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忧郁


篇一:《北岛海外散文创作》

暨 南 大 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时间的玫瑰-----论北岛海外散文创作

学 院: 人文学院 学 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吴俐瑢 学 号: 指导教师: 冯晖

2013年 6 月 3日

摘要:90年代中期,北岛开始创作散文,先后出版了共6本散文集。这些散文作品用语内敛、平和、简洁,感情抒发节制,北岛创作散文的渊源和其散文作品的特点对解释诗人北岛的文体转型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更有助于读者去了解作者和作品。漂泊语境下的北岛用散文筑起回忆的长廊,与诗歌形成互文,流露出诗歌特有的气质,北岛这种新的言说方式成为中国文学散文领域一道别致的风景。

关键词:北岛、漂泊、散文创作、诗性气质、言说方式

北岛作为中国80年代的重要诗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生活际遇等原因,北岛从90年代开始了近20年的迁移和漂泊,这也赋予诗人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也使得北岛开始崭新的文体写作-----散文。至今,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青灯》以及《城门开》。诗人北岛的散文创作成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一道别致的风景。幽默、简洁又不乏警示的语言,内敛、诗意的情感让北岛的散文为更多的读者所喜欢,而这种新的文体写作也成为北岛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在漂泊语境中,诗人的创作,尤其是转型创作,不论是中国经验还是世界体会,以及对民族提出的新的历史命题,都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散文文体“文如其人”的特征能让读者更为真实、更全面、具体地去了解作者。

一、 漂泊语境下的“中年写作”

在谈及散文创作初衷时,北岛说自己是因为生计开始写散文的,茫然中动笔。“散文与漂泊之间,按时髦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在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自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三年四年内,我住过七个国家,搬了十五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这些日子你都去哪儿了?干了什么?这是诗歌交代不清的。”①海外的漂泊、近乎绝望的孤独,“中国人在西方,最要命的是孤独,那深刻的孤① 《失败之书》序言,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独”(《女儿》)也使得他在异国的天空下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他乡人,有帕斯、特朗斯特罗姆、布莱顿巴赫等其他国际知名作家 ,也结识了像芥末和于泳这样风浪浮沉的小人物。正如孟悦在台湾版的《午夜之门》的序言中写到:这亲切的特殊之处来自那种流浪者与流浪者的相伴相随。情感上的脆弱、身份的困惑、异质文化的冲突、古老文明下知识分子独有的悲怆凄凉、人世浮沉、也使得步入中年的北岛对生命、死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②“墓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包含了历史、宗教、建筑、语言等诸多方面。每块墓碑都会说话,主角消失了,故事并没有结束。进入墓地,顾彬脸上的线条变得柔和了,改变了平时行进的节奏,忽快忽满,在墓地中徘徊......我真的跟他在墓地学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一条是体验死亡的宁静。”(《空山》)而对于“垮掉一代”的“嚎叫诗人”艾伦 · 金斯堡,他这么写道:诗人之死,并没为这大地增加或减少什么,虽然他的墓碑有碍瞻观,虽然他的书构成污染,虽然他的精神砂砾总影响着那庞大机器的正常运转。”(《诗人之死》),都让读者看见了一个与《回答》中的北岛的不一样的诗人,但其对社会的反叛依然还在,只是方式显得平和,思辩却更加慎密无缝。不论是对艾伦 · 金斯堡,“他就像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作战,这残局持续了五十年,而对峙本身就是胜利。”(《艾伦 · 金斯堡》)的赞赏,还是对熊秉明先生的深深怀念,“熊先生走了,这个世界更加黯淡了,留下我们去面对死去的天空----一个冷漠而高效率的时代。”。(《如果天空不死》)

谭桂林的《天涯诗学:漂泊使人的寻根冲动》在提及北岛散文时,提出了一个北岛散文创作状态的概念:中年写作③。出版散文集《失败之书》时,北岛在他的序言里也对“中年写作”的概括作了呼应。他说:“散文往往是中年心态的折射,与荷尔蒙、血压及心跳速度等生理因素有关。就像一个下山的人,需要调节呼吸,放慢步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怀旧在所难免,那是对气喘吁吁的爬山过程的回顾,对山的高度以及风险的再认识。”④

北岛也曾在诗歌《背景》中写道: ②

④ 《午夜之门》序言,九歌出版社2002年出版 谭桂林的《天涯诗学:漂泊使人的寻根冲动》 同①

必须修改背景 / 你才能够重返故乡

在采访中,他指出:所谓“修改背景”,指的是对以改变的背景的复原,这

是不可能的,因而重返故乡也是不可能的。这首诗正是基于这种悖论,即你想回家,但回家之路是没有的。这甚至说不上是失望,而是在人生荒谬前的困惑与迷失。⑤而在《城门开》里头,也写到:这一重建工程旷日持久,比我想象的难得多。记忆带有选择性、模糊性、及排他性,并长期处于冬眠状态。而写作正是唤醒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迷宫,一条通道引导另一条通道,一扇门开向另一扇门。⑥

