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阴阳两相隔


第一篇:《虽然阴阳相隔 你的诗已落英缤纷于人间》

虽然阴阳相隔 你的诗已落英缤纷于人间

2015年03月06日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嘉宾:颜炼军、敬文东、西川、胡赳赳、李唐 采访:徐鹏远、于一爽

导语:张枣,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文学激情燃烧的20世纪80年代初,少年张枣顶着诗歌的风暴入川,二十诗章惊海内,以《镜中》、《何人斯》等作品一举成名,成为著名的“巴蜀五君子”之一。诗人柏桦说,他20出头写出的《灯芯绒的幸福舞蹈》,就足以让他的同行胆寒。他精确而感性的诗艺,融合和发明中西诗意的妙手,一直风靡无数诗歌爱好者。每次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绍时,他都会说:“我是张枣,我是一个诗人。”

他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后考入四川外语学院念硕士。1986年出国,常年旅居德国,曾获得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后在图宾根大学任教,归国后曾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0年3月8日凌晨4时39分因肺癌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去世,享年48岁。 2015年3月8日是张枣逝世五周年的纪念日,凤凰文化特邀其生前朋友、学生,同辈诗人,晚辈读者共同追忆张枣。在他们眼中,张枣是快乐的,俏皮而幽默,同时又是一个清醒如像匠人般的写作者。“虽然我们现在阴阳相隔,他的诗已经落英缤纷于人间。”“我们迟早会见面的。”

颜炼军:文学学者,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张枣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时期的学生。

敬文东:诗歌、文学评论家,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枣生前的同事和朋友。

西川:著名诗人。

胡赳赳:中国当代诗人、著名媒体人,《新周刊》副主编。

李唐:媒体人,90后诗人,张枣诗歌爱好者。

张枣,一个为快乐而不知死之将至的人

1.凤凰网文化:能不能讲一两个交往中的故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颜炼军:我在民族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而且算是很快就成了很亲密的师生关系,说起故事其实大故事小故事都特别多,印象特别深的我在文章里也写过。他经常约我在学校周围散步,而且我们散步都是挑在晚上九、十点钟,他散步时聊得非常的投入,聊得很专注,同时也会聊一些很专业或者说很内行的问题,因为他是一个见识和学识都非常广、对很多事情都有非常高妙看法的一个人,所以我向他发问的任何问题他都会得出非常美妙的一些回答,的确是一个大诗人的风范。

同时他是一个很爱吃的人。我印象特别深的,我们民族大学门口有一家湘菜馆,很不起眼很小的一家,他带我去吃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那家湘菜馆很好吃。他就跟我讲说这家湘菜馆是周边这一带里头做得最好的,特别是蒸菜。我们去吃了几次之后,他说这家店可能就要倒闭了,我当时说你怎么觉得这家会倒闭呢,他说不知道,就是有种预感,他说菜做得非常好吃,但是懂的人少。果然半年之后那家店就倒闭了,这是印象非常深的。

还有一个,我硕士毕业要准备读博士的那年假期,正好学校宿舍交接,又不回家,我就没有地方住。有一天我说起这个事情,他就说没事,学校给了他一个专家楼里不太大的房子方便他上课,因为他家人在德国,他说我假期要回去,那个房子你就去住好了。因为他一个人在学校住,我当时料想一个男老师,房子肯定会比较邋遢,他走前就跟我说那房子很干净,我是很爱干净的一个人。后来我知道他为了让我进去住得很舒心,其实提前请了一个钟点工去打扫了一天。他还把钥匙装在一个信封里,给我塞到一个很秘密的地方,告诉我很多暗号机关那样子的东西让我去找,觉得很有趣。他还在冰箱里给我留了很多啤酒,因为我们俩在一块经常爱喝啤酒。

类似的事情非常多,不算小事,也不算大事。如果一定要对他有一个描述的话,至少是两个词:他首先是一个学识和见识都非常高的人;其二,张老师是一个少见的非常有趣的人,你跟他在一块永远是欢声笑语,他总是很亲密地、很儒雅地给你讲各种有趣的话、有趣的事情,你跟他在一块就感觉好像这个世界都是充满了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话。

所以他去世之后,本来是很伤心的事,但是我们每次在一块回忆他的时候,都是高兴的,没有哪件事情是悲伤的。他的去世,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一个良师就这么没有了,这是非常难受非常悲伤的一种感觉,同时觉得好像这个世界中大部分有趣的都被他带走了。

敬文东:我和张枣是同事,而且在一个教研室,但我们来往不多。他住在望京一带,我住在魏公村,距离较远。我们也就是上课时碰到一起聊聊,有时是吃个饭,喝点酒。他酒量很大,对美食研究独到。也许是觉得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吧,所以我们的交往没任何刻意的部分,总觉得还有的是时间。他最大的特点是有趣,有他在,就有快乐。他去世的那年五月吧,他太太带孩子回中国,顺道将他的骨灰送往岳麓山。听他太太说,他在德国住院时,还跟护士开玩笑,逗得护士大笑。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快乐而不知死之将至。

巫术般与天地、风雨、鸟兽对话

2.凤凰网文化:当代诗歌中,很多诗人的成名是因为故事性传奇性,比如海子、顾城。张枣比较纯粹,就是他的诗,那么想问您,张枣诗歌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他怎样区别于众多当代诗歌和诗人?

