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作文


篇一:《关于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特头疼的事情》

关于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特头疼的事情,而且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更让我们教师头疼,短小,空洞,只是应付任务。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作文教学难以提高,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去解决,结合我的教学生活,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谈起:

首先,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点符号运用少,段落层次不明。

在作文批阅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的作文前边只有逗号和最后一个句号,要么就是全文只有一个自然段,层次不清。

二、篇幅短小,内容空洞。

学生的作文大部分篇幅短小。一篇文章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写的过于简单,更有胜者无话可写,所以篇幅短小。还有个别学生作文空没无物,如记流水帐一样,没有重点,内容与题目相差甚远。

三、作文语言平淡,布局缺少艺术性。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是就事说事,毫无感情,语言冷漠,缺乏生机。不知从何开始,只是从开始说到结束。如同说别人的事一样。对于所学的手法运用较少。

四、书写潦草,错字不少。

在批改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同学书写潦草,错字更是家常便饭。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我们可能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讲的较少,而对于平时考试中的一些加标点的题也重视不够。

(二)写作要求过于笼统,平时收集材料不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三)缺乏学习精神,不能学他人之长为己用。

(四)作文拖批或批改粗略。

最后我谈一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些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1、平时教学中注意到标点的作用与语气所表达的感情。比如说双引号,在引用某段文字或某人说话。这让学生明白双引号的运用在什么情况下,对于问号,发问时,感叹号表示感慨时等。明确用法及其重要,效果较好。

2、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与观察的习惯。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渗透一些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身边事事皆可入文”,启发学生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和感受,写成日记,收集材料,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事可写,不会无话可写。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优秀习作,积累名言警句。

4、作文不能拖批,略批。重视修改文章。

5、讲评方式,激励为主,寻求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篇二:《让人头痛的家庭作业》

让人头痛的家庭作业

佘家镇小学 王延凯

开学一周多了,每天检查作业总是有几本“特殊情况”,拿不出他的家庭作业。不是说忘家里了,就是说找不到了,其实他们是真的没做!

从他们的眼神中不难看出,话说的很干脆,但稍一盯问就露馅了。作业完不成,还要说谎,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强压怒火,沉静一会儿,也让他们自己想一想做的对不对,该怎么做?虽然我的怒气没有发作,他们也许从我的脸色中看出来了,都默不做声了,我问他们作业该怎么做,也都保证不上。{头痛作文}.

仔细考虑,寒假里孩子们都玩疯了,现在还没有回过神,到家一旦玩起来就忘学习了,所以应该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玩”,在玩中学!

(指导教师 方秀贞)

篇三:《作文怎样才能不“头痛”》

作文怎样才能不“头痛”

作为语文教师,各位同仁也许深有同感: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让师生不为之“头痛”呢?

一、改变观念,留心观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加强阅读,积累材料

现行的考试制度“以分取人”分数几乎成为升学的唯一标准。这样迫使许多学生,以至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无话可说,要使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读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厚积才能博发,写起文章来才“如有神”助。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

篇四:《孩子写作文往往头痛》

孩子写作文往往头痛,不过我们家小乐还是比较快乐的。小乐并没有成为一个写作文的高手,并没达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之境地,不过现在的他,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用他的笔很轻松地写下来。我认为,对于祖国语言文字能够熟练运用,并且有自己的思考,这就够了。

第一次写作文,小乐心得——不难写!

小学三年级刚开学不久,有一天放学,小乐很兴奋地说:爸爸,老师说,我们要开始写作文了,作文是个什么东西啊?作文难写吗?

我笑笑:作文不是个东西,作文不难写的,作文就是你平时说话,你怎么说话就怎么写,你平时说话难吗?

