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放在一起说。举一反三,语出《论语*学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拿。隅,墙角。以,拿。反,通“返”,返回,这里可引申为“回过来”,也可以引申为“推测”。复,再。
翻译:拿一个墙角来对你讲述,可你却不知道(拿这个墙角)回过头来理解另外的三个墙角,(这样的学生)我就不想再教了。
按此意,举一反三,说的是对于同一类的问题,懂了其中一个,就能懂得这一类的问题,大致上属于简单的反复。比如,懂得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能理解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懂得了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就能理解长方体、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而触类旁通也不同,它指的是看到这一类,马上能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类。比如语文中的诗歌鉴赏,诗人赞“春”,是因为“春”象征着生命萌动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美好与希望。那么,咏“梅”呢?“梅”象征着某种品格与精神。
“春”是季节,“梅”是一种花。
在比如物理,由电的原理想到磁的原理,或由磁的原理想到电的原理。地理中,由初中物理中水的密度,想到洋流。
这都是触类旁通的例子。
由“春”想到“秋”是举一反三,由“春”想到“梅”是触类旁通。
但是,无论是举一反三还是触类旁通,都要对“一”和“类”有深刻的理解,都要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并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习力”。如果学生总是指望着老师讲解,讲一点懂一点,那就永远只能做三流四流的学生,要想出类拔萃,做一流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你努力的方向!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我觉得关键点是对于学习的这项知识或技能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古人的学习方法是先专后博的,你跟着一个师傅学习,起码得学习十年吧,才能把技能学得很熟练。然后,再博采众长。比如学武的人,肯定先是跟着一个师傅学,学精之后,万物都是他的老师了,看到螳螂搏斗就能发明螳螂拳。
如果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十分扎实的基础上的。学生就该老老实实把课本的知识学习扎实,然后再去学习课外的东西,这时候课外的内容才会真正帮助到你。
从这几年教书也时常反思,前几年在教书的过程中,我总是在寻找各种类型的题目给孩子训练,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成绩。
最近几年,我很认真地研究了没学期的期末考卷,无论试卷多难,我发现里面的知识点其实都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只要我在教学的时候,把可能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让孩子学清楚,学明白。那么考试的时候,题目不管怎么变,孩子都能够应付了。
学校的学习,搞题海战术是最累的,我曾经教学的时候,以穷尽所有题型的方法进行应试教育,发现并不理想。
理想的方法应该是
先一门深入,然后再是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