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诗句


第一篇:《诗歌中的静与动》

诗歌中的静与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中动景与静景的关系

2、引领学生体会中华诗歌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从诗歌中找到动态和静态的景物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静衬动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我们来欣赏几张照片。摄影师运用了快门的技巧,在同一张照片张呈现出了静态与动态。或清丽,或落寞,或风云变幻,或笃定永恒,就在这动态与静态的呈现中。

不只是现代的摄影师,古代的诗人们,也非常注重在诗歌中描绘动态和静态的景物,以期塑造出别致灵动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诗歌中静与动。

二 动静的五种关系

诗歌中静态与动态的关系有很多种,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以下五种: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第一种: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即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宋代诗人潘大临,其诗得法于苏轼,为黄庭坚所赏识,他的组诗《江间作四首》一直备受人们称赞。 《江间作四首(其三) 》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

这首诗歌中哪幅画面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呢?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前一句,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鸿雁正在振翼高飞,却似在后退。一 “拳”一“退”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第二种: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即把运动着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静的诗句}.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很熟悉。这首诗歌中哪一句是把动态景物当做静态景物来描写了呢?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种:化静为动,以动写静。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好友杨德逢的屋壁上题写了一组诗,很是著名。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歌中哪个静态的意象被描写得具有了动态呢?

青山。“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青山给写活了。院落附近的青山,不仅深翠欲滴,而且竟似推开小门,扑向庭院而来,兴奋又热烈。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和生动。

第四种:以动衬静,更显其静。虽然画面中有静景,有动景,但是静动景色有主次之分,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风光,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而这恬静优美并不仅仅靠静态的意象体现,动态的意象也能构建宁静的画面。你能找出用动态写出静景的诗句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幽清明净。

第五种:以静衬动,静中蕴动 。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 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琴歌》描绘了一次宴会听琴的情景。前六句以室外凄清的秋景来反衬华堂上烛火融融的温暖欢乐。第七八句“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一声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满座为之陶然沉醉。“皆静”二字形象地写出人们彻耳聆听琴歌的专注着迷的神态。愈是言其静,就愈突出琴声勾魂夺魄的心灵穿透力。在这曼妙琴音的洗涤下,人们似乎忘记了尘世的酸辛,忘记了漫长的黑夜。此刻的场面看似是静态的,但是在这静态之下,听者的内心却无法平静,涌动了千般万般的心绪。

三 小结

诗歌中的静景与动景俯拾即是,诗人们巧妙的运用静与动的各种关系,使画面更具美感,使意境更加独特,使情感的抒发,更加水到渠成。我们在赏析古典诗歌时,也应更加留意诗歌中静与动,体会中华文化的美妙之处。

第二篇:《诗词四首》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黄娟

JWK-033 第2页

JWK-033 第3页

JWK-033 第4页

JWK-033 第5页

第三篇:《诗歌中的静与动》

诗歌中的静与动

●山东 林成

物理之美,无处不在。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诗人用语言的声韵和意境赞美运动所描绘的自然意境非常传神。下面我搜集了一些有关参考系的文学作品和大家一起品味。

例1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花”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B. “飞花”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考系的

C. “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D.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红花为参考系的

解析 诗中所描述的“飞花”,指的“花”是运动的,这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意思是说诗人和云都向东运动,这是以两岸或两岸的红花、榆树为参考系的。云与船都向东运动,可以认为云相对船不动。故A、D正确,B、C错。

答案 AD

例2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解析 这是一道生活情境题,解答本题要分清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哪些物体是作为参考系,哪些物体是相对参考系运动的,“看山恰似走来迎”是相对于船(或船上的人)距离不断变小。事实若选地面作为参考系山应该是静止的,所以说此时是以船(或船上的人)作为参考系。“是船行”是研究船的运动情况,“行”是相对于山(或两岸)来说的,船相对山(或两岸)来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山(或两岸)为参考系,船是运动的。

答案 A

例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 】

A. 竹排,流水 B. 流水,青山 C. 青山,河岸 D. 河岸,竹排

解析 本题取材独特,情景新颖,把物理知识与文学语言结合起来。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研究对象和参考系,相对参考系其物体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是运动的。竹排在江中顺水而下,竹排游,它相对河岸或青山位置不断变化,是以河岸或青山为参考系;青山走,它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观察到青山走是以流水或竹排为参考系。

答案 D

例4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写下了《望天门山》

这首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中找出物体相对于哪个参考系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关键是要选定合适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选定必须: (1)是一个被假定不动的物体,但并非真的不动;

(2)是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物体,而非别无关系的物体。

这首诗中说“两岸青山相对出”,说明青山是运动的,结合题意,在选定东流的碧水、日边来的孤帆作为参考系时,青山都可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说明孤帆是运动的,这可以选择青山作为参考系。

答案 孤帆;青山(或碧水;青山)

第四篇:《谈谈古诗中的动与静》

谈谈古诗中的动与静

作者:图林小姜欢迎您 2008-01-03 00:33:59

标签: 艺术赏析

感悟随笔

文化

文学

语文教学

古诗欣赏

中国的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除讲究诗韵外,其特点是文字短小精练的同时又不失内涵丰富而意义深远。因此要运用大量的修饰方式,来扩充读者的想象空间,以弥补诗词本身的文字上的局限。现在,我们以古诗中有关“动”与“静”的物象描写为例,看看古诗是如何通过联想、相互映衬、互相衬托和渲染烘托等修饰手法来进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