小乐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

也是凑巧,我们那儿刚好要举办一个“药王节”,其中有一项活动就是灯会,这个灯会是放在药王山上举行的,五彩缤纷,我想一定可以让小乐写作文的。于是对小乐说,今天晚上爸爸带你去写作文!他一听很激动:写什么作文啊?我说我们去看灯会,看完后回来写。我让他准备一个小本子,还准备了一个手电筒,上山用。

一切准备就绪,带着一个傻乎乎的、对作文充满向往的小学三年级男生,向着我给他埋伏好的作文圈子出发了。我一路交代着:看灯会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景点前兴奋?为什么会兴奋?从山脚往上看是什么景色?从山半腰看下来是一种什么景色?山顶朝下俯瞰又是一种什么景色?因为那座著名的药王山处在两江交汇处,可以说是处处时时景色都不一样的。还有,因为灯会的灯有各式各样的动物造型,我就问他,这个大象和恐龙有多大(他最喜欢这两种动物)?为什么会动呢?孔雀开屏和动物园里的真孔雀开屏有什么不一样?灯的颜色是怎么样变幻的?我认为,人有了,事有了,景有了,这个作文应该可以写了。

回到家,小乐很谦虚地问:爸爸,我怎么来写这个灯会呢?我说,你就按时间顺序一件件记下来,明天交给我。第二天晚上,他交给我一篇题为《药王山逛灯记》的大作,我一看,不得了,洋洋洒洒1300多字。我问,作文难写吗?他说,不难写。好,第一个目的达到了。

细细一看,还真像回事,虽然很啰嗦,连我没让他数的上山台阶他都留心数了,虽然有很多错字别字,我还是表扬了小乐:不错不错,蛮好蛮好。当然,我要当着他的面改病句,改错别字,他都很认真地“噢噢”,大概认为这是件很新鲜的事吧。

还是凑巧,那时我们县里刚好举行中小学生写作大赛,于是我就让他将改好的《药王山逛灯记》寄给大赛组委会,结果是他这篇处女作得了个优秀奖。小乐洋洋得意。

魔鬼式周记,段落、字数、时间——量化管理

在小乐的作文教学中,我实行了两个偷懒的办法,总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让小乐的写作上轨道,又不要让我自己太累着。第一个偷懒的办法是: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强行要求写三段,字数在300字以上。首段写出缘由并引出下文,中间段可以自由展开,结尾段把要交代的事情写完整。我的意思是,一定要完整,因为他要去适应作文考试的啊。

按这个思路,四年级就是四段,首尾两段,中间扩展为两段;五年级就是五段,首尾不变,中间扩展为三段。字数要求,四年级以上要求每篇不少于600字。六年级就不管这些具体指标了。

还有时间要求,也就是说,600字左右的文章,必须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为了这个30分钟,又强化训练了好长时间。先是用毛主席的故事进行励志教育,说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经常到闹市区读书,不管多闹都如入无人之境。那时我们家住着不大的房子,客人来了,小乐在做作业,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我就和小乐说,你要学习毛主

席,还要学习和尚的静心打坐,要进入到自己的写作场景中去,想你要写的人,想你要写的事,想那些具体的细节,认真地想,和文章中的人和事交流。这样你就听不到我们的说话声了。

第二个偷懒的办法是让他写周记。具体要求是,从四年级起,每天一篇,每周五篇,周六交给我检查。写作内容不固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头痛作文}.

每天一篇,太多了吧,要他命啊,小乐妈妈很心疼。我说,我是因人施教,你别管。开始几周,小乐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什么好写什么不好写。这个时候,饭桌旁的交流就成了他晚上写作文前的定题会了,这个有点像媒体的谈版会:今天有什么新鲜事?学校和同学中有什么新鲜事?上课上到了什么内容,哪些内容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成语还是一个定理?各科老师上课有些什么特点,哪个老师的课最吸引你,为什么吸引?上学路上碰到了什么好笑事?

这个办法的最大好处是有约束性,你想想,每天一篇,今天没写,明天就变成债务了。所以,“谈版会”的结果往往是,他晚饭一吃好,第一件事就是把周记快速地弄好,然后如释重负地优哉游哉地做其他作业了。

我把这叫做小乐的原始创作冲动。在小乐的这种冲动下,周六,一杯茶,慢悠悠,我常常是从欣赏的角度看小乐的周记,然后煞有介事地写一些评语。我在周记中看到了五花八门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我认为这种生活是非常真实的。

