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古神话分为哪三类


篇一:《10、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有哪几类?》

10、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有哪几类?

纵观中国古代神话的发展,按其内容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宇宙初创和再创神话。 它探索了宇宙是怎样生成的?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先民经常思索的问题,于是产生了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深化。

①宇宙间的万物,包括人类自身,都是盘古所化。这则神话运用类比思维展开想象,把天地间诸多存在物与盘古的形体器官和生理功能建立起对应关系,把人和物相沟通,反映的是天地人同构观念、物物相生观念。

造人神话和始祖神话。

古代先民不但思索大地宇宙如何生成、再造,而且还追问人类从何而来这个关乎自身的重大问题,于是产生了造人万物。

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

古代先民不但追述自身从何而来,同时也思索把哪里作为自己理想的终极归宿,这就产生了昆仑神话,以及蓬莱神话。

反抗自然暴力与社会暴力的神话。

古代先民经常生活在自然暴力的挤压之下,但是,他们不屈服于自然暴力,而是反抗它、征服它,借助于幻想去和自然暴力较量,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反抗自然暴力的神话,也出现了许多反抗自然暴力的英雄。最著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神话时代的先民不但要与自然暴力抗争,而且还要经受社会暴力的考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社会暴力,就是各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对此,上古神话也作了艺术的再现,最著名的是黄帝战蚩尤。

发明神话。

古代先民在社会实践中有许多发明创造,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发明创造的神话。如果对上古发明神话加以统计,会发现出自帝俊系统居多。同时,上古发明神话多数直接说出发明者及其创造者物,但也有的采取的是隐晦的方式。

综合以上可以了解,上古神话并不是凝滞的,固定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出现多种倾向的,从而也使中国古代神话发展横向多元化。

篇二:《大学语文常识题(标准化试题形式)》

先秦文学

一、填空题

1. (上古)文学,一般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文学,最晚的两位大家(屈原)和(宋玉),则生活于战国后期的楚国。

神话

2.我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关于(开辟)神的故事;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关于(英雄)的故事。

3.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列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战国)时期,后一种出于(汉代)。

4.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诗经》

5.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0)篇,均系以(四言为主)的(抒情)作品。

6.《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带其诗篇成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7.《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特点)来分类的。

8.《诗经》共有(十五)“国风”, “雅”分(大雅)和(小雅),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9.《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赋 )、( 比)、( 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 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手法。

楚辞

10.《楚辞》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进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时代。《楚辞》打破了四言为主的句式,创造了(六言为主、参差错落)的句式。

11. 《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主要的代表作家为(屈原)和(宋玉)。

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离骚》。

13.先秦文学中,我们所学习过的两篇最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品,一篇是诸子散文中的《逍遥游》,一篇是楚辞中的《离骚》。

14.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是(庄子)和(屈原)。

散文

15.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只有杨朱、(道家)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

16.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楚辞)两部,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 庄子 》和(《战国策》)。前者想象丰富,文字奇姿,后者叙述婉委,兼擅(铺陈),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17.我国最早的可确定的史书是《 尚书 》和《 国语 》,前者( 记言 ),后者( 记事 )。

19.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散文,又称( 诸子 )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 历

史)散文。

20.诸子散文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有《 老子 》《 论语 》,中期有《 孟子 》《 庄子》,晚期有《 荀子》《 韩非子》。

21.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仅次于《庄子》,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叙事)、(抒情)两个方面上。

22.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以(寓言)作为说理的辅助手段,也是其最大特色的是(《庄子》),其艺术水平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冠。

22.“春秋三传”指《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23.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

24.《战国策》一书由(刘向)定名。

2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把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

二、选择题

1.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战国策》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C )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

3.《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B )。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C. 春秋至战国 D. 整个周代

4.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5.《荀子》的文章多为( D )。

A.论辩体 B.对话体

C.语录体 D.专题论文

6.《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C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7.《孟子》属于( B )。

A.寓言体 B.对话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8.《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9.《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D )。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七言体 D .杂言体

10.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D )。

A.祝 B. 史 C. 小臣 D. 巫

11. 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后代辞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D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12.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 B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孟子

13.“兼爱”是( B )。

A.孔子的中心思想 B.墨子的中心思想

C.孟子的中心思想 D.庄子的中心思想

14.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A )。

A.《庄子·外物》 B.《汉书·艺文志》 C.《七略·辑略》 D.《左传》

三、名词解释

1.上古神话

2.历史散文

3.春秋笔法

4.百家争鸣

5.诗之六义

6.老庄

7.屈宋

8.风骚

9.楚辞

四、名言、篇名填空

《诗经》名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屈原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老子》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将欲夺之,必故予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论语》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庄子》名言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秦汉文学

一、填空题

1.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著名散文家是 李斯 ,代表性作品是《 谏逐客书 》。

2.西汉初,著名的政论散文作家是 贾谊 和 晁错 ,他们的著名政论散文分别是《 过秦论 》和《 论贵粟疏》,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3.汉代最兴盛的文学体裁是 赋 ,但真正标志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历史人物传记《 史记 》。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 纪传体 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 断代 史。

