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参观规划


篇一:《特别规划的烈士陵园规划设计说明》

天津市塘沽区烈士陵园规划设计浅析

摘要:通过对天津市塘沽区烈士陵园规划设计思想的阐述,分析本陵园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强调运用现代化造园手法创造陵园的意境美、空间美。在突出陵园主题的前提下,营造不同的园林空间,追求陵园建造与园林环境的相互依托与融合,同时在如何使陵园在和平年代的形势下适应游客的参观、瞻仰和建成爱国教育基地方面形成了有效的体现。

关键词:陵园;园林;融合;空间、教育

一、概述

作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分支--陵园规划设计,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陵园规划设计有其特殊性,但也要结合时代特征,除了些风水学说之外,人文纪念园、公园化等设计理念被融入其中。

烈士陵园的规划与设计显示了其独特性。塘沽烈士陵园敢为人先,在陵园原有的基础上,又追加投资了几千万元,进行了全面的扩建和改造,并决定将塘沽烈士陵园定位为现代式陵园,其规划设计立足于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陵园以新的属性: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形成现代陵园的新概念。

将人文纪念功能与陵园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祭扫先人、寄托亲情、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个文明场所,又达到为青少年和市民游览休闲、欣赏文化艺术、接受教育的目的。两大功能的有机结合,既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效应,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陵园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塘沽烈士陵园摒弃阴森、恐怖的感觉,要赋予她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陵园公园化的理念在于把陵园做成一个大公园,通过墓碑的合理摆放、园道的

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合,建一座陵园“公园”。让我们的故人安静地置身于这样一个花园中,每逢祭扫之日,后人可踏着和风,迎着熙日来缅怀他们。

二、规划设计理念及构思

塘沽烈士陵园整体占地成长方形状,但规划方案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规则式设计,而是从现代造园理念上入手,规划出曲线优美、摆位和谐、分区明显的现代陵园。陵园共分为公园景区、广场碑林区、主题纪念区和山水背景区四个区域。陵园以山水背景区人工堆砌的土山为背景,,一条水系穿过主题纪念区和广场碑林区直达公园景区与自然汇合于前园,形成了“生命之水”。在东侧背景区形成一个自然的湖面。陵园背景是山、水、亭、台和郁郁葱葱的大树,形成主题纪念区被自然风景所怀抱。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鲜花草坪,一座挺拔壮观的主题纪念碑和整齐的无名烈士碑林,再加上弧形烈士墓地。充分显示了本园:“青山赐吉地,佛主度众生,历史积恩泽”的风水佳境和浓郁人文气息。

三、各区详细规划布局及主要部位营造方法

1、公园景区

公园门口按使用功能设置了陵园主入口和管理处入口,门口外根据使用要求规划出一块供游人停放车辆的停车场,停车场采用成品合成材料的草坪砖,既能使停车场焕发绿色的生机也能使停车场地面增大雨水渗透性。

进入陵园的公园景区,展现在游人面前的不是传统的规则主路与绿地,而是采用自然手法形成的多方向甬道,把绿地分割成几块不规则的景观地块,在路边的绿地中以各类花卉及丛生灌木配置,绿地深处则以高大的常绿乔灌木衬托,局部点放一些以烈士相关的雕塑,充分使本区形成了景观优美而又不失主

题陵园过渡区,多方向的甬道使游人更能充分的欣赏到本区的各处景观,同时本区的设计也体现了园林营造中“障”的运用。

2、广场碑林区

广场碑林区位于陵园的中部,由公园景区多方向甬道汇合而成的主通道贯穿其中,将碑林划分成两部分,在主通道通向广场的中央设置了本园的主题纪念碑,和两侧的碑林区共同形成了此区的庄严性、祭奠性和教育性。碑林区以人工堆砌的方法营造出坡形高地,使一排排整齐的青石无名烈士碑有序的安放其中,碑林的植被则以鲜花、绿草来衬托和抚慰那些无名烈士,按几条放射线条在碑林区栽植四季常青的松柏植物,则寓意着烈士们永垂不朽。

