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知人善用的例子


篇一:《案例1:毛泽东知人善任》

案例1

毛泽东知人善任

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领导干部要善于做伯乐,发现人才。

毛泽东“识人之智”的典型例子,是他对粟裕的发现和重用。抗日战争时,粟裕卓越的军事才能已为毛泽东觉察。1945年9月,毛泽东任命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内战爆发后,他率部3万人迎战国民党军12万人,七战七捷。后来华中野战军与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会合,产生了如何行使军事指挥权的问题。毛泽东果断电令:战役指挥全权交粟裕负责。后来,粟裕具体组织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战役,均获大胜。莱芜战役3天之内歼敌7万余人,创造了一个奇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中央决定粟裕渡江南下,把战争进一步引向敌人的大后方。然而,粟裕经过研究认为,此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不如集中兵力于中原,大量歼灭敌人,从而改变整个战局。为此,他1948年1月21日、1月31日、4月18日连续三次致电直陈中央。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做好南下的准备,等待中央的进一步命令。毛泽东对粟裕的不同意见非常重视,最后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后来,战争的实际进程恰如粟裕所料。1948年底到1949年初,粟裕指挥华中、华东野战军60万人展开淮海战役,仅仅历时65天,击溃国民党军主力80万人,歼敌55万余人,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已处于解放军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统治集团已陷入土崩瓦解状态。如果不是毛泽东独具慧眼,一下子看出了粟裕的军事才能,至少中原战场不会那么顺利。

总结起来,怎样才能“识别干部”呢?毛泽东看来,一是“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二是在实践中识别和考察干部。三是依靠群众,群众基础也很重要。

篇二:《知人善用》

知人善用,用爱心做班主任工作

在案例中,班主任黄老师的做法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黄老师的做法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和有方法地试用班上的有用力量,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去帮忙处理班务。黄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遵循班集体成立的基本步骤,而且用人恰到好处。我想黄老师必是一位精通心理学的班主任,他对学生作了充分的研究。像何一波这种个性强的学生,自尊心也必定很强,最大的特点是爱面子,讲义气,吃软不吃硬。黄老师就恰当好处地给他面子,对他“施恩”,令他感动,继而激起其义气“报恩”的正面行为。这样不但转化了隐患,还“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大胆启用何一波的先决条件是对其充分了解,抓住他的软肋。

2.关注细节,趁热打铁。我们知道,安排一个班干部很容易,但是要让班干部发挥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黄老师却做到了,他立马做的事就是“趁热打铁”,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职责,并给班委“洗脑”,让班干明确困难和目标,树立班干做好工作的信心。

3.对班级管理充满智慧和爱,这体现在黄老师的“四多一少”原则上,“多指导、多鼓劲、多表扬、多承担责任、少指责”。这样一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度更高,全班学生的对班级的责任感也会更强。 在班级管理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几年前在初三接的一个班,由于把一部分好成绩的同学调到其他班,补充其他班较为调皮的同学重组一个新班,女孩子较为调皮,男孩也比女孩子更为调皮,这一群孩子中有一个叫苑小的女孩性格倔强,脾气大,家长拿她没辙,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就当是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我怎么跟他们灌输纪律,他们都当着老师的面时能遵守,但当老师一不在时,特别是课后,就不会把它当一回事。于是我把心静下来,采取了与黄老师相似的措施,他们就听话多了。

我是这样做的:

1.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那里,大概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心理学知识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性格分类,制定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案。

整治“滋事分子”,让他们有活干。多设置一些班级称号和班级工作,让他们来管理,分散他们捣蛋的注意力。

2.个别转化和组建积极的班干部队伍同时进行。关注“苑小”等头号人物,他们通常很冷酷,不容易让老师接近。我先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寻找问题的根源,选择对策。关心慢慢地渗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让他们愿意接受。我是在校谈话关心,在家电话关心、QQ关心,上门家访关心。一旦关心计划成功,改造计划就可立刻进行。个别关心的同时,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组建班干部队伍,并一定要把“苑小”放进建设队伍中去。夸奖他们的表现,肯定他们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在班上的好形象。