5. 乐府 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后代把这些民间歌辞称为 乐府 民歌。 叙事性是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

6.宋人郭茂倩所编的《 乐府诗集 》是收罗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

7.《诗》到了__汉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8.散体大赋是汉代文学标志性文体。

9.司马相如 最有名的作品是散体大赋,也叫(体物大赋)。其创作流传至今的有六篇赋,那就是《 子虚赋 》、《 上林赋 》、《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均为 司马相如 笔下的人物。

10.西汉 枚乘 是由 骚体赋 向 体物大赋 转变的首位作家,其《七发》是体物大赋第一篇作品。

11.汉代初期,最早进行骚体赋创造的是 贾谊 ,其代表性的作品是《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12.《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

二、选择题

1.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B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2.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A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3.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 C )。

A.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 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C.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 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4.《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B )

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5.《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 C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6.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D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7.我国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是( C )。

A.《陌上桑 》 B.班固《咏史》 C.《古诗十九首》 D.《孔雀东南飞》

8.标志着我国叙事诗成熟的创作是( B )

A.诗经 B.汉乐府民歌 C.南朝乐府民歌 D.唐代新乐府诗

9.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特点作品是( C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民歌 D.古诗十九首

三、解释名词

1.汉赋

2.乐府

3.《古诗十九首》

4.《史记》

5.《汉书》

6.班马

四、名言、篇名填空

1.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六朝文学

一、填空

1.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_曹操_。

2.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精致、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风靡到唐朝的最为精致的美文形式是 骈体文 。

3.正始文学最有成就的作家是 阮籍 和 嵇康 。

4.陶渊明,曾作过彭泽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__陶令__。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仅 诗歌 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5.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谢灵运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陶渊明 。

6.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_木兰诗_》。南朝民歌中最长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是《_西洲曲_》。

7.南北朝小说,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即_志人_小说和_志怪_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_志人_ 小说的代表作。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8.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著作是刘勰的《_文心雕龙_》。

9.曹植的《__洛神赋__》是建安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10.现代意义上的“ 文学 ”概念,源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设立文学馆,与玄学、儒学和史学并称“四馆学”。

二、选择题

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D )。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2.《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D )。

A.江淹 B.鲍照 C.孔稚珪 D.瘐信

篇三:《中国文学(1)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 上古文学

一、填空

1、文学艺术起源于 生产劳动 。

2、马克思认为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 想象 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故事。

3、中国古代神话大致分为三大类: 开辟神话 、 自然神话 、

英雄神话 。

4、 歌舞和音乐 融合在一起是原始人艺术活动的一般形式。

5、古代神话是 浪漫 主义文学的萌芽。

6、《吕氏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一首 《弹歌》 《礼记·郊特牲》记载的一首相传为伊耆氏时代的 《蜡辞》 都是古典文献中保存的原始歌谣。

7、古代神话大都保存在 《山海经》 、 《博物志》 、 《淮南子》 、 《述异记》 等典籍中。

二、名词解释

1、神话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三:简述题:

谈谈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一直要追溯到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原始人在其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无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虽然只是一种声音,没有任何歌词,但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在原始人后来长期的劳动中,由于大脑和发音器官的发达,逐渐产生

了思维和语言。当然语言在最初也不过是简单的呼喊,后来才发展为音节分明、以至于能够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这时候如果在呼声的间歇中随意添上一些语言,即使是最简单的语言,一旦同具有节奏性的呼声或叹声结合,便成了有意义的诗歌。后来又不少民歌保存了这种形式。不可想象,原始人刚刚学会说话,或者还没有创造任何记录语言的简单符号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单纯的文学作品。因此歌舞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就成为原始人艺术活动的一般形式。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本是一种生产行为的重演,或者是劳动过程的记忆,也可以说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因此,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总之,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而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是和他们的集体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原始人不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认识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主观的意志随便改变。他们相信自己语言的力量,企图用它来“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甚至企图用它去影响神,以达到某种愿望。于是常常把诗歌当作“咒语”来使用。目的是为了满足对现实的要求,而方法则是把人们的能力加以理想化。通过诗歌形式的语言来达到某种幻想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所以说,诗歌的发展,又与原始宗教的“咒语”有密切关系。散文的?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以文字?其必要的条件。未有文字,早有诗歌,而散文则产生于既有文字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了散文的发展。散文本来不用韵,但它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也要求简短、精炼,便于记诵,所以往往有节奏、有韵调而富于诗的味道。先秦散文中常杂有大量韵语,可能与这种情况有关,反映了散文发展最初阶段的特点。

四、问答题

1、 原始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原始诗歌大都篇幅比较短小,语音短促;具有口头性、集

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诗、歌、舞密切结合,三位一体地表情达意。

2、 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选做题)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只

是水平,当他们同自然界做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先的十分无能。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在指挥着、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3、 试举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性质和意义。中国古代神话中把无数劳动

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集中,创造了不少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把各种发明都归功于他们身上,再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向前发展。《淮

