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


【篇一】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5课 咏怀古迹(其三) 教案(优质)

题目:《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赏析诗歌并积累名句。

2、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3、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过程和方法:在诵读和问题探究中深入体会王昭君的情感及诗人情感,通过深入探究诗歌主旨和拓展训练题的完成体悟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抒发的感情,领会诗歌主旨。【教学难点】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音乐欣赏、品读鉴赏、合作探究、拓展训练。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伴随音乐《倾心相许》,播放一组有关昭君出塞的图片。

(帮助学生回顾昭君出塞那段凄婉哀怨历史,感受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一)题解及背景

1、回顾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抓题目、抓作者(知人论世)、抓诗歌内容、抓注释。

2、先引导学生注意《咏怀古迹》这个题目,引出对“怀古咏史诗”的回顾。

“咏怀”二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

3、《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诗歌介绍:它一共五首,每首各写一人一事,人物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

4、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及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曾因上疏救宰相触怒唐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作者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社会仍然动荡不安,战争也接连不断,诗人依旧客居他乡,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二)朗读展示:

1、注意字音,体会作者的感情。

2、注意语速、语调及感情基调,认真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

3、思考: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诗中的一个词概括。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三、预习展示(初步展示探究成果)

1、预习展示一:借助联想和想象,描述诗歌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2、预习展示二:赏析中间两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学生展示,老师点拨、补充)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分析:(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通过“去”与“留”的对比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本联通过“生”与“死”的对比,将

昭君一生的命运概括出来,一“空”字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四、音乐欣赏:

1、请同学们欣赏昭君的《五更哀怨曲》,深入了解昭君的怨恨。

(伴随琵琶曲的播放,老师有感情朗诵《五更哀怨曲》的内容)

昭君《五更哀怨曲》的内容: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2、听完《五更哀怨曲》,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昭君怨恨的理解。

五、涵咏品读,揣摩探究

1、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昭君的不幸遭遇?昭君怨恨什么?

预设答案:(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一个“空”字,既突出了昭君的遗恨之深,又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2)昭君的“怨恨”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你认为读懂这首诗的关键是什么?

(1)背景回顾: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

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曾因上疏救宰相触怒唐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作者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社会仍然动荡不安,战争也接连不断,诗人依旧客居他乡,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2)学生探讨昭君和诗人的经历。(学生将答案展示在黑板上,老师适时点评)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连接点: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异域,曲折表达自己才不得用的感慨。(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3、小结:(1)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作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2)写作技巧:对比鲜明,对仗工整;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六、拓展训练

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杜甫的《蜀相》,概括《蜀相》诗歌主旨。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示:1、疑难互解; 2、寻找联接点;3、领悟诗情,用规范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

(背景补充: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分析连接点:幻灯片展示。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七、总结:

1、怀古咏史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抒发壮志难酬、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2、鉴赏关键:抓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或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鉴赏方法: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领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 ?诗人是在诗中表现了什么

态度?)

分析技巧(运用什么方法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八、作业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

1、背诵默写《咏怀古迹(其三)》。

2、课后搜集一首怀古咏史诗来鉴赏。(要求:抓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或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弄清史诗,分析感情,领悟技巧。)

板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

昭君 怀古伤己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 悲昭君以自悲

【篇二】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cn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作者:李晓力

来源:《大观》2014年第07期

自古以来,昭君出塞的故事都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内容。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咏昭君的诗,但是有一首却最为深刻感人,被后人评价为“咏昭君之绝唱”,这就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我将分以下五个方面介绍这首诗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的唐诗单元。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咏怀古迹(其三)》是本单元的第三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咏怀昭君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在前面两首诗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登高》和李商隐的《马嵬》作好准备。

一年级的幼师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学习古典诗歌,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对古典诗歌不感兴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虽然以前学过不少,但大多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一层面上,难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对诗歌的鉴赏也不知如何下手。按照新课标对鉴赏诗歌要“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探索作品意蕴、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要求,结合教材,针对学生现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维度:品味语言,把握形象。B过程与方法维度:学习鉴赏咏古诗的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理解主题,感受爱国情怀,树立爱国思想。D诗中咏怀的古迹、古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今,对人物形象不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和诗人产生共鸣的。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是这首诗显著的特点,学生对诗人要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还把握不到。因此对主题的理解和掌握鉴赏方法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寻找到诗人与古人之间的联结点,这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作详细的阐述。这首诗安排一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法学法

1.诵读法:要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2.情境教学法:鉴赏咏古诗要了解历史。只有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才能明白诗人的用意和把握诗歌的主题。由于幼师生知识和人生经历都非常有限,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历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

【篇三】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5课《杜甫·咏怀古迹》教案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 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

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 ------怨恨

胡俗

6。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 <<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

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 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 古 伤 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附: (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篇四】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咏怀古迹杜甫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2学情分析

