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篇一】曹刿论战《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 逐句翻译 课文理解拓展)[1] 2

《曹刿论战》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共200多年间的历史,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二、背诵课文

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

7、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8、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三、句读停顿

1、可 / 以一战。战 / 则请从。

2、夫 / 战,勇气也。一鼓 / 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

3、夫 / 大国,难测 / 也,惧 / 有伏焉。吾 / 视其辙乱,望 / 其旗靡,故 / 逐之。

4、小大/ 之狱,虽 / 不能察,必 / 以情。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

“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一词多义:

①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②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请允许我)

③从: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④信: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信用)

⑤何:何以战(什么)

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

⑥焉:又何间焉(语气词,相当于“呢”)

惧有伏焉(“于之”的合音,在那里)

⑦以 何以战 / 可以一战(凭,靠)

必以分人(把)

必以信 / 必以情 (根据,按照)

⑧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迎战齐军这件事)

忠之属也(代词,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登轼而望之(代词,代齐军撤退的情况)

公与之乘 (代词,代他,指曹刿)

故克之 / 故逐之(代词,代他们,指齐师)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将鼓之 / 公将驰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⑨其:公问其故 (这样,如此)

下视其辙 / 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师)

其乡人曰 ( 他的,指曹刿)

3、古今异义:

①小大之狱:案件(古);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今)

②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古);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今) ③齐师伐我: 讨伐,攻打(古);今义:砍伐

④又何间焉:参与(古);今义:隔开,不连接;时间或空间(今)

⑤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古);今义:轻视,看不起(今)

⑥弗敢加也:虚报,以少报多(古);今义:增加(今)

⑦虽不能察:即使(古);今义:虽然(今)

⑧再而衰:第二次(古);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今)

⑨必以信:实情(古);今义:书信(今)

⑩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古);今义:忠诚(今)

五、翻译课文(略)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伐:进攻,攻打。 齐师:齐国的军队。

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进入(宫殿)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些只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汇报。”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给你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能根据实情审理。”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了。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军。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曹刿说:“不可以。”在齐军击过了三次鼓之后。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准备驱车追赶齐军。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齐国军队车轮辗过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登上战车,手扶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战胜了,鲁庄公问(他)胜利的原因。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耗尽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师。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他们的军事行动),我害怕他们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观察他们车轮的印子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齐军。”

六、内容理解:

1、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2、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

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

3、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曹刿论战

齐师伐我;公将战。

4、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

远谋。

6、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政治上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曹刿论战

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8、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9、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

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10、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11、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12、“远谋”一语是“论战”的中心,贯穿全篇,而鲁庄公的“鄙”又自始自终衬托曹刿的“远谋”。

13、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 详察敌情,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曹 细说原委

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14、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15、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9、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七、人物形象:

1、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富有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不是,鲁庄公的可取之处在于他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用,并且亲临前线担任统帅。

八、课外拓展:

1、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一鼓作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

2、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

①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3、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牧野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4、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 ①文天祥起兵抗元,宁死不屈。

②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金。

③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

④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

⑤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篇二】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一句一译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拜见鲁庄公。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一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实情上报。”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点小信用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要按照实情判断。”曹刿论战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说:“这是尽职分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曹刿说:“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进军了。”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齐军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说:“还不行。”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远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其中的原因。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鲁刿答道:“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士气衰减,到三次士气已经消失了。当敌方士气枯竭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时,所以就战胜了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是大国,难以推测,害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很乱,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倒下,所以追赶他们。”

【篇三】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伐:进攻,攻打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4)公:鲁庄公。

(5)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6)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7)间(jiàn):参与。

(8)鄙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9)乃:于是,就。

(10)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1)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

(12)专:独享,个人专有。

(13)徧:通"遍",遍及,普遍。

(14)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牺牲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14)孚(fú):为人所信服。

(15)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8)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19)驰:驱车_(追赶)。

(20)辙(zhé):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21)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横木

(22)既克:已经战胜。

(23)盈:满,充沛。这里指士气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7)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8)加:超过。这里有虚夸,以少报多的意思

(29)察:明察,弄清楚。

(30)情:诚心,实情.这里指对各种诉讼案件处理得合情合理

(31)忠之属也:这是为民尽心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33) 败绩:大败。

(34)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去。

(35)遂:就

(36)逐:追赶,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37)夫(fú)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38)伏:埋伏

【篇四】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古今异义)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3.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4。必以<信>(古义:

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 5.<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 ) 6.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7.<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必以<情>(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1.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 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和占有) 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5.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 今义:砍)

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篇五】曹刿论战曹刿论战,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通“遍”,普遍,遍及)

二、古今异义

齐师伐我(古义:进攻;今义:讨伐)

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轻视,看不起)

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

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今义:增加)

必以信(古义:实情;今义:诚信)

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忠之属也(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今义:幸运)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再一次,又)

三、一词多义

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克之(所以)

从:民弗从也(听从)

战则请从(跟随)曹刿论战

信:小信未孚(信用)

必以信(实情)

以:何以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

之: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公将鼓之(补足音节,不译)

焉: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惧有伏焉(兼词,于此)

四、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

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忠之属也(“„„也”表判断)

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

夫大国,难测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何以战(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战于长勺(状语后置,应为“于长勺战”)

(3)省略句

可以一战(“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省略主语“曹刿”)

必以分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If I were a boy

If I were a boy, even just for a day I’d put myself first, and make the I’d roll outta bed in the morning rules as I go

And throw on what I wanted then go ‘Cuz I know that she’d be

Drink beer with the guys faithful

And chase after girls Waitin’for me to e home (to I’d kick it with who I wanted e home)

And I’d never get confronted for C H O R U S

it. It’s a little too late for you to ‘Cuz they’d stick up for me e back

C H O R U S : Say it’s just a mistake

If I were a boy Think I’d forgive you like that I think I could understand If you thought I would wait for you

How it feels to love a girl You thought wrong I swear I’d be a better man But you’re just a boy

I’d listen to her, ‘cuz I know how You don’t understand it hurts Yeah you don’t understand (ooh) When you lose the one you wanted How it feels to love a girl someday ‘Cuz he’s taken you for granted You’ll wish you were a better man And everything you had got You don’t listen to her

destroyed. You don’t care how it hurts

If I were a boy Until you lose the one you wanted I would turn off my phone ‘Cuz you’ve taken her for granted Tell everyone it’s broken And everything you have got

So they’d think that I was destroyed.

sleepin’alone But you’re just a boy

【篇六】曹刿论战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一.读音

刿(guì)孚(fú)辙(zhé) 轼(shì)遂(suì)盈(yíng)靡(mǐ) 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

二.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

三.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信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五、一词多义

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②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

2、师:①遂逐齐师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4、牺牲:牺牲玉帛()为国牺牲( )

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6、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

7、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8、以:何以战(凭,靠,凭借) 必以分人(把)

9、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他)

六、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

4、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靡:倒下

6、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七、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省略句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 省略句

4、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 省略句

5、何以战倒装句:以何战

八、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九、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

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4个字)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十、重点语句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9、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 经消失了。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2、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