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与微博的区别


篇一:《微博与facebook对比》

篇二:《中美社交网站大比较》

中美社交网站大比较- 人人网VS facebook

发布时间:2012-02-03 来源:CR-Nielsen 作者:CR-Nielsen

作为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Nielsen时刻关注着前瞻行业的发展动态。近年来,Nielsen做了大量关于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的研究,范围遍及全球,尤其对美国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

2011年12月@尼尔森在线研究 团队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中美社会化媒体研究- 新浪微博VS Twitter》研究成果,受到较大关注。继中美微博的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另一社会化媒体热点-社交网络,分别选取两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人人网和facebook作为比较对象,从用户使用行为、认知评价和人口特征等各方面了解其共性和差异。 人人网账号拥有率远低于facebook

本次调研中,75%的受调查美国网民拥有facebook账号,而只有45%的受调查中国网民拥有人人网账号。从使用时段上看,美国网民更喜欢晚间登陆facebook,比例高达85%,人人网用户白天和晚间的登陆偏好区别不大

Facebook用户实名注册率达90%

@尼尔森在线研究 团队在之前发布的《中美社会化媒体研究- 新浪微博VS Twitter》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微博用户使用实名账号的比例高于中国用户。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发现,facebook的这个比例更高。数据显示,90%的被访美国网民使用实名注册facebook账号,比人人网高出38%。

均最关注朋友家人和同事 凸显与微博差异

在美国,facebook用户对“家人”的关注度仅次于朋友,高达87%,远高于其它社会关系或组织;在中国,“同事”在社交网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40%的人人网用户关注了同事,比例超过家人。我们发现,与Twitter/新浪等微博用户关注名人比例较高不同的是,SNS网站用户间的“强关系”(朋友等)更加突出,“弱关系”(名人等)相对不足。

另外,人人网用户对公司或品牌的关注度不足20%,相比于 facebook尚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社交网民心态更加开放并乐于分享

就发布内容来看,36%的Facebook用户经常或有时候发布“非常个人的信息”,而人人网的这一比例高达61%;在接受好友请求和共享位置信息方面,中国社交网用户也表现出了更强的开放性,58%的人人网用户表示“愿意接受好友申请”,Facebook仅为26%,另外,人人网用户允许网站获取其地理信息的比例也高出Facebook 10%。这也与之前我们所做《中美社会化媒体研究- 新浪微博VS Twitter》结果类似。这表明,对于中国网民而言,社会化

媒体是一个虚拟化程度更高的平台,在涉及个人信息相关的诸多行为上中国网民更加开放、活跃。中美不同的社会文化或是导致用户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

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下方“报告信息图”

注:调研时间:2011年9月

抽样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样本量:N=2555

篇三:《微博与Facebook传播机制分析》

当代世界传媒前沿

论文

专业:财务管理(国防生)

学号:41003004{facebook与微博的区别}.

姓名:王咏刚

微博与Facebook传播机理分析

微博与Facebook分别是两个不同的网络传播方式的代表,其各自代表着一个特色明显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中,Facebook作为全球最大最为成功的SNS类网站,它代表的是网络社交平台,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网络,并基于这个社交平台提供各种运用,整合各种网络资源。但尽管其在几近十年的时间里不断的整合运用,但其核心仍在于社交。而微博的兴起晚于它,它是在原有博客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异形式,这种变异首先就是由于博客在表达与传播上的一些缺陷,如便捷性、易读性、迅捷性,而后,逐渐吸入一些交流性质的运用,如@提及、评论所形成的围观。但其核心并不在于社交,而是表达和分享。

两者在兴起背景、基础服务等上存在的差异,使得它们在传播机

制与影响方式上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首先,在微博的传播方式上,主要是以粉丝为中心,它可以让参与者自主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关注“,通过关注,建立起以自己为主体的信息方向,其中的主线就在于参与者自身的兴趣方向。其二,微博的信息传播上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总结起来,其传播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生产机制:零时间

