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物传记教案


【篇一】中外人物传记教案初探《中外人物传记选读》教学模式

亲其人·观其文·信其道

——初探《中外人物传记选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名人传记阅读、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设置,添加了名著导读和人物传记的内容,注重了伟人和经典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因此,贯彻好课改精神,真正做到将伟人引进课堂,让经典知道人生,必须探索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我认为,以下模式较为可行。

一、课前调查学生对该伟人的现有了解情况,并组织好交流,汇总形成初步印象。

二、针对教材编制学案,让学生对教材中内容做出梳理归纳,分析理解,谈出自己的感受评价,明确传记作者想借此传达的人文信息。

三、组织讨论,集体分析,做到对伟人的较为全面的把握,让学生认识到,伟人也是人不是神。

四、课后延伸,客观公正的评判伟人,学习他们的人格魅力,探求他们成功背后的精神品质。有经典作品的伟人,一定要介绍学生读其作品,体会经典的魅力。

【正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特别强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突出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据此提出的具体目标也强调了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强调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强调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这些都告诉我们,学生阅读经典并从中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改的课程设置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8年起,我校采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其中选修课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为学生走进经典提供了可能,也为提高学生鉴赏力、思考力、判断力,提供了范本。

现实却是很多的经典已经没有多少学生去读了。虽然随着国学和经典翻拍的兴起,很多人的目光转向了经典,可是读于丹《<论语>心得》的比读《论语》的多,看电视剧《三国》《红楼梦》的比读原著的多,这种缺乏学生个性化解读过程的阅读,是不利于形成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也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

因此,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经典是高中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贴近伟人或许就是一条有效途径。我相信,先亲其人,再观其文,才能终信其道。 我认为《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结合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来谈):

一、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并积极交流,汇总,对目标人物有一个初步印象,对于与不同意见,要搜集证明自己观点的佐证,并借此分析评判课本内容。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不至于被教材牵着走。现实中教学中,很多学生有一个表现,对老师禁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大人极力推崇的东西易生反感,所以,课前准备旨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其产生一种“我也可以品评课本” 的积极学习心态。比如,在教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时,我让学生完成了一份调查报告,让他们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必须有例证。结果,大家发现了与以往课本中不太一样的鲁迅,对萧红的回忆录,产生了兴趣。

二、编制学案

编制学案,是为了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做出合理的评价,谈出自己的感受,并明确传记作者想借此传达的人文信息。

语文课,教材是不能抛开的,掌握教材,落实课程目标是重中之重。因此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课程目标展开,都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学案的设置,就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纲领,让学生能够做到提纲挈领。我在编写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学案时,特别突出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要求要学生关注作为平凡人的鲁迅,紧扣教材,比较作为人之子、人之夫、人之父、人之友的鲁迅和原先课本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不再将鲁迅视做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反而乐于读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作品了。

三、组织讨论,

人物传记多以叙事为主,间或有作者的评论,因此学习时,归纳信息至关重要,理解上难点不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般而言,组织讨论,集体分析,是为了做到对伟人的较为全面的把握,让学生认识到,伟人也是人不是神。为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个人的癖好,时代的局限、个性的不足。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更要从他们的经历的人生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讨论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在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讨论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除了对传主有了全新的理解,对一些问题还进行了发挥,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比如他们提出,能不能将名人与其作品区别对待的问题。

有的学生认为:鲁迅是偏执冷酷还是温情幽默,都不应该影响到他的文学成就,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就否定他的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是缺点,伟人也是如此。我们走近伟人,阅读经典,是为了从中汲取营养,所以,不喜欢的大可浅尝,喜欢的再去细品,定会有不同收获。

比如他们提出,经典与学生生活体验有距离,读经典重要还是个人生活体验重要的问题。

有的学生认为:不喜欢鲁迅是因为他的文章本身晦涩难懂,常常板着面孔教训人,写的尽是些政局的黑暗之类的,没有生活气息,要不就是和见解不同的人打口水仗,没有意思 。经典也会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失去原先的光华,啃故纸堆不如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这些问题颇有探讨价值,也是教师备教材时备不出来的。

