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


【篇一】《北京人》胡同文化(网友来稿)



山东省曲阜一中

第十一课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1871年,泰勒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一词:“文化乃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杜威:“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

钱穆:“我们屡次说过,文化是人类生活之总体,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门之配合,人类文化逐渐演化,则方面愈广,部门愈杂。但扼要分析,我们仍可将人类生活之诸多形态分划出七个大部门:一经济,二政治,三科学,四宗教,五道德,六文学,七艺术。”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总之,“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生活全部的概念。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旁观”“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中“看”的意思是

A使视线接触人或物B观察并加以判断

C访问D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2.B3.A4.B5.D

附:

一.导入

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胡同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现代作家。先后曾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为北京京剧院)任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三.有关资料简介

1、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清、明、元,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协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

2、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

3、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北京特色。

四.自读思考题

1、根据作者的思路划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切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2、作者从哪段开始介绍北京胡同文化?他赋予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3、文章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作者在文章中对北京胡同文化及其衰落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怎样表达的?

五.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段)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2段—5段)介绍北京胡同

第三部分(6段—12段)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第四部分(13段—15段)作者的感慨

六.文章赏析

(一)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化形态)

2、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人际观念)

3、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物质生活)

4、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人际交往)

5、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二)第十一、十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小结:作者从大量生活细节出发,从切身感受入手,概括了胡同文化的种种特征,阐释了胡同文化的内涵。阐释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全面又亲切。

(三)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北京胡同?

1、胡同名称的来源

2、北京胡同的规模数量

3、北京胡同的作用

4、胡同内部构成

(四)第五段为何不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作段意?

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上文的“胡同”过渡到下文的“胡同文化”。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有两方面的意思,更加全面。

(五)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可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和“胡同”这两部分,“胡同文化”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

(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1、赞扬与喜爱:“睡不着眯着”这话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2、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七)作为一个北京人,你读了《胡同文化》,又看到北京今天的飞速发展变化,有什么感受?请用200字表现你的理性的思考。

附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文化常识

1.四合院:一种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的住房建筑,也叫四合房。

2.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3刘禹锡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是朱雀桥旁的一条街。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桥,这桥和街都在金陵古城(南京)的正南门外。

4.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满族。代表作解放前创作的长sjlqf@vip.sina.【篇二】《北京人》《北京的春节》教案(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韩晨

【篇三】《北京人》曹禺《日出》导读《北京人》

曹禺的《日出》四幕话剧《日出》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曹禺在《日出》的开头引述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日出》以交际花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串线人物,一方面联系着黑势力的代表金八、大丰银行的经理潘月亭、富孀顾八奶奶等这些“有余者”;一方面联系着小东西、黄省三、翠喜等这些社会的“不足者”。 这样便把“有余”与“不足”两个世界的景象都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里外两面。上层社会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下层人民的食不果腹、卖身卖命的悲惨生活。

李石清形象;李石清则是由“不足者”努力挤上了“有余者”的地位——从小职员,经理秘书,刚刚提升为银行襄理(相当于经理助理)。作者说他有一个“讨厌而又可悯的性格”。发财的欲望像鬼魂一样附着其身。发财的欲望把他的性格把他变成冷酷甚至残忍。他丢掉一家老小,拼了命向金钱的宝座攀登。因为偷看了潘月亭的机密文件,知道了银行的房地产已全部抵押出去了的秘密,他就以此为要挟,取得了银行襄理的位置。对于这,潘月亭自然是非常恼火的,但由于利害关系,只得暂时隐忍下来了。李石清做了襄理以后,尽心竭力地连儿子害了重病都不顾地替潘月亭奔走买公债,打听消息。预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潘月亭其实早巳知道这个消息,并且正以为自己的脚跟已经站稳,已在盘算着如何对李石清进行报复了。李石清对潘月亭,忍气吞声,谄媚逢迎,巴结他但心里又恨他;对下,他凶狠自负,鄙视他们“没有本事”。这种发财的欲望使他失去了人类的同情感。只有在夫人面前,他才吐露真情:“我要起来,我要翻过身来。我要硬得成一块石头,我要不讲一点人情。我以后不可怜人,不同情人;我只自私,我要报仇”。发财的欲望把他折磨的精神矛盾,甚至疯狂起来。面对黄省三的悲惨遭遇,侮辱他耻笑他。李石清给黄省三指明三条出路:第一,你可以去拉洋车去。还可以到街上要(饭);第二条路,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偷:第三条路是到楼房顶高的一层,迈过栏杆,站在边上,向外多走一步——自杀。“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胆小,你不敢做”“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黄省三悲声带乞求的说:“我不能死,李先生,我要活着!我为着我的孩子们,为我那没了妈的孩子们我得活着。!黄省三最后不顾一切地揭露潘月亭这些“有余”者:“是贼,是强盗,是鬼呀!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最后,金钱统治的社会还是逼得黄省三全家服毒自杀。黄省三被救过来了,依然没有活路,他想继续自杀,但找不到半文钱去买毒药。这个罪恶的社会,竟然把人逼到求死也不成的悲惨境地。作者显然是借黄省三悲惨遭遇来批判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在这个金钱社会里,又是怎样制造出人间种种的惨剧,作家深刻揭露出金钱统治的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曹禺的《北京人》《北京人》第一幕中给愫方说亲这场戏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场戏所谈的是婚嫁的喜事,可是这里面却是危机四伏,紧张万分。这四个人一张口,他们各自的心理、神态,就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了。思懿是不怀好意的,想借此把愫方弄走。她有意当着众人的面提出这个问题来,就是要使曾皓不便拒绝。曾皓为了好让愫方永远侍候他,自然不愿愫方出嫁,他就连忙摇头表示这个对象不合适,却就招来了深知他的用心的江泰的嗤笑之声。曾皓就气愤地喊住了愫方,要她当着大家一起谈谈这个问题。愫方一听要谈自己的婚事,自然很不好意思,推说要去煎药。江泰却非要她留下不可。 “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言外之意是:您难道就准备一辈子替人家煎药煎下去吗? 甘心做曾皓的奴隶。对愫方是善意的嘲讽, 但同样刺痛愫方的心灵。对曾皓不能不又是当心的一拳。曾皓希望愫方开口回绝,他便可以乘机堵住江泰乃至思懿的嘴。 他说“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表面上都是为愫方着想,实际上言外之意是在提醒愫方:“你应当想到我。我已经活不了几天了,不需要你再照顾我多少日子了,你何必这样急于丢下我去呢!” 曾皓后又说“不肯嫁的女儿;我不是也一样养吗?”明明是他耽误了愫方的婚事,而把愫方说成是“不肯嫁的女儿”,这叫一个老姑娘真是有苦难言了。而思懿却接过话茬,阴毒地说:“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吗?’’她又用“嫁不出去的女儿”来嘲弄愫方,无疑是向愫方的心头插上一刀。愫方对这些怨鬼般的纠缠,恶毒的嘲讽和善意的讽刺,又都一起吞了下去。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没有意思啊!”而通过这一个短短的场面,诸如曾皓的自私,思懿的狠毒,愫方的忠厚软弱,江泰的心直口快,以及曾皓与思懿之间的勾心斗角,文清与愫方之间的同病相怜,无不跃然纸上,历历在目。曹禺笔下的人物都有非常复杂与丰富的性格,如有研究兴趣,可尝试作一点“人物分析”,例如《愫方论》、《曾文清论》或《愫方、曾文清合论》等。