南子》中记载了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故事,这是我国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它反映了我国原始人对自然做斗争的无比伟大的力量;后羿射日的故事则含有劳动英雄的意义,也有赞扬优良的劳动工具盒巧妙的劳动技术的意义。《山海经》关于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可能在上古时代某一地区曾将发生过大水灾,由于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长期同洪水搏斗,终于达到胜利,恢复了正常生产;黄帝擒蚩尤的故事则是我国氏族社会部落间相互斗争的反映。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故事是丰富多彩的很多神话故事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

4、 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选做题)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

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而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艺术形象。尤其重要的是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一、填空。

1、《诗经》共收作品篇。

2、《诗经》之“六义”为、赋、比、兴。

3、《诗·大雅》中的《》、《、《部曲”。

4、某些汉代学者如司马迁认为《诗经》三百篇是经过 孔子 删订而成的。

5.周代朝廷对诗歌十分重视并建立了、

6、西汉传《诗经》有、、的毛诗,被称为“ 古文 ”。

二、名词解释 1、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2、郑卫之音(选做题) 即郑、卫两国(个河南中部与东部)的民间音乐。这一地区早期是商民族聚届区。武王伐纣灭商后,将其一分为二,分别建立诸侯国,以监视殷商遗民,防其作乱。但武王死后,三国勾结叛乱,周公旦率军镇压,并将该地分封于

康叔(武王之弟),永久监管。因此,可以说“郑卫之音”,实际上就是保留了商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朝遗声”。由于它表达感情的奔放、热烈和大胆,也内含着某种团聚意识,因而使独宗“雅乐”的周王室及其维护者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

三、简述题

1、谈谈《诗经》对后世产生过哪些重要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出来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留恋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了这种事情,他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特别是当他们反对文坛上形式主义倾向时,常常以恢复风雅相号召。《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真正的诗歌首先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它有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增加了新的血液,有了新的进展。在文学史上由于作家们向民歌学习,常常形成一个时代文学的革新,形成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高潮,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很好滴说明了这一点;由诗到词,由词到曲的问题转变,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诗经》对后代文学也有影响不好的一面。它的不少雅诗和颂词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庙堂文学和宫廷文学,后世封建文人正是把这继承下来,用以歌颂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和祖先的圣明,成为他们献媚求宠的手段,历代礼乐志中所载的郊庙歌、燕射歌、以及虚夸的赋颂铭诔都是这类作品。由于《诗经》内容十分复杂,加上从汉代以来被定为儒家经典,历代经学家并作了种种歪曲的解释,《诗经》的真正面目被掩盖了,几乎变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说教工具。但人民和历代进步文人并没有完全被统治阶级散步的烟雾所迷惑,他们能够了解《诗经》的真正价值,继承并发扬它的传统,使诗歌成为自己的战斗武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2、简述《诗经》中民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现实生活? 《诗经》中的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他们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晶莹的珠宝。这些民歌以鲜明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民歌中有一些思妇的篇章反映了兵役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诗经中有较大数量,反映了阶级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给广大妇女带来的痛苦;民歌中的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的健康乐观的基调;《诗经》中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人民在这些诗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秽行,鞭挞了他们丑恶的灵魂,而且表达了极大的蔑视。

四、问答题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选做题)

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共计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献诗说”三种说法:

王官采诗:《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汉书》记载,周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刘歆《与扬雄书》亦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左传》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季札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献诗说:当时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诸侯献诗。《国语·周语》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

《诗经》虽遭秦火焚毁,但由于学者的讽诵,至汉复得流传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武帝时已立学官,毛诗晚出,未得立。毛氏说诗,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称为古文,其余三家则称今文。自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的人逐渐增多,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大行于世。

2、《诗经》中民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现实生活?它们各有什么代表作品?

《诗经》中的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他们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晶莹的珠宝。这些民歌以鲜明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代表作品《七月》、《伐檀》。民歌中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下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代表作品《式微》、《击鼓》。民歌中有一些思妇的篇章反映了兵役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代表作品《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诗经中有较大数量,反映了阶级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给广大妇女带来的痛苦;代表作品《氓》、《谷风》、《柏舟》等。民歌中的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的健康乐观的基调;代表作品《溱洧》《静女》《木瓜》等。《诗经》中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人民在这些诗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秽行,鞭挞了他们丑恶的灵魂,而且表达了极大的蔑视,代表作品《新台》、《南山》《株林》《相鼠》等。

3、试举例说明《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选做题){我国远古神话分为哪三类}.

比兴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它“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从而使形象更加鲜明,如《相鼠》、《硕鼠》用老鼠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鄙,《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夫妇爱情的变化。《终风》以既风且暴的恶劣天气比喻丈夫的骄横暴虐和喜怒无常。兴的基本含义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像《晨风》首章:“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开头两句诗起兴,它与下面四句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它的作用只是为了引起下文,使诗歌委婉曲折,而不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但也有起兴和下文有联系,大抵同样起着比喻的作用。诗歌作为艺术创作活动,它必然有着选择和加工,因此“国风”有不少起兴,不仅表现了诗人状物的工巧,而且也有助于诗人对形象的刻划,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周代民歌比兴手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它可以在极段的篇章里造成极动人的境界和形象。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一直继承着、发展着,这是周代民歌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方面。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一、填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