四、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是对教学成果的巩固。让学生客观公正地评判伟人,学习他们的人格魅力,探求他们成功背后的精神品质,使得教学真正

有益于提高学生鉴赏力、思考力、判断力,有益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益于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对于文学巨匠而言,读其经典作品是课后延伸的重点部分。让学生在亲其人后,紧接着观其文,最后实现信其道。

在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课堂教学完成后,我布置了以下延伸作业:

1、重新阅读教材中选用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品读其冷峻批判背后的激情与大爱。

2、推荐阅鲁迅先生作品《朝花夕拾》《两地书》《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

3、完成小作文,《我读<XXX>的感想》或《我说伟人》。

从学生的完成效果来看,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像《阿长与山海经》《领地书》,为萧红的回忆录中的观点找到了有力佐证。让学生确信,原来还有这样一个鲁迅。学生对鲁迅杂文也有了兴趣,试图更多地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习其冷静客观剖析社会的视角,体会其对社会深沉的爱,继承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对鲁迅个性中的偏执、尖刻,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鲁迅是什么不是我们探求的唯一目的,通过探求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在延伸学习中,我还发现了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理性客观公正地认识经典似乎有些难度,而且,以他们的人生阅历对经典的解读必然会有偏差。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是否应该调整具体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允许的大框架内,让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谈出自己的独特解读?尤其是当这种解读脱离了作者原意,甚至于偏离了作品原意时,我们是否要对这种解读做出校正?我个人认为,只要这种解读有一定现实意义,有助于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立,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就可以看成是学生阅读的收获。

二是对于经典和伟人的看法,可以不一致。虽说文如其人,伟人与其创作的经典密不可分,可是文还是不能等同于人。伟人是复杂的,多侧面的,经典往往体现的是人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即使是感性的,事实上也经过了作家理性的选择,而且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同,必然有一定典型意义。况且,文本一旦成型,读者就会在阅读中再创造,所以,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再说,交朋友尚且需要求同存异,宽容弱点,更何况与伟人交流?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喜欢每一个伟人,但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正确的态度:读经典可以因为认同,进行广泛深远地探求,也可以因为不认同引以为鉴,无论读出的是同还是异,都是难得的体验和收获。

总之,课后延伸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的必然环节,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五、小结

这一教学模式针对性强,适用于《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侧重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我个人认为是一套可行的教学模式,以上意见,以资参考。

【篇二】中外人物传记教案2016高考人物传记教案

2016高考实用文本阅读——

传记阅读教案

第一课时考点分析及客观题解题技巧

一、近三年高考题回顾

三、考题结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 选择题 主观题 主观题 探究题 5分 6分 6分 8分 四、客观题

(一)题型5选2 题目显性特点:

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共5项),选择最恰当的两项 分值有:3分,2分,1分,0分。满分5分。 (二)解题指导

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 有分值项各项特点

1、1分值项:(有小错误)

①信息有偏差 ②信息有遗漏 ③以次充主 2、2分值项:(无错)

(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 ②信息量比较少 ③难度较小) 3、3 分值项:(无错)

(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 ②信息量比较多 ③难度较大)

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

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 (三) 0 分项常见的陷阱

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人物:张冠李戴(对象)、行为有偏差(行为)、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 事件:张冠李戴(对象) 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 以偏概全(范围) 绝对化(程度)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传记阅读:《朱东润自传》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二、明确考点 考什么?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 (四)真题体验(2014年新课标Ⅰ)《科学巨人波尔》0分项为CD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0分) 文本第5段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0分) 第6段

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2014新课标Ⅱ)《爱国科学家邓叔群》0分项为BE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第一段有关句子