北岛的乡愁不似中国传统文人那般浓密,是内敛、清淡和苍凉的,是在历史巨大幕布下淡淡的一笔,哀而不伤,试图与记忆相会,寻求自己的故乡和背景。北岛曾把诗歌比喻为“危险的平衡”,而散文之于北岛,恐怕就是一种“更为安全的平衡”,灵魂在承受与释放中得到平衡,西班牙诗人马查多语:诗是忧郁的载体。创作散文的北岛依然是诗人北岛,他的散文有诗歌的“忧郁”、承担与警醒,但又多了份从容洒脱,更凸显了诗歌的幽默诙谐,中年写作的心态渐现,李陀在《蓝房子》的序里头写到:没想到北岛的散文读起来能让我发笑。可是当我看到北岛描写金斯堡怎样点头哈腰,亦步亦趋地跟在一个肥胖而傲慢的老女人后面,又说这位老胖女人是纽约的“袜子大王”,而金斯堡的“很多活动经费都是她从袜子里变出来的”,我不由得笑了起来——一位生产袜子的“大王”竟和被称为“垮掉一代”之父的大诗人金斯堡之间有这样生动的联系!.....我觉得这是北岛这本散文集最可贵的地方,它们像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悄悄藏在书页和字行之间,总是在读者料想不到的时候滚了出来,给人一阵喜悦。不过,不同寻常的是,读了若干页之后,你在发笑之余会尝到一种苦涩---—种北岛式的幽默所特有的苦涩。对一个敏感者,这种苦涩能让人彻夜不眠。

北岛带着中文游历世界,他乡的天空有如他一样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异乡人。在一篇访问记中他这么描述自己目前的生活日程:“上午写作、中午午睡。下午去健身房读书⑦⑤

唐晓渡《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⑥ 《城门开》序---我的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北岛,忧郁}.

⑦ 《蓝房子》序言,九歌出版社1998年出版

学英文,给女儿做饭,晚上组个录像带看看,算是休息。”唐晓渡曾写道:“借用普希金的话概述这一切: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⑧

二、具有诗性气质的散文写作 李陀曾说“在二十世纪七○年代,北岛的怀疑,如同金斯堡的愤怒,曾经震动了千百万的中国人。我相信,怀疑是北岛的影子,会终生终世跟着他,无论他漂泊到哪里。” 这就是北岛,无论诗歌或是散文都贯穿着历史责任和社会反抗精神,80年代的诗歌精神延续至今,散文里头的诗意、情思,意象饱满丰富,散文和诗歌沟成一种互文关系。 “80年代的诗歌精神是北岛中国经验书写的另一重要资源,这直接源于北岛国内时期创作与文学活动的记忆。”

北岛的散文创作与诗歌创作交织纠缠在一起,自然而然有一种诗性的气质。如《如果天空不死》、《空山》《蓝房子》、《午夜之门》具有许多诗歌意象,而《城门开》里头,写童年的光与影,玩具与游戏等片段,充满诡谲的想象,语言让人咀嚼回味。如:“在日光灯下,他们无处躲藏,失去想象的空间,过早迈向野蛮的广场。”、“在我眼里,树木清醒怪状,花朵鲜艳欲滴,烟悬空,水倒流,房子歪斜,楼梯滚动,云朵变成怪物,阴影深不可测,星星又大又亮.......”“她玲珑的小嘴出现甜蜜的皱纹,;那时时间的雕刻。”。

其早期诗歌创作中常出现的意象:天空、乌鸦、死亡、时间等也反复出现在散文作品中。

“《时间的玫瑰》写的都是北岛喜欢和推崇的诗人,有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帕斯捷尔纳克、里尔克、狄兰、托马斯,构成一条诗人的精神谱系。”⑩⑨

⑩ 同⑤ 陈昶《时间的玫瑰---北岛的文化漂泊与回归之旅》 奚旺,《试论北岛散文的文体建树》 大众文艺,文艺评论

篇二:《比较韩东和北岛作品》

一. 了解背景

一九七○年三月五日,来自西伯里亚的寒流正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漫天的风沙蒙住了人们的双眼——北京青年遇罗克因批驳荒谬的“血统论”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反革命罪”处以死刑。

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万人宣判大会上,各个单位组织的“革命群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呼口号,他们拍手称快。

噩耗传来,北岛悲愤交加——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人的基本权利已遭到了空前残暴的践踏,而相同的厄运随时都会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就是在这一可怕的时代背景下,北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宣告》。