老舍的《茶馆》《茶馆》是一幅长卷式的展现社会生活的戏剧作品,它将我国1989年至1945年半个世纪的历史现实纳入了这出三幕剧中。剧本通过北京“裕泰”茶馆掌柜王利发,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宫廷旗人常四爷以及他们周围近七十个人物命运的沉浮,记录了中国近五十年间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演变和中国民的觉醒过程。“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出色地表现了要“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被人誉为“图卷戏”。

第一幕,描写清朝末年戊戌政变(1898年)失败后的时代。在表面看似生意兴隆的裕泰茶馆里,却笼罩着一种凄惨、冷酷、萧杀的气氛。一开始就是;有钱人家为一只鸽子,把善扑营的当差与库兵约来打群架;善扑营的打手二德子可以仗势欺人,常四爷与打手二德子发生了一场冲突;有洋人撑腰的马五爷可以威风凛凛地行事;破产农民康六被迫将十五岁的女儿卖给宫里的太监庞总管,引起康六与人贩子刘麻子的冲突;正直、爱国的常四爷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进监狱与特务宋恩子、吴祥子的冲突;一心想办实业的维新资本家秦仲义和卫道的顽固派庞太监唇枪舌剑。

从第一幕中,我们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大,宫廷生活的腐败与荒淫,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的爱国者惨遭镇压等等,这是一幅清王朝行将灭亡图。欣赏剧本主要是看对话如何展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戏剧冲突,《茶馆》常四爷与打手二德子发生了一场冲突中,马五爷开口三次,台词一共三十个字,却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茶馆》中的对话,都是“人物自己应该说的语言”,因此,人物性格区别非常鲜明。

戏刚开始时,有钱人家为一只鸽子在茶馆里闹纠纷,引起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马五爷的一段对话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见教材620——621)松二爷 好象又有事儿?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常四爷 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这是一场小小的冲突,每个人不过讲了两三句话,但是五个人的语言,彼此有极为鲜明的差异。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常四爷的话直率、硬梆,有一股倔强劲儿;王利发温和乞求;二德子的话穷横、带有无赖气;马五爷的话霸气、傲慢;《茶馆》的语言往往能做到“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能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老舍《对话浅论》)

他们五个人讲的话,鲜明地显示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松二爷软弱、胆小怕事;害怕惹事常四爷耿直、刚强,富于正义感和爱国心;二德子霸道、逞凶、蛮横不讲理,一副地痞流氓相;王利发息事宁人,害怕在茶馆闹出点乱子,因此 多说好话多请安;马五爷虽然只说了三句话,却塑造出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人物形象。马五爷在《茶馆》中总共只说了三句话便塑造出这个吃洋教的恶霸形象。尤其是第一句话说:“二德子,你威风啊!”此时此刻正是二德子逞凶之际,能够压住地痞二德子威风的马五爷该是多么霸气,多么威风啊!真是先声夺人!

当二德子忙去请安时,他说:“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表现了他以所谓的文明人自居的傲气和虚伪。当常四爷要请他平理时说:“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马五爷却站立起来说:“我还有事,再见!”拂袖而去,表现出他对没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的蔑视。话虽有三句却把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洋教徒形象栩栩如生的活画出来。以上通过旗人子弟常四爷和松二爷、善扑营打手二德子、茶馆的王掌柜、吃洋教的马五爷、等人物出场的头一次开口,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来。这正印证了老舍所说的:“我要求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轮廓来。”【篇四】《北京人》浅析北京人

浅析《北京人》的主题

《北京人》是曹禺老先生继《雷雨》、 《日出》、 《原野》“生命三部曲”后的转型之作,也是我在这学期的现当代文学鉴赏课中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这部剧是曹老1940年创作的3幕话剧作品。它渲染出了另一种氛围,另一番情调,“没有《雷雨》前的苦热,也不如《日出》般炫目, 《原野》似的阴森、恐怖”, 《北京人》着意营造的是日常生活的“快乐和安闲”,然而它的主题却依然是对人性的揭示,对生活的的思考。

剧本以抗战前北京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为背景,写家人亲戚之间的矛盾与相互倾轧。曾老太爷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世家的家长,他梦想家道中兴,逼着儿子出去找差事,管教孙子夜读诗书。但儿子文清沉溺于鸦片,暗中与服侍老太爷的表妹素芳相恋,儿媳思懿心毒手辣,一心想把老太爷的积蓄弄到手。曾家负债累累,整个家溃散了,只有素芳和孙媳瑞贞毅然离开去寻找新的生活。在曹老所有的剧作中, 《北京人》是最富于文化意蕴和文化丰采的。它不属于那类从一般社会学或政治学的角度透视生活的作品, 虽然它也有一个构置得颇为精巧复杂的表层故事情节框架—封建家长曾皓与儿媳曾思芜的勾心斗角; 长子曾文清和表妹慷方及曾思鼓三者之间的感情纠葛,曾皓与江泰的翁婿反目, 曾文彩与曾思赘的姑嫂勃路, 孙子曾霆与瑞贞的夫妻不和, 如此等等, 但剧本的主旨并没有停留在暴露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这样一个较为浅显的层面, 而是借助于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解体, 折射出对传统文化异化人的严峻批判, 并通过讴歌原始时代,“北京人” 的生命强力, 发出了人性复归的热切呼唤。应该说, 这才是《北京人》的深层文化意蕴结构, 也是它的深刻与独到之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曹老先生用王勃的这两句诗拉开了《北京人》的序幕。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天涯若比邻”吗?生活中倒往往是比邻而居的人们,在心灵上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就连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人比邻而居却似咫尺天涯般存在。更何况在那个封建时代。