教参按时间顺序第一次入编唐代杜甫诗歌,所以务必详细介绍杜甫那个时代的时代特点,文化特征及其时代精神,便于横向迁移到其他作家作品的阅读,能够很好的知人论世。

3重点难点

1.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2.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咏怀古迹其三

一、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

四、诗歌大意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

五、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3、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4、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那般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6、“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7、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六、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议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七、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八、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篇五】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高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杜 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王昭君、杜甫,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根据提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整合、梳理信息,归纳答案。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

情;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整合信息,自主与合作探究问题并归纳答案。

三、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人内心情感,站在历史高度认识问题。

四、教学设想:

常规教学中,既然教师也是借助各种参考资料而“搬运”他人的解读,那么当然也可以

由学生直接获取资料,自主探究并整合信息,进而主动获取知识。或许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从根本上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循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进入一个又一个“陷阱”。

这节课教师提供素材,充任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整合已有信息做研究者,根据老师提示和指

导来完成学习。力求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索,由传统的“学生接受感悟”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

体的“研究探索”模式转变。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什么的?(四大美女)其中“落雁”

是谁?(王昭君)是啊,尽管柔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当一位饱含忧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

郁的诗人将她融入自己创作的诗歌中,那苍凉悲壮的意境,那感人至深的情绪,却能使我们

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

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2.教学流程:

(1)自主探究:结合文本信息,归纳杜甫与王昭君的生平有哪些相似点?试着说说杜甫的创

作意图是什么?

素材提供: 关于杜甫

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770)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

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

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诗

集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从总体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

略见逊色,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

(共五首)即是一例。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

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

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

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官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关于王昭君

昭君选秀入长安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

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

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

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

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

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

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

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昭君出塞

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昭君

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

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

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

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

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

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

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青冢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昭君

及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

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

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

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

“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文献资料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求

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宁胡阏氏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后汉书·南匈

奴传》

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

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

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西京杂

记》

对于女子“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则几无所逃其命”,对于文人“君爱其才则

居庙堂之高,君恶其能则处江湖之远”,于是文人们从郎才需要君王赏识和女貌需要男人赏识

之间发现了相似点;从壮志难酬怀才被黜和佳人迟暮美人见弃之间发现了相似点,白居易被

皇帝疏远时,写下了“妾颜未改君心改”痛沉“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王安石

在皇帝对他“眷顾稍衰”之时也写了一首《君难托》,抒发自己的悲凄之情。„„另一个解释

依据,那就是《易经》的阴阳观念。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是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

阴,君为阳,臣为阴,这种由阴阳衍生而来的人伦秩序是固定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按照既有

排列组合,男女之序,夫妻之序,君臣之序都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但是一旦变更这种排

列组合既有的人伦秩序,便体现出相对性和互移性。一个男子作为丈夫,相对妻子来说,他

是阳,当他作为人臣,相对君来说,他是阴。

《花容月貌:男性视野中的女性 ——我国古代文化性别歧视一瞥》

【明确】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创作意图: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2)合作学习:

1.诵读诗歌,初步感悟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2.鉴赏诗歌,小组自选一联,结合书下注释,根据对应问题思考,自由交流并推举精妙鉴赏发言。

思路提示: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却着眼于写景,杜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巧妙传神?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样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问题1】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2】颔联对仗很工整,请具体解释是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

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问题1】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问题2】“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夜月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问题1】尾联的点睛之笔是什么?从尾联可以看出王昭君对元帝持什么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三怨:元帝昏庸,终身遗恨

结语“怨恨”二字,乃一诗归宿处.“一去”,怨恨之始也,“独留”,怨恨所结也.“画图识面”,生前失宠之‘怨恨’可知;“环佩归魂”,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清·蒲起龙

【问题2】从尾联看本诗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咏怀昭君的身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3)自主探究:结合历代文人的评价来认识“昭君出塞”的史实,纵观历史,试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素材提供:

明 妃 曲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王安石 欧阳修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王昭君 昭君词 题名妃出塞图

李白 白居易 黄幼藻

汉家秦地月, 汉使却回凭寄语, 天外边风扑面沙, 流影照明妃。 黄金何日赎蛾眉? 举头何处是中华? 一上玉关道, 君王若问妾颜色, 早知身被丹青误, 天涯去不归。 莫道不如宫里时! 但嫁巫山百姓家。 汉月还从东海出,

明妃西嫁无来日。 昭君曲 王昭君

燕支长寒雪作花, 明•莫止 唐•张仲素

蛾眉憔悴没胡沙。 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生乏黄金枉图画, 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死留青冢使人嗟。

隋·侯夫人“毛君真可戮,不肯画昭君。”

唐·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南唐·李中“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

金圣叹“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翦伯赞“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即兴练笔:

“昭君,我想对你说„„”

美文欣赏:

04高考作文: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昭君行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

【篇六】人教版咏怀古迹教案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

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二、情景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