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0

分)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0分) 原文第四段

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五)试题演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杨敬年:百岁经济学家的“慢人生”

蒋肖斌

杨敬年出生于1908年,或者换个更有历史感的说法,“光绪三十四年”。年逾百岁的他,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慢一拍”。中外人物传记教案

和屈原是同乡、出生于湖南汨罗的杨敬年,因为近代中国的战争与和平,求学经历十分复杂。他4岁起跟着外祖父启蒙,13岁通读“四书五经”。为了将来能在乡下小学教书,叔祖父借钱送他到岳阳县城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4年,杨敬年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毛泽东成为校友。1927年,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参加革命做准备,却遭遇“马日事变”(长沙驻军许克祥反共),杨敬年愤而离校,一边教书养家糊口一边备考大学。1932年,因为其他大学都要学费,他选择了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毕业后,无意官场的杨敬年又于1936年考入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南开复课无望,杨敬年携妻带子辗转于长沙、贵阳、重庆、兰州„„颠沛流离1945年8月,已经37岁的杨敬年踏上了赴牛津大学求学的旅程。在他百岁时写的自传《期颐述怀》中记述:“40岁,拒绝了去美国的邀请,博士学成归国。1949年,天津解放,我就这样毫无精神准备地从旧社会进入了新社会。”

在英国留学时,杨敬年除了日常必需,把省下来的钱都买了书。回国前夕,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何廉寄给他的500美元旅费,也都用来买书,甚至把自己的打字机都卖了买书,“打字机国内有,有的书国内买不到”。于是,杨敬年回国时,500本书是最值钱的家当。

骤然成了“右派”,原本工资207元的四级教授,每月只给60元生活费,女儿还在念大学,根本不够花。杨敬年不得不去天祥市场(当时天津最大的旧货市场)卖东西补贴家用。有个旧书店老板说,外文书我都要,5角钱一本。杨敬年没舍得卖。

不料到了“文革”,学生们推了三个“排子车”闯到杨敬年家里,拉走了所有书。“我住在二楼,他们在楼下喊:‘杨敬年,这些书都是你剥削来的!’”杨敬年说,“后来有人告诉我,我的书在天祥市场卖,我才去那买回了几本。‘文革’结束后也发还了一些,让我自己去几屋子书里翻,又找到几本,但大部分都不见了。”

现在杨敬年家中有10个书架,大部分都是“文革”后买的新书,“准备老了看”。而他也可能真的忘记了年龄:“没想到快100岁时生了一场病,眼睛不行了。最开始用A3纸复印,再拿放大镜看,后来只能让保姆给我读书。最近在读那个比我大两岁的老头(周有光)的书。”

1979年3月28日,杨敬年平反,又能拿每月207元的工资了,还搬进了学校的高知楼。有人羡慕地说:“看你有多大变化!”杨敬年却觉得:“我还是我,只不过我现在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学教授,能名正言顺地教书了。”

原本是早该退休的年纪,71岁的杨敬年却刚刚开始工作。

似乎是要把攒了20年的精力全部释放出来,在90岁之前,杨敬年做了这几件大事:开创了国内第一个发展经济学课程,撰写《人性谈》,翻译《国富论》。

杨敬年很实诚,称自己之所以开发展经济学的课,一大原因是被分配到研究非洲经济,“没可搞的,就扩大范围,研究发展经济学”。这门二战之后建立的学科在西方已有30多年历史,在国内却还是空白,杨敬年成了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人。他撰写了《西方发展经济学概论》和《西方发展经济学文献选读》两本各50多万字的教材,每一本都是自己手写,从不让研究生代劳。

而真正让杨敬年开始成为“名人”的,是《国富论》。这是他90岁时的译著,一本经济学的专业书却出人意料地成为畅销书,至今重印十几次,发行10余万册。2011年,亚当·斯密的母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访问南开大学时,当天下午就拜访了杨敬年,送上了《国富论》的手稿给这位远方的知音。