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产生过程,信息内容的产生需要经过采集、编辑、审核、排版再到发行出版,单就信息的产生来说,也是需要人员去选择、搜集与整理,耗费大段时间仍还不一定最后能得到信息的公开。但微博,由于其信息的主体是广大群众,这一方面不再需要专门的采编人员;另一方面,信息源与信息主体不再有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同时,微博编辑内容简短,没有任何的技术限制,内容约束,使其发布门槛低并可瞬时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将信息公布,使得信息的生产时间趋向于零时间。在这过程中,无疑,微博内容简短、发布渠道多元、便捷、同步给予了它在信息生产与发布同步的天然优势。

2 信息传播机制:零时间{facebook与微博的区别}.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信息源传播的零时间;二;信息再

传播的零时间。

信息源传播的零时间。信息的推广机制保证用户所关注的人

更新了消息之后,系统自动将更新的信息聚合到接收者的个人主

页当中,按时间顺序排列出一条条信息,是信息的同步主动呈现。另外,不仅信息的发布渠道多样化,用户同时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渠道如客户端、手机等来接收短消息,多样化的信息接收渠道保证了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消息,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

信息再传播零时间。微博转发功能的一键设置加之内容的简单性,使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阅读信息再转发信息的过程可同步完成,即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间。

3.广播式的信息传递

微博摒弃了社交网站双向互动的紧密人际关系,而是以单向的跟随关系简化了社交关系。微博中的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分享、流动模式,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不对称的人际关系,这种不对称形成了微博广播式的信息流动模式。用户可以任意关注他人,而不需要形成双向的好友确认关系。这种不对称的跟随关系,削弱了对接收者回复消息的暗示性,保持了发表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适度距离感,这种松散的人际关系实际上保证了信息即时扩散的高效性。每个用户都可以有一定数量的追随者,保证了信息推到一定的分众群体中,而分众群体又有一定数量的追随者,以此类推形成了分众广播模式,信息的流动是广播式的,确保了信息即时扩散具有了大规模用户基础。

当同时在线(包括web网页在线,手机在线等)的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种广播式的信息流动模式就会产生核分裂效应,一

条信息通过信息源的即时传播,大规模关注者的信息即时再传播,就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扩散。

4.基于社交关系的传播

虽然微博采取的是单向性的人际关系,但是通过所提供@功能、转发功能等同样给用户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社交关系,扩展了用户之间交流的机会,但各自又保持了完整的信息流。信息接收者看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是否继续转发。这样一来,思想、链接、以及其他的信息就可以被很快地传播以及追踪到。用户通常将转载的信息作为谈话的背景,加上自己的评论后进行转发,在信息增值的同时构成了新一轮的对话。而这种模式的社交,不需要一定的交往基础,仅仅是出于对一个共同话题的关注,也往往意味着交流的一次性。但基于这种交往,也可以形成一种相互观点的认同性而产生深度交往的可能。

正是由于微博在信息生产、传播上的零时间性,具有的递延与裂变式的传播和基于话题的社交模式,微博才从博客的尾巴下走出来,并且长成了自己的私人的领域。

Facebook作为SNS模式的典型的代表,其最基础的核心便是社交,但是,它的扩散模式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的不断扩散,基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确分析,很大符合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动机需求.只是由于这一种更为间接的方式,显得更为凸显.

Facebook因由它的社交属性,所以在传播机制上也更依赖于这种关系网.借由一些小的细节设置如它的墙、捅、礼物,达到扩散

篇四:《微博和微信的不同》

不同

1. 出身的根基不同:微博跨两个平台,最先是网页版。微信基于移动互联网。

2. 微博发送内容有限制140字,是一款模仿facebook的产品,功能只是丰富了应用,倾

向于记录。微信开发目的是为了交流对象、语音功能,倾向于聊天、交流。{facebook与微博的区别}.

