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


【第一篇】湖北文理学院2015年湖北文理学院普通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湖北自考网()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2015年湖北文理学院普通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填空题:10% ;选择题:10% ;计算题:60% ;应用、证明题:20% ;试卷满分:10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函数、极限和连续

(一)函数

考试内容:

(1)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法 分段函数;

(2)函数的简单性质:单调性 奇偶性 有界性 周期性;

(3)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 反函数的图象;

(4)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5)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

(6)初等函数。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并会做出简单的分段函数图象;

(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会判断所给函数的类别;

(3)了解函数y=ƒ(x)与其反函数y=ƒ-1(x)之间的关系(定义域、值域、图象),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简单性质及其图像象;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7)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二)极限

考试内容:

(1)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 数列极限的定义;

(2)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 有界性 四则运算定理 夹逼定理 单调有界数列 极限存在定理;

(3)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 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x→∞,x→ ∞,x→-∞)时函数的极限 函数极限的几何意义;

(4)函数极限的定理:唯一性定理 夹逼定理 四则运算定理;

(5)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 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

湖北自考网()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6)两个重要极限

基本要求:

(1)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 N”、“ε- δ”、“ε- M”的描述不作要求),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阶) 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4)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三)连续

考试内容:

(1)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 左连续和右连续 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 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2)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 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反函数的连续性;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定理 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 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

(4)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基本要求:

(1)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间断的概念,掌握判断简单函数(含分段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极限存在的关系;

(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

(3)掌握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连续,并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一)导数与微分

考试内容:

(1)导数概念:导数的定义 左导数与右导数 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 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2)求导法则与导数的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 反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基本公式;

(3)求导方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隐函数的求导法 对数求导法 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 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4)高阶导数的概念:高阶导数的定义 高阶导数的计算;

(5)微分:微分的定义 微分与导数的关系 微分法则 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基本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以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4)掌握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6)理解函数的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

(二)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考试内容:

(1)中值定理:罗尔(Rolle)中值定理 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2)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3)函数增减性的判定法;

湖北自考网()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4)函数极值与极值点 最大值与最小值;

(5)曲线的凹凸性、拐点;

(6)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垂直渐近线。

考试要求: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它们的几何意义。会用罗尔中值定理证明方程根的存在性。会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熟练掌握洛必达法则求“0/0”、“∞/ ∞”、“0•∞”、“∞-∞”、“1∞”、“00”和“∞0”型未定式的极限方法;

(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的方法,并且会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5)会判定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6)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垂直渐近线;

(7)会作出简单函数的图形。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一)不定积分

考试内容:

(1)不定积分的概念: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 原函数存在定理 不定积分的性质;

(2)基本积分公式;

(3)换元积分法:第一换元法(凑微分法) 第二换元法;

(4)分部积分法;

(5)一些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基本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换元法,掌握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湖北文理学院

(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5)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二)定积分

考试内容:

(1)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可积条件;

(2)定积分的性质;

(3)定积分的计算:变上限的定积分 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 - Leibniz)公式 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

(4)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

(5)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 旋转体的体积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变力所作的功。

基本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了解可积的条件;

(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对变上限定积分求导数的方法;

(4)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6)理解无穷区间广义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湖北自考网()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7)掌握直角坐标系下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所生成的旋转体体积;会用定积分求沿直线运动时变力所作的功。湖北文理学院

第四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一)向量代数

考试内容:

(1)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定义 向量的模 单位向量 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向量的坐标表示法 向量的方向余弦;

(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减法 向量的数乘;

(3)向量的数量积二向量的夹角 二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

(4)二向量的向量积 二向量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

基本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法,会求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二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

(二)平面与直线

考试内容:

(1)常见的平面方程:点法式方程 一般式方程;

(2)两平面平行的条件 两平面垂直的条件 点到平面的距离;

(3)空间直线方程:标准式方程(又称对称式方程或点向方程) 一般式方程 参数式方程;

(4)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直线垂直的条件 直线在平面上的条件。

基本要求:

(1)会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一般式方程。会判定两平面的垂直、平行;

(2)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会求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参数式方程会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

(4)会判定直线与平面间的关系(垂直、平行、直线在平面上)。

(三)简单的二次曲面

考试内容:

球面 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 旋转抛物面 圆锥面 椭球面;

基本要求:

了解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抛物面、圆锥面和椭球面的方程及其图形。

第五章 多元函数微积分

(一)多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1)多元函数:多元函数的定义 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2)偏导数与全微分:偏导数 全微分 二阶偏导数;