时至今日,杨敬年一直庆幸两件事,一是没有去台湾,“不必像于右任那样‘葬我于

高山之巅兮,遥望大陆’”;二是没有去美国,“否则中国解放后与世界20多年的隔绝,也会使我终老异乡”。他说:“我的一生,是和命运搏斗的一生。”

过了100岁,杨敬年又忙了起来,总有学生、记者、朋友来访。视力几乎消失的杨敬年思维仍然清晰,能滔滔不绝地讲两个小时,各种数字、年份记得尤其清楚。他原本每天凌晨3点起床,3至4点读书,4至5点锻炼,几个月前病了一场,生活不能自理,于是总抱怨“恢复得太慢”。虽然一生的节奏总比同龄人“慢”,但杨敬年不能容忍光阴溜走。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01月14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与屈原同乡的杨敬年,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这使他考大学时选择了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后考上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生。

B.“文革”期间,杨敬年成了“右派”,在他生活最艰辛的阶段,他都没舍得卖外文书,后都被无情地没收,“文革”后只找回几本。

C.杨敬年40岁时才获得博士学位,他拒绝美国邀请,学成归国,研究发展经济学,填补国内空白,成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人。

D.杨敬年71岁时,名正言顺地成了大学教授,翻译《国富论》又让他成了“名人”,他感慨没去台湾与美国,是人生幸事。

E.本文截取杨敬年人生的若干片段,叙述这位百年经济学家求学、工作、著书等方面的人生经历、表现了他可贵的精神品格。

.(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选A、D不得分。

(B表述不够准确,没收的都不是外文书,找回来的几本也不能理解都是外文书。 A. 和屈原同乡的杨敬年,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这使他考大学时选择了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后考入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原文第二段

(杨敬年)一边教书养家糊口一边备考大学。1932年,因为其他大学都要交学费,他选择了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

D.杨敬年71岁时,名正言顺地成了大学教授,翻译《国富论》又让他成了“名人”,他感慨没有去台湾与美国,是人生的幸事。(0分) 原文13段:

真正让杨敬年开始成为“名人”的,是《国富论》。这是他90岁时的译著。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 表现与细节描写。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知人论世) 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答题模式:概括传主的品质 文本分析

• 第一步:审清题型,看清题目要求 •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找准答题区间 • 第三步:注意标志词句,划出相关信息

• 第四步:归纳整合(合并同类项法),组织答案。

语言精炼准确,可用原文语言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 答题技巧:看分答题 分点答题 力求全面 三、实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加尔各答的天使》

1997年9月10日,印度的加尔各答。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逝者的遗体被12个印度人高高地抬起来,所有在场的人全部下跪,包括印度总理。当逝者的遗体抬过大街时,两边大楼上的人全部下楼来,没有人觉得有资格比她站得更高。 这是印度各界人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吊唁者为被称为“加尔各答的天使”的特蕾莎修女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

1910年,特蕾莎修女出生在南斯拉夫联邦的马其顿共和国。12岁时,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并加入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她后来回忆说:“我那时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15岁时,与姐姐一起来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18岁时,她来到了被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中外人物传记教案

从1929年到1946年,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一所女子学校任教,事业虽然

第二课时 概括传主经历,把握传主形象

一、 概括传主经历

常见题型:概括传主人生阶段、成就、原因。 题例:是什么原因让XXX取得成功并最终成就传奇人生? 概括传主成功原因(原因 例子)

【答题思路】1)执着求变、渴望学习、屡败屡战,如文章第二部分说他„„(2)吃苦耐劳、细心精明、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如在„„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1、时间变化 2、地点变化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二、把握传主形象

(1)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事件,反映了×××怎样的性格? (3)从文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怎样的人?