3、多与班干部谈心,了解班级动态,及时处理好班级事务。

4、积极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会课,开展“你说我评”“你追我赶”的定时讨论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进步,存在的不足和追赶的目标。班风逐渐有了好转。

篇三:《知人善用:一个看似简单的难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用人和留人也许是最让管理者们头疼的两个环节,而恰恰正是这两个环节左右着企业的命运。实际上,人用好了,留人则成功了一半。

但是,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不管是空降兵,还是从一线员工提拔起来的,在企业里总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员工,有初出茅庐一张白纸的应届大学生,也有升迁潜力巨大的竞争者,甚至还有辈分比老板都大的开国元老。如何用其所长,最大化地发挥

人力资源效用是每个管理者的核心目标,不过,前提是——知人,才能善用。

不论来自什么背景,有何过往经历,或是出身于某某名牌大学,既然可以通过面试进入到企业中来,至少应该说明该员工的经验或技能与空缺职位存在一定的匹配度,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或直线主管应该在新员工入职后15-30天内密切留意其工作情况,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观察期”。观察期内的主管应随时随地与新员工交流工作心得,给予工作技能指导,灌输企业精神和发展愿景。因为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新员工都会面临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若引导不当,很容易使其产生烦躁、茫然的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辞职总是发生在入职后的3-4个月。

一般来说,通过观察期的观察与“密切跟踪”,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员工分为四种:a. 投入工作且有能力的,b. 投入工作但无能力的,c. 不投入工作但有能力的,d. 不投入工作且无能力的。这四种员工类型正代表了管理者和直线主管的四个工作重点。{历史上知人善用的例子}.

a.培育高绩效员工

这种员工通过观察期的引导和磨合,会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全身心地投入到该职位的工作中。在此情况下,管理者应制定出培养计划,并帮助其做出与企业愿景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满足其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增加精神激励,用有价值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促进其成长,使其认同企业文化,逐渐把企业的发展等同于自己的事业。同时,此类员工也是管理层接班人的最佳人选。

b.指导平庸者

面对喜欢该职位但却因为能力问题无法取得高绩效的员工,管理者应该侧重于工作技能的培训,甚至和该员工一起深入一线找出实际操作的不足和偏差,因为现场培训和指导的效果要远远强于事后的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惠普之道的核心之一就是“走动式管理”,它在庞大的企业组织中造就了无比坚实的团队精神和信任感。惠普的管理者被要求必须经常在员工当中走动,和有空闲的人聊天,这样一来,基层员工都欢欣鼓舞地认为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自己总是被关注和关怀,因为管理者都希望听取他们对公司、对工作的看法。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在走动中不断观察、随时沟通、纠正错误,把偏差消灭在射线的起点处,而不是在偏差越来越大的射线末端。这样一来,企业的运作流程可以得到最好的改善,问题可以得到防范和控制,管理者就可以从“救火员”变为“防火员”。

从另一方面看,此类型的员工也许本身并不适合该职位的工作,管理者应及时调整其位

置,扬其长避其短,把最好的钢用在刀刃上,让该员工向a类型迈进。

c.培养忠诚度和向心力

有些员工具备取得高绩效的能力,但个人发展愿望与志向可能与所在职位或企业愿景存在差异,所以该类员工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是把现有职位当作通往高薪的跳板。如果一个企业出现太多的c类员工,那么则应该反思一下薪酬制度、企业文化和企业愿景是否出现了问题。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看,拥有越高职位的员工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就越强烈,企业在满足其物质需求如工资、福利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其个人的梦想和成长的需要,而且,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