(3)复合函数的偏导数;

(4)隐函数的偏导数;

(5)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及条件极值。

基本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及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概念(对计算不作要求)。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2)理解偏导数概念,了解全微分概念,知道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湖北自考网()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3)掌握二元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计算方法;

(4)掌握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二元函数的全微分;

(6)掌握由方程F(x,y,z)=0所确定的隐函数z=z(x,y)的一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

(7)会求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及条件极值。

(二)二重积分

考试内容:

(1)二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定义 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2)二重积分的性质;

(3)二重积分的计算;

(4)二重积分的应用。

基本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2)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及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

(3)会用二重积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限于空间封闭曲面所围成的有界区域的体积、平面薄板质量)。

(三)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

考试内容:

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格林(Green)公式;

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条件。

基本要求:

(1)理解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2)掌握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

(3)掌握格林(Green)公式;

(4)掌握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条件。

第六章 无穷级数

(一)数项级数

考试内容:

(1)数项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 级数的基本性质 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2)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比较判别法 比值判别法;

(3)任意项级数:交错级数 绝对收敛 条件收敛 莱布尼茨判别法。

考试要求:

(1)理解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

(3)掌握几何级数 、调和级数 与 级数 的收敛性;

(4)了解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使用莱布尼茨判别法。

(二)幂级数

考试内容:

(1)幂级数的概念:收敛半径 收敛区间;

(2)幂级数的基本性质;

(3)将简单的初等函数展开为幂级数。

考试要求:

【第二篇】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最新标准

湖北文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2014届 )

题 目:中小型企业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Customers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SME

学 院: 湖北文理学院*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张青道 学号: 14190121

指导教师: 赵 民 职称: 教授

完成时间: 2015年4月10日

本模板适合所有专业,已经设置首页目录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

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替换成自己文字即可。

【第三篇】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机械设计期末考试A卷

湖北文理学院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机械设计 试题(A卷) 系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类别:必修课 (参考答案)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 )中(本大题分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当零件可能出现疲劳断裂时,应按

A:强度 B:刚度 C:寿命 D;振动稳定性

2、零件受交变应力时,循环特性r=______ ________。

A: B: C: D:

3、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是不合理的。

A:降低表面粗糙度 B:增大润滑油粘度 C:提高表面硬度 D:提高相对滑动速度。

4、在滚子链传动的设计中,为了减小附加动载荷,应。

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B:增大链节距并减小链轮齿数;

C: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D:减小链节距并增加链轮齿数。

5、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直径一定,取较少齿数以增大模数,主要是为了。 A:保持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C:提高生产率 D:其他目的

6、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A 。 A:中心距和齿宽;B:中心距和模数;C;中心距和齿数;D:模数和齿宽。

7、蜗杆传动中,通常蜗轮轮缘应采用青铜,蜗杆采用钢来制造,这是因为这样配对。 A:强度高 B:减摩耐磨性好 C:加工性能好 D:价格便宜

8、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1 取标准,其目的是 B 。 A:限制加工蜗杆的刀具数量 B:限制加工蜗轮的刀具数量并便于刀具的标准化 C:为了装配方便 D:为了提高加工精度

9、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A:单金属轴瓦 B:双金属轴瓦 C:含油轴承轴瓦 D:非金属轴瓦

10、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的轴承是。 A:圆锥滚子轴承 B:圆柱滚子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推力球轴承

二、填空题:(本大题分10小题, 每空1分, 共15分)

1、作用于机械零件上的名义载荷是指,而设计零件时,应按 计算载荷 进行计算。

2、机械零件的常规设计方法有,

3、为了使轴上零件与轴肩紧密贴合,应保证轴的圆角半径C。

4、在润滑状态下,磨损可以避免。

5、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受

6、对于普通平键,考虑到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双键联接的强度按个键计算。

7、正是由于带传动的影响,使带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恒定。

8、设计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一般应按强度设计(求齿轮分度圆直径和宽度等),再校核 齿根弯曲疲劳 强度。

9、在类型上,万向联轴器属于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属于联轴器。

10、对于转动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15分)

1、链传动产生运动不均匀性的原因是什么?能否避免?影响运动不均匀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使链传动产生了运动不均匀性。这是不可避免的。影响运动不均匀性的因素有小链轮(主动链轮)转速n1,链条节距p及链轮齿数z。

2、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中,其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方向怎样判断?