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算是愫方。然而与她处在对立面的封建家长曾皓性格中丑陋的那一面也被作者展现的淋漓尽致。。愫方安静、平和、温柔、善良,对于自己的处境没有抱怨和不满,对于自己的爱人唯有全心付出。在日渐衰落的曾家,让愫方付出最多的两个人,就是老太爷曾皓和他的儿子曾文清。故事开始的时候,愫方已在曾家服侍老太爷十几年了,以至于成了三十岁还没嫁出去的老姑娘。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愫方的心境,她依然安静、娴雅、坦然面对自己的处境。一直接受着愫方无私照顾的曾皓,却从未为愫方着想过,在他身上体现了极度的自私,冷酷与阴毒。当曾皓认为愫方可能出嫁时,竞对她说出了一番令人不寒而栗的话: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一个老姑娘嫁人,嫁得再好也不过给人坐个填房”, “一个女人岁数一天一天地大了, 高不成低不就,人到三十岁了。父母又不在,也没有人做主,孤孤单单,没有一个体己的人,真是有一天,老了,没有人管了,没有孙子,没有亲戚,老,老得向我— — ”。为了让愫方一直留在曾家照顾自己,他宁可亲手埋葬亲人的希望。作为一个疾病缠身的老人, 曾皓是让人可怜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他所说的这段话时,不得不震惊于他的可怕。因为他如此狠心伤害的,是一个无怨无悔服侍他的亲人。在剧中曹老选择铺陈,润染的方法。他没有把人物直接置于强大的对立冲突之中,而是通过看似拉家常的对话,将日常生活琐事作为场景搬上了舞台,展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善恶美丑。这种写实的表现手法贴近观众,更容易真正打动观众、引起共鸣,从而引导观众思索自己的生活现状。 如果说照顾曾皓是出于晚辈对长辈的“恭敬”,那么对自己的表哥曾义清,愫方是深爱着的。“情到深处无怨尤”,愫方默默地爱,也默默地忍受着表嫂曾思懿的恶言恶语。曾思懿刻薄、尖锐、只为自己打算和着想,是极难相处的人。但愫方之所以呆在曾家,愿意承受表

嫂的冷言冷语,是因为她认为,虽然与深爱的表哥是几乎不可能走在一起,但他们的心是相连的。在朝夕相处之中,他们可以感到彼此灵魂的沟通。对于愫方来说,这已是莫大的慰藉,已经足够了。然而殊不知曾文清这个封建贵族的没落子弟,早已是一具卒壳了。曹老先生对于他的上场是做了精心设计的,读者和观众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曾文清关心的是“鸽子飞起来了么?”真正在做的则是“抽鸭片烟” 。他懒于做事,懒于思考,懒于去体味痛苦。他爱着愫方,也接受愫方的爱,但他却无力承担这份爱。面对愫方的困境,他选择了离开。其实,他本质上与自己的父亲一样,甚至比自的父亲更为自私和残忍。因为他爱一个人却不真正为对方着想,眼看着愫方用自的幸福来为曾家陪葬,曾文清却无动于衷。一面是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一面是麻木的获得与索取,在这样一种对立冲突之中,作品的悲情和残酷展现的淋漓尽致。

看完《北京人》,我想了很多。也许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我不一定能理解,但是他在剧中带给我的震撼是不可忽视的,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正是我们找到通往新生活的精神力量的最佳捷径,也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对生活的永恒思索。

【篇五】《北京人》浅谈《北京人》中愫方的性格品质

浅谈《北京人》中愫方的性格品质

摘要: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三幕剧《北京人》中,成功塑造了愫方这个人物形象。愫方是《北京人》剧中最感人的艺术形象,她出生在江南名门世家,但父母早亡,只得寄人篱下。她孝顺、温柔、容忍、坚守,但在这些传统美德的背后同样也有着苦恋、自主。她的温顺忍让的性格中,既有以德报怨、逆来顺受的封建传统思想,也有坚忍不屈、自我牺牲的优秀传统精神。黑暗的封建家庭使她遭受了种种不幸和痛苦,当她对所寄予希望的人失望时,她终于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同封建家庭脱钩,她勇敢的反抗冲破牢笼,毅然决然地去开拓新生活。

关键词:容忍;坚守;苦恋;自主

一、容忍——对生活

(一)对身世的悲凉

愫方生在江南的世家,父亲也是个名士,生前风流,生后非常萧条;不久母亲又弃世,自己的姨母派人把她接来,从此就遵守母亲的遗嘱,长住在北平曾家,再也没有回过江南老家。伶仃孤独,多年寄居在亲戚家中的生活养成她一种惊人的耐性,她低着眉头,听着许多刺耳的话。她明白自己只是“ 看人家眼色过日子的人”[1]( P459)只有在偶尔和文清的诗画往来中,她才不自知地流露出一点抑郁的情感。这种寄居生活,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极大的不幸,这种不幸使得她忍受旧家庭中袭来的种种不堪,养成了她对种种歧视和侮辱的忍耐性。愫方是曾家的亲戚,在曾家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虽为小姐,实际上是一个高级的奴仆。由于她的忍耐的性格使她处于小姐不像小姐,婢女不像婢女的尴尬的境地。她任劳任怨地在曾家为奴作婢,料理曾家琐事,然而,从始至终曾家都没有一个人真心为她的生活和将来考虑过。即使她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她所得到的回报依然少得可怜 ,无所依靠。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都是寄人篱下的,弥漫于这个封建家庭的腐朽气氛无时无刻不压抑着她,使得她被无情地剥夺了对生活的发言权,更不能倾诉内心的苦痛,甚至对自己的人生都不敢有所希望。这注定了她生命之火的暗淡、爱情之花的凋零。

(二)对表嫂的讥讽

曾思懿把愫方视为眼中钉,给愫方以精神折磨。在剧中,思懿常常话中带刺,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嘲讽的机会。愫方对刻薄阴毒的思懿无限宽容和忍让,奴婢一般地默默照顾这位同样可怜的人。思懿也俨然把她当成了仆人一样使唤,要愫方煎药、炒盐,甚至还阴险地盘算着要愫方做文清的小老婆,好服侍她一辈子。当文清的山水画被耗子咬破时,愫方提出帮表哥补一补,思懿似笑非笑地应和说“你们两位一向是一唱一和的,临走了,也该留点纪念。”[2](P43)给愫方难堪。当瑞贞买回一大包檀香木和柱香回来时,曾思懿借题发挥,骂愫方讨厌,多事。面对思懿的侮辱漫骂,愫方以宽容之心容忍下了这位嫉妒者。她一味忍让,独自抽泣,偷偷流露出心中的苦痛。从陈奶妈口中,我们得知,愫方一直在忍受着思懿的折磨,而愫方也只能在这位慈母式的奶妈身上找到一丝慰籍,在陈奶妈面前大声痛哭“这样活着,是干什么呀。”[2](P53)在曾家这一黑暗的大牢里,愫方可

【篇六】《北京人》论《北京人》悲剧性

论曹禺《北京人》的悲剧性

摘要:《北京人》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文坛上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虽然剧中确实有些喜剧因素,曹禺自己也有《北京人》是喜剧一说,但是如果从戏剧的情节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角度来分析,《北京人》的悲剧色彩应是全剧的基调。

关键词:悲剧风格;情节冲突;人物性格

Abstract: The drama of “Ben jing ren” is a edy or tragedy, in the literary world, dramatists argue it for along time but until now, they are not be able to get a proper answer.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edy factors in the drama, Cao Yu also believe it a edy, if we analysis the drama’s action conflict and personality, we find that tragedy is the drama’s theme.

