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篇一:《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考生姓名:冯丽娟

联系地址:辽宁省朝阳市育红小学

邮编:122000

联系电话:0421-2677423

2007年6月10日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内容摘要: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古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被称为“奸雄”。他是个既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野心家、军事家;在他身上,既有使人憎恶的“奸”的一面,又有使我钦佩的“雄”的一面。曹操的阴险狡诈的品格是与他雄才大略的才能交织在一 起的。小说通过生动而丰富的细节描写, 成功地塑造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奸雄形象, 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

关键词:《三国演义》 曹操形象 英雄 奸雄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兴兵屯田, 抑制豪强,以勇略统一中国北方。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著名的“三曹”之一。他的诗歌苍凉悲壮, 他的散文清峻通脱, 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三国志》给他以很高的评价, 称他是“ 明略最优”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①

但曹操卒后不久, 一些野史、杂录、民间传说便开始显示出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但魏晋时期, 尊曹、贬曹这两种观点同时存在, 并一直延续到北宋。南宋以后, 贬曹的倾向占了上风, 过去的那种对曹操两种看法并存的现象消失了, 曹操在社会各阶层人的心目中都成了大白脸的奸雄。从现存的宋元话本、元杂剧来看,人们对刘、关、张和诸葛亮特别感兴趣, 而对曹操则没有什么好感。罗贯中在创作{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时, 继承了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把曹操塑造成了奸雄形象。

(一)曹操性格的多面性{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被称为“奸雄”。他是个既奸 诈又有雄才大略的野心家 、军事家; 在他身上, 既有使人憎恶的“奸”的一面, 又有使人钦佩的“雄”的一面。“ 奸 ”、“ 雄 ”交织, 也就构成了他血肉丰满的奸雄形象。我们且杂来看《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形象特征。

一、出身乱世

曹操一出场,作者便先介绍他的身世。 其父曹嵩本姓夏侯氏, 因做了东汉常侍曹腾养子, 故改姓曹。曹操幼时即好权谋, 多机变, 游荡无度, 曾以诈装中风而离间父、叔的关系。他曾问善识人的许劭:“我何如人? ”许劭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言大喜②。可见 , 曹操一出场便以奸雄形象出现。随后, 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展开, 作者既展示了他雄才大略的一面, 又揭示了他凶恶狡诈的一面。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 三国演义 》中很多地 方描 写了他 雄才大略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 他具有政治家的胆略识鉴和积极进取精神。董卓进京, 文武官员, 一筹莫展。一次大臣们聚集在王允家, 尽皆掩面而哭, 独曹操抚掌 大笑说:“满朝公卿, 夜哭到明, 明哭到夜, 还能哭死董卓否③?”于是自 荐刺杀 董卓。随 后的矫诏讨卓, 实乃曹操发起,但他却真心推举实力最强的袁绍作盟主,自己充当配角,辅佐袁绍成其大功。当董卓连战失利, 溃退长安时, 曹操建议应乘胜追

击, 但群雄各怀异心, 按兵不动, 独曹操一人出兵, 结果大败而归, 险些丢掉了性命。这两次斗争虽然都失败了, 但曹操的胆识和英雄气概由此可见一斑。“煮酒论英雄”一回则表现了曹操非凡的识鉴。在他看来, 袁 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皆非英雄, 只有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刘备和他, 才是真正的英雄。后来事态的发展正如他所料。

二、重视争取人心

他深知“方今正用英雄之时, 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④”, 因此 , 他虽知刘备胸怀大志 , 久必为患, 但当刘备投靠他时, 他还是虚心接纳。关羽挂印封金而 去,曹操认为彼各为其主, 不要追击, 况且他与关羽有约在先, 并亲自赶上为之送行。曹操与袁绍战于冀州时, 有须发皆白的父老数人箪食壶浆迎接他 , 说袁绍“重敛于民, 民皆怨之⑤”, 并歌颂曹操“官渡一战, 破袁绍百万之众⑥ ”, 使百姓可望太平。曹操闻言大喜, 于是号令三 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一时军民震服破袁绍后,他从缴获的文件中发现了一束部下与袁绍勾结的信件,有人建议逐一点对姓名, 收而杀之, 曹操却说“当绍:

之强, 孤亦不 能自保,况他人乎⑦?”遂命尽焚之, 便不再问。在攻打张鲁的时候, 杨松接受曹操贿赂, 为曹操做内应助他破了张鲁, 夺了南郑, 但城破之后, 曹操认为杨松卖主求荣, 将其斩首示众。这些行为都说明曹操十分重视争取人心。

三、知人善任 惟才是举

当他还在兖州时, 就急忙招贤纳士。荀来投, 曹操认为是 “吾之

子房”。郭嘉应聘, 曹操与之谈论天下大事。典韦、许褚、张辽、庞德等人, 或是自来投奔, 或是被俘投降, 曹操都十分信任。这些人后来或成为多谋善算的谋士, 或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将。曹操手下,兵多将广, 文臣武将, 不可胜数。三国人才之盛,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比 得上曹魏,这也为曹魏最终统一天下提供了保证。

四、善纳良言 从谏如流

当献帝落难之时, 他先从荀之计, 出兵护驾;后采董昭之策,迁都许昌。 从此,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官渡之战,他先后采纳郭嘉、荀、刘晔、许攸等人的建议, 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听取郭嘉临终遗计, 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平定辽西的胜利。司马懿的献计又使曹操得以离间孙、刘而大败关羽, 解了樊城之危。纵观三国诸英雄, 能做到像他这样从谏如流的, 一个也没有。曹操的军事才能多半也是集思广益的结果。无怪乎曹操能雄视天下。{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二)“奸雄”——曹操

作为一代奸雄,《 三国演义》 更多地描写了他“奸”的一面。与刘备、孙权相比,其德行则逊色得多。

一、凶恶残暴

曹操的“ 奸 ”首先表现在他的凶恶残暴上。他刺杀董卓不成, 逃出洛阳, 在成皋因疑心而杀了吕伯奢全家。出庄途中, 又杀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 并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⑧”这样使人不寒而栗的话。他为报陶谦杀父之仇, 兴兵血洗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⑨”。衣带诏一事, 他诛戮了吉平、董承四家七百余

篇二:《人物性格分析——曹操》

人物性格分析——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分三国,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便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在这些英雄中,有贬有褒,对他们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意见分歧最大的,便是魏的丞相——曹操。

”。

历史上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是卓有成就的,他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结束长期战乱的动荡的社会局面,对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文学上,他堪称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慷慨沉雄,苍凉悲壮,气势非凡。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不同了!《三国演义》不是人物传记,更不是历史教材,而且又因为作者罗贯中以拥刘反曹、宣扬正统的忠君思想在作指导,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是大相径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为了突出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活泼的可读性是要进行艺术想象和加工的,当然也是允许虚构的,《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因此谈历史人物不能以这本书为依据的。

那么《三国演义》忠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其父曹嵩,乃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说曹操的出身并不好。

东汉末年,皇帝幼弱无能,外戚、 宦官互相争斗,交替把持朝政。汉朝社稷倾颓,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频繁,各地手握重兵的诸侯蠢蠢欲动,都在伺机寻找机会进兵驻洛阳,以“挟汉”为名争夺大汉江山。各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性格是复杂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显示出他的聪明干练、机智勇敢,以及敢作敢为、的老练和成熟。第一回作者写道:“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紧接着,他通过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冲锋陷阵,建立了功勋,谋取了功名,并在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当地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当董卓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时,他不像王允之流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流泪伤感,他设计毅然持刀刺杀董卓,此计不成,便回到故乡组织联络十八路诸侯军联合征讨董卓。一方面他知人善任,敢于启用虽然毫无知名度、也无职称、职位和文凭,但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关羽去温酒斩华雄。他看人不分门第,用人唯才是举,而且在用人上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如他敢于启用曾通敌有叛逆意向(官度之战后)的将领,敢于任用起草过檄文,措辞激烈大骂过他祖宗八辈的谋士陈琳。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一个方面,也是曹