在这一点上,全球最佳雇主之一的星巴克是用人的典范。星巴克在业界中并不是薪酬最高的企业,其中30%的薪酬是由奖金、福利和股票期权构成的,中国的星巴克虽然没有股票期权这一部分,但其管理的精神仍然是——关注员工的成长。中国星巴克有“自选式”的福利,让员工根据自身需求和家庭状况自由搭配薪酬结构,有旅游、交通、子女教育、进修、出国交流等等福利和补贴,甚至还根据员工长辈的不同状况给予补助,真正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真谛,大大增强了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心。

d.淘汰不可救药者

也许此类员工本来就不应该进入到企业中来,招聘面试的目的是挑选具备任职资格又拥有升迁潜力的人选,如果是观察期后被鉴定为此类的员工,则应该立即调动岗位甚至给予辞退,即使是立过战功的开国元老也不能例外。因为这种员工在工作态度和行为上,会给其他员工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可能把有望晋级a类的b、c类员工拖到d阵营中来。

在社会存在的组织中,不管职位高低,大多数人都是希望被关注、被尊重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分析员工失去工作兴趣的原因,是因为无能力而丢失工作热情,还是因为被忽略而低绩效。正如垃圾可以循环再造一样,世界上不存在没用的人,而是人没有用在合适的位置上,或者,企业没有合适的职位。所以,辞退该类员工是为了杀鸡儆猴、奖优罚劣,铲除“一粒老鼠粪可以坏掉一锅汤”的隐患。在这里面,管理者如何保持与员工沟通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都知道,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人,“知人善用”四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近几年来,许多人力资源招聘类电视节目如火如荼地放映着,国外的像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飞黄腾达”(the apprentice),不管员工是否投入工作,只要结果是低绩效的就要面临被炒的境地;维珍(virgin)老板布朗森招聘ceo继任者的一系列冒险活动,从胆识、组织、控制、团队等等各方面评估人才;国内的如绝对挑战等等,这些考核无非都是让企业家们在实战中挑选综合素质与任职资格最匹配的人才,因为只有对人才的认知越深,看得越透,你才能真正地用好他。

运用之道,存乎一心。

篇四:《【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知人善任》

【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知人善任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总统,为美国的独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亚当斯在接替华盛顿就任总统时,美国正面临着与法国关系破裂的危险。到了1797年底,两国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交战前夕。

常识告诉亚当斯,要打胜仗,必须要有得力的统帅指挥。有很多人劝他亲自统帅军队,但他认为自己并不具有军事上的特别才能。思来想去,他认为华盛顿才是唯一能够唤起美国军魂、团结全美人民的统帅。最后,他下定决心请华盛顿出山。

亚当斯的亲信们得知后,一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华盛顿复出,会再次唤起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留恋,这样势必对亚当斯的威望和地位造成威胁。

千军容易得,一帅最难求。亚当斯毫不动摇,认为国家的利益和命运高于一切。他授权汉尼尔顿立即给华盛顿写了一封信,请求华盛顿再次担当大陆军总司令,指挥美军打败入侵者。

与此同时,又亲自给华盛顿写了封信。信中诚恳地写到:“当我想到万不得已而要组织

一支军队时,我就把握不准到底是该起用老一辈将领,还是起用一批新人,为此我不得不随时要向你求教。如果你允许,我们必须借用你的大名去动员民众,因为你的名字要胜过一支军队。”

华盛顿接到信后很受感动,表示愿意立刻肩负重任。幸运的是,就在华盛顿准备率军出征的前夕,亚当斯终于通过外交斡旋的途径同法国达成了和解。

这件事被美国人民传为佳话,亚当斯的正直与豁达也被广为传诵。后来,有位著名的记者采访他,问到:“您为什么不怕华盛顿复出会再次唤起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留恋,进而威胁您的威望和地位?为什么敢于起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历史上知人善用的例子}.

亚当斯开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给这位著名记者讲了自己少年时的一件往事。

“年幼的时候,父亲要我学拉丁文。那玩意儿真无聊,我恨得牙痒痒。因此,我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换个事情做?”