Keywords: tragedy style ;the conflict of action;personality

引言

《北京人》作为曹禺话剧中的杰作,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它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在文坛上争论很大。首先,曹禺自己认为《北京人》是喜剧。他说过“《北京人》我认为是出喜剧。我写的时候很清楚的,写的就是喜剧,有什么可悲的呢?该死的死,该跑的跑了„„从整个基调来看,这是喜剧。”[1]192由于曹禺的这番论述,影响到众多的评论家,因此,有许多人就认为《北京人》是喜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悲喜剧之说,可我更同意《北京人》是悲剧的这一说法。我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六成分之说,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在悲剧的六个成分里,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是因为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在悲剧的创作中,情节冲突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往往决定着悲剧的基调。《北京人》写一个封建家庭的崩溃,写家庭中人物的挣扎与出走;哀叹与乞求;哭与笑,剧作家既含着眼泪又带着微笑与昨天告别。在这些情节冲突和人物性格中都融入了很深的悲剧色彩。

《北京人》描写的曾公馆,是一个封建世家。然而此时这个家则是一个即将崩溃的局面,各种矛盾也随之而生,并贯串全剧,构成了全剧的冲突。在这些戏剧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家庭内部的、有个人情感的、有两个家庭之间的、同时也还有曾家与要账人之间的。但是在这些矛盾中表现为最为激烈的是财产的争夺和情感矛盾的纠葛。

在这些矛盾中,曾思懿都参在其中,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她是曾家的一家之主,她掌握着经济大权,谁都不敢得罪她,就连曾皓都畏惧她三分。不过表面上她对公公非常的孝顺,背地里则希望曾皓快点死去,从中分到一点钱财。其实这一点曾皓也非常的清楚,可是他知道他得罪不起大奶奶,所以他只有放下一尊之长的架子,忍受着思懿所做的一切。姑老爷江泰在家里骂人、吵架、发脾气,也是为了钱,从文彩和江泰的对话里我们明白了钱在曾家的重要性,文彩:“哪个告诉你说嫂嫂嫌我们住在此地?又是谁说你想着你岳父的钱哪?”,江泰:“奇怪,我贪这几个钱?你们家的人个个都是混蛋,小人,没见过钱,第一你那个大嫂!”江泰曾要求曾皓把房子卖掉,然后借给他三千块钱,在曾皓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时,他就闹个不休。当曾思懿知道曾皓的钱所剩无几的时候,她毫不顾及老人,就把老人视之如命的棺材拿出去低债,此时家庭已是矛盾重重,就连话不多,并且非常善良的文彩都卷入其中,此时这个完整的家面临的是支离破碎的局面。此时也就“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哀。

从个人情感上看,文清和曾思懿是夫妻关系,可是他们没有夫妻情份,没有任何的共同语言,文清自己所爱的人,以及关心文清的人则是表妹愫方。可是他们俩又不可能结合,也不能表现出那样的情感,所以两人只有在内心中默默地关心对方。并且愫方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青春,但是他们都没有结果,而是遭到曾思懿的讽刺、挖苦和打击,在文清的画被耗子咬坏了,愫方出于一片好心要为文清补画的时候,就遭到了曾思懿的挖苦。看看曾思懿的话“我呀,我一直就想着也就有愫妹妹这双巧手,针线好,字画好。说句笑话,有时想着想着,我真恨不得拿起一把菜刀,把你这只巧手斫下来给我接上。”这是一句多么恶毒的话,使得愫方惊恐不安。当文清要离家外出,要求愫方和自己远走高飞时,此时,愫方矛盾的心情而无从回答文清的请求,只能用书信的形式给予文清答复,这又遭到思懿的怀疑和嫉恨,强迫文清退信,这给愫方和文清又一次不小的打击。特别是曾思懿逼愫方出嫁和要文清娶愫方为妾,来巩固自己在曾家大奶奶的地位,这使得愫方明白自己在曾家是无法生存了,这是她出走的原因[2]157一个家庭到了如此地步,我们不能不说是这个家庭的悲

之一。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结合,却受到打击和排挤,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北京人》

曾霆和曾瑞贞的结合,是封建礼教的产物,在曾霆和曾瑞贞结婚之前,谁也不知道谁。在曾瑞贞十六岁的那年,就糊里糊涂地被送进了曾家,曾霆和曾瑞贞就根本不知道谈恋爱的滋味,更没什么感情可言。倒是两家的祖辈们认为门当户对,给儿孙们“定下”了这门婚事,可是他们走在一起形同路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就仅仅是一般朋友而已。就如同曾瑞贞对愫方所说:“愫姨,我们都是小孩呀,到年底我十八,曾霆才十七呀。我同他糊糊涂涂叫人送到一处。我们不认识,我们没有情感,我们在屋里连话都没有说的。”这就道出了瑞贞的痛苦,也把两人不幸的遭遇展现了出来。更可悲的是,他俩没有自由,都被家庭的牢笼束缚着。曾霆和袁圆有着感情,有着孩子的天真,可是他俩在一起玩耍都要受到阻拦,更不用说他俩能生活在一起。我们从这些人的情感中,我们不难看出剧中所呈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悲剧。