答: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圆周力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其回转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其回转方向相同。径向力的方向分别指向各自的轮心。轴向力的方向可用“主动轮左、右手定侧”判断:主动轮是右旋用右手、左旋用左手。紧握主动轮轴线,四指代表轴的回转方向,拇指指向即为主动轮的轴向力方向,从动轮轴向力方向与其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3、试分析带的张紧力F0对带传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答:张紧力F0 越大,则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就越大,但同时带中所受的拉应力也越大,从而 降低带的寿命;张紧力越小,虽可减小带中的拉应力,提高带的寿命,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会降低。

四、结构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10分)

指出下图设计中的错误,并改正。(注:改正10处以上者满分,对尺寸比例无严格要求,齿轮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考虑固定可靠、装拆方便、调整容易、润滑及加工工艺合理等,标上编号,用文字说明)

1) 左轴承内圈无固定,使轴系轴向得不到定位。2)圆锥滚子轴承应成对使用。

3)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4)安装齿轮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宽度,使齿轮得到可靠的轴向定位。

5)轴承端盖与机体之间无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6)右轴承内圈左侧轴肩过高无法拆卸。

7)与右轴承配合处的轴过长,轴缺少台阶,轴承装拆不方便。8)轴与右轴承盖不应接触。

9)为便于加工,轴上安装齿轮处的键槽应与安装联轴器键处的键槽开在同一母线上

10)联轴器上的键槽与键之间应留有间隙。

11)箱体端面的加工面积过大,应起轴承凸台。12)轴与轴承透盖之间缺少密封装置。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40分)

1、如图a)所示,V 带和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所组成的传动系统中,β=14o,齿轮 Z1为左旋,试求:1)为使轴Ⅱ的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试确定齿轮Z4的螺旋角方向。2)在带轮直径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传动系统按图b)重新布置,试分析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简要说明理由。(本小题15分)

答:为使图中轴Ⅱ的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齿轮z4的螺旋角方向为左旋。

假设传动功率无损失,按图b) 布置使带的速度降低,所需圆周力加大,会导致带打滑。

2、图示某机构上的拉杆端部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已知拉杆所受最大载荷F=16kN,载荷很少变动。螺钉和拉杆材料为Q235钢,屈服极限

全系数可取[SS]=1.6)。(本小题10分) ,试确定拉杆螺纹的最小直径(安

解:许用拉应力

松联接,拉杆螺纹小径

3、下图所示为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轴系,轴承正安装(面对面),已知两个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F R1 =2000N,F R2 = 4000N,轴上作用的轴向外加载荷Fx =1000N,,轴承内部派生轴向力Fs 的计算为Fs =0.7 F R ,当轴承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之比FA/FR >e时,X= 0.41,Y= 0.87,当FA/FR≤e时,X=1,Y= 0,e = 0.68,载荷系数fp = 1.0,试计算:

(1)两个轴承的轴向载荷FA1、FA2;(2)两个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1、P2。(本小题15分

)湖北文理学院

解:(1)FS1=0.7 F R1=0.7×2000=1400N FS2=0.7 F R2=0.7×4000=2800N

FS1 Fx=1400 1000=2400< F R2 轴承1 为压紧端,轴承2 为放松端

FA1=2800—1000=1800N FA2= FS2=2800N

(2) FA1/ F R1=1800/2000=0.9>e=0.68,X1= 0.41,Y1= 0.87,

P1=fp(X1 F R1 Y1 FA1)=2000×0.41 1800×0.87=2386N

FA2/ F R2=2800/4000=0.7>e=0.68,X2= 0.41,Y2= 0.87,

P2=fp(X2F R2 Y2FA2)=4000×0.41 2800×0.87=4076N

【第四篇】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机械制造技术》考试试卷

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4 — 2015 学年度 下 学期《 考试试卷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程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判断题(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20分) ( )1.车刀的前刀面是切屑流过的表面。 ( )2.W18Cr4V是一种高速钢牌号。

( )3.刃倾角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切屑流动的方向。

( )4.车削光轴时,主轴的纯倾角摆动可能会产生喇叭口形状误差。 ( )5.机床的类别代号中,T的含义是镗床。

( )6.工艺系统的刚度等于机床、刀具、夹具、工件的刚度之和。 ( )7.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原理误差。

( )8.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大,会使得切削温度下降。 ( )9. 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通用夹具。

( )10.切削难加工材料时,通常应选用极压切削油或极压乳化液。

二、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后角 (D)副偏角和后角

2、测量车刀角度时,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是(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3、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 )。