3、主题纪念区

以现代建筑手法和寓意性相结合创造的,位于陵园的后半部。一座方形现代的纪念馆坐落其中,馆前几瓣绿地和主通道广场共同形成了火把的形状,体现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像火把一样永远不会磨灭,纪念馆后侧的广场和弧形烈士墓地记录了一些有记载的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与纪念馆共同体现了此区的纪念、瞻仰、教育意义。“生命之水”在此区的延续给庄严肃穆的纪念区增添了一线生气,象征着我们塘沽儿女秉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更好、更快的建设好祖国,将革命先烈们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烈士墓地以人工堆砌的方法做出台阶形地形,烈士墓按地形安放其中,墓前修建石材甬道,供游人瞻仰之用,广场采用青色石材铺设,展现此处的庄严性。

4、山水背景区

此区位于陵园的最后位置,主要作用是形成陵园的背景,并体现园林山水的美景,使烈士们安放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此处的湖泊也是生命之水的源头,

故湖泊的建造应美观、优雅,驳岸采用自然湖石营造,湖泊延岸设置甬路,局部设置木栈台和亭廊,供游人休憩,湖边绿地栽植垂柳,湖泊左右及后侧绿地形成高低错落的起伏丘陵,植物以松柏和高大的乔木为主。

5、甬路及铺装

陵园地处平坦的平原地带,为使其形成各具特色的园林空间,利用原有和改造原有地形,在满足园路坡度的前提下,地形地貌的塑造以不破坏整体布局和规划就势修建的原则。园路共分三级:一级主干道路宽4米;环绕全园的甬道为二级次干道,路宽2米;湖边甬道和烈士墓碑前甬道为三级路,一般为小步道和次园路,路宽1.2-1.5米。二、三级甬道两侧适当设置平台和小广场,平台和小广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有主体意义的小型雕塑、坐凳和一些建筑小品。

广场铺装分区域有选择性的用材,主道和前广场采用黑白相间的石材铺设;广场碑林区采用青色石材铺设,后广场及纪念馆广场采用青色石材铺装;穿水系的小桥采用青石桥。

6、绿化配置

入口公园景区植物主要以松柏、落叶乔木为主,配合花卉、小灌木及部分主题小雕塑,形成生命和谐之美,使游人穿行其中有一种融入自然的感觉,而又不失主题。主要品种有黑松、油松、桧柏、龙柏、银杏、法桐、白蜡、木槿、紫叶李、碧桃、月季、玫瑰、草花等。

广场碑林区和主题纪念区植物配置以松柏、花卉为主,配合常绿灌木及球类植物,体现本区域的庄严肃穆和烈士们万古长青。主要品种有黑松、油松、桧柏、龙柏、黄杨球、紫叶李、碧桃、月季、玫瑰、草花等。

背景山水区因其意义及公园主题,故在植物配置上宜采用松柏、落叶乔木为主,以观赏类灌木、花卉进行装饰,湖边栽植垂柳,湖内栽植水生植物,从

而更能体现湖光山色的美景。主要品种有黑松、油松、桧柏、龙柏、国槐、法桐、白蜡、垂柳、木槿、紫叶李、碧桃、玉兰、月季、玫瑰、荷花、菖蒲等。

四、陵园技术指标

陵园总占地面积:28536㎡

陵园建筑建筑面积:3450㎡

园路及广场铺装面积:5680㎡

绿地面积:12136.36㎡

水体面积:3680㎡

绿 化 率:42.53%

设计、编写:刘海华

日 期:2006年11月20日

篇二:《参观烈士陵园策划书》{烈士陵园参观规划}.

主办方:汽车工程系团委

承办方:汽车工程系团委桂圆军团{烈士陵园参观规划}.

一、活动目的:

缅怀先烈、让团员们学习先烈们的顽强精神;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抒发爱国精神,激发爱国激情,促进爱国教育。

二、活动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桂圆军团文明意识、公寓意识,创造良好社团环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提高桂圆军团整体素质、精神以及对国家的热情和自己理想前途的规划。

三、活动主题:

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团队精神。

四、活动地点:{烈士陵园参观规划}.