3. 微博关系大多基于内容、事件,主要是通过转发和评论。微信大多是为了交往保持的互

动联络。

4. 微博关系解除比较容易,一方不关注即取消关注。微信关系解除没有微博干净,消息会

通过其他共同认识的人获得。

5. 强关系:微博用户维护成本低,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维护。微信关系维护成本高(包括时

间、注意力)。微博用户可能每天都有互动,长久没有互动的隔一段时间会进行清理。微信即使不联系,但用户之间的认知和关系所受影响也不大。(强关系、弱关系)

6. 弱关系:微博单向弱关系,解除后还会传播。微信是双向弱关系,解除后便不再传播。

微博弱关系成本高,一日不微落粉三千。微信弱关系维护成本低,不联系也不会解除关系。

7. 微博关系基于过去,关注对方做过什么。微信关系基于未来,希望知道对方未来发生什

么。

8. 微博内容传播会被二次加工、主动传播。微信传播基于好友,越有价值的内容传播越多。

9. 微博的传播图呈放射状。微信的传播图呈一圈一圈的扩散传播。

10. 微博里有争议、不确定的信息会在质疑中越传越多。微信里则会某个传播阶段终止。

11. 营销:微博像广播一样把信息扩散,支付适合使用第三方。微信跟支付联系起来,支付

适合于第一人称。

12. 微博的最大功能是说话。微信的最大功能是办事。

13.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媒介形态。微信的出现为改变微博。两者应该可以共存。

14. 微博分为政府、官方、个人。微信有个人、订阅、服务账号。

15. 人群不同,微信刚推出时定位为中高端人群。

篇五:《第三课: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时间:2014-8-10 11:12:52 | 点击:117次

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

微信已经很火,最近微信公众平台带来了热议,由此引发的一大争论焦点便是“微信会取代微博吗?”不过我认为,或许我们更应该问:“微信到底哪里动了微博的奶酪?” 首先,我们来看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 平台属性:社会化关系网络与社会化信息网络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2. 用户关系:对等双向 VS 非对等多向度错落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 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 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3. 信息内容:私密闭环交流 VS 公开扩散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4. 时间同步性:同时与差时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微信公众平台为何无法做到微博所做到的?

1. 公众平台与微信用户需求不匹配。

微信是私密空间,在移动端,与短信类似。而我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垃圾短信太多,想想这个场景:突然,短信铃声响了,以为是好朋友发过来短信,结 果,是条广告。这个让人沮丧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微信平台上也是一样,用户使用微信所看重的是与朋友交流,虽然公众平台信息是用户主动选择,但接收信息仍 然是被动推送。这不仅仅是打扰,更让人泄气,毕竟,人们上微信主要目的是为了与朋友交流,微信是一个对等交流平台,不是非对称错落平台。而微博本身即是信 息平台,人们上微博的很大一个目的便是关注各类公众微博信息(如媒体、名人、草根大号、企业、政府机构等),非对称的关注特性在这里是成立的。

2. 如果微信的公众平台账户推送信息不做提醒,会不会就免去了这一打扰? 是的,这样能免去打扰,当然,也就免去了用户的关注。或许初期出于好奇,用户会去关注公众平台账号,但是后来,他们会忘掉。就像你下载了很多手机应用,下 载之后基本上都有玩,但是后来呢?是不是就躺在手机上睡大觉?你再也没去叫醒它,直到有一天,你觉得它占了你的空间,于是,卸载它。

微信的推送是“精选”的,但是不是“精选”是由公众平台账号决定的,对用户而言,{facebook与微博的区别}.

