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要押韵五年水准


第一篇:《儿童诗押韵谈》

从参加七月在宁波召开的童诗年会至今,女儿整天乐呵呵的。她的一等奖的诗作《彩虹桥》为她长了许多写作的勇气。作为母亲,看到这些自然高兴;但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却一直不敢提笔写诗。除了刚踏进诗歌门槛的原因,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樊发稼先生所提“押韵”之事!

有幸读到很多诗坛前辈名家诸如樊发稼先生、汪习麟先生、吴然先生、雪野先生和刘崇善先生之间的书信,第一感觉就是一股“诗歌押韵”的强台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刮向儿童诗教学圣坛,作为晚辈——一名正有兴趣阅读诗歌,并引领我的学生们一起踏进诗歌神圣的大门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很是惊慌失措,深感自己底气不足!

樊发稼先生在宁波讲座中,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小孩子写诗的一个基本训练,就是要懂得押韵,不押韵是不对的。不向小孩子指出这一点,是语文老师的失职,属于误导。尤其后半句,字字斟酌,滴滴如血,铭刻在心!

鲁迅先生以为“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他哄襁褓中的海婴睡觉时所唱的催眠歌,“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它的确易记而又可唱。但试问,当今诗坛,还有多少年轻作家遵循着“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旧诗作法规律?

闻一多先生认为写诗应该像“戴着脚镣跳舞”,是指诗要讲究形式,讲究格律,而非讲押韵就是戴上镣铐了。金波先生以其对音乐节奏的敏感与文学的造诣,也提出“写诗随意的现象于今犹烈”的现象。樊发稼先生提及“如今写诗的年轻作者,包括颇有名气的青年诗人,写诗也大都不押韵,这也是一个不好倾向。”

我就想起了圣野先生。他以写自由诗为主,但他的诗极讲究神韵与音节,他也有关于诗的音律美、建筑美的专著。“好的无韵童诗,创作难度较高。国内童诗大家中,以写无韵诗取得卓越成就者,似唯有圣野一人。”这是樊发稼先生对他的评价。他的《欢迎小雨点》,共六节,每节两行,那短短的诗句。“来一点/不要太多/来一点/不要太少”宛如轻轻飘落的小雨点,洒落读者心田。一节一

个节奏,它也有韵,只是没有放在第二行末尾而已。小诗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任何东西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着道。读圣野老师的作品,没有韵脚的还有很多。例如:《欢迎起早的太阳》,环环相扣,从太阳叫醒云出发,云、树木、鸟儿、哥哥、铁牛、妹妹等人物的变化,最后又落在了窗外早起的太阳身上,读来兴趣盎然,也能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作为儿童文学评论家、诗人、作家,樊发稼先生是很严谨的人。在宁波的中国童诗年会上,他推出《童诗的魅力》的专题讲座。现场,樊老动情地朗诵起自己喜欢的诗歌——《一碗油盐饭》,以此形象再现出诗歌的魅力。他在修改刘崇善先生的作品《云》也是字字推敲,如首节“看不清她可爱的脸庞”中的“可爱”,他以为欠妥,幼辈对长辈不宜用“可爱”,应改作“慈爱”较好。又如第三节首句“知道啦!知道啦!”有点突兀,若句首加一个感叹词“哦”(这句便成为:“哦,知道啦,知道啦!”),使之有一个思悟的过程,似更好些。如此大家,对诗歌的认真与执着,的确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楷模。

而今,雪野先生给我们初来乍到的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他指出“儿童对语言的接受,诗歌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如果儿童诗既适合朗诵,也能唤起儿童的想象力,那将更加富有亲和力。”我们教学诗歌,不是单纯地培养将来的诗人,更多的阅读者会在诗歌中受到启迪,接受儿童文学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倒使我放下了孩子写什么诗歌的包袱。

在宁波的诗歌年会上,雪野先生自称抛砖引玉,其实他的《春天的滋味》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欢迎!不说他的成名作《小小蚂蚁》,也不说大家都点评过的《春天的滋味》、《月亮》等诗作,我们来看他的《彩色的小吉普》,把瓢虫比作小吉普,一辆辆小吉普写活了一个个小飞虫,多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呀!这样的作品孩子是容易记住的。《大山公寓》里住着狮子、长颈鹿、瓢虫、蟑螂,没听见/狮子吼叫/没看见/蟑螂乱跳,来一点儿押韵,就给我们展示了文明和谐的时髦公寓。我想孩子们也一定愿意接受这样时代感强烈的作品。

