。所以,很多和为人相关的语言,人们并不一定去怀疑这个话的真实性,因为他的人格的真实性和语言毫不矛盾。 

中国历史上有些事情的确是有趣的,许多箴言或者警句往往假托名人,林则徐本身是个英雄形象,加上林则徐书法造诣很高、后来流放更以鬻字为生,林则徐书写对联明志,或者酬答,于是就积累了许多名言,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趣避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到云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等等,但是“子孙若如我”之类的语句似乎来自于家教传说。但是不管真假,林则徐的形象却因此更完美,并以其自身精神形成一种对后人的警示和激励。



围绕林则徐的这类传说很多,据说他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气盛、恃才放旷,作咏月诗中有两句:“一钩以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说自己即使只露出弯弯的一钩残月的才华便足以照亮世界,根本就不需要再全面发挥了。林则徐看毕觉得沈葆桢视野受堵,有碍前程。于是把“何必”的“必”字改为“况”字,变成:“一钩以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大相径庭,自满霸气变成了积极进取和志存高远的期待。 

诗言志是没错的,但是没有言行一致的人格保证,文便无以以人名,名便无以随文扬;指点江山挥扬文字如果建立在一个与民族大义相忤逆的人格上,也就失去了功效和光辉,即使辞藻再美,也不过只是辞藻了。所谓“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也假。”可以用来说明格言家训中言行一致的意义。



上面说林则徐改沈葆桢的诗句,现在说个著名的反例。臭名昭著的党国要人、孙总理追随者、后来堕落为现代头号大汉奸的汪精卫其人,幼年从母亲那里曾得到严格的古诗文基础训练,所作诗词绝句中规中矩。27岁那年,因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在刑部的大牢里写了四首绝命诗《燕歌行》,流传甚广,其一曰:“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首五言绝句不仅为他早年的革命生涯增辉添色,在其后搞曲线救国做日本鬼子的傀儡时,也曾被大小汉奸们引为“领袖”的光辉写照而辟人辱骂于一时。抗战时期有人对这个塑造伪英雄的情形很愤慨,决定痛击汉奸嘴脸。此人就是《夜光》编辑朱松庐,他化名陈剑魂在《夜光》刊登《改汪精卫诗》,全文仅增8字,意思却完全变成对汪汗青变节最为酣畅淋漓的真实嘲讽:“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

所以,如果这人作到如林则徐性情之完美,即使豪言壮语便没人去怀疑出处,倘若换了汉奸走狗,即使曾经的光荣和豪放也磊落不起来了,高调言论更是授人以柄成诟病之处了。



篇三:《家风家训与党风政风学习笔记》

家风家训与党风政风学习笔记

春节期间,央视以“家风是什么”为题,在全国许多地方连续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个活动引发对人们树立和发扬美好家风的重视。家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它是一种文化,一种 形而上的东西,摸不着,却看得见,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着一代代家族成员。一个人生下来以后,就会受到家风的薰陶。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在很大种度上,是由不同的家风、家教、家训、家规造成的。

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 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等等,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正直,守法,低调„„读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的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体现着各自的价值追求和传承;无数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则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家风的背后,折射的是社风民风,也反映了

党风政风。家风虽说只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却是社风民风的基础,甚至对党风政风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家风不正,怎么会有好的民风社风、政风党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者,由大大小小的国、千千万万的家组成,从不同的家里选出的各级官员执掌天下,因此,好的家风家规成就优良的党风政风。

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清正的家风是许多历史名臣和我们许多党政干部的共同选择。近年来,领导干部子女、家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多数是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大多数官员腐败案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关系,并且贪官大多都有不良家风家规。家风家规往往是作风的反映。人之家风正家规好,其人之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一般也正;人之家风不正,家规不好,其人之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一般也不正。 领导干部的家风家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无不把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规与个人的修身、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下功夫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规,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党员干部要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规,随着“重视家风、管好家风、扶正家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党风政风建设才会成效明显。

