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篇一:《盘点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

盘点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于敏院士被授予最高科学技术奖。

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评选极其严格。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奖金5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13年,张存浩、程开甲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2012年,郑哲敏、王小谟

2012年 郑哲敏 (1924— ,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小谟(1938—,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

郑哲敏院士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

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做出重要的学术贡献。

王小谟院士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王小谟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瞄准国际雷达技术前沿领域,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

2011年,谢家麟、吴良镛

2011年 谢家麟 (1920年— ,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吴良镛(1922—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谢家麟,1920年8月出生,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麟的名字和一系列粒子加速器的顶尖技术连在一起:他曾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量电子束治疗肿瘤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产生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及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多项站在世界前沿的项目。其中,有两项是世界首创,另三项填补了国内重要空白。

吴良镛,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梁思成事业的继承者,现年90岁的吴良镛倾其一生都在宏观视野探索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先后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陈嘉庚科学奖等重要大奖。主持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重大工程和科研课题。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

2010年,师昌绪、王振义

2010年 师昌绪(1920-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王振义(1924- ,内科血液学专家)

师昌绪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王振义,江苏省兴化人。1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009年,孙家栋、谷超豪

2009年 谷超豪,(1926年— ,数学家),孙家栋(1929— ,航天技术专家)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

汇点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 好计划 正确的复习思路 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篇二:《2014年最新时事热点—张存浩、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

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3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

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1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链接

两位获奖者各奖五百万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颁布,其包括了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

技合作奖五项大奖。

这五个奖项中,级别最高、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它代表

了我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每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不超过2名,奖金金额每人500{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万人民币,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

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

自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加上本届获奖者,已经有24位获奖人

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

这些获奖人中不乏在获奖之前就知名的人物,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的吴良镛等。获奖人物分列在各个领域,有物理

学、数学、航天、石化、医学等,不少领域都是国家近些年发展的重点。 新京

报记者 金煜

■ 盘点

获奖者年轻化 平均46.6岁

2

数据分析显示,今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6.6岁。{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其中自然科学奖平均年龄45.9岁、技术发明奖45.7岁、科技进步奖47岁。

据介绍,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2013年首次专门为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主持

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开辟了专家推荐渠道。

如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基于碳氢键活化的氧化偶联”,第一完成人

北京大学教授施章杰,今年只有39岁,而他的团队中最小的才27岁,平均年龄

34.4岁。

13个一等奖 企业牵头6个

在今年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作为牵头或参与单位完成的项目占

75.9%,其中企业牵头完成的占35.8%。

在总共13个一等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完成的有6项。如湖南省电力公司“电

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

司“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均在相关领

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据新华社电

■ 亮点

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三年首授奖

授予铁基高温超导研究;5科学家入获奖名单,包括南大“掐架”院士候选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昨日,五位科学家因基于铁化合物的高温超导研究而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该奖项连续三年空缺后首次颁奖。

以五名中国科学家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89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等科研人员曾因超导研究获得过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再次因超导研究站在自然科学一等奖

的领奖台上。

此次获奖的铁基高温超导研究的主要完成人是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和方忠。

闻海虎是前不久因被举报论文造假而被卷入舆论风波的两位南大物理教授

当事人之一。

3

去年10月,南大物理系教授、院士候选人王牧举报同事,同为院士候选人

的闻海虎论文造假,闻海虎对举报予以否认,中科院和南大就此分别展开独立调

查,两月后的院士增选中,两人均未当选。

据中科院官网中闻海虎简历,其曾经在1996年到2010年间在中科院物理研

究所任研究员,曾在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领域的突破曾经入选《科学》杂志“2008年度十大

科学突破”、美国物理学会“2008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据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去年2月统计,世界范围内铁基超导研究领域被引

用数排名前20的论文中,9篇来自中国,其中7篇来自此次获奖的该研究团队。

【揭秘】 铁如何入“超导”家族?

目前,超导研究已经广泛用于超导输电、超导磁铁和超导磁悬浮等各个方面,

但超导的前沿性研究依然在持续进行中。

“人们原来觉得,磁性和超导是水火不相容的,超导物质就不应该有磁性。”

中科院院士,去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清华物理学家薛其坤解释,但在2008

年,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在一些含铁的化合物中,也有着超导属性。“含铁的

化合物是有磁性的,当时人们就觉得这是比较奇怪的事情,因为铁磁性和超导一

般是不共存的。”

200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是掺氟的镧氧铁砷,其在26K

温度情况下具有超导电性。

后来赵忠贤等人对铁化合物进行超导研究,并将温度实现到了40K。

薛其坤解释,单位换算后,室温大约是在300K左右,如果将温度实现到40K,

就意味着达到了零下230多摄氏度,达到相对意义上的极限温度了,可视为“高

温”超导。

相比之下,赵忠贤等人在上世纪80年代曾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超导研究立

足于铜氧化物,温度实现在零下200℃左右。

“铜氧化物研究很多年了,现在发现多了含铁的化合物也能超导,这是很有

意思的事情,对物理学来说,就好像以前只用陶瓷做碗,后来可以用其他材料做

餐具,现在多了另一种可能性了。”薛其坤说。 新京报记者 金煜

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得主

4

2000年

吴文俊 数学家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

王选 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

黄昆 物理学家

2002年

金怡濂 高性能计算机专家

2003年

刘东生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 航天专家

2004年

空缺

2005年

叶笃正 气象学家

吴孟超 肝脏外科学家

2006年

李振声 遗传学家

2007年

闵恩泽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 植物学家

2008年

王忠诚 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 化学家

2009年

谷超豪 数学家

孙家栋 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2010年{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师昌绪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5

王振义 血液学专家

2011年

谢家麟 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

吴良镛 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

2012年

郑哲敏 爆炸力学专家

王小谟 雷达专家

2013年

张存浩 物理化学家

程开甲 核武器技术专家

篇三:《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得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赵竹青)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周光召称他“毕生奉献、学界楷模”。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防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十几项重大奖项的于敏,曾经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

创造世界纪录的“两弹元勋”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从理论到技术,氢弹都要比原子弹复杂得多。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

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