(4)×××段写出了×××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5)×××在×××方面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神圣,但学校里的女孩几乎都是出生于印度的上层社会。这个优越的环境与更加广大、更加真实的印度无关。1948年,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1950年,她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定下“贫困、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必须是穷人。”

1952年,她在加尔各答的一座寺庙旁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让那些垂死的贫民在弥留之际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这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扬言要杀死这些垂死者。特蕾莎修女用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死我吧。让这些垂死的人平静而尊严地去死吧。”说着,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她无所畏惧的气概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没趣地走了。到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而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日子。当有人问“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很吃惊,因为这样的提问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特蕾莎修女到处奔走呼号,并将教皇保罗六世访问印度期间赠给她的一部高级轿车卖掉,成立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防治中心,开始大量收留麻风病人。在贝鲁特的战区,在埃塞俄比亚的饥民区、在非洲爱滋病蔓延区都留下了她衰弱而坚定的身影。她甚至只身到科索沃交战区解救被围的妇女儿童,交战双方听说特蕾莎修女进入战区,立即停火,待她带走妇女儿童,双方又马上开火。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听到消息后说:“连我也做不到的,她做到了。”

她创建的组织所有的钱物都是人们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无力的人。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愿意把钱捐给她,到她逝世前,她的组织有四亿多美元的资产,有7000多名正式工作人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115个国家,管理着543个收容站、孤儿院和爱滋病防治中心。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换洗„„

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在颁奖仪式上的即兴讲话中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我只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我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没有所谓集体的人,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她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人„„”

在颁奖仪式上,特蕾莎修女还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她对主持者发出了真诚的呼吁:客人们能否不享用例行的盛宴,把盛宴的费用捐给她的组织。因为这100多人享用的盛宴,可以让1500名加尔各答的穷人吃一天饱饭,结果出席颁奖仪式的人一致同意取消宴会,把节省出的1700美元赠给了特蕾莎修女,她所获得的奖金也全部做了慈善基金。

特蕾莎修女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屡次当选。2009年10月,特蕾莎修女被诺贝尔基金会评为“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最受崇敬的获奖者”(共3位,另外两位是马丁·路德·金和爱因斯坦)。 大地上远处有个修女, 她穿梭于又臭又脏的废墟, 与那四季踏遍天涯海角, 含泪说着爱要爱到心痛。

„„ „„

香港歌手郑秀文的名曲《加尔各答的天使》,将特蕾莎修女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道德的天空„„

(2)特蕾莎修女为什么被称为“天使”?请根据文本从她的行为、思想以及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6分)

从特蕾莎修女的行动上看,她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自己得到的一切财物都捐给别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的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从特蕾莎修女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有扶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的崇高理念。有一颗天使般的心。(可举原话)。

从影响上看,他唤醒了许多人的爱心,无数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鼓舞了那些弱势的人。(意思对即可,每条2分)

(3)特蕾莎修女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请根据文本概括说明。(6分)

①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有奉献精神(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 )

②谦虚博大的情怀,不求个人荣誉(她在颁奖仪式上的即兴讲话 ) ③坚韧顽强的精神(奔走呼号)

④英勇无畏的精神(斗和尚,赴战火中领人)

⑤生活简洁朴素,不追求个人享受(如:日常生活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

【篇三】中外人物传记教案经典名著与人物传记教学设计

经典名著与人物传记教学设计

【篇四】中外人物传记教案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中外人物传记教案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中外人物传记教案

二、考点例说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发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沫而不知疲倦。他们 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 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 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 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 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 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 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的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 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 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 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 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 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 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沫,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

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 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力鉴别,只有叹息。

B、第三段中“其中繁星闪烁„„更有惊涛骇浪”一句以多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毕加索作品多样化的风格和种种复杂的情绪。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个人的呼号又无回音,这使毕加索心中有着“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D、“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E、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参考答案】A E(A“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其风格多种多样,而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E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2、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毕加索的作品中有这些“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的心底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②他的创作有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3、文中说“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①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②受众者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没有能力去鉴别。