这真的就是他们想要的“精选”吗?或许,对于某些人而言,可能是阉割 版呢,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无法针对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推送。那么,既然这样,如果为了阅读,有更好的选择,比如zaker、Flipboard等。至于企 业/商户信息,喔……那要鼓起多大的勇气相信用户每天会去专门查阅那些企业/商户信息。

3. 基因决定论:做用户关系还是做信息关系,总得做个决断

我们先看雅虎的例子。雅虎之所以从互联网先驱沦落到唱衰生四起,这里很大原因便是基因选择所决定,雅虎开创了免费、开放且赚钱的互联网门户模式,这使 得雅虎成为硅谷明星,但也正是这一模式的选择,注定了它的基因是媒体,而不是技术,当Google兴起时,雅虎也看到了搜索的巨大潜力,做了很多努力想要 占领这一市场,但无奈的是,没有技术基因的雅虎,虽然花费大气力想要战胜Google,但却并不成功,反而将自己推向险境,而Google天生就是技术基 因,在搜索领域迅速崛起,超越雅虎。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一个公司的基因有多重要和致命。微信和微博的基因非常不一样。微信根植于用户关系,微博则根植于信息关系,二者各有空间。在外 界看来,微博成功于twitter模式,一直在向facebook模式靠近,但目前来看并不算成功,很大原因便是新浪从门户模式以来,一直是做信息的,媒 体属性重,这一基因决定了微博也是以信息为导向,带有很重的媒体味道。而腾讯一直以QQ这一用户关系产品为中心,这也导致了微信的用户关系属性,它也难以 成为信息平台。(或许有人要说张小龙是被腾讯收购而来,且远离腾讯中心,在广州开发出微信,是否与腾讯基因干系不大?我的回答是:张小龙原本的基因便是和 腾讯同类:产品导向(产品自主衍生平台,而非运营平台),二者的结合使这一基因更加融洽和巩固)。

4.你是否知道或者还记得QQ一直有在做企业QQ账号?在用吗? 本质上,微信与QQ

有很大的相似性,QQ在做企业QQ账号,用户可以加企业QQ账号,接收信息并和企业交流。可是,然后呢?真希望大家知道或者还记得,并且去用。

微信到底哪里动了微博的奶酪?

虽然微信与微博是两类平台,各种空间,但微信对微博的冲击一定是有的。

1.用户时间:互联网所有的产品都是竞争者我之前有说:互联网所有的产品都是竞争者,门户、视频、游戏、微博、点评、LBS等等,都在竞争,因为它们 都在竞争点一样东西:用户时间。当人们的互联网使用时间相对稳定时,则在各个互联网产品上所花费的时间便是此消彼长。毫无疑问,微信会抢走一部分用户时 间,尤其是:微博在手机上如此火爆之时,出现了另一颗闪耀的明星。(歌星和影星也会形成竞争,大家同意吗?)

2. 平台之战:移动互联网时代对PC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我们知道,微信源于移动互联网,微博源于PC互联网。他们出生的环境不一样,思维不一样。微信就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而移动互联网确实是未来的大趋 势。微博出生在PC互联网环境里,虽然微博这一产品天生就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Twitter CEO科斯特洛说过:我们天生就是移动的),而且目前微博也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每天有近70%的微博用户通过移动端登录。但是,微博是否能在移动互联 网赢得进一步胜利,挡住微信的挑战,取决于微博背后的团队,毕竟,微博需要兼顾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需要双重思维和执行力。而微信只需要一门心思花 在移动互联网上。(当然,或许微信也有一定的顾忌:那就是对QQ的冲击。QQ比微博受到微信的冲击或许更大。) 微信与微博的竞争引起热议,侧面反映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对PC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一大亮点;微博,也仍然是一颗明星(如果说微博不再红火,不会是因为微信,而是用户需求);微信与微博各有空间;微信公众平台, 不失为微信的一个超出{facebook与微博的区别}.

本身属性的大胆尝试,至于这个尝试是否成功,事实会告诉我们答案。(公众平台账号认证需要有1000个用户关注,最近不少账号在拉 粉,他们能拉到足够多的用户吗?或许这一点可以部分告诉我们答案

篇六:《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2012-12-18 19:05:19)转载▼标签: 微信粉丝微信公共平台微信互推微信群it 分类: 微信

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