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像“做一个人”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已构成了对政府的叛逆。而这时的社会像一部超负荷的大机器,尽管内部已经开始生锈变形,但外表的结构依然完好无缺。在当局看来,现在不过是换掉一颗不合规格的螺丝钉;而对遇罗克来说,想做一个人就得付出最惨烈的代价。

二.把握基本内容

诗歌以烈士即将遇害这一特定时刻(“最后的时刻到了”)的心理独白为载体,深刻独到地揭示了烈士在一个非正常年代为追求真理而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勇敢精神和无畏气概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笔”这个意象代表说话——言论自由——对真理的追求。“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是说烈士即将面临人的生死抉择,那么他如何选择?“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过去处决犯人往往让犯人跪下,然后法警从后脑勺枪击致死,完成行刑。这里化实为虚,烈士“决不跪在地上”,因为跪在地上就会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这些句子意在彰显烈士不屈的精神和誓死捍卫自由的决心。“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表达烈士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三.总体构思

全诗以遇罗克烈士遇害前的这个特定瞬间为切入点,以烈士的自我内心独白为诗歌内容的载体,选材精当,简练传神,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烈士的精神世界,完成了作者自身与诗歌人物形象的同构:他们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勇士,一个是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当他们的精神融为一体时,就成为了这首《宣言》。由于新诗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正遭到文化界的批判,因而这首诗一诞生就成为一篇挑战当时文坛的战头檄文。

四.原诗有一副标题,加上之后,会有助于理解。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

所以 北岛的诗想要句句翻译是不可能的 诗歌这东西是要体会的。 即使他本人也不可能字句解释 这是思想意境问题 不过我还是把相关资料发给你 希望对你有帮助

很多评论家认为,新诗发展到北岛手里才算成熟。一种成熟的文体和一个成熟的诗人所需要的一切,时代、社会、政治、责任、敏锐、预言、批判、想象、技巧、语言,在北岛那里得以完美融合和综合呈现。舒婷,顾城,女性化情绪化的痕迹太重了。而北岛的诗歌走的是以“气”取胜的路子——冷静和清醒的思辨,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他们,我们朦胧诗的创始者们,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高山仰止的著作。{北岛,忧郁}.

一九七○年三月五日,来自西伯里亚的寒流正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漫天的风沙蒙住了人们的双眼——北京青年遇罗克因批驳荒谬的“血统论”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反革命罪”处以死刑。

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万人宣判大会上,各个单位组织的“革命群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呼口号,他们拍手称快。

噩耗传来,北岛悲愤交加——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人的基本权利已遭到了空前残暴的践踏,而相同的厄运随时都会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就是在这一可怕的时代背景下,北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宣告》。

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像“做一个人”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已构成了对政府的叛逆。而这时的社会像一部超负荷的大机器,尽管内部已经开始生锈变形,但外表的结构依然完好无缺。在当局看来,现在不过是换掉一颗不合规格的螺丝钉;而对遇罗克来说,想做一个人就得付出最惨烈的代价。

如果说在《出身论》一文中,遇罗克的观点还是就事论事的话,那么在《宣告》一诗中,北岛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切。全诗运用了我国古诗中常用的化主观为客观的表达方式,借烈士之口向世界宣告:“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在带有预言性的结束两句中,北岛采用了意象叠加的写作手法。强烈的对比强化了全诗的悲壮气氛,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回味与思索。

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勇士,一个是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当他们的精神融为一体时,就成为了这首《宣言》。由于新诗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正遭到文化界的批判,因而这首诗一诞生就成为一篇挑战当时文坛的战头檄文;至于诗的内容,更是刺向政府的一把利剑——一个连诗歌和真话都不能容忍的政权,该是一个多么非理性的政权啊!这短短的一篇无声的“宣言”,记录了一段极其寒冷和恐怖的历史。{北岛,忧郁}.

《有关大雁塔》韩东

这一类诗属于朦胧诗。其价值取向有别于北岛这一类诗人所写的二元对立的朦胧诗,抛弃价值理性(北岛 真善美)、工具理性(目的 欲望)、功用理性(偏向价值评估 有一定衡量)的价值观念,侧重于表现凡人的生活流,是一种日常主义。{北岛,忧郁}.

具体到这一首诗,它主要表现了凡人无聊而又纷繁的生活。有人快乐,有人绝望,有人仅仅凑凑热闹。在绝望中的人跳下去只是一个无谓的英雄。每个人的生活都消逝在纷繁的世界里显得那么不值一提。我们爬上去,自我陶醉一把,下来,然后消失在茫茫中……无聊空虚渺小都在这一首诗中。{北岛,忧郁}.