从戏剧的人物性格来看,每个人都有他悲剧性的一面,曾皓他自私、自利,他为了自己不允许愫方出嫁,表面上他对愫方非常的疼爱,但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因为他知道在曾家的一家人中,只有愫方是最关心自己的,大奶奶曾思懿就只是知道他的钱袋。他为了留住愫方,采用了各种手段。在中秋的夜晚,他找到愫方谈话,换成一副哀怜的样子,一步紧逼一步地蹂躏着她极度痛苦地心灵。他深知愫方为人善良,先是用“家里没一个体恤我,可怜我,心疼我”的怨诉,唤起愫方的怜悯,接着便诉说对思懿的怨恨,进一步激起她的同情,然后,他又说愫方的姨妈生前如何对他体贴入微,抱怨半夜里一个伺候他的人都没有了,他实际上是叫愫方要像她姨妈那样服侍体贴他。在这里,表现出曾皓极为卑鄙的念头,他竟让愫方去承担她不应承担的角色,这是非常可悲的。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她嫁到曾家,并没有感到曾家的生活秩序没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地方,并要求儿子和儿媳遵守封建家庭的制度。她和文清的性格、感情都合不来,但她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异端的想法。她有着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她从来不愿甚至不敢承担冒犯公公欺负丈夫的罪名。她明明恨着曾皓,愿他早死,把钱弄到手,坐稳大奶奶的地位,可是在众人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孝顺长辈的样子,有时甚至显得格外殷勤。而在暗地里斗得难分难解。在礼教的纱幕遮掩下,思懿玩弄她的计谋和手段,这就深刻的揭示了礼教的虚伪。本来是她逼着文清出走,整天地挖苦他,可她总是说“你别做得叫人以为我多么的厉害,仿佛我天天欺负丈夫,我可背不起这个名誉。”“我可没有逼你做事,你别叫人说又是

我的主意,叫你外出,外头有什么不舒服,叫亲戚们骂我逼丈夫出门受苦,自己享福,又是大奶奶不太贤慧。”她明明做着不太贤慧的事,非要人说她贤慧;她明明欺负着丈夫,又不愿承担欺负丈夫的名誉。这种既干着冒犯礼教秩序的勾当,又不敢承担冒犯礼教秩序名誉的心理,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礼教是怎样铸造了思懿的虚伪、阴险而怨毒的性格。这也正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的确,思懿又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假如她不生在那个时代,不在那样的家庭中成长,也就不会产生那样的性格,也不会成为家庭悲剧的制造者之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人物应该是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他遭厄运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于人的弱点。”[3]68显然 ,曾文清是符合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人物的界定的,他具有善良与正义的品格,当妻子抱怨家里吃闲饭的人多时,他说“有饭大家吃”,他对人宽厚,对人有同情心,在主观上是孝敬父亲的,对下是怜爱儿子与儿媳的,同情妹夫江泰寄人篱下,心情压抑的处境,疼爱自己的妹妹,关心自己的意中人,对妻子的尖酸逼迫,处处忍让。同时还能体恤下人,对奶妈有深厚的感情。在他身上我们也发现他另外的一些优点,他心平气和、温文尔雅、穿着大方整洁、神气闲适。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极度的空虚与痛苦,在不幸婚姻家庭的阴影下悲观厌世,孤独苦闷。他“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说话,对生活的厌倦和失望也使得他懒于宣泄心中的痛苦,”那只他取名为“孤独”的鸽子就是他人生的写照。他性格懦弱,对生活缺乏热情,缺乏勇气。他爱愫方,却不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爱情;他厌倦妻子的尖酸刻毒,却没有离婚的勇气,为自己挣得婚姻幸福;他虽然曾向往美好生活,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却又不曾坚持自己的理想;虽然他也曾试图走到外面的大世界去创造,去发展,来解脱人生的苦闷。但他就像他养的那只取名为“孤独”的鸽子一样,在笼里关得太久了,早已失去了展翅高飞的能力,最后还是委琐地回到了自己的旧生活中来。他那温厚善良、软弱的性格以及他那与世无争的处事态度,就使得他在家道衰弱时,没有能力来维持这个家、维持这个生计。所以他就用吸食鸦片来麻木自己,和躲在屋里不见人来封闭自己,可是这些都只能是暂时的,种种的生活矛盾仍然在他周围,并且也越聚越多,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把他卷进这些矛盾中去。妻子琐碎的唠叨、尖酸刻薄的攻击,老父亲的咒骂,江泰的吵闹,杜家的逼债,都向他逼来。想真正的逃避也是不行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又是无能为力的,以他的性格他也不会为改变自己而投入到这你争我夺、斤斤计较、粗俗琐碎的环境中去,他只有安逸现状地痛苦的生活。最后,愫方的离开,挣断了他灵魂的一线慰藉,他彻底的认识到自己在这样的社会家庭环境里无用,彻底认识到了生活的无望,不得不选择了死亡。

一般说来,悲剧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其真善美的价值含量都是很高的。正如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4]58在《北京人》中,愫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而又纯洁的女子,本应该有着幸福的人生。但她却在姨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备感人间的辛酸。他把自己的幸福完全系于一个人身上,但这又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爱情。这不仅因为那老而不死的姨父不愿她出嫁外,还有那个母夜叉的曾思懿前来干涉,更是由于对方怯弱与惰性不可改变,因此她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一切苦难,一个人默默地把这些痛苦吞到肚子里去。只有当她活在自己的纯真的感情之中,才能感到微许的快乐,但这快乐又是如此的短暂。正如她所哀叹的:“快乐真是不常呀,连一个梦都那么短,”因此她再也不能消磨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再耗费短暂的人生,她终于起来反抗曾皓统治下,思懿操纵下的封建家庭,冲出了牢笼。虽然有很多人把她的出走看成是她的觉醒,是喜剧色彩,但是从她出走时的神情,缓慢的步态来看,感到了她迷茫的处境,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她的出走感到担忧。

《北京人》在不影响其悲剧情节和格调的前提下,确实是有一些喜剧人物和喜剧情节,但它不足以改变戏剧的悲剧性基调。

如江泰,这位曾家的姑爷,寄生的生活铸就了他无能的性格,他既不行动又好空发议论、整天坐在家里做各种发财梦。为了保住曾皓的棺材,他突发奇想去找公安局长的“朋友”通融,可最后他却当了小偷,被警察押解回家,引起了喜剧性的笑。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江泰悲伤的调子,他是留学生,本应该有维持生计的本领,可是他一事无成,做任何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不得不寄生在岳父家。他痛骂自己是个“大废物”,对不起妻子,使我们感到更多的是对这个人物的同情,而不是因为他有了这些喜剧因素而使人哈哈大笑。

又如曾皓,他是这个封建家庭的家长,面对着债务临门、子孙不争气而无能为力,对媳妇的咄咄逼人他无计可施。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将要睡的棺材,他视棺材如生命,上了一百多道漆,都还不满意,直到最后棺材被杜家抬走,已不再属于他时,他仍在大叫:“不成,那碰不得呀!”在这歇斯底里的叫声里,我们看到他精神他的精神已被扭曲到了荒唐的地步,在这可笑之余,也会产生某种历史的悲凉感。