操这个人物形象的光彩照人的一面,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曹操作为“治世之能臣”的具体表现。

但罗贯中还塑造了曹操的另一面,那就是多疑、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曹操的这一个方面,用罗贯中的话说就是“乱世之奸雄”。

他小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心计的机灵鬼,请看这一段:“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一个小孩竟有这样的鬼点子,当令人刮目相看。

还有,当县令陈宫抓住刺杀董卓未遂的曹操后,看到他有匡扶社稷的宏图大志,以为他是一位忠义之士,便弃官随他而去,后来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而且不知悔改,还说出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这使陈宫大为震惊,于是弃他而去。还有曹操的梦里杀人的拙劣伎俩,以及借押粮官人头来稳定军心等等,无不显示了他性格中的多疑、阴险、冷酷和狠毒。{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但正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使得读者觉得这一人物形象比较真实可信,丰满而有立体感,不像刘备使人觉得假仁假义,很虚伪,也不像诸葛亮,使人觉得太神圣、太夸饰,他的神机妙算被夸张到了极致,那已经不是人了,简直就像一个能呼风唤雨的妖怪了!

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时期,能在官渡之战里,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一统北方,难道不能说明他充实的才干与能力吗?他志存高远,雄心勃勃,恐怕“野心”二字用在曹操身上有些不恰当了吧。

曹操能谋善断,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善于调兵谴将,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精打细算,从而经常取胜。

曹操在治世方面,十分出色。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惊,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在担任济南相时,他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撤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

更可贵的是曹操重视经济。他鼓励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从而收买了民心,让百姓们都尽心尽力的耕作,尽心尽力的为他服务。此外,他还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现象,这是他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史记记载,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背后都有一位贤明的臣子。可重视人才的曹操哪只有一位?他的手下能臣可是多不胜数,英才辈出呢。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

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之道,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想想,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呢?想当年,刘备的结拜兄弟关云长被曹操抓获。曹操并没有将他杀害,而是以礼相待,想尽千方百计要留住这个人才。关云长虽被感动却不愿为他效劳,曹操就把他放了。赤壁之战中,关云长为了报答曹操不杀之恩,才把他放了吗?否则曹操早就见阎王爷了。

此外,曹操还很有文学才华。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包容一切,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由此可见,曹操是很有文学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天赋的

人物总结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是这样评价的:“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远筹渲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仅仅八十九言就展现了历史上较为真实的曹操形象。我认为这应是比较客观合理的评价。毕竟在那个战火纷飞,军阀割据的动乱年代,作为一个封建统治军阀,能胸怀大志,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文武兼备、体恤民生、策马驰骋华夏、挥鞭平定北方,堪称一世之英雄。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英雄本色不容诋毁。

篇三:《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精辟)》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从“拥刘反曹”的历史倾向和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出发,进行了对曹刘政权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1、曹操:

首先,作为一代霸主,他雄才大略、见识高超。这一方面在与同为奸雄的袁绍的外宽内忌、多谋少决的对比中突出得更为鲜明。如曹操入冀州后,有须发皆白的父老数人跪于地,说袁绍“重敛于民,民皆生怨”,歌颂曹操“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使百姓“可望太平矣”。

其次,虽然曹操奸诈巧伪,但同时也具有仁德之心,争取民心,爱惜百姓。他虽然知道刘备胸怀大志,久为必患,但是他认为“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为也。”在关羽挂印封金离去时,曹操又认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赞扬曹操有王霸之度,休美之心。

再次,曹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领州牧之后,就急忙“招纳贤才”,荀彧来投奔,他认为是“吾之子房”;郭嘉应聘,曹操以为是“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荀彧与郭嘉后来果然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典韦、张辽、庞德等人,或是自来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均成为曹操手下冲锋陷阵的猛将。