任溶溶先生的主张“我以为儿童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不押韵更难写,一定要有诗意。”看到谭旭东先生所言“我也赞同儿童诗押韵,也希望不要过多地把成年人对诗歌的接受方式拿到儿童诗的写作中来”我更是如获至宝,紧紧抓住这跟救命稻草。

各位大家言及之事,围绕主题均是“儿童诗”,而非成人诗作。诵读也好,创作也罢,有韵的作品,朗朗上口,好!无韵的诗作,诗情画意,一样也好!只要能被孩子接受,能让孩子受益,就是好作品。

当今开放的时代,不要说我们的孩子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超强,就是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也一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我个人喜欢散文诗,它从诗歌那里吸收了诗的跳动的韵律、有时也押韵,但不严格。假如太过精致,就失去了散文的随意、驰骋、舒放自如。

“5.12” 大悲出真诗,大爱出真诗,这是诗人的天职。有的诗作在精巧的构思和严谨的熔裁中,以温厚柔和的方式孕育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如:吴然先生的《汶川,那一地的书包》、李趁生的《挺住孩子》、杨华的《妈妈我还在废墟下》;还有圣野先生的《大山的神话》、金本先生的《全国哀悼》、刘保法先生的《拉住总理的手》等等,虽然没有严谨的押韵,但内涵的韵律与节奏一样也于表面的平静和淡定中猛烈地掀动着人们的情感的波涛。又如青年诗人张怀存的诗作《铅笔树》,想象奇特、清新自然、质朴流畅。诗作没有刻意的雕琢粉饰,也没有工整严格的合仄押韵,却也感觉运笔灵巧、轻快自如。我想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人,在现代这样一个充满物质化的潮流中,找到一份精神的寄托或是心理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我的想法很简单,孩子的创作欲望是大人所不能及的。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孩子提及诗歌的押韵之美,同时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更加能够体验节律、韵律之美。古有“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与此同时,作为施教者更希望看到课堂中,教师如何就

一首不成熟的诗,一起谈论、修改、完善、品味,就像樊发稼先生修改刘老师的作品《云》一样,推敲斟酌,这该多让人受益呀!

我赞同诗是韵文,它在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分行、节奏鲜明、音韵谐和。儿童诗是一种体裁,不是儿童写的诗,而是写给儿童的诗。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叙事抒怀的时候,尽量的来一点押韵以率先垂范;当孩子自己乐意创作童诗的时候,请允许他们的步子小一点,慢一点,更自由一点!

第二篇:《第四十二讲 儿童诗的写法》

第四十二讲 儿童诗的写法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就是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精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诗。

二、儿童诗的特点

1、一句一行,分行排列

儿童诗应是分行排列的,一句占一行。

儿童诗还应注意分段,每段诗句的行数最好相等;对应的诗句,相对应的词,词性应相同;各段之间空一行,以示分界。

2、讲究押韵,流畅上口

儿童诗应具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

诗的节奏,是指根据诵读美感,有规律出现的长短句子、强弱音节,这个请大家在创作中自己去体会、把握,这里不作多讲。

押韵有助于加强诗歌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在这里,我想主要讲讲押韵的有关知识。

押韵,就是诗行尾字读音要相近。押韵是诗歌区别于散文的重要特征。

(1)押韵的规则

我们现在写的诗都是新诗,新诗被称作自由体,它的押韵要求没有作统一的规定,但基本规则是:

①两行一节的诗,这两行的尾字要押韵;

②三行一切的诗,一、三句的尾字要押韵;

③四行一节的诗,一般是第一节的一、二、四行的尾字要押韵(第一行的尾字是定基调的,称为定韵);从第二节起,只需二、四行的尾字押韵;

④五行一节的诗,一般是第一节的一、二、五行的尾字要押韵;从第二节

起,只需二、五行的尾字押韵;

⑤其他行数的诗,是双行形式的,一般押二、四、六、八„„双行(或后面打句号的字)即可;是单行形式的,可视语意或诵读节奏而定。

(2)押韵的方式

新诗的押韵方式有两种。

①一韵到底,就是一个韵押到底。

例如,《小熊过桥》就是用“ao”韵一押到底的:

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快来呀,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来,

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向前跑,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本诗通过写小熊由害拍到勇敢跑过小桥的心理变化,意在教育我们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

②换韵,就是在一首诗中变换了所押的韵。

我们来看一首旧体词——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行诗押了四人韵,分别是ao,ong,ai和iu。

这首词就换了韵。为什么要换韵呢?很简单,当然一个韵已无法顺畅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或思想时,就需要换韵。

③押韵的过关。

要做到自如地押韵,必须过两关——一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二是要会灵活运用。过这两关,没有捷径,唯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地阅读和练习„„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具体如何练习呢?