此外,《北京人》是有一些喜剧情节,如要帐的人闯进曾家客厅当着客人的面讨债,曾家和杜家争抢棺材,曾思懿那么大的年纪还要生小孩,与儿媳一起吃安胎药,以及袁圆突然在曾皓身边丢鞭炮,吓得他大叫起来等等。然而,这些喜剧因素并不能引起观众愉快的感觉,而往往表现出一种名不副实的悲伤惨笑,配

【篇七】《北京人》北京人读后感《北京人》

没落的压抑

内容摘要:他们是一群显贵后代,当荣华尊耀随时光层层褪尽,他们便不知所措。时光悄然改变,他们仍然固守一隅。那在显贵时代养成的种种陋习转身变为凶猛的耗子,食尽这个家族。然而对于北京城,却是无丝毫影响,它仍然向前走着。这个家族只是在自取灭亡,自行销毁,留下的已殆尽。

关键词:没落,京味,压抑,真谛

一 故事简介

这是一个北京家庭内部的故事,剧情有些像巴金的《家》,但却比家更落寞,也更自由。故事以为反映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剧情较散。曾皓是曾家的老太爷,但却并非掌家人。掌家人是他的长媳——曾思懿,一个类似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曾皓年过花甲,行将就木。一心爱面子,将自己将来用到的棺木漆了一遍又一遍。但落魄的曾家已承受不起漆棺木的费用,于是债主杜家一次次催债。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内部也是岌岌可危。曾皓年纪愈大,留他的姨侄女愫方在身边照顾。随着愫方年纪近三十还不嫁人,家中人惹起非议。曾家长子曾文清懦弱无为,染上鸦片,与强势的曾思懿不和。同时又喜欢曾皓身边的愫方,在生活重压下不得已出走,但却无生存能力,回家后吞鸦片自尽。曾霆是曾家长孙,十七岁就奉家命结婚。后遇上一个研究人类学的学者袁任敢的女儿袁园,并产生恋情。但因为妻子曾瑞贞怀孕,袁园搬走而失去了这份恋情。而同时曾瑞贞早年结婚,深受婆婆虐待,产生反抗思想,堕胎,与愫方一起出走。江泰作为一个老留学生,原是家财万贯,因为增加缘故落魄,沦落到到曾家吃软饭,郁郁不得志,与曾家三女儿曾文彩的关系时好时坏。最后的最后,诺大的曾家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依然坚持的曾思懿和毫无反抗的江泰,曾文彩以及几个佣人。

二 重压下的那些人

曾霆,算不上剧中主角。但作为曾家年幼的下一代,不用担心世事,可以以幼年而又童真的心来全观曾家,他的视角是很独特的。曾霆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里,从小被压抑,十七岁便与曾瑞贞结婚。后来遇到研究人类学的袁任敢的女儿袁园,心思便活了起来。袁任敢算是高知识分子,教育女儿也不用常规方法,于是袁园活泼青春好动。袁园拥有常龄孩子的所有可爱,她是一股春雨。刹那间便吹进了曾霆的心里,让曾霆灵魂内部原本属于他的活泼灵动苏醒。后来,曾瑞贞的怀孕,“父亲”这样的称号沉沉的压在十七岁的曾霆身上,曾霆于是收起秉性,痛苦地做起了他的腐朽空洞的的曾家长孙,成了一个小大人。

在第一幕曾霆出场时,作者介绍曾霆时,将他们描述为茫然不知所措像牲畜一样放在一个婚房里。天复一天,自书房归来,背《昭明文选》,临摹字帖,对干涩的对子,回房间面对不爱的如陌生人一般的妻子,无语睡去。他是一个少爷,行尸走肉般的少爷。一出生就是长满胡须,迈四方步过活的。然而袁圆的出现让一切变得那么不同。袁圆不守礼教,曾要求曾霆脱衣服泼水玩。这是极其骇人听闻的行径。脱衣服,大胆得让人咂舌。曾霆于是一点点冲破束缚,一点点拥有活力。像是将被旱死的鱼,偶然获得了几口水。即将复活,但也只是几口水罢了。剧中有一个小配角小柱儿,在第二幕中陈奶妈曾问“谁告诉你的?”,小柱儿“小眼一挤”“你自个儿告诉我的”。这种充满调皮而又寂机警的话,曾霆是万万说不出的。此后陈奶妈屡次提及乡下的孩子与曾霆的区别,感叹曾霆的不易。种种描写更能映衬曾霆的悲哀,早早的就失去作为孩子的权利。

在剧刚开始的时候,曾文清的画让耗子咬了。在第二幕中,曾霆问袁圆自己是她的什么时。恰逢一只耗子经过,袁圆的话就变成了“你是呀——耗子啊”。看似无意的话,深想却是无尽悲意。在曾公馆的人谁不是耗子?食尽曾家一分一毫。曾霆长大后,便会蚀尽自己的连带遇上他的人的幸福与自由。

极具戏剧化的一幕是,曾霆对袁圆的求爱信让袁圆无意看到了。袁圆看不懂请教父亲袁

任敢,袁任敢以晦涩难懂的理由解释给女儿袁圆。此时的曾霆应是哭笑不得的。求爱信太有古意范儿而未被佳人读懂。这种代沟,是两代人的代沟。一代是旧时代人民,古意沉沉,深陷礼教泥潭,一代是新知识人民,朝气天真,青春无邪。或许从潜层意上说,他俩是不合适的。在随后的谈话中,曾霆无意知道其妻曾瑞贞怀有身孕。这巨大的打击,让曾霆无所适从。年十七,花季一样的少年,转身便拥有另一个身份——父亲。于是,一个月后,曾霆忘记了对袁圆的恋。袁圆临走时要把鸽子送给曾霆,曾霆面无表情,点点头,一个“好”字。无波无澜,抹却了他的初恋。从更深层面上,曾霆的心灵空灵无措,已无言可对他曾经爱的女孩。表面上的镇定——虚假,脆弱,却又无奈,像极他的父亲曾文清。不由感叹昔日在几口水的救助下已经活过来的鱼儿,随着阳光蒸发掉的最后一口水时,又变得气息奄奄。。压抑后的沉默,在今后或许像曾文清一样,逐渐演变为自杀!曾霆的麻木过程是士大夫文化的摧残人的过程。曾霆的将来是曾文清,曾文清的过去是曾霆。所以说,剧中成长的曾霆,是礼教文化熏陶的全程演变。

