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篇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一)

1《望海潮》 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2: 3 : 4 《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5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以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且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6《雨霖铃》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7 《雨霖铃》离别时: 。

8 《雨霖铃》下阙以乐景写悲情,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9《雨霖铃》一词中既交代了秋天 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

10柳永《雨霖铃》上阙中虚写的句子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阔”字极为相似。

11《定风波》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12《定风波》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13《定风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洒脱旷达情怀的句子: 14苏轼《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诗句是:,。

15在《定风波》中,“”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

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1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

1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

1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屑的句子: ,,。

1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因时光流逝而忧愁感慨的句子: ,,。

20《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落日”和“鸿雁”抒发了游子之愁。

2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

22《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词人用典抒情,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光阴的感慨的句子“,,”。

2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风云,驰骋疆场,表达了当年刘裕北伐的非凡气势的名句是: , , .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

2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2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写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27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篇以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衣涤净尽。 28以乐景写哀情可以使哀伤的情感表达得更出色,《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这一手法同时 用典表明对淡忘国耻的担忧的句子是:,,。

29作者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热切报国但无人问津的感慨,运用典故表现自己虽已暮年,但壮心不已,也想为国而战,抒发了慷慨悲壮苍凉强劲的最强音的句子: :,?

30《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的典故,以古喻今的句子是:,,。

31重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日子,《醉花阴》中的李清照重阳节却过得很凄凉 ,上阙一语双关的句子是: ,,。

32《醉花阴》中化用陶渊明诗句暗写菊花的是:

33《醉花阴》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34李清照《醉花阴》中,既写出了时间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词人百无聊赖的愁的两句是: ,

35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鞭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这样的比喻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3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感叹人生空幻,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情感,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

37苏轼《念奴娇.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8欧阳修《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句运用了递衬,以好衬更好或以坏衬更坏,也叫正衬手法,柳永<雨霖铃>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 , , !

3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0《念奴娇 周瑜的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

4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赤壁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

42《念奴娇 ”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功名早城,而自己鬓发斑白却仍无建树,表达壮志难酬的郁愤和感慨。

44李清照《声声慢》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

45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有“”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46菊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清照在《声声慢》?”

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47形容愁绪,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这是极言其多。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代之。

48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49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50”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1《望海潮》 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 卷霜雪,天堑无涯。

3 《望海潮》:

【篇二】“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醉花阴导学案答案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四《醉花阴》

主备人:胡伟华 审核人: 授课时间:2011年5月“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解读意象,体会情感。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1、解读意象,体会情感。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难点: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赏析

知识链接

(一)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 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 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 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 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由亡国到丧失亲人,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 易安 居士, 宋 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金石书画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前期词多写 悠闲 生活,词风 清丽婉转 ,后期词多 叹悲惨身世 ,沉哀凄苦,有时也流露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 格律 ,崇尚 典雅精致 ,提出“ 词别是一家 ”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后人辑有《漱玉词》。

2、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3课前预习:

(1)、给划线的字注音

雨疏风骤 ( )( ) 愁永昼( ) 瑞脑( ) 玉枕( )

(2)、解释下列词语

永昼

瑞脑销金兽

把酒

销魂 三、新知探究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5、“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赏析“人似黄花瘦”的“瘦”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明确: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四、达标检测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描绘了什么景象,抒写了什么感情?

答: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由花及人,容易让人感叹美好年华的消逝。回房倚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衬托出女词人的凄凉,冷清与孤寂。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运用哪些典型意象,以突出作者情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答:“月”“雁”——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我们想,作者在雁字飞回之际,不见锦书,只好系舟归来,“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月光如此皎洁美好,却只能独倚栏杆”,眼前有景赏不得,她所能做的就只有独自发愁。

译文: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篇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醉花阴

高二语文新授课教学案

《醉花阴》教案

主备人 日期

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读诗词:选李清照前后期的几首词品读感受,探究时代与人的经历与情感在词作中的反映。

2.解读意象谈人情:参照李清照词中的“黄花”“瘦”“病”“酒”“雁”等多个意象,解读李清照其人其词,体会其情感。

3.在诵读涵咏中体味李清照词和谐的艺术张力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解读李清照词中的意象,体会其词中蕴蓄的情感。

教学难点:涵咏体味李清照词自然巧妙的艺术手法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默写《横塘路》

二、 导入新课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她,出身名门气质娴雅;她,诗文书画无不通晓;她,曾生活幸福爱情美满;她,又不幸经历离合丧乱;她,开创易安词体;她,极是当行本色;——她就是宋代婉约词宗易安居士李清照。中国文学女子的第一,中国女性的骄傲!

三、 品读鉴赏《醉花阴》

(一)一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

提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点评。

(二)二读:整体感知,体会感情基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展示交流:说说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

明确:感情基调:

本词内容:

2.生成交流:你从《醉花阴》的哪些信息中看出词人写的是思念丈夫?

明确:

(三)三读:咀嚼品味,引导学生抓住意象,体味感情,探究艺术效果。

学生小声轻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感受在诗中看到的事物:薄雾、浓云、玉枕、纱厨、酒、黄花等。

小组讨论,咀嚼品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中,意象有何特点?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明确:

2.感受在诗中触到的:凉意。师生讨论交流:“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凉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四)四读:想象入境

听教师范读,把你心目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你的语言勾勒出来。

明确:

(五)总结:

培根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伟人在谈话”,其实读一首好词也就是与词人的穿越时空的交谈。学者沈曾植赞誉易安之词“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有灵,后者当许为知己。”

四、 定时训练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从感官的角度来看,这首词侧重于从 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词人从“昨夜”写起,通过 展开联想,然后化为视觉形象“应是绿肥红瘦”。

谈谈“绿”“红”分别指代什么?“肥”“瘦”分别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