但另一方面,曹操信封的人生原则又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当争取民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抵触时,她就会视民命如草芥。如杀吕伯奢、血洗徐州。同时,对待部下,他是阴险和残酷的,如借仓官的头来稳定军心,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假名借势之举,确实是一种明智的表现,是他成就霸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欺君罔上”的行为,因之小说一再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2、刘备:

刘备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仁德爱民、宽厚诚信、知人善任的明君典型,作者对刘备的描写塑造寄托着儒家的仁政爱民思想。

首先,《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渲染刘备的仁德爱民形象,大力凸显了刘备的仁君形象。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时,就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当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

篇四:《《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的小人、“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又真假难辨。其实,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的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大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名义上的国祚。假若曹操是奸臣的话,那么,二袁、刘表、刘备、孙权等人中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大汉政权的忠臣来,还能说曹操是奸臣吗? 关键词:曹操精神思想丰富唯才是用悲剧英雄

在丰富多彩的明清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一个非常兴盛的分支。而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西方哲学诠释学认为,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读者通过文本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使文本的意义得以不断创生和流动的过程。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曾说:“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成书以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正是在历代读者的诠释和解读之下才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使这部作品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拥刘反曹”思想是《三国演义》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三国演义》这一“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倾向,在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进行校正、删改、评点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使《三国演义》的正统色彩和伦理道德观念更加浓厚。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品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总是把他归为反面人物,并加以夸张,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曹操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曹操在大众心目中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然而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下面笔者将从三个层面讨论一下个人对曹操的解读。

一、一个精神思想丰富的人物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并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但却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以知人著称。据《后汉书·许劭传》记载,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志》中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亦认为其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精神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

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尽管未获得成功,但他顺便来个跪地献刀,暂时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从此,召义兵,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条举义讨贼的路上,他历尽艰辛与磨难,却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于进取,足见其政治家的风度。

(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事的博大胸襟。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曹操的自信,袁绍、袁术、刘表等无论见识、才干、能力、用人的确都不如曹操,这点是无可争议的。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求贤若渴。他身边的文臣阮瑀投其门下时颇有些喜剧色彩。当初,曹操闻其名,征阮瑀出来做官,阮瑀不应,曹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只得出山,投其门下。这就说明曹操求贤若渴。不仅如此,徐庶、关羽、周瑜他都想聘其门下,他曾以强力乃至欺骗将徐庶骗至营帐,而徐庶到达曹营后方知上当,从此徐庶一言不发,一策不献。曹操攻下徐州和小沛后,劝降关羽并约法三章,其中一条便是:“如果有一天找到刘备下落,不管天涯海角,我都要追随哥哥而去,请丞相勿拦。”关羽降曹后,曹操美酒玉食,锦衣美女,好生伺候着关羽,并将吕布的赤兔马赠与关羽,可知道,这匹赤兔马,曹操的世子曹丕向他请求了数次他都没有答应,由此足见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留住人才的赤诚之心。他也曾想聘任周瑜:“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遣蒋干往说周瑜,

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赤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长坂坡对赵云又何尝不是动了惜才之心,起初不忍杀之,只可活捉,只是后来拼杀的过程中赵云锐不可当、越杀越勇,曹操不得已方痛下杀令。

(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思想。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御尊”,而曹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农田,按照曹操军法,应当斩首,自己制法又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己则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首之计。这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阀的权威。况且割掉几根头发并没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缓,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

(四)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精神。汉朝末期可谓“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来越大。身处汉朝后期的曹操,看破了大汉气数将尽,有取而代之之心,也有取而代之之行,但他终究还是没有改号称帝,不是没有胆量取代大汉皇朝,而是不愿意自己开这先河而成为群雄的众矢之的,于是他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看来,曹操是多么聪明。面对曹操的“嚣张”与日渐雄起的霸业,各路公卿、士大夫既妒之又怯之,各路诸侯都打着“兴复大汉”的旗号,高喊着“诛杀曹贼”的口号,群起而攻,人人都想”啖操肉,寝操皮”。