常州烈士陵园

五、活动时间:

2011年4月1日——4月10日之间

六、活动流程:

1、社团成员必须参加、校友自由报名、以集体祭奠方式,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祭奠活动。

2、活动具体时间:上午9点在学校门口集合。9点10分出发,9点40至达烈士陵园或直接在烈士陵园门口集合,10点活动正式开展。11点40分结束。

3、下午可自愿组织踏青活动,去“瞿秋白故居”也可返校。

七、特色游戏:

1.每人都要列出一个伟人或烈士名字的事迹。

2.每人都要扫一个烈士墓。

八、经费预算:

1.车费、饭钱自理;百花、花圈自理。

2.横幅一张20元。

总计:20元

九、活动策划: 总策划:江燚

策划:江燚、周晓春

指导老师:沙胜南

组织:社团组织小组

宣传:社团宣传小组

十、注意事项:

1.严格服从集体安排,不以各种理由私自离开队伍单独行动,有事向团长请假。

2.在外注意个人仪表形象、不做影响社团声誉的事。

3.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4.爱护环境,绝对不许乱丢垃圾。

5午餐自理。

主办方:汽车工程系团委

承办方:汽车工程系团委桂圆军团

负责人:江燚、周晓春 指导老师签字:

2011年3月29日 10:23:52

篇三:《参观烈士陵园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缅怀先烈、让团员们学习先烈们的顽强精神;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抒发爱国精神,激发爱国激情,促进爱国教育。

二、活动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桂圆军团文明意识、公寓意识,创造良好社团环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提高桂圆军团整体素质、精神以及对国家的热情和自己理想前途的规划。

三、活动主题:{烈士陵园参观规划}.

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团队精神。

四、活动地点:

常州烈士陵园

五、活动时间:

2011年4月1日——4月10日之间

六、活动流程:

1、社团成员必须参加、校友自由报名、以集体祭奠方式,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祭奠活动。

2、活动具体时间:上午9点在学校门口集合。9点10分出发,9点40至达烈士陵园或直接在烈士陵园门口集合,10点活动正式开展。11点40分结束。

3、下午可自愿组织踏青活动,去“瞿秋白故居”也可返校。

七、特色游戏:

1.每人都要列出一个伟人或烈士名字的事迹。

2.每人都要扫一个烈士墓。

八、经费预算:

1.车费、饭钱自理;百花、花圈自理。

2.横幅一张20元。

总计:20元

九、活动策划:总策划:江燚

策划:江燚、周晓春

指导老师:沙胜南

组织:社团组织小组

宣传:社团宣传小组

十、注意事项:

1.严格服从集体安排,不以各种理由私自离开队伍单独行动,有事向团长请假。

2.在外注意个人仪表形象、不做影响社团声誉的事。

3.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4.爱护环境,绝对不许乱丢垃圾。

5午餐自理。

主办方:汽车工程系团委

承办方:汽车工程系团委桂圆军团

负责人:江燚、周晓春

指导老师签字:

篇四:《烈士陵园设计说明 2015.1.20》

濮阳“烈士陵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1设计依据

1、濮阳县经纬测绘有限公司提供的测绘图.

3、河南省城建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的招标文件HNCJ-15-0103.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

1.2项目状况

1.2.1区域位置

濮阳“烈士陵园”项目基地位于濮阳市濮阳县南环路中段路南。烈

士陵园的北侧为南环路,西侧有规划路,东侧则是马颊河从陵园周边穿

过。项目基地总体来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1.2.2用地条件及项目概况

濮阳烈士陵园的总用地面积35亩。主要建设内容:一是重新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铺设纪念广场、建设烈士纪念馆、管理用房;二是建设各类纪念雕塑墙和碑 体、对纪念展馆进行装修和采用声光电模拟作战现场等现代技术、触摸电子屏自动翻页查阅烈士生平和先进事迹等;三是对烈士墓区进行改造,修建烈士陵园道路、绿化等。

另外,建设的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三层,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

1.3规划构思

1.3.1设计理念

本项目属于“再生型 ”的烈士陵园规划设计。由于旧有的纪念馆

1

建筑功能不能符合新时代,新设备的使用要求,故在原有的陵园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建设。在规划中不仅仅体现出烈士陵园的纪念性,同时也注重表达陵园的文脉性。规划在保持现有的规划格局的基础上,对空间的序列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理,使得序列更加完整,同时也保留了现有建筑的一些元素,使得新老建筑之间传达出一种联系,表现出场所的文脉特性。

同时,规划建筑也更重视陵园建筑的公众性。在保持纪念性建筑严肃规整的一面的同时,也作出了人性化的改变,烈士陵园也同时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整个城市的绿化体系中。