一、生命:第三次体验

《有关大雁塔》一诗作于1983年,诗歌传达了一种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的思想观念,是一首表现了颠覆性创造力的立异标新之作,由于与新诗既有的格式不大相同,所以它的出现被视为一种新的创作范式的确立。

在万夏主编《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有这样几句话:

随着共和国旗帜升起的第一代

十年铸造了第二代

在大时代广阔的背景下,诞生了我们

——“第三代”人

“第三代”诗人的声音和气势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在朦胧诗光环遮盖下的新一代诗人们,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和摆脱朦胧诗已经没有生气的诗歌氛围,他们高声喊出了“pass北岛” 、“打到舒婷”的口号,可谓震天动地,势不可挡。罗振亚在《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称这种现象为“生命本体的喧哗”,并说:“成熟依往往也意味着死亡,不断衍生与变化才是充满活力、希望的象征;一种范式一旦凝固定型,便会容纳不进新事物而导致革命的发生。”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第三代诗人在朦胧诗权威的前面为什么那么“嚣张”了。

“第三代”诗歌反映的是一种后起诗人的生命意识的全面流动,那种仍然凭借阅读朦胧诗时的经验,希图从审美对象中寻觅人性、人道主义与崇高的精神范本的人必将大失所望。无怪乎有老诗评家说80年代的诗歌是“胡闹的”。面对外在世界的喧哗,寻寻觅觅的“他们”,只能以“莽汉”的形象出现。这是实质上是对朦胧诗停滞局限的反动。内在的痛苦、焦灼和无奈,迫使他们在既有的艺术面前“叛逆”,“反艺术”,另辟天地以求打破当前僵死的局面。

“第三次体验,在1986年这个无法驾驭的年代汹涌来临。”(徐敬亚《生命:第三次体验》)而这次诗歌运动,韩东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他的《有关大雁塔》和《你见过大海》,是公认的其中最早的代表之作。

二、欲望表达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曾说:“生活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的表达,同时也是对某种渴望和想象的唤起。这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依赖文学的根本原因。在平静自足的社会中,文学无须再扮演号角和鼓手的角色,它的主要功能是给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渲泄的空间。

那么,具体到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一诗,它又是如何在文本中完成 “欲望的表达”的呢?我认为,诗人在这方面主要使用了三种艺术表达方式。这三种艺术表达方式相互相成,浑然一体,构成诗歌内在的张力:

(1)在鲜明的对比中造成情感落差。首先,诗人开门见山,首笔用问句点明: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近似反诘的语气,一个“又”字,明确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即:有关大雁塔,我们能够知道极少,甚至没有什么价值。接下来,作者用比较多的笔墨叙述了来爬大雁塔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及其心理活动。“发福的人”、“不得意的人”、“充当英雄的人”等等,他们都来爬大雁塔(有的还来多次),而且各怀目的。作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从中可以这样理解:发福的人爬大雁塔可能是为了减肥、旅游观光,不得意的人可能是为了散散心,登高望远,在现实的失落中找回一种虚空的居高临下的成就感,这一切都包含在作者机智的叙述语言中。诗歌结尾重复开头,再次强调“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首尾呼应,与中间叙述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不但消解了大雁塔的文化意味,读来还有一种嘲讽的味道。

(2)在平静的叙述中层层推进。诗歌起笔没有强烈的批评或呼喊,只是平平的说,“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接下来又全部是懒散甚至乏味的叙述,在叙述中一步一步,从游戏一样的“做英雄”到“有种的往下跳”,实际上文本内在的感情跳跃很大,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生——游戏——死亡。

(3)首尾呼应。这首诗歌不长,但是首尾重复部分却占了很大篇幅。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我认为作者正是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来赋予文本内在思想意图。重复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调作用,它还造成一中空洞感,虚无感,相对于那些“心事重重来爬大雁塔的人们”,正好融合本诗的写作意图。

至此,诗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北岛,忧郁}.

三、回到日常

在我们的形而上学观念里,世界是一个有深度的存在,在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本质,本质被匿藏在复杂的表象后面,我们的存在只有寻找到这个本质,才获得意义。即是海德格尔所说的“遮蔽”与“澄明”的关系。

人们习以为常的那种抒写思路,那种面对大雁塔这类古建筑时,思路会不由自主地滑向历史文化的纵深隙缝处,由此伸展出无穷无尽的联想,去探寻和叩问物象背后隐潜的深层意义。

而在韩东的《有关大雁塔》里面,几乎完全颠覆了这些,它完完全全地回到了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没有优雅,没有崇高,没有英雄,一切都是平淡、懒散、乏味的存在。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反方向的超现实存在,我们已经无法再走进,它的本身也无法再真实重现或演绎曾经的辉煌,我们只能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作一次远距离的审美关照,除此别无他用。这样构思和表达意趣,与几乎同时的诗作——杨炼的《大雁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杨炼的《大雁塔》中,诗人可以凭借一种神秘的移情方法,由当代无所阻隔、毫不困难地转身走进历史,并神秘地

与之达到合一,诗人摇身一变成为大雁塔的本身,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