4、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②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③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二)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在语言表达的风格,品味其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揣摩其遣词造句的特点;能梳理传记的结构层次,把握叙事线索,区分主次、详略、疏密、繁简;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例如:

李清照传(节选)

①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 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 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②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③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④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 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⑤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 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 “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 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 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 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 “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 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zhì)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 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

1、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背景:李清照随夫来到项羽兵刎的乌江,抚昔思今,感慨万千。(1分)目的: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生,要堂堂正正,出类拔萃;死,要轰轰烈烈,慷慨悲壮。(2分,意思切近,语言简炼即可)讽刺了南宋朝廷的敬且偷安、了无气节的昏庸无能。(2分)

2、“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个转折点。(2分)

3、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气节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安身立命的前提(观点2分)。拥有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配、万古流 芳,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景仰。李清照本人不南渡,不投降,充分显示个人的气节;其丈夫赵明诚抱病赴任,死于途中,为国之长城,显示其为国而死的气节。失 去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蛀虫,他们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4分,正反面的分析各2分)

(三)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人称

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第三人称(他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顺序

⑴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⑵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经过。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⑶插叙: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

作用: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3、描写

(1)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作用:①渲染气氛,烘托传主心情; ②展示传主性格;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作用: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③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3)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再现传主所处的典型环境和所表现的典型性格,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质,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4、修辞

排比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结构

⑴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⑵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叙议结合

6、表达

1、象征法: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2、对比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

3、衬托法:事物与事物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它可以突出强调表现的主体事物,表达强烈的感情和感受,在文中可以丰富文章的表现技法,深化文章的主题。

4、先抑后扬法: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巴尔扎克之死

【法国】维克多·雨果

我走进了巴尔扎克的卧房。

巴尔扎克先生躺在床上,头靠着一大堆枕头,枕头上还加上了从房间的长沙发上取下的红锦缎坐垫。他的脸呈紫色,近乎变黑,向右边耷拉,没有刮胡子,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眼睛睁开,眼神呆滞。我从侧面看着他,觉得他很像皇帝①。

一个老妇人和一名男仆分别站在床的两侧,面带恐惧,屏声静息地听着临终之人喘着粗气。 床头柜上的蜡烛把壁炉旁挂着的一幅画照得通亮,画上的年轻人红润的脸庞上泛着微笑。床上散发出一股令人无法忍受的气味。我撩起被子,握住了巴尔扎克的手。他的手上全是汗,我紧紧地握着,他却毫无反应。

„„

老妇人对我说:“他活不到天亮了。”

我走下楼梯,满脑子都是他那张没有血色的面孔。穿过客厅时,我又看见了那尊静止不动的、表情沉着高傲的、隐隐约约焕发着容光的半身雕像,我想到了对比鲜明的死亡和不朽。

他在夜里去世了,终年51岁。

在他去世的当天,吉罗给他画了像。人们还想做他的面模,但没有成功,因为尸体腐烂得很快。他死后的第二天上午,到他家来的模塑工人发现他的鼻子塌陷,脸已经变形。人们把他放进一个包铅的橡木棺材里。

葬礼在鲁尔教堂举行。我站在他的棺材旁,回想起我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行洗礼时也是在这个教堂,从那时起我再没有来过。在我的记忆之中,死亡和新生联系在一起。

„„ (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译,有删改。)

【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问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垂死的生命作对比,表明死亡是残酷的,又是无法避免的。②将新生和死亡作比较,表明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死亡并不可怕。

【总结一】人物之间的对比烘托。人物传记可以大量地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并且灵活多变:或让人物两相对照,相互衬托;或虚实结用,以实托虚;或以 宾衬主,对人物进行侧面烘托;或引用歌诗,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大衬托下包含多层小衬托。对比烘托是人物传记采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烘托中人物形 象会更具个性更鲜明。

2、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①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学潮 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 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 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②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 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 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 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③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 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 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 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 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