1.3.2交通组织

濮阳烈士陵园在北侧临濮阳县南环路,西侧临城市规划路。结合项目基地的人流和现有的道路交通条件在在南环路上设置了基地的主要出入口。由主入口进入后可分别进入业务用房和纪念馆建筑。

1.3.3空间流线

濮阳烈士陵园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了两条轴线,空间的序列以“起”“承”“转”“接”“升”“终”来组织整个园区的流线。

基地北侧的广场作为整个规划序列中的“起”,由入口广场进入的

南北轴线的陵道作为空间序列中的“承”。同时把人流导向了烈士纪念碑所在。烈士陵园的纪念广场作为整个空间序列中的“转”,在烈士纪念碑的周边以植物的围合来突出空间的概念。人流在此汇集后可分别由东西两侧进入业务辅助用房和烈士陵园的纪念馆建筑。外来人员的主要纪念性活动就在东西向的轴线上进行。

由纪念碑向东走是陵园中的谒陵道,这是整个空间序列的“接”。为了强调这一空间序列,在烈士纪念碑的纪念广场和谒陵道之间设置了两根望柱,以此来突出这一空间序列。在在走过近70米长的谒陵道后则进入了整个陵园的核心纪念广场和纪念馆。这是整个陵园空间的高潮部分,为了突出这一建筑的主体,我们设置了2.7米的高台,纪念馆内

有与城市相关的爱国教育展览陈列,也有祭祀活动相关的展览陈列。

1.2.4绿地景观系统

濮阳烈士陵园整修改造工程是在原有的陵园基础上进行涉及的,园区的绿化设计以维护现有园区的大生态环境平衡为宗旨,在保护和利用

好现有的植物和植物资源的前提下,把不断提高树木覆盖率和风景环境质量作为绿化规划的主要原则。

为了突出墓园性质的植物配置原则,并考虑烈士陵园作为城市公园的潜在作用,着眼于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以造成肃穆优美的陵园

2

景观。濮阳烈士陵园的在规划设计中采用了线面结合的景观设计手法。陵园以中间的东西轴线作为主要的祭祀场所,在景观的配置上以线形风景为主,以陵道空间来体现景观的深远。在纪念场所的两侧则是面状的风景,以大面积的种植绿化来弱化城市交通对于陵园整体环境的干扰,营造出寂静,深远,庄严肃穆的心理感受。

在谒陵道两侧种植行列树,强调陵道的深远,起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在零道两侧的陵园中,其陵园的主要定位是游园性质,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补充,主要种植景观树,以形成春夏秋冬各个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观个特色,园区四周则种植保护性树种。整个陵园的绿化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以松柏等常绿树种为主体,辅以大片的黄杨,侧柏,地柏以及

迎春。连翘等灌木塑造出陵园空间庄严古朴的氛围,同时陵园的景观体系也可以形成完整和富有层次的景观绿化系统。{烈士陵园参观规划}.

各区按照性质的不同布置休息区,小径,雕塑小品等,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休息活动场所,使绿化与地形。建筑物,铺地,水体等要素共同构成不同的景观特色。

1.4建筑设计

1.4.1 规划布局

濮阳烈士陵园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考虑了原有的建筑平面布局,在遵从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造。首先,在主入口的选择上,把原有的入口往西侧挪移和原有的纪念碑形成一个南北向德空间轴线。其次整改了业务附属用房,使其在平面组织上和东西向的轴线形成对景。同时也考虑将来在西侧规划路上开口,次入口作为后勤业务用房的单独出入口。

整改后的建筑空间以一个“L”的轴线组合完成了整个祭祀活动的

序列组织。

1.4.2 设计风格

本方案建筑设计强调简约明净的现代建筑风格,抛弃不必要的装饰元素,以大尺度,全方位的幕墙形式展现了祭祀性建筑的宏伟性和庄重感。 3

1.4.3 建筑功能

濮阳烈士陵园建设的总建筑面积按设计招标文件为5000平方米,其中修建的纪念馆建筑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在实际的设计中,纪念馆建筑设计层数三层,建筑高度14.4米,建筑面积2986.83平方米。业务用房设计层数2层,建筑高度8.25米,建筑面积1989.80平方米。