一、古诗词中的动静相衬

动静相衬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意境描写的方法。诗中的动词,不是简单的动词,它同时可以用来起到衬托、烘托、渲染的效果。

唐代诗人王维在他的《山居秋暝》一诗中这样描绘傍晚山村之景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述动感的动词有:“照”、“流”、“归”、“下”等。而静态的物体是“山”和“石”,以及相对静态的“月”。作者用动词“照”,把明月与山松相互映衬(明月在松叶间隙中依稀可见,而松叶在微风中摇曳),用动词“流”,把清泉与山石进行动静相衬,用动词“归”,把原本幽静的竹林与喧闹的浣女进行动静相衬,而用“下”又把正在划行的渔舟与原本相对不动,却因船而动的莲叶相互映衬,增强动感。

同样的动静相衬,除了通过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即动与静的对比描述外,还通过“喧”与“寂”和“声”与“静”的对比,进一步烘托了动感,渲染了静感。空山是寂静的,而浣女是喧闹的。空山里的山石本无声,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一个“流”字,起到奇特的声响效果。诗的上半部全部是写自然情景,因山泉流水声,使画面动中有静,恬静而不死寂;诗的下半部则是写社会场景了,凡人的加入,使宁静的山水顿时鲜活起来,一群浣女(洗衣服的妇女)回家路过竹林,边走边谈笑喧闹;而正在划行的搅动了水莲叶子的捕鱼的小船上劳动的,当然是就男丁了,一幅类似“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美景图画跃然纸上,使画面静中有动,借动反衬静,安宁而不乏生动。

王维的另一首诗《鸟鸣涧》也大量运用了动静相衬的意境描写的方法: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静的诗句}.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山中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寂静得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早已归宿的山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诗主要写春山的月夜之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以动衬静的修饰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再看东晋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艅艎:大船;空:天空;水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36溪溪水,北入鉴湖。当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山玩水;一个“何”字,隐隐透出作者乘船驶入若耶溪时的轻松喜悦之情;“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入若耶溪,诗人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空,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面,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之景;这里的一个“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同一幅和谐的山水画之中。

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的流向是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远岫,远处的隐现的峰峦。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两边倒流的水。船是向上游行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在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了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了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使日影也富有灵气,仿佛水中的太阳也像诗人一样正在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观赏美景!

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从动静相衬之修饰手法的角度看,这两句有以下几点“独绝”之处:

首先,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之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诗句最后的抒情张本。

其次,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具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三,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诗人笔下的山林,不是没有生命的死寂的静,而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清静,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这两句诗句工整,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与音韵美。据说,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他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全诗是:“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

二、声响效果的意境描写手法

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诗人贾岛所作的著名诗篇:《题李凝幽居》,是著名的文学典故“推敲”的出处: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传说贾岛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有一天骑驴到郊外,触景生情,吟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时候,贾岛的脑海中浮现一幅画:月夜幽静的山林,飞鸟在池边的树林里栖息了,万籁无声,一个和尚匆匆而归,来到门前,是“推”还是“敲”呢?贾岛觉得诗中用“敲”用“推”两字都恰当,但一时不知用哪个字更好。就一边思考,一边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不料冲撞了时任京都长官的韩愈的车队,贾岛连忙赔礼,并将因“推”“敲”二字专心思考而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韩愈听了深思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推敲”的典故由此而来,引申意为斟酌文字,反复琢磨。

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推”和 “敲”,假如此处用“推”,从实情上讲也许更为合理,因为门是锁还是闭,回家的僧人应该知道。而且僧人半夜三更回家,怕影响别人休息,怕影响树上的鸟,一般只会轻轻地推门。由于古寺的寂寞,少有人来,与世无争,也没有多少钱财,大门多半也是不会紧闭的。作为大文学家的韩愈,不会不知道“推”与“敲”的区别,但为什么韩愈最终选择一个“敲”字呢?

原因只有一个,韩愈选择“敲”,是为了突出“静”,用“敲”声来渲染诗所描绘的“幽静”的意境。而如果用“推”,可能更符合实情,也就是相对于“意境”的“实境”。况且,门是锁还是闭,僧人应该知道。就是不知道,先推一下也就知道了,根本不用去费心思索是“推”门还是“敲”门。因此,韩愈思考的并不是在实境中的简单的“推”与“敲”门前动作的取舍,而是在整个诗作的意境中的“推”与“敲”之不同“声响”效果的选择。

前面已经用“鸟宿”的静感,映衬了环境的寂寞与宁静,这里再用“敲”字,以声制寂,用“敲”的动感,进一步突出月夜的宁静。{静的诗句}.

诗言情,而情从境。作为一首诗的“境”,意境是艺术化了的实境,是诗所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是诗人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所以,诗作所描述的对象,毕竟不是生活本身的反映,容许,而且必须做某种恰当的艺术加工。由此可见,诗人贾岛和韩愈所琢磨“推敲”的问题,与其说是从诗作的细微方面讲,是“推”还是“敲”的文字斟酌,不如说是从诗作的宏观方面讲,该诗之写作,应主从实境还是主从意境的思索。这才是“推敲”这个典故的实质所在。

在古诗词中,同样一个“敲”字,所起到的“不同凡响”的声响效果,还有一例。宋朝诗人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江南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润及千家万户。开头一句,展现的是南国一片迷蒙的整体景象,接着是草地池塘的近景。前者是目所见,后者是耳所闻。江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