在小乐的笔下,他观察到了凌晨早起的环卫工人,“背着一把长长的扫帚,似乎要把夜空扫尽,扫出干净的黎明”;在寒冷的冬季,小乐经过公交车站,看到“穿着单薄的短裙的大姐姐们,围着长围巾,两手捧在嘴边搓手呵气,不断地轮换跺脚”;有他自己练骑自行车,练到嘴里磕掉了一颗牙的经历,还有他做坏事的证据。

一次我下班回家,楼下一位退休老师在大发脾气,谁家的小孩子这么淘气,把他一盆开得好好的菊花给折断了。我起初没当一回事,后来,在小乐的周记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大意是,他今天心情不大好,一步步上得楼来(我们家住五楼),在四楼楼梯口,一盆开得很高兴的菊花对着他笑,他就很愤怒,凭什么你这么开心,于是他就快速地狠狠地把一个很高兴的菊花头给掐断了。我看到这样的文字后,在这篇文章的后面批了两行字:写得很好!景由情生,观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一种快乐的心境。但你明天必须向楼下的爷爷道歉!

四年级的周记,小乐写满了三个本子,约150篇。他妈妈是他周记的忠实阅读者,甚至他的语文老师也常在她们教研组抢着读小乐的周记,估计是把它作为了解学生的一个有效窗口了。后来,语文老师也在班上要求全体同学写周记,小乐说,他把同学坑苦了。

连滚带爬地阅读,读不懂,跳过去。

我们家的沙发边上,一定放着两本字典,一本是《新华字典》,另一本是《辞海》,任其乱七八糟地躺在沙发的怀里。 一家人看电视,遇到一个什么字好像很陌生,赶紧吩咐:小乐,快去查一下看,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碰到一个新奇动物,赶紧请教他:小乐,这个你是专家,这是个什么动物呢?于是小乐只好很认真地读书,他会把名称、产地、体重、动物的习性,以及这种动物有什么故事,都向你如数家珍。还有,哪个国家发生战乱了,赶紧问他:小乐,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啊?有多大呢?为什么会发生战乱的?

你想想看,什么人一旦被称为专家了,他如果还不懂,那不是很没有面子吗?有的时候呢我们是真不懂,有的时候我们是装着不懂,不管你懂不懂,你一定要很诚恳,否则他会不高兴的。所以,小乐从来没有出过国,但两百来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啊什么的,他小学的时候就认得很清楚了。

台湾郝明义的《越读者》将阅读和饮食相比:主食阅读——“生存需求的阅读”,美食阅读——“思想需求的阅读”,蔬果阅读——“工具需求的阅读”,甜食阅读——“休闲需求的阅读”。而对于学校那些称为主食的教科书和教参书,郝先生认为,只能称为维生素A或者B。我们的孩子有许多是维生素吃多了,而需要长身体的各类食物却摄取很少,于是就营养不良。

我虽然没有那么科学合理地为小乐安排饮食,但一直在努力地做一些补偿的事情。饮食均衡,才能强身健体啊。

我一直以为,历史和哲学能帮助我们认识未来。所以我也是有意无意地给小乐“填鸭”。

《三国演义》电视剧正热的时候,有个朋友刚好送来一套65本《三国演义》连环画,借着电视,我先大致给小乐讲一下是怎么回事,于是就让他一本本地看,看到后来,小乐就给我们做老师了,关云长的大刀有多重,诸葛亮如何去借东风。后来,《水浒》热的时候,我们就用老办法炮制,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百单八将,他都能一个个地说出来。随着他读书的增多,我最后只好咬咬牙买下一套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二十册,意思很明白,如果要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历史,就一定要读正史。当然,我自己也是要用的,遇到不明的地方,就认真地翻翻历史,而不是跟着电视剧胡扯。

至于哲学就更有趣了。我曾向小乐吹过这样的“牛皮”,说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相连的,只要你想联系。他就难为我:那么怎样把我们楼下这棵树跟美国总统连起来呢?我的回答是:这确实可以联系的。首先,他们都是一定的物质,都以一定的方式存在着;其次,他们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都以一种方式在生活或生长着。第三第四我接着忽悠,虽然很牵强,但我是在告诉小乐: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相联性和相关性,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地湿了并不一定是下雨的结果,往地上泼一盆水地照样会湿的。这种思考方式大大打破了小乐原有的思考模式,他运用这种模式思考和写作文往往会出人意料。有一次,小乐甚至和我探讨地球爆炸后宇宙的格局问题,我大吃一惊,你怎么可以这样思考呢,他反问:你认为地球不会爆炸?{头痛作文}.