“好啊!约翰。”父亲说,“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于是,亚当斯真的到牧场去挖水沟。可是,拿惯笔的人,拿不惯锹。那天晚上,他就后悔了,整个身子疲惫不堪。只是他的傲气不减,不愿意认错。于是,他咬紧牙关又挖了一天。傍晚时,他只好承认:“疲惫压倒了我的傲气。”他终于回到了学拉丁文的课堂上。

在以后的岁月里,亚当斯一直记着从挖水沟这件事中得到的教训:必须承认人有所长,也有所短;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实际上恰恰是自己的不自量力。{历史上知人善用的例子}.

亚当斯深有体会地说:“真正出色的领导者,绝非事必躬亲,而是知人善任,特别是能敢于起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如果高层领导者事无巨细,一律包揽,那只能成为费力不讨好的勤杂工似的领导者。”{历史上知人善用的例子}.

读管理故事、悟道理:亚当斯知人善任,凭借众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凭借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篇五:《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

50个名人故事

1:人民的周总理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这是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这是总理的另一句话。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这是总理的又一句话。

1962年,总理的家乡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总理看完信后,心里沉甸甸的。但总理说:我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总理对家乡怀着深厚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办事 。

2:毛泽东主席谈养生

毛泽东主席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行军打仗,日理万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坚强的体魄,所以他很注意锻炼身体。

年轻时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无论春夏秋冬,他坚持“三浴”:风浴、日光浴、雨浴。他还徒步穿林爬山,击水畅游。

此外,无论什么事,他更是做到心平气稳,从容镇定。1941年秋天,他去看望生病的一位干部,安慰他说:“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要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做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

3:温家宝总理和他的母亲

温总理的母亲是一位寻常的小学教师,她的教育和无私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总理。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母亲总守在新闻前;而他,无论多忙,也记得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回家。总理曾动情的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不了的,她让我知道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国家”。

他到日本访问,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自己的母亲。一位日本老妇人说:“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温暖!”

到美国访问时,他说:“母亲从小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这些,在他做了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叮嘱去做的。

在天津火车站,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慈爱的大手;在视察的路上,总理的手伸向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的母亲;在地震灾区,他情不自禁的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着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

4: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

华盛顿出生于一个拥有五千英亩土地的大地主家庭,但在他11岁时,年仅49岁的父亲去世了,这给他留下终生不能忘怀的悲痛,他暗暗发誓,要开辟自己的道路。在他20岁时,

年仅34岁的哥哥去世了,把照顾妻子儿女和打理公司担子都交给了年仅20岁的华盛顿,他凭着不屈不挠的刚毅精神,撑起一个崩溃的家庭。

在独立战争的岁月里,他率领的军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但他经过八年苦斗,迎来了胜利。被推举为第一任大总统后,他以自己的坦率真诚,深获人心;以他的知人善用,赢得优秀政治家的辅助,以他的超强判断力和高超的统御力,化解了各种分歧,成就了一个暂新的美国!

5:丘吉尔与弗莱明的故事

20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英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二战中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其超凡的智慧和人品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一个是英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发明了青霉素,被列为二战时期三大发明之一,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小时候都面临厄运。丘吉尔小时候不幸掉入粪池,幸亏有一农夫闻声赶来,跳入粪池将其救起,农夫就是弗莱明的父亲。而弗莱明家境穷苦,无法上学。丘吉尔的父亲为了报答农夫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作为英国议员的他把弗莱明带去上学,一直读到医学院毕业。

没有弗莱明父亲的奋不顾身,世界就少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国家领袖;没有丘吉尔父亲的感恩之举,人类就少了一位卓越的医学家和发明家。

6:英国政坛女霸撒切尔夫人

她出生在英国一座小城,父亲是杂货商,母亲做过裁缝。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萌发了对政治的热情。

进入中学后,她成了校辩论俱乐部成员,其口才和胆量令同龄姑娘望尘莫及。后来,为了有机会从政,她跳级报考牛津大学,因没有拉丁语及格证而被阻止。可她并没有放弃,从没学过这门语言的她,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完了别人需要5年来完成的课程,终于拿到打开牛津大门的钥匙。

在牛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