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ě

写意


拼音xiě yì
注音ㄒ一ㄝˇ 一ˋ

繁体寫意


写意

词语解释

写意[ xiě yì ]

⒈  国画的一种画法,不求工细,着意注重表现神态和抒发作者的意趣(跟“工笔”相对)

人家端午日画的钟馗,不过是用硃笔大写意,钩两笔罢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freehand brushwork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ized by vivid expression and bold outline);

写意[ xiè yì ]

⒈  〈方〉:适意;舒服。

倒去让格格老太婆写意?——《负曝闲谈》

comfortable;

⒉  〈方〉:容易;轻松。

耐倒说得写意哚。——《海上花列传》

easy;

⒊  〈方〉:漂亮;大方。

瑞生阿哥倒蛮写意个人。——《海上花列传》

handsome;

引证解释

⒈  披露心意,抒写心意。

《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原、尝、春、陵 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宋 陈造 《自适》诗之一:“酒可销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今人之论词,大概如昔人之论诗。主格者其 歷下 之摹古乎!主趣者其 公安 之写意乎!”

⒉  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情趣。

元 夏文彦 《图画宝鉴》卷三:“﹝ 仲仁 ﹞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一》:“倪云林、唐伯虎 之用水墨作画,惟其写意,斯称大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们的绘画,从 宋 以来就盛行‘写意’。”

⒊  方言。舒适;不费力。

巴金 《死亡》第十五章:“这时候别人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多么写意!”
阿英 《盐乡杂信》三:“这一次的澡,洗得确实比 上海 的温泉写意。”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曲而美的条件是,人物的姿态、动作、形状,必须明显地有一种‘毋庸费力’或‘便于省力’的暗示,如 苏州 人所谓‘写意’。”

国语辞典

写意[ xiě yì ]

⒈  抒发心意。

《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⒉  国画传统画法之一。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物体的神态,以表达意境,不重视细部的写实。

满意 惬意 称心 舒服 舒适

烦恼 违心

⒊  舒服惬意。

如:「到风景明媚处度假是非常写意的事情。」

分字解释


※ "写意"的意思解释、写意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语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幅画笔意纵横豪宕,挥洒淋漓,善于利用空白,极具厚重感,有独特大写意花卉的放逸画风。

2.朝九晚五双休日,白领工作很得意;西装皮包计算机,小资生活很写意;表面光鲜人人识,背后辛酸无人知;麻木不仁在做事,何时才是出头日!

3.荷花的根生长在淤泥之中,开出的花儿却是如此美艳。与其哀叹自己的种种不幸磨难,不如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抛在身后。用微笑写意每个黎明,把快乐填满每个角落。

4.这些看起来有些奇特的字体,既没有盛世唐楷中颜筋柳骨般的雄强浑厚、端庄严谨,也没有本朝苏、黄、米、蔡四大家笔下的写意浪漫、不拘一格。

5.他的写意水墨自出新意,极善处理浓淡枯湿、虚实变化和冷暖色的关系,焦墨、宿墨与淋漓水晕的结合尤为巧妙,线条、墨韵、色彩更是达到自由奔放的境界。

6.曾听说过寻觅爱情,就像天与地别离和重聚过程,而我跟你平静旅程,并没有惊心也没动魄的情景,只需要当天边海角竞赛时,安躺于家里便觉最写意,只需要最荡气回肠之时,可用你的名字和我姓氏,成就这故事。

7.布衣单剑,轻松写意的站着,周身的浩然正气却渊渟岳峙,不动如山,正气笼罩的右崖就像一尊持剑的天神,凛然不可侵犯。

8.祖国,您是一条河。晶莹透明的绿水,是中华儿女的心灵脉搏;奔腾不息的激流,是中华儿女澎湃的执着。啊,祖国的河,中华儿女的写意画,自豪骄傲的母亲河!

9.如果说苏州城像一幅精雕细镂的工笔画卷,那么这儿就像一幅写意的山水小品。

10.特别的,对华岩自出新意的小写意花鸟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中又着重对华岩花鸟画中的设色特点进行了详尽的研究。