阅读有的时候并不需要一本正经。我们家里长年订有各类报刊。从小乐上小学起,我就给他订《微型小说选刊》、《少年文史报》、《小溪流》等等,随着他的年纪不同而选择订阅,细数起来,不下几十种,现在,当然要看《三联生活周刊》什么的了,因为他完全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让他学会独立买书。很小的时候,我就向小乐传授买书的“诀窍”,这可是我个人的经验,别人不敢传授,自己儿子没关系的。我觉得,一是你希望是主食还是美食抑或是蔬果甜食,内容一定要有所选择;二是出版社我是很注意的,不是看不起小出版社,我大多选择京沪等地老牌著名出版社,因为他们出版的门槛高,一般不太会有次品;三是一定要看一下书的前言、后记、目录以及最后的版权页,那上面有很有用的信息。通过这些判断,再加上合理的价格和书的设计,你大致就可以选择一本书了。开始我是带着小乐买,几次以后,我们一起进书店,通常都是我给他规定:今天你可以买三百块钱左右的书,后面我就不管了,往往是他买的书,我也要拿来翻翻的。有一次他居然买了本霍金的《时间简史》,让我对小乐的读书方向有了新的认识。

小乐问,对于读不太懂的地方怎么处理?我一向的原则是,一些地方读不懂没关系,爸爸也有很多书很多地方读不懂的,读不懂的地方跳过去就是了,连滚带爬地跳过去,读到最后可以再回过来读,总有会明白的时候。

小学六年级的古文选读,我倒不认为是维生素,而是美食。古文的关键是读和背,估计大家都知道,不多说。

拳打脚踢的散打时代,投稿,写小说。

前面我讲过了,小乐的作文,在他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基本不管了,这个基本不管,就是我不再一字一句地替他改,而是和他讲立意,讲结构,讲人物,讲语言。

初一时,世界环境日快要到了,他们老师又布置作文了。怎么下手呢?环境,这个范围太大,小乐显得很头痛。我知道,这样的思考是好事,他已经不满足一般的思路,想出点新。所谓出新,一是内容,一是形式,你认为哪方面可以出新?小乐说,我想写世界各地人们的环保理念。好的,但这个范围很大,内容难出新,只有想想巧妙的结构了。

小乐床头有一个地球仪。这时,小乐顺手把地球仪摸着快速转了几圈,哎,有了,我就用卫星来扫描地球,找四个点,写各国各地区人们的环保。我说,这个主意不错,操作也简单。于是,《一颗人造卫星的日记》就诞生了,他用拟人的手法,以卫星的口吻,写了中国大陆和香港、欧洲、非洲四个地方不同的环保细节,再加几句前言、后记,文章就像样了。{头痛作文}.

我说小乐的散打时期,是他的习作经常在各个报刊投稿的时期。四年级的暑假,他在乡下爷爷家待了很长时间,回来后,看他的周记里有一篇《我晒黑了》,我觉得,他不写其他,只从晒黑着手,写他快乐的暑期生活,特别是他和爷爷一起做一些“体力活”,很有意思,既知稼穑之艰辛,又体味粒粒辛苦,真是件好事。于是我就怂恿小乐:《少年文史报》经常有学生的习作发表,你何不寄去试试?结果是,他的文章被放在显著位置发表,还得了12块稿费,他的语文老师也引以为自豪,因为这都算她们的教学成绩啊,据说评职称评先进都可以派上用场的。

