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对鲁迅的评价


第一篇:《鲁迅悲剧》

太原大学

毕 业 论 文

中文题目: 鲁迅悲剧艺术浅谈

学 号: 20090101212 姓 名: 罗喆 年 级: 2009 级 系 别: 文法系 专 业: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30日 指导教师: 孟秀珍

太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申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和写作的成果。论文中除加以明确标注的地方外,已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完全意识到此申明的一切法律结果并愿独自承担。

特此申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2012年2月10日

中文摘要

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

摘 要

鲁迅小说的悲剧性色彩是众所周知的文学风格,其小说的悲剧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独特性,对于中国旧社会国民性的批判有很大的揭露作用。鲁迅小说悲剧性的创造,标志着中国文学已经开始从简单的人物事件表现形式向人物复杂的内心描写过渡,是一个很巨大的跨越。但是鲁迅小说的悲剧性并不是完美的,他固然有他的艺术性,但也有其局限性,鲁迅的悲剧描写并未能脱离实用理性等深层文学心理的限制。

本文研究研究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本文通过对鲁迅悲剧思想的产生以及对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研究,了解鲁迅小说悲剧性艺术的意义以及认识当今文学界对鲁迅小说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关键词:鲁迅小说 悲剧艺术 艺术价值 思想性

目 录

摘 要 ................................................... I 中文摘要…………………………………………………………………I

一、引言……………………………………………………………(2)

二、鲁迅悲剧情怀产生的原因………………………………………(2)

(一)、家庭的悲剧带给鲁迅的影响………………………………(2)

(二)、个人经历加深鲁迅的悲剧意识……………………………(2)

(三)、时代及中国社会惨状给鲁迅留下的烙印…………………(3)

三、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3)

(一)、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3)

(二)、鲁迅小说悲剧形象…………………………………………(4)

四、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深层解析…………………………………(6)

(一)、小说悲剧性所表现出来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6)

(二)、小说悲剧性表现出来的人与自身的内在冲突……………(7)

五、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借鉴意义……(7)

(一)、小说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及影响……………(7)

(二)、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8)

六、结论

参考文献……………………………………………………………(9) 致谢………………………………………………………………………(10)

一、引 言

“五四”时期悲剧受到文学创作的高度重视,一度成为文学创作表现社会现实和向传统的文学创作表现形式的宣战。胡适曾经指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观念,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表现。”他认为,“悲剧观念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灵药。”此外,冰心、傅斯年以及很多文学家都提倡创作悲剧。但统观中国现代文学史,真正创作出较为深邃的悲剧性作品的还是鲁迅。他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有很多小说都极富悲剧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鼻祖,作为开创了做多文学创作的鲁迅,其小说的悲剧性不是偶然塑造的,而是鲁迅先生刻意去塑造了一批悲剧人物的悲剧遭遇。这些人物,不是英雄式的悲剧,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发生的普普通通的事。正是这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广大的落后的国民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深刻地刻画了当时国民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他笔下的人物都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与怜悯。他们想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要求打破自己的不幸,“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他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或者自杀被杀,或者遭遇不幸,整个悲剧都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小说的悲剧性的人物,代表了鲁迅先生自己对国民性的冷静思考,其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小说大多都是以这种悲剧性方式来阐释病态社会,思考社会人生,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借以警醒国人的。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呐喊自序》)“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那么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根源是什么,悲剧性的特征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以及鲁迅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和影响,以及当今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二、鲁迅悲剧情怀产生的原因

鲁迅的悲剧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当时社会现状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在研究鲁迅的悲剧艺术之前,必须对鲁迅悲剧思想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必要的了解。只有了解的作家的思想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掘作家作品所要表达的涵义以及起深层次的内涵。以下是对鲁迅悲剧思想形成所作的概括。

(一) 家庭的悲剧带给鲁迅的影响。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893年,他的祖父因科场作弊案深陷囹圄。其后,鲁迅的父亲又长期患病并于1896年病逝,家庭从此败落。作为长子但仅有15岁的鲁迅不但在经济上、同时在心灵上经受了这个败落过程的打击,前后恭倨的世人的冷眼永久性的毁灭了这颗幼小心灵对人生的童话式

第二篇:《《鲁迅的人生经历对鲁迅创作小说的影响》评价量表》

《鲁迅的人生经历对鲁迅创作小说的影响》评价量表

第三篇:《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用情况”的文献评述》

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用情况”

的文献评述

一、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成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文字、语言、修辞、逻辑和创作等,这些都统归到语文的名下,语文承载着复杂多样的任务。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邓国伟认为,语文不但是给人提供知识,还要给人以向上的精神、人生的方向,以及培养自由活泼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进而提升人的创造力、想象力。而这些都是中学阶段的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所无法提供的。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和育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而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媒介的语文教材在课程改革中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

二、 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选用情况的回顾

鲁迅作品从诞生至今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鲁迅的作品就作为第一批优秀的白话文被选入当时的《国文》课本中,其后的语文课本中一直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身影。建国初期,鲁迅的作品更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选篇章被选入教材。文革初期虽然被短暂地逐出了课堂,但很快就得到了恢复。但不同时期的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用情况也不同,下面是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的鲁迅作品在不同时间阶段的选用情况:

1、 建国前期

建国前期的教材分为国统区教材和解放区教材,这两套教材都不约而同的选用了大量鲁迅的作品,其中国统区选用的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和小说各7篇、杂文4篇,共十八篇作品。解放区教材四十年代才开始选用鲁迅的作品,而这一时期,解放区鲁迅作品的选编仅包括小说4篇和杂文7篇,带着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

2、 建国后至文革前期

解放初期中学语文教材主要继承解放区教材编辑风格,所选文章讲究思想政治性,选入大量反映革命战争和政治运动,以及我国人民民主革命各方面胜利,表现新中国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等崭新精神面貌的文章。这一时期的教材选入的鲁迅作品有散文6篇、小说和杂文各9篇,共计24篇。

3、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左倾思潮泛滥,语文教学也被当作思想政治宣传的工具,各地纷纷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教材,兼选入文革时期的“好”文章、“好”作品,开始编写自己的教材,鲁迅作品一度被逐出中学教材。一直到1969年才有所恢复,收录了《答北斗杂志社问》、《“友邦惊诧”论》这两篇,1972年后,在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止时,只有鲁迅作品被大量选入教材,成为当时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具有文学欣赏价值的作品。但仅此也被歪曲和利用为政治工具。{文学界对鲁迅的评价}.

4、 文革结束至二十世纪末

文革结束后,打破了全国统一的教材编写方式,各地自己编写教材,一时百花齐放,各版本教材对鲁迅的作品选用虽然不尽相同的,但总体恢复了解放前对鲁迅作品的选用,此外各地对教材的选用也不再拘泥于一些传统的篇目,增加了一些新作品如:《鲁迅自传》、《流产与断种》、《拿来主义》、《范爱农》等,甚至还出现了鲁迅的诗歌作品。

5、 目前通行教材

2001年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教育界对教材的编写与安排也越来越深入。新课程改革之前,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最少的时候也有十多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很快就发现如今的教材中鲁迅的作品越来越少了,例如:现在粤教版高中教材只选了《药》、《阿Q正传》、《拿来主义》三篇,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也只选了《祝福》、《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三篇,《藥》、《一件小事》及《為了忘卻的紀念》則被刪掉。此情此景,不可与新课改前任何一时期同日而语。1

三、 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争论

根据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选用数量呈现下滑趋势。这个明显的变化引起教育界以及网络媒体一系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生存问题的讨论,主要出现了两类观点。这里,笔者根据前人文献作了一些整理归纳:

其一,认为不应该减少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中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向成熟过渡的重1. 1刘思麟(2006). 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研究. 学位论文

要阶段,鲁迅的作品都透着他深刻的思想,是学生的精神向导。此外,中国传统的“填鸭式”、“听话式”教育使得一些学生的个性被扼杀,思想被禁锢。孩子们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个性,我们的教育更需要鲁迅的批判和质疑精神。因此,中学教材中不应该删减鲁迅先生的作品。

其二,认为应该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一定的删减。原因是 “鲁迅太沉重”,有—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鲁迅“太深”,淹得人没头没脑。所以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鲁迅作品不宜过多,尤其是杂文那股火辣刻薄的笔调未必适合选入课文。2教材中选用的鲁迅作品比重太大,俨然成为鲁迅作品的个人秀,我们应该补充一些其它文质兼美的作品。学者韩石山也说,中学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是“绝对的多”, “若像郁达夫、朱自清那样,选一两篇是可以的。就说是个优秀作家吧,选三四篇也说的过去,像现在这样—选十几篇是怎么都说不过的。”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对鲁迅认识不全面的问题。一方面,时代是在进步的,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改革中,将鲁迅的作品置换成文质兼美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鲁迅先生作品主题和风格也并非千篇一律,其杂文和小说大多嬉笑怒骂,文笔犀利,展现出其铮铮铁骨,但是他的散文却笔触柔和,展现着他柔情纤细的一面。这些都是我们要全面认识的。而对于鲁迅极其作品的不全面理解,也造成我们学习鲁迅作品的困难。

四、 鲁迅作品不受学生欢迎原因探索

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鲁迅的作品都是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些难点偏偏又是每年必考的重点。2005年,在绍兴鲁迅故居开展了的一场名为“亲近鲁迅——鲁迅研究专家与青少年对话”活动,会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众多共鸣。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总结造成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生存困境的几点原因:

(一)时代的隔阂3 2. 2潘旭虹(2006).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 学位论文

3. 3李玲秀(2011). 谨防鲁迅作品教学成为鸡肋.《课外阅读》 第11期,301

页{文学界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现在迥然不同。他生于乱世,国家四分五裂,政府腐败,国人愚昧。鲁迅深深感受到从医并不能挽回国家堕落的局面,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国人腐朽的心灵才能够拯救中国。他毅然弃医从文,走上以改变国人精神为宗旨的文学道路。战乱时候的鲁迅与和平年代的读者就形成了这样的时代隔阂,因此我们往往不能理解作者笔下倾注的感情,甚至对文本产生误读。