曾文清作为剧中男一号,软弱,孤独,无能和自私成了他的代名词。在首次出场描写外貌时,“空洞”“生命的空壳”“过度腐烂的北平文化”熏陶,“精神的瘫痪”,这些词将曾文清的灵魂高度集中。有人评价说,曾文清与愫方的恋爱,实际上是一个空壳与饱满血肉的人的恋爱。作为一个士大夫,是家教的悲哀。

在第一幕中曾文清苦恼地对曾思懿说“我不是处处听了你的话么?你还要怎样?”如此直白的话,软弱暴露的同时也是曾文清痛苦无助的心灵的疾呼。被耗子蚀了心爱的画,也只能“失望的麻木”“解释也是枉然”,颓废无所作为,内地里却早已被耗子蚀了心。当软弱使曾文清疲劳不已,自顾不暇时,人的天性之一——自私也逐渐暴露。于是鼓起勇气离家出走。走了之后,扔下曾家,自己获得了自由。但作为一个长子,这种做法是对家庭的极不负责任,即使是出去谋生,为曾家创造财富与荣华。但退一步说,走?可以。不过曾文清出走两天后再度偷着回来,嘱托愫方一些事情,还拿走了愫方身边的钱,再度远行。到这里就不得不鄙视一下曾文清的人品了,回来不是因为想念爱人,而是因为没钱,真是无能之至。而愫方因为对曾文清的爱,甘愿照顾那些曾文清喜欢与不喜欢的人,例如百般刁难的曾思懿,宁愿受屈辱。这是曾文清对家庭不负责后,干的又一件窝囊事。女人,是拿来爱的,不是用来差使的。或许在那个时代,女人就是贤内助,管家婆。但曾文清既然没有能力去给愫方完整的爱,就无权让愫方为他做任何事情。曾文清思想压抑了半辈子,终于勇气反抗思想出走,但外面的生存压力又让他不堪重负,再度落寞回府。这像极了小孩子与家中闹别扭,离家出走。但鉴于不能自立,无奈又回家的历程。不过曾文清已是个健全的成年人,这种低智商的行为在士大夫身上体现,极具意味。但换个角度,曾文清的内心定时痛苦万分。这个士大夫家庭虽然生养了它,但却一手毁了他。士大夫文化熏陶下养成的一些习惯,使他知书达理,却毫无生存技能。一心想要自由的他,在好不容易捉到自由时,突然发觉自己没有能力去享受自由。说到底,一定程度上他不是想要自由,而是想摆脱身边人的纠缠,想要到一个没有人限制他的自由地。

曾思懿,这个在剧中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人物,是时代颇具特色的存在。她是曾公馆的当家人,个性尖酸刻薄。她是士大夫文化熏陶下的女人,在她的思想中,权利与金钱是她的生命。曾公馆是她一个人的舞台,她照着士大夫思想导演了这部戏。

在第二幕中,曾老太爷中风送医院时,老太爷不愿就诊西医,双手扒着门不愿出门。曾思懿狠心地伤了老太爷的手,硬生生的将老太爷送出去。当时的曾公馆已是很贫穷,惜财的曾思懿怎么愿意掏钱就诊昂贵的西医呢?接下来曾思懿的话让人着实一惊。“房子要卖,你愿意人死在家里”,“房子要卖”着重的是金钱,“你愿意人死在家里”体现了浓重的风水意味。此时老太爷死与不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在死在哪里,是否影响财路。对一个老人,何其寒心;而对曾思懿,一切的一切又是那么理所当然。士大夫文化下的人性昭然若

揭,跃然纸上。

三 京味特色

《北京人》描写的是老北京的一家人。开剧描写曾家小花厅,选取极具意味特色的物象——玉如意,古瓶,紫檀木桌,佛手,轴画,瓷缸,墨竹画,这些侧面表现了老北京人的悠闲生活。而北京房子的那种小却充实,精巧,极富生活情趣也得到很好体现。同时,老北京的房子极具封闭性,有佣人可供使唤,足不出户也能体面地生活一辈子。老太爷为自己的棺木花费时间金钱,漆漆就漆了三五十道。好面子,是他们的真实体现。老舍对京人的印象是他们有一种安逸颓废的思想,重礼仪。不论时代变化如何,没落贵族的风范永远不丢。曹禺则是很好地抓住了京人细节。《北京人》

在曾家这个大家庭中少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姑老爷,姨侄女等关系称呼。传统落后的习俗,早婚。等等这些习惯渗入京人思想,外显为京人特色。这些不仅增添地方气息,更加逼真现实。

四 那些“北京真谛”们

本剧中的京人们大致是不愁物质的,于是精神一旦受到压迫,就会反思: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江泰,曾家姑老爷。曾经高贵,因为曾家没落为平民。醉酒后吐真言:“他会品茶,然而这有什么用?他不会种茶,不会开茶叶公司„„请问,有什么用?”江泰很苦闷,一直在寻找致富方法。在精神压抑下,天天苦叹,会享受不会赚钱。在这点上,他比曾文清强。确实,士大夫的无为让他们只会空想,不会实干。“天上遥想,地下妥协。”享受,是以物质为前提的。当前提失去,赚钱与享受是无论如何也挂不上钩的。这算是士大夫在经商赚钱方面的总结。或许有,例如字画。那么以一个铜板的价钱卖出去,仍是不能供养家庭,甚至自己。 故事接近尾声,曾老太爷忍痛决定放弃棺材。江泰以一个留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自信,发表他的“习惯论”:“您今天死了,睡就漆一道的棺材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随后又列举多个例子来证明,虽难听,大不敬,但却是大实话,大白话。时间可以消磨一个人的脾性,让原先的陈规变成一个习惯。但当沉积了五千年的士大夫的坚持碰上现代理论的习惯论,却总是难以接受的。江泰作为一个留学生,这样的理论是空谈也是平常的。但放在旧时代京人家庭中,这也算是新奇出众的。 曾瑞贞十六岁嫁人,受尽曾思懿的刁难,终于下定决心反抗出走。临走时,对曾霆说:“多少事情是要拿出许多痛苦才能买出一个”明白”呀!”这句话是曾瑞贞身体力行得出的。人生总免不了几个坑洼水地,这些地方都满负痛苦,痛苦之后就是觉醒。但旧时代人民痛苦一辈子,最终也是没有明白。曾文清用死来结束。他无力,也无能去等待这个明白。