比如:我的一切,我的全部,我的所有。这组短语的意思一致,却能适应三个韵。

比如:志向,志愿,抱负,理想,追求。这组词虽有细微差别,却可以替换使用。

比如:表达真挚爱的句子——爱你到天长地久,爱你到地老天荒,爱你到永远,爱你一万年,爱你到白头。其中,爱你到天长地久,爱你到地老天荒,又可变为——爱你到地久天长,爱你到天荒地老,一样的意思,却可押不一样的韵。

再如:理直气壮,掉过来是气壮理直,一个词语能押两个韵。而窗明几净,可以变作明窗净几,净几明窗,一人词经调换后可押三个韵。

以上举例,是想告诉你押韵的一些灵活变通的诀窍。汉语中的很多词、词组和成语,都可以颠倒对调,但也不是所有的都能随意颠倒的。颠倒对调,必须遵循自然的原则。比如,“感情”倒过来是“情感”,“兄弟”倒过来是“弟兄”,“寻找”变“找寻”,“奋发”变“发奋”等等,都很自然。但若把“陶醉”变成“醉陶”,把“向往”变成“往向”,那就不通了!

④关于混韵。

汉语的音韵虽然丰富,但也有难以调用的时候,因此必要时可使用混韵。混韵,就是虽然韵不一致,但有所接近,吟哦诵读之际,让人几分辨不出。具体如下——

比如:in、ing和yun、en、eng和un,发音有不同,但掺和在一起,也似乎浑然一体,韵味悠长。

再如:u、ou、o,还有o、e,也是一样的道理。

记住:在押不上一致的韵,又不想换韵时,就可以使用混韵,以此来较好的表达情感。

⑤押韵需注意的两点:

一是韵字尽量不要重复。

二是押韵要有所间隔。若句句都押,易使诗歌走向顺口溜、打油诗一路。 我们也常看到一些诗作是完全没有押韵的,虽然这些诗作的内容还不错,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它毕竟少一份悠长的韵味(看起来还行,读起来就不够爽口了。)因此,无论怎么说,这类诗作都称不上优秀或经典,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当然,同学们初学写诗,只要能写出诗味或童真童趣来,即使不押韵,也还是值得鼓励的。

3、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儿童那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4、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能力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解释世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想象的世界里,花儿会欢笑、鸟儿会歌唱、草儿会舞蹈、鱼儿会说话„„

5、新颖而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的丰富性、深刻性,都不如成人诗。如何才能传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就是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了。如《虫和鸟》:

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

一只一只晾上绳子,

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脚虫,

它在美美地享受阳光的恩赐。

我把姐姐洗好的手拍,

一条一条夹上绳子,

绳子就变成了一群白鹭鸶,

它们在微风中争相展翅。

可见,通过大胆的想像和巧妙的构思,可将平凡的生活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6、天真而精练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锤炼过的精练、形象、准确、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好诗。精练,就是要求精简得一个多余的字也没有(补充音节的除外)!如《大海睡着了》:

第三篇:《诗押韵须注意的几点》

诗词中的“撞韵、挤韵、连韵”

诗词是要押韵(压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系统,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古声韵系统来押韵,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来押韵。在诗词创作实践中,使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遵循古声韵的,诗押《平水韵》就可以了,如果写古体诗,还可以邻韵通押。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遵循现代声韵系统的,诗词都按《中华新韵》押韵就可以,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古体诗韵和词韵了,因为《中华新韵》只有十四个韵部,已经很宽泛了,如果再宽,就宽得没有边了。

押韵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今天,我想就押韵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撞韵、挤韵和连韵及其破解办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在谈撞韵、挤韵和连韵之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押韵八戒”。

古人所谓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落韵 也叫出韵。就是用一个别的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也有人在律诗的最后一句用临韵,名之曰“孤雁入群”。我个人认为,“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尾处。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候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最好不要滥用,毕竟它与“孤雁出群”不同。至于中间的一些句子出现落韵则是绝对不允许的。

凑韵 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这是不行的。

重韵 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倒韵 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哑韵 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僻韵 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挤韵 又叫“犯韵”、“冒韵”。就是诗句中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复韵 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以上“押韵八戒”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押韵的情况也会对诗词的韵律美造成一定的伤害。那就是“撞韵”和“连韵”,其中尤以“撞韵”危害最大。

一、撞韵、挤韵和连韵对韵律的伤害。

(一)撞韵。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例如:

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现了“撞韵”的“硬伤”。“洗”字一出来,后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压住了。读到那里,就觉得憋了一口气,“西”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

再如,最近一位网友写的一首《题三门峡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