有一年,大概是初二的暑假,小乐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后忽然心血来潮,他也要写一部类似的小说。小说可不是那么好写的,他冥思苦想,一会儿去查中文辞典,一会儿去翻英语辞典,又去看什么世界地理,折腾来折腾去,大约有一周时间,他的现代版的鲁滨逊漂流记终于“杀青”。对于他这一万多字的劳动果实,我当然要装得兴致勃勃,不管写得怎么样,都要给他高度的评价,因为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小说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他已经深知写作的难度了。那些写作前的准备,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是必须的。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在写武打小说玄幻小说,打来打去,冤冤相报,男女情仇,南宗北派,这种写作过过瘾可以,但收益实在不大。

小乐高二的春节,我让他当了回作文老师。小乐的堂妹小越那时刚读初一,其他功课都好,就怕作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炉在等春晚,这时候他婶婶发话了,小越的作文不太好,请大作家指导一下。我一看情势难推,于是就近找了个话题。电视间有一幅为迎新刚换上去的窗帘,这个时候,窗帘是半卷着的,只显示上半截画面,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有茂密青翠的森林,有草地,有人,有只露小半的池塘,有亭子——大作家开始出题了,请大家展开充分的想象,这幅画的下半卷会是什么图景?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描述为本幅画取一个标题。

为配合我的工作,大人们也都装着很认真的样子,一个个发言踊跃,思路也相当开阔,我见大家说得差不多了,就将下半截画缓缓展开,这个时候,场景不亚于拍卖会什么的,大家都屏声静气,都在检验自己是不是有比别人不一样的观察力。

这样的过程是很有趣的,待高潮下来后,我开始给小越同学布置作文题:请把刚才的场景记录下来,并取一个标题。接着布置,小越的作文初稿写完后,交给小乐哥哥,小乐全权指导。一石二鸟啊,我很得意。小越同学很麻利地跑到楼上开始作文,40分钟后,小乐同学指导。他叔叔很着急地问小乐:小越的文章写得怎么样?小乐很含蓄地回答,还可以的!这下,他叔叔放心了,他很相信小乐。

小乐后来如法炮制,指导小越妹妹,将文章修改好,伊妹一点,投到当地一家媒体,这个时候很多媒体都在刊载中小学生关于寒假生活的作文,结果是,小越的《早春》,开天辟地赚得了50元稿费。作文关就这么轻松地迈过了。

小越同学今年在重点中学上高三,成绩好得很。小乐同学则大学快毕业了。

“锦囊”四则

第一,长和短。小乐的作文一开始都写得比较长,因为我和他说过,作文就是说话,他记得很牢,说话不可能做到很简洁。一段时间后,我就告诉他,这段可以有,这段不可以有,为什么这个可以有,为什么这个不可以有,要看具体文章。一梳一理,长文章就变短文章了。这就是作文书上说的剪裁和选材。如果你一开始就和他讲这些道理,一般的孩子肯定是云里雾里。

第二,角度小,角度新。小是新的前提,新是小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小乐的周记大多都能按照这个要求,题材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很搞笑,好看。{头痛作文}.

第三,修辞表达。把话讲通是语法,把话讲好是修辞。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表达效果完全两样。起初训练的时候,往往要具体到一句话。比如柯受良驾车冲黄河:1点58秒后,一条抛物线从山西的一端划到了陕西的另一端,跑车准确落到了预定的着落点。

第四,功夫在诗外。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篇五:《作文,怎样才能不“头疼”》

作文,怎样才能不“头疼”{头痛作文}.

对于教师来说,教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这样的现状,无疑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教学生写作文?有的教师让学生找一些好的文章背诵下来,以期望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也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己去写,以期望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我感觉到这两种方式方法见效慢,且收效甚微,反而是苦了学生,累坏了老师。因为作文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每一篇文章都凝结了作者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如何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激情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我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素材,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为写作文夯实基础。

1.玩中找趣。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如,在户外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观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甚至想法体会,在文章结尾部分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仅不会感到无素材,而且思路畅达,中心明确。

2.画中寻趣。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也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幅画,起个名字,编个故事,能完整的讲给同桌听,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便成了一篇作文。

3.浓情引趣。能牵动感情的事,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某个学生生病了,大家一齐来关心他、照顾他、帮助他;有的给他补课、有的喂他服药……这样的场景,记录下来,有话可说,也容易成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细心观察