最典型的莫过于耗子理论。开剧曾文清的画让耗子咬了,曾文清的反应则是表明耗子蚀了他的心,连带他的灵魂。再则袁圆的话“你是呀——耗子啊”暗指士大夫文化熏陶下的下一代曾家掌门人曾霆将来也会成一只蚀人蚀己的耗子。至剧终,曾文清吞鸦片烟致死,跌下床去的沉闷声,曾老太爷问及什么声音,陈奶妈哀痛的回答:“耗子,闹耗子。”曾家的主人先后沦为耗子,极具讽刺意。其实也映射封建传统文化具蚀人心魄的腐朽力量。

五 《北京人》与《原野》,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

相较于郭沫若的《蔡文姬》,《屈原》,曹禺的《北京人》则是要更加生动。《北京人》中诸多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背景描写等,这些使环境充实起来,更加烘托出人物的细腻。或者说,《北京人》使更加敬业的地方故事,而不是很偏剧本。郭的《屈原》,《蔡文姬》中的背景,剧情等只略加描述,仅给导演提供一个大致场景。人物的神态也只略提几下,如惊恐,高兴,失望等,十分粗略。所以郭的作品更倾向于剧本,能给导演演员留下极大的想象力空间。以致在阅读时,人物场景,剧情发展会单调无味。当人物失去活力时(当然,因为蔡文姬,屈原是历史人物的关系,形象未免呆板,活力不足),剧情再好也就不重要了。而曹禺

的《北京人》则有大不同。极富个性的语言,极尽单板的人物,详尽的背景,神态描写,是表演话剧的束缚,却更是阅读的精华。然而,物极必反。在《北京人》中,人物出场时均会详细的说明人物性格,及其详尽,就像解析《北京人》的辅导书一般。其中有一点“精明自负”是第二幕描写曾思懿的一个神态,直接点名立场,过于直白,雾朦胧感。详细,有利于意境营造,但过于详细又会破坏意境,就相当于闻一多,胡适等人提出的诗要朦胧,不要过于直白一样。《北京人》有意境,却又过于直白。

《北京人》中的他们,是礼教下培养出的一批人。他们一生信奉礼教,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礼教中积极地正面的“仁义礼智信”的品德,只剩钱,面子等消极文化。他们打着礼教士大夫文化,实则丢失了本分。从而演变为比较现实的礼教版本。曾皓的传统固执,曾文清的无能为力,曾霆的青春却又低头,曾瑞贞与愫方的反抗出走,袁圆的青春活泼„„每个人的结局都不同,他们彼此是彼此的结局或将来。这一时代的死来消弭悲剧,下一代用反抗来争取自由。

【篇八】《北京人》曹禺剧作《北京人》解析

曹禺剧作《北京人》解析

1、新的突破:以平实内敛的笔触描写封建大家庭的精神破产:

在《北京人》中,曹禺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将笔触深入到封建大家庭内部腐朽陈滞的生活。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放弃了在《雷雨》中戏剧性地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封建家庭毁灭的方式,转而以平实内敛的手法关系了一个“极盛一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细腻地刻画了几代人命运的磨难与消耗,在彻底否定封建宗法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同时,从封建精神破产的角度对封建文化思想做了整体的剖析和批判,使《北京人》呈现出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强烈的历史纵深感。

2、“北京人”的双重象征意义:

一方面,它是以那名机器匠和袁氏父女为代表的理想中的“北京人”;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曾皓、文清为代表的现实中的“北京人”,以及瑞贞、愫方等处于转变中的一代。如果说前一种“北京人”的性格特征表现为体格上的强健有力和精神上的自由无拘,那么这后一种则表现为体格上的软弱乏力和精神上的僵死禁锢。

3、《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北京人》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人物之间不展现极端对立的矛盾,外在的戏剧动作比较平缓冲淡。剧作由故事链串联起来,事件之间没有绵密的联系,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家务琐事的闲谈中,融入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貌似平静的生活画面下涌动着性格和情感的较量,具有内敛而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了含蓄蕴藉又精巧隽永的审美境界。

《北京人》整体氛围的成功营造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简约凝练、世俗人生意味十足的戏剧语言、散发着浓厚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舞台布景和大小道具,既增添了剧作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也处处点染出一个浸润在烂熟的文化氛围中,正在走向溃散的封建大家庭的沉沉暮气。另外,剧中还有不乏意味的象征意象,像棺材、耗子等,突现了曾家弥漫的死亡颓败气息,而鸽子和“北京人”等意象,则以其复杂的内涵,有机地融入剧作表现的主题意蕴中。

可以说,就艺术的精致圆熟来说,《北京人》是曹禺剧作乃至中国现代话剧不可企及的高峰。

【篇九】《北京人》《北京人》读后感

《北京人》创作的得与失 洛阳一高 高三(8)班 王逸凡

《北京人》,曹禺忧伤艺术的高峰之作,以旧社会没落的官宦之家为舞台,展示了作者对旧生活的批判和新生活的向往。剧情安排精巧,节奏适中,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然而,人物塑造却是本篇败笔之一。

居中是男女主角,愫方与文清,感情纠葛作为线索贯穿全剧。重中之重就是对他们的刻画,但曹先生却让他们的性格迷失在了复杂的剧情结构中。在后几幕又想令人物性格闪耀,于是又夹杂大量将是音、场景,显得颇为不自然,只是人的纠葛,为何要与不相干的物产生过多相连?

更失败的,是令演员进行过多面部变化。

试问,曹先生视力并不好,偌大一个剧院,曹先生想必是未曾坐在角落里看过话剧吧? 人能获得信息最快的途径,在剧院中,除了语言就是肢体动作。而本剧人物动作变化,尤其是主要人物,似乎过于单薄、小气------仅仅是绊嘴,没有过于轰动的效果。人物的挣扎没有超脱自己,只是骂,只是论,愫方文清也都只沉浸在二人世界,多少冲突与怨恨甚至不能推动两人的愤怒前进。人物纠结,观众一起纠结,一场戏以如此方法将人带入,令人哭笑不得。

这一切都指向作者的出身。

他出生在家道中落的官僚家庭,仅此已很难让他融入社会底层,他自己也被囚在封建礼教的铁笼中。学生生活令他接触新思维,而他却更坠入自我世界之中-----既然出不去,那不如沉于幻想。冠在他头上的知识分子名号,令他妄图将自己与大千人民区别开来-----这只是知识分子的温婉,那些年知识分子特有的温婉:不敢踏出一步,而又害怕着死在象牙塔中,进是黑暗,退亦是黑暗,于是想要停在玄关。

然而这又有什么错呢?只因他是一个人,渴望未来,希望活着的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人》一剧的纠葛,其实已是他迈出的勇敢一步,将自己的痛苦抽出来给大家看。

确实是懦弱,但哪里有不懦弱的人?

只要踏出一步,我们就应鼓掌。

掌声或许能驱散前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