而曹操却毫无怯意,傲视群雄,一如既往地继续致力于扩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一统中原。如“火烧白凤楼”一辑,曹营将士抓住了带头起义的耿纪,将其带至曹操面前,曹问耿道:“你为何杀我?”耿答:“我杀的是篡国贼。”操言:“大汉气数已尽,我替大汉兴复天下,有何过错?你们没有看到现在中原地区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乐享天年吗?这一切是谁的功劳?是我!曹操!我就不明白你们为何还死守着这个俨然已成废墟的大汉有何用?愚忠啊,愚忠!”这一小节正体现了曹操的远大理想,却也展露了他四面楚歌的悲境。 从这些思想层面来看,笔者一直以为,曹操虽然奸诈,但是奸诈得直爽,他从不会去掩饰自己的贪婪,他从不会认错却绝对会有错改错。他想要取代汉朝而建立自己的魏国,他不掩盖自己的野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光明正大地在满朝文武和世人面前展现自己对天子的震慑力。

二、一个唯才是用的多疑者

曹操曾经提出两个用人的观点:一是贤人多出自社会下层,“曾不出闾巷”,如“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的姜子牙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因过去只注重在社会上中层选拔人才,导致社会下层的贤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二是用人必须唯才是举,如按东汉时期以德行取士的标准,就得不到陈平这样的人才,如果只选用廉士,齐桓公也不可能称霸。

曹操的用人思想,概括起来有两句话:为我所用,唯才是用。曹操与袁绍曾经讨论时局,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

篇五:《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 千 秋 功 罪 任 评 说 ”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藏同艳

写 作 提 纲

一、二十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曹操形象研究{曹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七十年代的曹操形象研究

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曹操形象研究

四、百年来曹操形象研究引发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曹操形象是《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如从上个世纪初算起,迄今已历百年。百年来,研究者曾就曹操形象的审美认识价值、“为曹操翻案”,以及《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差异等问题,展开过比较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重新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人物曹操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推动《三国演义》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而且对于如何正确地研究、评价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等,也是不乏启迪意义的。

关键词:三国演义、赤壁之战、蔡文姬

一、二十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曹操形象研究

这一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逐渐经历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涉及了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表述方式等诸多方面;表现在对曹操形象的研究上,学者们虽承传统批评之余绪,尚不脱比经附史式的道德评点模式,但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的美学理论来分析、评价曹操等人物形象。例如,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即以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为依据,指出《三国演义》“极力尊崇关云长,然写来不免有刚愎自用之失;写孔明亦是极力推崇,然借风、乞寿、袖占八卦、羽扇一挥回风返火等事,适成为踏罡步斗之道士,殊与贤相身份不合矣。„„综观全书,倒是曹操写的最好。盖奸雄之为物,实在是旷世而不一见者。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佩服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也。又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亦非常人所能及者。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者也。”这段评论就通过关云长、孔明与曹操形象塑造的得失比较,较为具体地揭示了曹操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复杂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胡适也指出《三国演义》并没有将曹操简单化:“平心而论,《三国演义》之褒刘而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熹的议论,替他推波助澜,并非独抒己见。况此书于曹孟德,亦非一味丑诋。如白门楼杀吕布一段,写曹操人品实高于刘备百倍。此外写曹操用人之明,御将之能,皆远过于刘备、诸葛亮。”鲁迅则指出《三国演义》的缺点之一是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了,它“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是作者并不管它,只是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不过,鲁迅又指出,从客观效果上讲,“作者所

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显然,鲁迅也是基于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以真实性、典型性等审美标准来评论曹操等人物形象,才作出这些精辟的论断的。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七十年代的曹操形象研究