设计地上总建筑面积4976.63平方米,容积率0.21。

业务用房的主要功能设置为后勤管理办公用房,每层的建筑层高为3.9米。

烈士陵园纪念馆建筑层数三层,一层层高设计为5.4米,二层层高设计为4.5米,三层层高设计为4.5米。其中一,二层为爱国教育展览陈列,三层为相关祭祀活动的展览陈列。

正对烈士陵园纪念馆设计有纪念馆的主体纪念雕塑,纪念馆背后有原有陵园的“日月永恒”主题雕塑,和纪念馆建筑形成前后对景。

1.4.4 建筑外形

纪念馆建筑在设计中注重表现建筑的庄重和肃穆,建筑整体体形简单,方形的建筑盒子从中间劈开以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寓意革命烈士在濮阳解放中的开创性作用。

1.4.5建筑材质

濮阳烈士陵园的主要材质为玻璃和石材。主楼外立面主要采用了石材,石材上面刻画浅浮雕。玻璃材质则在厚重的石材中显出一丝空明。

石材采用红色,中间施以白色的石材质作为装饰。建筑试图通过中国传统的红白二色来表现“生与死”的概念。

1.4.6消防设计

规划设计的烈士陵园纪念馆耐火等级为二级,,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有两部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出入口离最近的室外出入口不大于15米。

4

1.5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其它国家规范及标准

甲方提供招标文件国家规范及标准

2.2设计条件

基本风压:0.45KN/m2

GB 50068-2001 GB 50223-2008 GB 50009-2012 GB 50010-2010 GB 50011-2010 GB 50007-2011 JGJ 79-2012 GB50204-2002 GB50202-2002 结构2010 5

篇五:《香格里拉县革命烈士陵园景观规划及设计研究》

香格里拉县革命烈士陵园景观规划及设计研究

[摘 要]当下,革命烈士陵园建设方兴未艾,人们兴建烈士陵园在满足生者追思、缅怀先烈、宣扬革命传统精神、教育后人及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对陵园景观美学、园林意境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藏族雪域建筑文化特点与佛学文化,借鉴中国传统陵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探讨香格里拉县革命烈士陵园景观规划及设计。

[关键词]烈士陵园;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1 香格里拉县革命烈士陵园概述

香格里拉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美丽的香格里拉县县城的西南方向,长征路与团结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约20000㎡,为旱地,无水域。整体地形呈递进式阶梯状,原有建筑布局基本以烈士纪念碑为中心,纪念碑前方为陵园入口区,后方为墓园区。经实地调研,发现该陵园存在以下问题:

(1)整体规划不够严谨。如原入口大门位于入口区偏左方向,未处于横向轴线的视觉正中央位置,缺乏对称感。陵园缺少服务于参观者的接待室,没有陵园管理人员办公室及相关祭祀用品的商铺和供人们使用的卫生间等。

(2)整体建筑缺乏藏族特色。有庙宇之感的陵园入口大门,三重斗拱将重檐屋顶托起,屋顶装饰黄色琉璃瓦,屋脊上安装各类麒麟怪兽,汉式风格十分浓郁。在色彩方面,黄色屋顶与门檐浅蓝底色搭配极不着调。

纪念碑整体造型缺乏藏族“柱”、“塔”特色。方形碑体上小下大,有一定的藏式柱体收分感,但不够庄严、雄伟,给人以笨拙感;碑底置于二层台基上,台基面积大约10㎡,四周预留容纳参观者面积太小;碑体四周没有装饰性图案;纪念碑上部所嵌入的烈士人物造型,外刷绿色漆,有泥塑感和童趣感;碑顶的雕塑太小,正常的仰视角度难以观察其貌。

(3)植物种类缺乏美观性、多样性,园林意蕴有待再塑。从陵园栽种的植物现状来看,除陵园入口到纪念碑两边栽种的松树具有纵深感,其他区域的植物栽种有些乱植现象,没有运用相关种植手法(孤植、对植和群植)达到景观空间效应。

(4)墓园区内烈士墓地排列杂乱无序,缺乏秩序感;由于陵园缺少绿化维护人员,坟头、坟基周围已杂草丛生,从远望去,酷似一个个凸起的草垛;墓地周围零星点缀的植物,对整个墓地没有达到一定的空间围合作用。

2 景观规划理念

该陵园是红军长征精神万载永存的见证之一;是逝者的安息乐园;是生者追

篇六:《陵园规划设计浅谈》

陵园规划设计浅谈

一[内容摘要]