(A)试切法 (B)调整法

(C)成形运动法 (D)划线找正安装法

4、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 )。

(A)YW类 (B)YT类 (C)YN类 (D)YG类 5、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

(A)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 (B)速度最高的运动

(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 (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6、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 (A)砂轮的回转运动 (B)工件的回转运动 (C)砂轮的直线运动 (D)工件的直线运动 7、小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 (A)2 (B) 3 (C)4 (D) 5

8、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 )。 (A)第Ⅰ变形区 (B)第Ⅱ变形区 (C)第Ⅲ变形区 (D)已加工表面

9、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10、积屑瘤是在( )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A)低速 (B)中低速 (C)中速 (D)高速

三、简答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在切削塑料金属材料时,增加前角,会使切削力减小?

2、什么是合理的切削用量?该如何选择?

3、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

四、综合分析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示为一圆盘零件在V型块(夹角为α)上定位钻孔,孔的设计尺寸及相应工序尺寸为A。求定位误差Δdw的表达式。

2、请绘图说明冷校直引起的细长轴工件的残余应力。

【第五篇】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 毛概2016年重点

1、两大理论成果内容: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一个梦、两个百年任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目标)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答:

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

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毛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毛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

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

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

①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建立有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

②在经济上,要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

归于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

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友谊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

以此消灭旧的经济制度,建立以国营经济为龙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③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自从“五四”运动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备受讨论。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开展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3、社会主义本质论(根本任务、科学发展、创新)

4、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四个全面、两个百年任务)

5、改革开放的理论(改革与四个全面、开放与一带一路)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

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修正。依据这一理论,中国官方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进行了中国国家建设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

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市场经济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长期以来,不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特有的经济形式,

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

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一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

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彻底抛弃那些使生产力发展成为桎梏和束缚的体制,

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曾经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中央计划模式。

中央计划模式,就是俄国斯大林主义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

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这些对其他计划经济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也包括对我们国家的影响。

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在百废待兴、执政党威望崇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因为有利于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

而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使中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作用,

只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上,一方面是统的狠,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 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

要摆脱束缚,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8、经济新常态与创新经济发展创新理念模式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四化同步、转方式调结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9、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体系、依法治国

10、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

保障民生就是要医保社保,改善民生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

多为老百姓办事,提高工资待遇,做好休息休假增加幸福感

11、为什么弘扬、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998年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无数的家园,但它冲不垮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力; 2003年的“非典”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但它夺不走中华民族勇于向上的精神; 5·12大地震,震掉了无数的房屋,掩埋了无数张笑脸,但它震不碎中华民族这颗顽强的心;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大多数的国家面临经济困难,但是中国却在它的冲击下, 保持了强大的发展能力与潜力。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有着最坚强的精神旗帜。

而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想看出一个国家的实力,要看的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实力,

还要看这个国家的软实力,人们往往把占有多少土地,

创造多少财富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他们忽视了一点,

这个国家是否具备软实力,才是真正的衡量目标。

从匈奴铁骑的呼啸到罗马帝国的兴起,

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到大英“日不落帝国”,湖北文理学院

每一个大国的兴起,都伴随着刀与剑的搏杀,血与火的印记,

可是现在,人们在意的则是软实力的强大支撑。从以前的刀剑相争,

到现在的思想较量,每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无形的斗争,

这种软实力,已经成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具备的实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实力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大国。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面对多元多变的现实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 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生动局面,共同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

1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3、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81年8月,是这一构想初步提出阶段。这一构想的

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1979年1月30日,

邓小平在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时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79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二阶段从1981年9月到1982年9月,是这一理论形成阶段。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

出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这是对“一国两制”的第一次全面阐述。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指出,这九

条方针政策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是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同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时对香港问题发表了三点意见:一是,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二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承保持

香港的繁荣。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三是中国和英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在1997年前的十五

年过渡期中不出现大的波动。这是对香港问题的全面阐述,

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

第三阶段是从1982年9月到1993年春,是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对“一国两制”又作了

全面系统的论述,这是第一次见之于文字。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一国两制”作了原则性规定;1984年《中英联

合声明》正文第3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12条;

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正文第3点也规定了中国对澳门的基

本政策12条;1990年4月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又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样,“一国两制”的法制化基本完成。

14、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2014年,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中国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大关键词,

“从严”二字,也已成为中国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新常态。

2014年12月,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

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

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

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

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2]

【第六篇】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教师三进活动安排表-数计学院汇总表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三进”活动安排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学院 教师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