1、观察生活中的物。生活中的物大致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气味、感触等几方面进行观察了解,在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动用眼、口、鼻、耳、手,从不同方面去观察。生活中有无数的物,只要学生领会了观察方法,他们就会怀着那颗好奇的心去积极地尝试,从而产生

写作灵感。如写《白杨树》,可以让学生从白杨树的形状,叶得形状,它的颜色,味道,触觉等方面认真观察体会,才能写好这篇作文。

2、观察生活中的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总会怀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品味生活。我们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去关心身边的人。大致可从几方面着眼;(1)了解事情的开端。(2)掌握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变化。(3)熟知事情的结果。(或揣摩结果)(4)感受各环节的发展变化(即对于这件事你有何感受或对于其中的人物变化你有何看法)

三、多写片断,多写日记

对写作有兴趣了,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但脑中没有优美的词汇,肯定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因此平时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只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及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的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平时多写日记,多写片断,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时事要闻,小至鸡毛蒜皮,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四、评议文章,找出差距

在学生有话可说之后,教师要逐步明确写作要求,把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写出来的文章能进行润色。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

五、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佳作展示。

在教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增强了写作信心。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系统的进行训练,写作将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享受时,写作也因此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

篇六:《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在我的记忆里,有些事可能会忘记,但有一件事却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脑海里,因为它不仅让我头痛,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时,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当我做到最后一项作业——《快乐同步练》时,发现我的《快乐同步练》竟然不见了;于是,又去翻了翻书包,翻了翻书桌,到处都找遍了,但始终没有找到。这下我头痛了,我想,也许是我的同桌收拾东西时,不小心把我的《快乐同步练》混淆了,而我现在又不知道同桌的电话号码,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打电话给老师,请问一下同桌的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给同桌,问一问我的《快乐同步练》在他那里吗?最后约定好时间和地点去取。想到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拨打老师的电话号码,可是事情没有我想到的那么简单,老师告诉我,她现在不在学校,要在学校里才知道我同桌的电话号码,老师也爱莫能助。

这时,爸爸回来了,我把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沉思片刻后,对我说:“你不是有很多同学的电话号码吗?你可以向他们求助的。”我听后,觉得是好主意,于是每个同学的电话号码都拨打了一次,但是每个人都说不知道我同桌的电话号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同步练》在哪,怎么办呢?这件事真让我头痛!

因此,做什么事都不能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不然,就总会把事情给搞砸。

四年级:棋古字

篇七:《遇到头疼的学生》

遇到令人头疼的学生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你班吗?

爱出风头,大嗓门,喜欢下位乱穿,喜欢惹事生非,无惧师威。这种学生喜欢寻求注意,喜欢通过做各种怪相来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甚至跟随其模仿。因为脸皮已经练得油盐不进了,用武力镇压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助长他的邪气。

遇到这类头疼的学生,可以把他引导成正面榜样,以自习课堂纪律和午睡纪律管理为例。

问题生一般好动,管不住手脚,自习或午睡时,在老师的督促下,大多数学生都会乖乖听话安静下来,“精力旺盛”的问题生此时往往会无所事事,便通过制造噪音来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老师在发现一点苗头时,一定要立马把他这股歪风“镇压”下去,不然越到后面越不好控制,甚至连班上其他守纪律的学生也会被大面积地带坏。

首先,可以让问题生当纪律委员,但必须和他事先约定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不讲话,轻脚轻手,不找同学聊天,同学如有违纪情况须用悄悄话告诉老师);

然后,在问题生做到了老师约定的几点后,放手让他去管,待问题生汇报有违纪情况时老师再出面解决。(这样,问题生会觉得自己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便能较容易地把他用来捣乱的精力转化为维持纪律的能量。并且在以前,他晃来晃去,同学们觉得

他是个吸引眼球和令人发笑的行为,而现在他的轻声走动转化为了对同学纪律的监督)。

再然后,老师告诉问题生,累了困了悄悄告诉老师一声就可以去睡觉了。(以防止他耐心用完,精力尤在时继续捣乱)。 最后建议老师们,对问题生的转化要坚持监控,纠正加引导一段时间,待他的行为方式规范了,再完完全全地放手让他去管理班级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