陵园,这个被人们喻为人生后花园的场所正在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向着园林化、艺术化、立体化、个性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本文就陵园景观规划设计实例,结合“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这一设计理论,从规划目的、设计原则、经济分析、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阐述对现代陵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二[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陵园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规划模式

三[正文]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也就为园林绿化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而作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分支——陵园规划设计,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陵园规划设计有其特殊性,但也要结合时代特征,除了些风水学说之外,人文纪念园、公园化等设计理念被融入其中。

中国几千年来认为“入土为安”——死者必须埋入地下的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必须依附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入土为安”实际上是这一哲学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我们常用的汉字“葬”,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观念:死后放入土中,下面填些树枝,上面洒些土,种上纤草。《易经》中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的不少学者均从理论上阐说了这一习俗。他们认为:“万物不能越土而

生,人亦万物中一物”,所以死后要归于土,又说“人由五土而生,气之用也,气息而死,必归葬于土,返本还原之道也”,所以“葬者”,乃五行之返本还原,归根复命;而教化之变达也,将人死后入土,提到教化的高度。

但是,无序的孤茔野坟在城市边缘的路旁、沟边散乱地扩展是不可取的,严重损害卫生、观瞻和节约用地原则。在全国提倡火葬的情况下,墓地仍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着。“阴宅”挤压““阳宅”空间,也不利于阴阳平衡。集中的有序的城市公共墓地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用地。人类敬祖宗悼亲人的精神情操,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祭祀活动,也是一种传统习俗,但是现行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和有关杂志缺乏城市公墓内容,在一般城市总体规划中甚至没有陵园用地项目。 因此,陵园的规划与设计也就显示出了其迫切性。笔者曾有幸参与过几个陵园的规划设计,并且参观学习过几个规模和设计手法都达到一定深度的的陵园,本文就以温州翠微山陵园改建工程为例,浅谈一下陵园规划设计。

概况(翠微山陵园):

翠微山烈士墓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192平方米,现已安葬185为烈士。由于建设年代久、墓区规模小、悼念广场狭窄等原因,烈士墓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悼念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据此,翠微山烈士陵园的改扩建工程,将集“烈士墓、纪念馆和纪念碑”于一体,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上规模、上档次。

根据方案构思建议,陵园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总预算投资为

1.6亿多远;计划建设可容纳2000人至3000人的悼念广场、一座宏伟庄严的纪念碑、400座烈士墓,还将兴建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纪念馆,在馆内设序厅、

机动厅、多功能厅和五个分类展厅,并建设集散广场、烈士英名录长廊、革命浮雕和小纪念碑等。

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温州市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今日,温州已经成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翠微山位于温州中心区的北面,背靠瓯江,南部山脚有大片市场,学校和住

宅。翠微山烈士纪念碑位于翠微山南面山顶上,是以纪念碑为主景,另设烈士陵园的纪念陵园。目前陵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道路系统不完善,陵园内人工建筑繁杂,陵园出入口不明显,人流集散不方便叶没有停车场所,广场面积狭小,不利开展悼念及教育活动,管理服务设施缺乏等等。翠微山烈士陵园占地小,档次低,与当今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明显的不协调。

建设好烈士陵园正是可以告慰烈士英灵,缅怀先烈一直,弘扬先烈丰功伟绩,增强后人的历史感和革命荣誉的最好途径。同时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追求正确的理想和信仰,都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现状分析:

优势:1、植被丰茂,生态功能平稳优质,环境优美,无污染源。2、山体面积较大,规划范围达到一定的规模。3、背靠瓯江,与江滨路、江心屿形成景观视线对望。4、交通便捷,南部有市场、下学校及住宅。

劣势:1、景观特征明显,但丰度不足。2、植被单一,林相单调,秋色叶树种较少。3、有一定的水电设施基础,但远远不能满足功能需求。4、人工建筑多且杂,与整体环境不协调。

历史文脉:翠微山以山色“苍翠幽微”而得名。旧有摩崖“翠微”两字,现已湮没。入境山门有清光绪年间举人徐清来楷书“既受帝帙,亦聚群英”集句一联,字体淳朴,笔力遒劲。 翠微山早年为儒、释、道二教活动场所,有卫星楼、观音筹、文昌阁、天后宫等名胜古迹。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