颜炼军:张枣作为一个诗人在当代的评价或者描述,我觉得现在可能讲起来也许还为时过早。我的讲述只代表我一个人的比较感性的判断,我觉得是这样子:

第一就是在整个当代诗的谱系中,他比较早的有意识地在当代诗的诗意革命中植入古典的纬度,而这种植入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植入,它其实有很多很考究的很革命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成了新诗此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生长点。

第二,张枣可能是汉语新诗产生以来,外语最好的少数诗人之一。他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英语,又在德国待了那么多年,他法语学得很好,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还学过拉丁语,等于五门外语,他又是一个悟性非常高的人,所以我觉得今天中国的批评家还没有资格去评价,我们的学识不匹配,比如他的很多诗,很精微的东西其实是受到很多外语的启发,这种启发因为我们的外语没他好,我们看不出来。他把好几种外语的诗意元素非常内涵的隐藏的植入到汉语诗里面,所以我们看张枣的诗有一种非常罕见的清晰和精微,不像很多人写的诗有一个比较混乱的面孔。

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清醒写作者,像匠人一样一句一句把这个诗做出来,把它造得非常美,而不完全是凭灵感写作或者凭意识写作,写出一个漂亮话。

如果一定要加上第三方面,张枣其实是一个很有互文意识的诗人。比如在他的诗里,他会把鲁迅的一个词挑出来用,闻一多哪个句子他觉得对现在有贡献,他的诗里也出现。他1988年曾经写过一首诗,是对冯至十四行诗里面的某一首的非常精致的对称。

我记得顾彬对张枣曾经有个评价,他说像张枣这样精通中西语言艺术的人,简直就是上帝送给我们的一个礼物。当然他是在德语文化的立场上来说。

敬文东:张枣的诗歌也是快乐的,俏皮,幽默,跟他的生活态度一致。他可能是新诗百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写快乐的诗人,尽管他认为诗歌的本义是表达万古愁。如果要区别张枣和其他诗人,那就是他的深奥、繁复和回旋的韵律,没有一个中国诗人在复杂程度上达到了他的高度,有他的作品在,就有现代汉诗的深度在。

李唐:我是在张枣故去以后才真正开始接触他的诗。相比于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我接触他的诗最晚,但读得也最久。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他的诗读来总给我以某种“甜蜜感”--那是由丰腴的词语和充沛的语感所共同作用形成的感官享受。他的很多诗都像是饱含糖分的果子,纵然内核是苦涩的,但由词语构建的那个雨水充盈的世界已足够迷人。

在同时期的诗人里,张枣或许也是最为独特的。他使我第一次在现代诗中感受到了“中国式”的魅力,创造了一种在古典与现代性的平衡中令人无法言喻的美。有时,恍然觉得它指向了更为古老的年代--巫术般与天地、风雨、鸟兽对话。

虽然阴阳相隔 他的诗已经落英缤纷于人间

3.凤凰网文化:张枣离开五年了,如果让您此刻对天上的张枣说句话,您想说什么? 颜炼军:其实今年因为你们做这样一个纪念,让张老师的死变成了一个公共话题。每年到3月8号这一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和我们告别的时候,我记得去年3月8号的时候,我把张老师送给我的《史蒂文斯诗集》翻出来了,我看到张老师那个题字,他特意把那个“枣”字用繁体字写,下面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赠炼军于第N个五年计划”。

张枣作为一个逝者走了,好诗依然在流传,一方面我们非常怀念他,同时他作为一个诗人,我希望更多的读者和诗歌爱好者,读他的诗,看他的文章,这就是他生命的一个延续。虽然我们现在阴阳相隔,他的诗已经落英缤纷于人间。

敬文东:说什么呢?问题是说什么都没用。他先于我们任何人到达了诗歌的腹心地带,又先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进入了幽冥之所。或许,一个完成了自己的人,有权利放弃尘世的生活。是命运带走了他,所以,他不应该有所抱怨,虽然我们有理由替他遗憾。我们迟早会见面的。我坚信这一点。

西川:张枣各个方面的修养都特别好,这在中国当代诗人中是少有的。他这么早去世,我感到非常遗憾。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把他的工作更多的展开,那会非常有意义。这是整个中国诗歌届非常让人惋惜的一件事。也不光是张枣,包括陈超,都过早的离开了。

