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赞美


篇一:《圆明园影评》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 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了一个名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孰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了亚洲文明的倩影,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 1861年雨果 当看完《圆明园》这部类似于纪录片的影片时,心里黯然了,心情也沉重了下来,充斥着自己的是满腹的无奈与愤怒。影片对圆明园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讲述,其中不缺乏赞美,不缺乏感叹,更不会缺乏愤怒,《圆明园》这部影片讲述着从康熙到雍正到乾隆最后到咸丰四个朝代,圆明园从孕育到设计到修建到扩修最后到被烧毁,也讲述着从北方来的游牧民族在建立大清王朝后从兴到衰到灭亡的过程,大清帝国在康熙时期到乾隆时期一直非常繁荣,可谓物华天宝,国泰民安,康熙非常喜欢科学,于是接纳了来意大利的朗世宁,他是耶稣会派往东方的一名传教士,康熙皇帝喜欢天文,于是传教士带来了望远镜,传教士因会绘画,所以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师,常尾随康熙皇帝左右,为其作画,康熙驾崩后,他尾随了雍正,他在他的信中记载了他在大清的所见所想,而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围绕圆明园展开,他见证了了圆明园的孕育和修建和扩建,讲述了圆明园的宏伟壮观,美丽漂亮,风韵十足,居住舒适,冬暖夏凉,如仙境一般,在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漂亮的皇家园林。雍正登基后,对圆明园的感情更比康熙浓烈些,他担任圆明园的总设计师,数千名画家为圆明园的进一步修建可谓煞费苦心,圆明园的美丽更是让人折服。雍正驾崩后,他又尾随了乾隆,乾隆任命其和其他官员一起扩修圆明园,要添一座西式的建筑,而中国的建筑师们几乎不懂,幸其遇见了来至法国的传教士王志诚,可与之一起设计西式的圆明园建筑,后来被新修的建筑被乾隆赏赐给他最爱的来至维族的妃子,而与此同时,乾隆又扩修了许多行宫,此时的圆明园是东方的骄傲,更是世界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它的光辉足以照亮整个东方,无数艺术家,画家,建筑大师,考古学家,甚至诗人都想亲临东北京一睹其芳容,在整个东方甚至整个世界都在为之而叹服时,都在向往有生之年与之相见时,毁灭性的悲剧发生了,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毁灭了它……

圆明园的烧毁,无疑让中国这座最具传奇最令人心叹的皇家园林如璀璨的明星般坠落了,这也是让世界上无数人的梦幻般的仙境消失了,影片前部对圆明园的介绍让我如立于仙境般,感受圆明园的神奇与魅力,而当圆明园被洗劫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愤怒的心情油然而生;而当看着圆明园被熊熊大火燃烧时,愤怒冲破了心头,心情沉重了下来……

历史的骄傲已不复存在,满腔的愤怒也挽救不了那场大火,但我们可以记住历史,记住中华民族用三个王朝建构的神奇,回顾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认清事实,结合历史,回馈现实,圆明园的烧毁其根本原因不是强盗的入侵,而是国门轻易地被打开,是自身的落后,以致失去了东方那辉煌奇妙的神话,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名族,保护我们的家园,为祖国的稳定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奋斗!

篇二:《雨果对圆明园的信》

巴特勒上校: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既“体面”又“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英格兰和法兰西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

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帕提侬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帕提侬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艺术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辉煌;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朱鹮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洞府。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们常说,希腊有帕提侬,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帕提侬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当初在帕提侬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盈的外快!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袋子,另一个装满了柜子;然后,他们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但是,上述种种,恰恰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盗贼,但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起偷盗案件,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欧特维尔-豪斯

篇三:《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圆明园的赞美}.

(1 )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

筑艺术的精华吧!

1、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读。)

(根据朗读板书:有 -----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齐读)

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 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指名读第四段)

(1)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 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

(3) 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

(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圆明园的赞美}.

(4)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5) 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 研读“毁灭”,激荡情感。{圆明园的赞美}.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出示图片)

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补充课题)

1、 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你能举个例子或打个比方吗?

(2)“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仅仅是这些吗?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出示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吧!

(指导朗读)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大火——(齐读)

4、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

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圆明园的赞美}.

(逐条擦掉刚才的板书并叙述)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这圆明园可是古代皇帝的家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没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 (齐读)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读)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出示图片,并配乐《二泉映月》,学生写话)

(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齐读)

篇四:《《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

临沂金雀山小学郑涵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诉说》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试图以“圆明园的诉说”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科书中只选取了诸如“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重大事件作为具体的知识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主权,遭受到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教学重点]通过世人对圆明园的种种悲叹,激发学生的共鸣,进而达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决心奋发学习,振兴中华的目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圆明园的赞美}.

[出示课件]雨果的名言。{圆明园的赞美}.

师:前几天,老师读到一句名言,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读。(出示)

师:这是法国大作家对我国圆明园的高度赞美。可是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他那曾经的辉煌。圆明园里,只有荒野的风,残留的柱,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国家的耻辱。今天,让我们再次倾听“圆明园的诉说”。(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用雨果的诗情画意的文字和圆明园遗址图片制造出强烈的对比,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引发孩子们的疑问,为更好地学习本课埋下伏笔。]

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

活动一 感知辉煌的圆明园

1、师: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现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那么,你对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了解多少?(学生自由畅说)

2、师:到底有多美呢?(课件播放《美丽的圆明园》短片,教师配乐解说,学生看后谈感受。)

3、教师小结。

活动二 倾听哭泣的圆明园

1、师:可是今天,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再也看不见他曾经的辉煌,看到的只剩下这些。(展现残垣断壁图片)|

2、师:此时,看到这些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3、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请学生读课本45页小资料。(学生初步了解原因)

4、播放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来感受这场浩劫)

5、师: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屈辱,面对大水法遗址上的几根石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诉说)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到过圆明园遗址的很少,仅仅用废墟的图片不能引起对学生的震撼,所以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先是师生展示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在共同展示圆明园被毁的过程,激起学生对侵略者强盗行为的痛恨,对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落实情感目标打基础。

活动三 痛斥列强滔天罪行 1、 师:同学们你们可否知道当年圆明园中被掠走的珍宝现在在哪吗?

2、 用课件出示12生肖铜首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和感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能力】(蔡铭超以2亿人民币的价格拍买了鼠首兔首,但他拒不付款,他说当时那种情形下每个国人都会站出来;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

港元购入的圆明园海晏堂御制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将铜像捐赠国家。)期待学生能说出这些答案。

3、 师:了解了这些,此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想说什么?(学生说,教师评价补充)

4、 师:外国侵略者除了烧毁我们的圆明园,抢走我们的宝物,他们在中国还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5、

6、

7、

8、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材料和同学交流。 在组内交流后,推荐学生说一说。 教师小结。屏幕出示列强的罪行。(读一读) 师:看到这些,相信此时此刻你的内心和我一样愤怒。让学生自由抒发心中的愤恨。

活动四 问责无能的清政府

1、 师:侵略者多么可很可耻啊!可是同学们,我们在憎恨别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当时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却任凭他们抢夺,任人宰割呢?

2、

3、

4、 四人小组来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小结:当时清政府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是如此落后,所以落后就要挨打。(教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