我的家风

我家的确没有明文的规定“家风”,但是父亲无论在生活中还是

工作中都是很严格地要求我,多做好事,多做善事,认认真真地把做好每件事,吃亏是福。记得有一年春节父亲单位发了几斤鱼,别的同事都在捡大的活的鱼,而我的父亲把别人挑过的捡剩下的鱼拿回家,还被我母亲数落一番,而我父亲抿嘴一笑连说“吃亏是福、吃亏是福嘛”。父亲常对我讲,人这一辈子,功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开点,这样培养自己的宽厚大度,与同事相处,气量要大些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吃亏!这样会得到理解和尊重!

回过头来想想,虽然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大红大紫,但是默默无闻也是一种人生格局吧,不是很好嘛!我也经常教育女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曾吃过亏,当你吃亏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客观地看待这件事,千万不要着急上火,更不要与人争吵,或者对别人拳脚相加。请你记住这句话——吃亏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人认为,家风只是民风的一种,对整个社会风气影响更大的,恐怕还是政风、官风。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官风也是受着家风制约的。凡为官者从小受到好家风的薰陶,为官就可能一身正气;缺少家教的,往往会呈现歪风。宋包拯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公正处事,他在家训中,告诫子孙做官必须清廉,“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在这样家风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官员,带给政坛官场的就会是正能量。反之,以官位骄人欺人的,如“我爸是李刚”之类,表明缺乏家教的人一旦为官多会为官场政坛增添负能量。家教家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教诲子孙为人要正直、谦恭、诚实、守信,要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要勤劳俭朴、和睦友爱,同时也教诲子孙为官要

勤政廉明,为民谋福。“慎无以国骄人”,不要持权骄纵,周公旦对儿子的这一家训,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一种优良家风在代代延续。唐颜真卿任监察御史直言获罪,在被贬后写给子孙的《守政帖》中,仍告诫子孙“政可守,不可不守。”清代林则徐要求子孙“切勿恃乃父之势,与官府妄相往来”。他儿子做官后,他又要儿子“勿贪利禄,勿恋权位”,即使辞位,“官虽不做,人不可不做。”我党谢觉哉1950年在给子女的信中,教诲他们“做官”要做“焦官”,即做不为名不为利的好官。指出“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这表明,继承发扬优良家风,必然直接促进“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扩大和提升优良的官风政风。包括官员在内的每个人,都是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影响长大的,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从一定意义上说,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关乎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家风、民风和官风、政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基于此,可以看出,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既与官风政风息息相关,也与民风、家风息息相关。如果说正在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进行的反腐败反“四风”活动,正有力地改善政风官风,那么,加强家风家规教育,正是从民风这一翼来改善社会风气。这一着也很重要。因为,治国首先要齐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微缩,有好的家风,才能汇聚起好的国风。

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好家风好家训则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落实好中央文明办“厅堂悬挂家训”的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晒家风诵家训”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论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因此,“家训”的关键往往是在家庭中强调尊老抚幼,成员间互为体谅,坦诚以处,包容信任,而禁忌猜疑、抱怨甚至指责。就绝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各自的家训侧重点是针对下一代,对下一代提出的严格要求,希望下一代能尊奉之,践行之,并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

篇四:《林则徐家规》{学习林则徐家训家风心得}.

福建林则徐 一代忠贞垂史传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是清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他本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林则徐历官14省,统兵40万,为官清廉刚正,关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主持编译外国报刊,了解学习西方技术,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福泽至今。林则徐一生以爱国主义对待国家,以重民思想对待人民,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为后人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林则徐故居

林则徐故居,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街道文北路(文藻山),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于道光初年购置,内含主座三进,东西各两进,由“七十二峰楼”(林则徐藏书楼)、“揖斗楼”等组成。林则徐为其父母丁忧守制、回乡探亲以及晚年养病时居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