胡赳赳:我在黄珂家买了二十本张枣的诗集,一一发赠有缘人看。那是他去世不久。诗人湮没了就湮没了,各有际遇。声名或困顿,各要安于才好。我无意于去拨高或看低他,但我乐于去读他的诗。生命和生命的相遇,通过诗是最接近本来面目的。除此之外,日常欢笑。

李唐:我相信他能找到更多的知音,就像我一个写诗的朋友,也是“90后”,每次见面几乎必谈张枣。他曾有一本现已绝版的张枣诗集《春秋来信》,后来被别人借去,遗失。每次谈及此事他都悔恨不已。

除了诗,我对张枣的生平几乎一无所知。因此,至今,他于我仍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我也愿意将这份神秘感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篇:《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2.掌握朗读法、比较法等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体会文章的表达艺术;

3.真情出质文,体会作者深婉缠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注意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人间有至情。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商隐在《无题》诗中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元好问在《摸鱼儿》中也写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今天,我们将通过一首词的学习,走近苏轼的情感世界,体会这般穿越天上人间、绵绵不绝的人间至情。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明确:(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苏轼是北宋文学最为杰出的代表,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中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人瞩目。因为说到宋词,苏轼可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大师。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最主要的代表,因而只要讲到苏轼的词,主要也只讲他的豪放词。其实,苏轼的文学成就之所以伟大,主要不在他的单一性的成就,而是多方面的才华与成就。苏轼除了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他的书法和绘画都是有极高成就的。就词的方面来说,苏轼也不是一味的豪放;实际上,苏轼有许多词作是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的婉约词。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江城子》(相逢不觉又初寒)等等等等,都是婉约风味十足的词作。而我以为,在苏轼的婉约风味的词作中,最动人的莫过于怀悼他妻子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了。

说到怀悼,需要先说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诗词,中国古代的爱情诗词是很少表达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很少有我们现代意义的自由恋爱;而且,因为过去女子能够通晓文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而通晓文字的丈夫也往往忽略了通过文字来表现婚姻生活。可是,顶奇怪的是,中国文学中怀悼一类的文章诗词倒是不少,而且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散文中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袁枚的《祭妹文》;现代散文中就更多了。悼亡诗中最有名的是潘安的《悼亡诗》;而悼亡词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了;而且,苏轼还是第一个用词来写悼亡的作家,这对词的题材的拓展是一个不小的贡献,也足见苏轼在词的艺术方面的创新精神。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三、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 不是,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

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

1.“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

还是“相顾无言”好。为什么?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若是阴阳两相隔}.

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春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梦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且慢,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苏轼19岁时与16岁的王弗结婚,夫妻恩爱,并育有一子(苏迈)。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王弗因病去世,年仅26岁。词的上片写十年死别的凄苦相思,情感真挚,令人伤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苏轼十年来对妻子的思念。“十年”写思念时间之长。“生死”写阴阳两隔,也写出思念的无奈和沉痛。“两茫茫”则极写夫妻两人思念的痛苦和无望,不仅苏轼在思念王弗,王弗也在思念苏轼。可是,因为相隔阴阳两界,终于无法相见,只能“两茫茫”了。“不思量,自难忘”从反面写起,其实,怎么会“不思量”呢?“自难忘”则一语道破了思念的深切。这是刻骨的怀悼,凄凉的相思,沉痛的想念。而且,越是不思念,反而思念得越是深切。这几句句句平常语,却表达出极不平常的思念之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继续写相思。作者在梦中想起去世十年的妻子,在梦醒时分,很想向妻子表达思念之情,可是,一方面明知妻子已经去世,又怎么向她倾诉相思之情,或者向她倾诉自己的悲哀愁情,另一方面,妻子的坟地远在千里之

外的故乡,就算想去她坟头看看,又怎么能够实现?同时,作者也在设想恩爱多年的妻子此时一定也在千里之外思念自己,可是,妻子也像自己一样无法表达思念之情,因而,“无处话凄凉”了。“无处话凄凉”正写出了两人相思之深,痛苦之深。这不是一个人的凄凉,而是两个人的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两个人见面了,应该也不认不出对方了。十年过去,早已是世事巨变,沧海桑田。“尘满面,鬓如霜”写出作者仕途的坎坷在容颜上的反映,让我们联想到苏轼在这十年中的坎坷经历。由于苏轼坚持个人思考的自由主义思想,他无法被当时的改革派容纳,屡次遭遇贬谪,以至于鬓发如霜;其实苏轼写这首词是还不到40岁,然而苍苍白发已经笼罩在他头上,他的妻子又怎么能够认出他来呢?

词的下片写梦境,表达作者对往日夫妻恩爱的温情思念,也通过梦境写出妻子对自己的思念的伤痛之情。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第一句写梦中回到故乡,一个忽字,写出作者潜意识中对故乡的思念,也写出对妻子的思念。没有思,何来梦。正是对妻子的思念才使他在梦中回到故乡。于是梦见妻子梳妆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是细节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