建国以后,《三国演义》的研究,则比较侧重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者们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致力于探讨作品中对人民有认识和教育意义的东西,而分析和评价曹操形象,也是旨在发掘其所包含的思想意蕴和认识价值。例如,顾学颉即认为,《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有权谋,多机变”的“奸雄”,他多疑善忌,口是心非,奸诈凶残,损人利己,集中地表现了反动统治阶级欺诈残暴的特性。陈涌亦认为,曹操在《演义》中被成功地表现为一个有着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的封建阶级的阴谋家和野心家,他是一个在文学上不朽的否定典型,可以归入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人物的行列。周立波则进一步指出,虽然“曹操在罗贯中眼里是个否定的典型。他在许多篇章里,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偏狭、自私、凶狠和毒辣的暴君”,但是“曹操的才略,在小说里,还是特别鲜亮地显露出来了”。顾肇仓(即顾学颉)还特别强调了曹操形象具有的认识价值,说:“作者把这些统治阶级的罪恶,形象地、概括地集中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把他塑造成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化身,以便更明显更有力地揭露和鞭笞他们;以便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和憎恨他们。人民在曹操这个典型人物的身上,认识了统治者的重要方面。”。这样的分析、评论,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学术界对于曹操形象研究的主要思路和价值取向;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一研究思路和取向未免狭隘了,研究模式也较为单一(主要是社会政治批评模式),但是它们对于正确地把握曹操形象的精神实质,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富有成效的。

到了1959年春天,学术界就如何评价曹操,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争鸣是由郭沫若借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和新编京剧《赤壁之战》为曹操翻案引起的。1959年1月25日,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谈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称曹操是民族英雄,但是“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1959年2月19日,翦伯赞也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认为《演义》作者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坏,那样愚蠢无能,但是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曲历史,贬斥曹操。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作三国的历史。”1959年3月23日,郭沫若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替曹操翻案》,承认《演义》是一部好书,但认为“它所反映的是封建意识,我们更没有办法来否认。艺术真实性和历史真实性是不能够判然分开

的,我们所要求的艺术真实性是要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而加以发扬。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他是根据封建意识来评价三国人物,在他并不是存心歪曲,而是根据他所见到的历史真实性来加以形象化的。但在今天,我们的意识不同了,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了!罗贯中所见到的历史真实性成了问题,因而《三国演义》的艺术真实性也就失掉了基础。”引人注意的是,郭文之中引用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诗句,乃本自于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的下片:“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该词对曹操的文治武功显然是肯定的。实际上,早在郭沫若、翦伯赞为曹操翻案之前,毛泽东于1954年就已说过:“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说曹操是白脸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还指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不同,前者是把曹操当作奸臣来描写的,而后者则把曹操当作正面的历史人物来记述,说曹操是“非常之人”和“超世之杰”。可是因为前者通俗、生动,加上旧有的三国戏多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由此可见,郭、翦为曹操翻案,与毛泽东欣赏曹操并要求为曹操翻案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不过,对于郭、翦二老的意见,当即就有不少学者表示异议。刘知渐即认为罗氏并未完全歪曲历史上的曹操,“历史人物的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残暴的、自私自利的极端利己主义者,陈寿《三国志》没有替他掩饰;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用的材料,也没有替他掩饰;魏晋以至北宋的‘帝魏寇蜀’派论者都没有替他掩饰”。因之,民间艺人在平话和戏曲中就根据一些历史事实,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观点把曹操的残暴、阴险、狡诈加以夸张,以表达人民对暴君的憎恶,而罗贯中则“吸取了平话和戏曲的艺术养料,参考了更多的历史素材,写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写出了这位极端利己主义者心灵深处的丑恶本质,更典型更集中地暴露了统治阶级中所谓‘雄才大略’的英雄的真实面貌”。李希凡也指出:“对于替历史人物曹操翻案,我没有什么意见,作为一名杰出的封建统治者,曹操在三国时代确实起了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应该使人们认清曹操在历史上的真面目。但是,对于把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和历史人物的曹操径直地等同起来,以至扩展到全盘否定《三国演义》„„我是不能同意的。”因为,文学作品的历史真实,“并非指的是历史事实的内容,它是更为广泛地包括着作者本人生活时代的历史内容”,《演义》中的曹操固然与历史人物曹操不大一致,“却并不违

篇六:《《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时也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本文正是从曹

操的“奸”与“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 曹操 政治家 军事家 奸雄 英雄

中图分类号: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26x(2012)09-0000-01

一、 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