笔者认为,阅读文本的过程正如一场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学习和阅读中我们应当做到“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是在欣赏和解读作品时,应该首先去了解作者本人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这正是消除作品与读者时代隔阂的最为效的方法。

(二)语言的陌生化

鲁迅的文字常因为用词生涩,而为人诟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与我们常见的文本有些不同,譬如他的杂文和小说讽喻性极强,常常引用典故,正话反说等,这些都造成我们阅读鲁迅的困难。

笔者认为,所谓的难以理解的语言特点也正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鲁迅的语言之所以在一个时代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除内容外,主要归结于其语言的力度和深度,而这些大多来源于这些为人诟病的语言风格和技巧。学习鲁迅的重点之一也就是学习鲁迅的表达方式。若我们反而将这些当作拒绝鲁迅的理由,就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了。

(三)对鲁迅作品功利性学习

鲁迅作品可谓教材中现代文的代表,不论在教材还是考试中鲁迅出现的概率都极大,学生不得不小心翼翼备考。而鲁迅作品的丰富内涵,即使学生不能一下子把握清楚,只能对着教学参考书和老师提供的模式化答案记忆。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其一,学生未必对教学参考书或者老师给的答案信服;其二,鲁迅是必考内容,出于对考试的厌倦,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鲁迅无意中充当了学生们的出气筒。;其三,在考试的高压下,学生即使想对鲁迅的作品作进一步了解,也是有心无力。如此恶性循环的教育模式下,鲁迅与学生的隔阂越来越大。显然,学生怕考试是更甚于怕鲁迅的,与其说是怕“鲁迅”,倒不如说是“怕考试”。 4

4. 4李玲秀(2011). 谨防鲁迅作品教学成为鸡肋.《课外阅读》 第11期,301

(四)教师学科修养不足5

鲁迅作品的难懂难教,不能一味强调客观因素,而且并不是鲁迅的所有作品都难读懂。除去学生本身接受能力的因素,教师自身的学科修养也是造成鲁迅作品成为中学课本中鸡肋的重要原因。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鲁迅研究小组于曾经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一线,了解到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少读鲁迅作品,对鲁迅了解不透彻。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品钻研也不深,讲课时过于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才是影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也直截了当地说道:“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376页.)

五、 小结

对于鲁迅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用问题,前人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笔者通过整理文献发现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还存在对鲁迅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对鲁迅的整体把握等问题,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研究中他们往往过多地纠结于鲁迅的去留问题。笔者认为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篇目的绝对数量近年来确实有下降的趋势,但这并不足以引起恐慌。鲁迅的作品从诞生到现在就是时代的经典,原本就不需要依托于教材也能大放光芒。长期以来,并不是鲁迅的作品在依赖教材,而是我们的教育离不开鲁迅。6正如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邓国伟说的:“在我看来,在20世纪,能够达到语文培养目的的人中,鲁迅是不可或缺的,鲁迅体现着新时代的精神,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文章中的总体精神为我们所接受。”教育离不开鲁迅,我们需要关心的不是鲁迅是否会从教材中消失,而是如何更加深入地落实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让鲁迅作品不再成为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芮佳(2007).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的编选研究. 学位论文 5. 5潘旭虹(2006).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 学位论文

6. 6陈孜睿(2010). 教育需要“鲁迅”. 《江西教育》第35期, 21页

第四篇:《鲁迅思想中的当代价值》

然而鲁迅杂感的价值决不止此。他自己说:“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

死命。”(《坟》:《写在〈坟〉后面》)从满清末期的士大夫,老新党,陈西莹们……一直到最近期的洋场无

赖式的文学青年,都是他所亲身领教过的。刽子手主义和僵尸主义的黑暗,小私有者的庸俗,自欺,自私,

愚笨,流浪赖皮的冒充虚无主义,无耻,卑劣,虚伪的戏子们的把戏,不能够逃过他的锐利的眼光。历年

的战斗和剧烈的转变给他许多经验和感觉,经过精炼和融化之后,流露在他的笔端。这些革命传统

(revolutionary tradition)对于我们是非常之宝贵的,尤其是在集体主义的照耀之下。

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

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入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觉得。”(《坟》:《论睁了眼看》)

这种思想其实反映着中国的最黑暗的压迫和剥削制度,反映着当时的经济政治关系。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

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租佃式的农奴制度给每一个农民以“独立经济”的幻影和“爬

上社会的上层”的迷梦。这都是几百年来的“空前伟大的”烟幕弹。而另一方面,在极端重压的没有出路的情

形之下,散漫的剥夺了取得知识文化的可能的小百姓,只有一厢情愿的找些“巧妙”的方法去骗骗皇帝官僚

甚至于鬼神。大家在欺人和自欺之中讨生活。统治阶级的这种“文化遗产”甚至于象沉重的死尸一样,压在

革命队伍的头上,使他们不能够迅速的摆脱。即使“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

赞颂。然后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